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幼儿教师专业发展困境及对策
2023-02-12四川轻化工大学张琳林
四川轻化工大学 张琳林 孙 山
2021年12月,教育部等九部门颁布的《“十四五”学前教育发展提升行动计划》中,对农村学前教育提出明确要求:“鼓励各地结合实际加大农村和欠发达地区幼儿园教师培养力度,深化学前教育专业改革。”在农村幼儿教育事业发展的时代背景下,笔者以成都农村Y幼儿园为例开展访谈调研,发现农村幼儿教师专业发展面临职业认同感偏低、流动频繁、自主发展意识不足等多重困境。本文从教师、幼儿园、社会三方面分析农村幼儿教师在专业发展中存在困境的原因,并提出应对策略。
一、农村幼儿教师专业发展是时代要求
2018年1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中提到,优先发展农村教育事业,发展农村学前教育,统筹配置城乡师资,并向乡村倾斜,建好建强乡村教师队伍。同年11月,《关于学前教育深化改革规范发展的若干意见》中提到,办好学前教育、实现幼有所育,是党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党和政府为老百姓办实事的重大民生工程,关系亿万儿童健康成长,关系社会和谐稳定,关系党和国家事业未来。通过以上政策文件可以看出,国家对农村教育事业的重视与倾斜。在幼儿教育事业中,幼儿教师是其发展的中坚力量,幼儿教师的专业知识是幼儿教师专业素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对幼儿的成长具有重要影响,而且对农村学前教育质量的提升具有关键作用。
农村幼儿教师专业发展是促进幼儿全面发展的根本保障。幼儿教师的教育对象是3—6岁的幼儿,其生理与心理发展存在顺序性、阶段性、差异性与不平衡性。面对幼儿的身心发展规律及特点,幼儿教师要采用适宜的教学内容、合理的教学方法,不仅需要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还需要具备将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相联系的能力。由此可以看出,幼儿教师的个体知识储备量对其专业化发展具有重要影响,幼儿教师专业发展是促进幼儿全面发展的关键力量。
农村幼儿教师专业发展是提高幼儿教育质量的重要力量。现代家长愈来愈重视幼儿教育,在幼儿园的选择上,逐渐以看重硬件条件转变为对园区人文环境、教师素质等软件方面的考查,其过渡体现出家长的育儿观念从根本上发生了变化。幼儿教育质量的提高与幼儿园的发展息息相关,而幼儿园的发展又与每一位幼儿教师紧密相连。幼儿园教育质量的好坏关键体现在幼儿教师素质的高低,而建立高素质的幼儿教师队伍,则要依托每一位幼儿教师专业技能、专业素养等方面的发展。农村幼儿教育是幼儿教育中的短板,农村幼儿教师专业发展对整体幼儿教育质量的提升具有极大促进作用。
二、农村幼儿教师专业发展面临的困境
(一)职业认同感偏低
笔者在访谈中发现,农村幼儿教师入职前对幼儿教育的认识可谓是一知半解或知之不多,甚至毫无了解。教师进入幼教岗位后,发现工作千头万绪,任务繁重,心理落差明显,随后对幼儿教育的认同大打折扣。同时,农村地区的环境与城市相比存在较大差距,师资力量不足、纷繁复杂的工作、多重角色的扮演从客观上导致幼儿教师职业认同感出现不同程度的下降。另外,笔者通过访谈得知农村幼儿教师大多数是已婚状态,他们不仅要处理工作中的事宜,还要协调家庭事务。当农村幼儿教师将时间用于家庭多过工作时,则会影响他们在工作中的成就感,从而导致他们的职业认同感不高。
(二)流动频繁
幼儿园教师的合理流动是教育资源有效利用的保障,频繁流动则不利于幼儿的成长与幼儿教师的专业发展。笔者经过走访得知,农村幼儿教师的流动性主要体现在4个方面:一是班级间流动。某些教师的教育教学经验丰富,通常会被安排到刚入园的班级,在班级管理步入正轨后会交由其他教师。此时,幼儿与教师正处于彼此熟悉、建立感情的重要阶段,突然更换教师使得幼儿、教师与幼儿家长三方难以适应。二是园区间流动。当幼儿教师的自身需求于所在园所无法得到满足时,则会考虑更换园所。三是农村向城市流动。农村幼儿园物质条件匮乏,缺乏先进教学技术,不能满足教师的工作提升与专业成长的需要,农村幼儿教师会转向城市幼儿园进行学习和晋升。四是脱离幼教岗位。当幼儿教师在幼教这个职业中无法找到自身价值与职业荣誉,并伴随薪资待遇较低时,其会脱离幼教岗位。
(三)自主发展意识不足
农村幼儿教师专业发展是其专业自我觉醒、建构、生成与调适的认同过程。笔者走访成都农村Y幼儿园发现,农村幼儿教师自主发展意识不足体现在两方面。
1.自主发展动力不足
一方面,由于农村幼儿园中辅助教师开展活动的设备短缺,材料单一,以至于教师的教学设计难以实现,无法开展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这在一定程度上打击了教师的教学热情和积极性。久而久之,教师的教学活动创新动力逐渐减弱,自身专业能力的发展也将受到影响。另一方面,晋升渠道狭窄、奖惩机制不完善等问题,导致幼儿教师呈现出得过且过的状态,进而缺乏主动发展的进取意识。
2.专业自主发展认识不清
农村幼儿教师理论学习不够深入,教学反思不够深刻,无法在理论与实践中充实自己,则会表现出自主发展意识模糊。农村幼儿教师专业发展的途径主要体现在幼儿教师之间的讨论、交流与合作,但农村幼儿教师被繁杂的工作困扰,不仅缺少园内交流,而且缺乏对外合作,则导致专业自主发展停滞不前。
(四)待遇不高
根据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安全需求是人的自存需求,也是人的最基本的生存需求。农村幼儿教师专业发展要充分考虑农村幼儿教师安全上的需求。笔者经过走访发现,农村幼儿教师待遇不高,工作职位保障不佳,主要体现在三方面:一是工资较低。许多农村幼儿教师表示其工作量与工资收入大相径庭,工资收入只能维持基本生计,在个人专业发展方面囊中羞涩。二是编制较少。大多数农村在职幼儿教师无编制,多为合同工,工作不稳定,自身保障不佳。三