匹伐他汀联合依折麦布治疗血脂不达标的老年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病的效果观察
2023-02-13王卓伟栗方圆
王卓伟 程 栋 栗方圆 李 宁
1 河南省汤阴县人民医院心脏内科 456150; 2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脏内科
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病(ASCVD)患者多出现脑动脉、冠状动脉、主动脉等动脉发生粥样硬化,严重损害机体各器官组织[1]。相关研究发现[2],脂代谢异常为动脉粥样硬化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粥样硬化严重程度与血脂的异常升高密切相关。以往针对该类疾病,临床多给予匹伐他汀等降脂类药物治疗,具有降血脂、抗氧化、促进斑块稳定等多重作用,但仅采用单一降脂药治疗,对于血脂水平严重异常的患者,难以达到治疗目的。相关研究发现[3],以匹伐他汀为基础联合降脂可有效提高血脂改善水平,且降低疾病发生风险。多廿烷醇属于新型调脂药,降脂效果良好,但价格相对较高,临床应用较少。依折麦布属新型降胆固醇药,常应用于联合调脂治疗中。基于此,本文中采用匹伐他汀分别联合上述药物应用于ASCVD患者,探讨两者的调脂效果,详情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8年9月—2020年12月期间123例血脂不达标的老年ASCVD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采用抽签法分成两组:对照组61例,男40例,女21例;年龄40~73(56.43±6.38)岁;体质指数(BMI)18~27(23.64±2.23)。观察组62例,男41例,女21例;年龄40~74(56.63±6.63)岁;BMI19~26(23.47±2.16)。两组基线资料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纳入标准:符合ASCVD诊断标准[4];现仅给予匹伐他汀治疗;患者或家属均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以往6个月内伴有急性脑血管意外、严重外伤者;对本研究药物不耐受或过敏者。
1.2 治疗方法 所有患者入组前均已接受匹伐他汀钙片(华润双鹤药业股份有限公司,H20080737,2mg)2mg,每晚口服给药,治疗时间至少1个月,入组后该药继续维持原剂量治疗。对照组给予多廿烷醇(达尔玛实验室有限公司,J20120013,10mg)10mg,每晚口服给药。观察组给予依折麦布(杭州默沙东制药有限公司,J20171023,10mg)10mg,每晚口服给药。
1.3 观察指标
1.3.1 血脂代谢水平:治疗前和治疗12周后,于清晨抽取患者空腹状态下静脉血5ml,采用全自动生化仪(济南医疗科技有限公司,型号:BK-280)对相关血脂代谢指标进行检测,包括血清载脂蛋白A(ApoA)、载脂蛋白B(ApoB)、脂蛋白a(Lpa)。
1.3.2 血管内皮细胞内质网应激水平:治疗前和治疗12周后,于清晨抽取患者外周静脉血5ml,采用酶联免疫检测仪(济南泰医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型号:DR-200Bn)对患者蛋白激酶B(AKT)、葡萄糖调节蛋白78(GRP78)、活化转录因子6(ATF6)水平进行检测。
1.3.3 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指标:治疗前和治疗12周后,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仪(大为医疗有限公司,型号:DW-T8)测量中膜厚度(IMT),并计算斑块横切面最大面积Smax、斑块横切面最大厚度Tmax、斑块体积。
2 结果
2.1 血脂代谢水平 治疗后,两组Lpa水平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两组ApoB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两组ApoA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血脂代谢水平比较
2.2 血管内皮细胞内质网应激水平 治疗后,两组AKT、GRP78、ATF6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血管内皮细胞内质网应激水平比较
2.3 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指标 治疗后,两组Smax、IMT、斑块体积、Tmax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指标比较
3 讨论
动脉粥样硬化为临床慢性、多发性血管内膜病,其中以冠状动脉血管和脑动脉血管较为常见。针对该疾病,临床常采用药物治疗,以调节血脂为主,临床常给予匹伐他汀行降脂治疗,虽能一定程度改善血脂异常,但达不到理想治疗效果。以往研究发现[5],在匹伐他汀基础上搭配其他调脂药,可进一步提高治疗效果,因此本文采用多廿烷醇或依折麦布联合匹伐他汀治疗ASCVD患者,以对比两种方案的调脂效果,期为临床找寻治疗ASCVD患者的更有效方案。
血脂代谢水平异常是诱发ASCVD的主要危险因素,可能与下列机制有关:ApoA属于高密度脂蛋白的主要蛋白,具有抗炎抗氧化的作用。ApoB脂蛋白可通过动脉内皮屏障,能够与内皮细胞外结构结合,从而滞留在动脉壁内,导致脂质沉积,以及促使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Lpa水平和动脉粥样硬化关系密切。相关研究指出[6],内皮细胞发生内质网应激是由于血管受损所致,而血管受损的炎症反应进程则为动脉粥样硬化,因此,研究认为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也有内皮细胞内质网应激的参与。本文结果显示,治疗后两组血清Lpa水平比较无明显差异,而观察组ApoA水平高于对照组,ApoB、AKT、GRP78、ATF6水平低于对照组,提示匹伐他汀联合依折麦布改善血脂代谢水平和内皮细胞内质网应激优于匹伐他汀联合多廿烷醇。究其原因可能是由于匹伐他汀属他汀类降脂药,能够减少并抑制内源性胆固醇合成,并稳定甚至逆转粥样斑块,以进一步延缓动脉粥样硬化的发展。依折麦布是新型降脂药,能够阻断胆固醇的吸收,且能够直接作用于小肠黏膜,达到降脂之效。相比多廿烷醇,依折麦布不直接作用于肝脏系统,且与他汀类药物联用,不会导致交互作用的产生,从而进一步提高治疗效果[7]。
动脉粥样硬化通常会形成动脉斑块,而缩小管腔内径,导致血栓形成,引发脑梗死。Smax、IMT、斑块体积、Tmax水平能够判断斑块大小,对临床上脑梗死患者的治疗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结果显示,治疗前,两组Smax、IMT、斑块体积、Tmax水平比较无明显差异;治疗后,两组Smax、IMT、斑块体积、Tmax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且观察组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提示多廿烷醇或依折麦布联合匹伐他汀均能有效改善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且依折麦布的联合治疗效果更优。推测其主要原因可能是由于他汀类药物联合依折麦布可同时抑制胆固醇的合成与吸收,且两者作用机制无交互作用,还可发挥协同作用,进一步达到改善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效果[8]。
综上所述,相比多廿烷醇联合匹伐他汀,依折麦布联合匹伐他汀治疗老年ASCVD患者,能够降低血脂代谢水平,抑制内皮细胞内质网应激,改善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且改善效果更优。由于本研究样本不足,观察指标有限,关于多廿烷醇或依折麦布联合匹伐他汀的治疗机制有待后续大量研究证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