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黄高峰为主根据地的皖南游击斗争

2023-02-13刘彦培安徽

党史纵览 2023年1期
关键词:皖南事变泾县皖南

○刘彦培(安徽)

1941年1月皖南事变后,泾(县)旌(德)太(平)中心县委、旌德县委,在皖南特委领导下,带领为数不多的共产党员和新四军战士,顽强拼搏、艰苦奋斗,成立新四军游击队,以旌德县的黄高峰为主根据地,坚持游击斗争,书写了一段传奇。

胡明接受任务,留守皖南,坚持斗争

说起当年的泾旌太中心县委、旌德县委、皖南新四军游击队和黄高峰根据地,就不能不提到一个特别重要的人物——胡明。胡明,原名胡绵芳,1914 年4 月5 日出生于缅甸一个华侨富商之家。他16 岁回国读书,随即投身革命,22 岁在上海加入共青团,正式改名胡明。1937 年1 月奔赴延安,6 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先后进入抗大和中央党校学习,毕业后任新四军政治部战地服务团民运科科长。1938 年4月,胡明随新四军军部到达皖南歙县岩寺镇,先后兼任繁昌县县委书记、皖南特委宣传部部长等职。

1940 年10 月,国民党顽固派调集重兵集结皖南,布下重重包围,妄图消灭坚持抗日的新四军皖南部队。为顾全大局、团结抗日,新四军军部及所属驻皖南部队决定撤离皖南、移师北上。原皖南特委机关及主要领导人随军部一道北撤。为撤离后继续坚持皖南地区党的工作,中共中央东南局研究决定秘密成立皖南特委,黄耀南为书记、胡明为副书记,委员为崔思权、孙宗溶、张伟烈。皖南特委领导泾旌太、徽州、南(陵)芜(湖)宣(城)、铜(陵)繁(昌)芜(湖)4 个中心县委。特委成员之间单线联系,分散活动,特委书记黄耀南驻休宁县城。

1941 年1 月,新四军军部及所属皖南部队9000 余人,在遵照国民党军事当局的命令向北转移途中,遭到国民党军8 万余人的伏击和围攻,新四军英勇奋战,终因寡不敌众,除2000 余人突围外,一部被打散,大部壮烈牺牲或被俘,军长叶挺在同国民党谈判时被扣押,副军长项英在突围中遇害。这就是国民党顽固派制造的震惊中外的皖南事变。

皖南事变发生后,为了加强对皖南地区的领导,1941 年5 月,中共中央华中局决定重建皖南特委,任命李步新为书记,胡明、崔思权、孙宗溶、张伟烈为委员(7 月增加方向明)。特委一方面在日伪军占领区(即铜陵、繁昌沿江地区)继续开展抗日游击斗争,另一方面在国统区继续领导南(陵)芜(湖)宣(城)、泾旌太、徽州3 个中心县委开展隐蔽斗争。泾旌太中心县委由胡明任书记,委员为洪林、刘贵生和洪琪。中心县委下辖泾县、旌德、太平3 个县委;泾县县委由洪林任书记,旌德县委由胡明兼任书记,太平县委由刘贵生任书记。他们的任务是开展敌后秘密工作,保存和发展党的组织,在皖南坚持斗争。

黄高峰系黄山余脉,有黄山第七十二峰之称。此山地处旌德、绩溪两县交界,海拔1143 米,山上古木参天、杂树茂密、荆棘丛生,而且坡陡地滑、人迹罕至。山下有个名叫王家庄的小村庄,只有七八户人家、30 多口人。胡明将这里作为领导皖南革命斗争和指挥游击战争的主根据地、指挥中心,他认为“黄高峰一带地势险要,是可战可守的不败之地。对发起革命、指挥革命、保存自己实力,十分重要”。

选择黄高峰作为新四军游击队的主根据地,还有一个直接的原因是这里距皖南事变的战场比较近,有利于寻找、救助突围失散的新四军干部战士和伤病员。皖南事变发生后,国民党第三战区按照蒋介石的旨意,以6 个师约5 万多人的兵力,继续在皖南山区轮番进行“围剿”,搜捕、屠杀新四军突围人员。整个皖南到处血雨腥风,笼罩在白色恐怖之中。因此,寻找、收容新四军突围失散人员,帮他们治病疗伤,设法把他们送到江北根据地成为中心县委的一项刻不容缓的任务。胡明带领一班人克服千难万险,采取各种措施,在当地百姓的帮助下,找到了新四军参谋处作战科科长李志高、侦察科科长谢忠良、军需部部长罗湘涛等70多位在突围中失散的新四军干部战士,护送他们前往江北敌后抗日根据地,重返部队。

开展武装斗争,发动游击战,反击国民党顽固派

1941 年4 月,胡明接到新四军代军长陈毅的指示信:“皖南山区必须发动游击战争,坚决以武装斗争回击敌人。”于是,在胡明的积极筹备下,泾旌太中心县委于5 月在旌德和泾县交界的一个叫朱家坑的山窝里成立了皖南第一支新四军游击队(后又称黄山游击队)。这支游击队由13 人组成,其中刘奎、李健春等4 人是皖南事变中突围出来的新四军指战员,有较丰富的作战经验,其他9 人是旌德和泾县的地下党员,熟悉地形社情,武器只有10 支简易的枪和几颗手榴弹。胡明宣布由刘奎任游击队队长,李健春任指导员,还宣布22 名“中心县委机关全体成员,旌德、泾县、太平的县委书记和交通员也是武装工作队的成员”。队长刘奎带领全体成员庄严宣誓:“我们是新四军播下的革命种子,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革命队伍。我们要高举抗日大旗,在皖南坚持战斗,重振铁军雄风,坚决同日寇和卖国贼斗争到底!为国雪耻,向蒋介石讨还血债,为死难同胞报仇!”

随后,中心县委、县委和游击队对敌我双方的形势作了认真分析:皖南事变之后,敌人以为真是像他们自己叫嚣的那样,“新四军已经被一网打尽”“皖南共军完全被消灭”,于是放松警惕、毫无顾忌,耀武扬威、为所欲为,疯狂屠杀革命者,欺压老百姓。我方虽然力量弱小,但可以选择敌人的薄弱环节,突然袭击,出奇制胜。经过讨论,认为黄高峰西北面山下不远处庙首乡,国民党乡长江端一贯反共,皖南事变后杀害了江福喜、袁成发等坚贞不屈的共产党员,又把中心县委派往庙首工作的徐建新逮捕关押,因此必须打击江端,救出徐建新。攻打庙首乡公所,势在必行。中心县委和游击队作了周密的部署,于7 月9 日傍晚进行战前动员,明确战斗任务,将参战人员编为突击组、增援组和后卫组3个组,分别提出具体要求。10 日凌晨1 点,游击队到达庙首,仅用不到10 分钟的时间,便将十几个乡兵全部俘虏,胜利结束战斗。这次突袭,一举打下国民党乡公所,击毙乡兵2 人,俘敌10 多人,缴获步枪7 支、手榴弹10 多枚、子弹200 余发,释放50 多个被关押的壮丁。游击队还将事先写好的“坚持抗日,反对投降!”“蒋介石制造皖南事变,屠杀抗日军民,是最大的卖国行为!”等标语贴满街头。

攻打庙首乡公所首战告捷,沉重打击了敌人的反动气焰,震惊了整个皖南,使皖南人民看到了革命的前途和希望,受到极大鼓舞,增强了当地共产党员和革命群众坚持斗争的信心和决心,也为在皖南事变中的新四军突围失散人员提供了寻找线索,更使黄山游击队全体指战员振奋了斗志、积累了经验、坚定了必胜的信心。

接着,黄山游击队粉碎了国民党军的多次“清剿”,建立了以太平樵岭为中心的皖南山地隐蔽根据地,开辟了旌(德)泾(县)、旌(德)太(平)、旌(德)绩(溪)等游击活动区。到12 月,游击队已发展到90多人。

当时,泾县县委也组织了一支游击队,坚持游击战,旌德、泾县交界处的一些国民党乡村政权开始动摇、瓦解。同时,太平县委也组织了一支游击队,并在黄山游击队和旌德部分党员支援、配合下,攻克了谭家桥乡公所,缴获长短枪10 支、子 弹100 余发、手榴 弹10余枚。

此后,3 支游击队在泾旌太中心县委和各县委的领导下,并肩战斗,紧密配合,开展敌后游击战,取得一个又一个胜利,打破了皖南事变后的沉闷空气,鼓舞了游击队的斗争信心,激起了当地民众的革命情绪。

游击队灵活机动,老百姓悉心保护,粉碎国民党军的“清剿”

为了消灭新四军游击队,从1941年冬天到1942年8月,国民党顽固派集中旌(德)、泾(县)、太(平)、绩(溪)、歙(县)5 个县的地方武装,加上国民党军五十二师以及川军一部,约5000 人,采取“三分军事、七分政治”的方针,对游击队发动全面“大清剿”。

为了抗击国民党军的封锁、“围剿”,泾旌太中心县委决定将游击队化整为零,分片建立游击区,并随时能够转移。一有敌情,他们就从这个山头转移到那个山头,有时一晚要跑两三个山头。由于长期被国民党军包围在山上,同老百姓断了来往,各游击区相互之间也断了联系,游击队队员过着野人一样的生活:不能烧饭,烧饭的炊烟会被国民党军发现,只能吃生米,仅有的一点生米吃完了,就吃竹笋、野菜甚至野草;住在简易的山棚或山洞里,无法遮风避雨;由于整天在荆棘草丛中穿梭,衣服都划破了,全体游击队员连一件完整的衣服都没有。

面对敌人百余次的“围剿”“清剿”,每一次渡过难关、化险为夷,都离不开老百姓的全力支持和悉心保护。当时只要一有国民党“清剿”新四军游击队的消息,老百姓就会冒着生命危险,及时报告游击队。他们或提供秘密住所、粮食、钱物,或传递情报、护送转移,有力地支持了游击队的作战。

有一天黎明时分,几百名国民党军突然把王家庄包围起来,挨家挨户地搜捕胡明和其他中共党员、游击队员。危急时刻,村民汪彩霞机智地躲过敌人,冒着生命危险,把敌情第一时间送到了“狮子洞”,胡明等人得以及时转移。后来,一无所获的敌人把王家庄的36 名村民统统抓起来,以各种酷刑进行威胁,但村民始终没有一人松口,最后,之前已暴露身份的汪家齐、王必雄、汪时旺3 名共产党员被敌人残忍杀害。实际上,王家庄的村民都知道胡明他们就在黄高峰狮子洞,但无一人透露。后来洪琪回忆说:“在黄高峰山脚的六七个村子中,王家庄、百坑两个村子全被敌人烧光了,但是,敌人对于这个革命堡垒地区,始终没有办法摧毁!”

依靠老区,扩大新区,不断扩大游击区和根据地

1943 年1 月,泾旌太中心县委更名皖南山地中心县委,游击根据地范围已经扩大到14 个县。此后的两三年,趁着形势好转之机,胡明遵照上级指示,有计划地依靠老区,进行开辟新区的工作。由于采取“下山主动出击”的斗争策略,游击斗争和拓展游击根据地都迎来一个较快发展期。洪林带领游击队从泾县向青阳、太平以及泾县的涌溪方向发展,开辟新的游击区和根据地,扩大外围地区;唐辉带领游击队向绩溪、歙县、宁国方向发展;刘奎、郎进新带领游击队向黄山以西谢如坑、笼溪坑,太平的丝村、田畔里,黟县的溪头、十一都一带发展;吕辉带队开辟泾、宁、宣地区,主要包括泾县的涌溪、宁国的板桥,一直到宣城的部分地区,既沟通皖南山区几个游击区之间的联系,也沟通了与苏南游击队的联系。

随后,游击队又接连打了几个漂亮的胜仗。例如:1944 年6 月,在歙县东乡的鸡公关打了个伏击战,缴获敌人50箱1000枚手榴弹、29 箱2 万余发子弹;12 月8 日,突袭太平县谭家桥,打死、打伤、俘虏敌80 多人,缴获53 支枪和其他物资;唐辉带一个排端掉宁国县甲路乡公所,缴获21支枪。

接连打了几个胜仗之后,国民党苏浙皖赣挺进军总司令陶广调动大军向樵山进攻。樵山保卫战坚持了83 天,以新四军游击队的胜利、国民党军的失败而告终。接着,游击队还进行了绩溪县九华乡保卫战,一共坚持了37 天,取得胜利。1945 年7 月,唐辉带领游击队打下绩溪县七都乡公所,使七都、八都与旌德王家庄连成一片。

到1945 年底,胡明带领皖南山地中心县委和新四军游击队,成功地发展了以黄高峰王家庄为中心的皖南游击根据地,面积纵横达300 余里,游击队员增加到300 多人,民兵发展到1000 多人,成为坚持皖南斗争的主要武装力量。

时光荏苒,这片红色大地早已变了模样。黄高峰上,漫山的映山红迎春绽放,显得格外鲜艳夺目,恰似无数面鲜艳的红旗迎风飘扬,这是对革命先烈虔诚的敬意,也是对当年皖南新四军游击队热烈的赞扬。

猜你喜欢

皖南事变泾县皖南
《皖南的秋天》《余晖》
《马头墙》、《皖南印象》之二
《皖南印象》
养生旅游资源开发潜力评价及开发对策研究
泾县蚕桑产业发展困境与破解对策
男子信用卡诈骗10万余元还不上钱玩“躲猫猫”
泾县基层农产品检测机构建设的思考
皖南事变后新四军发展重心析要
同室操戈,豆箕相煎——对皖南事变历史思考
皖南事变的经过及其历史教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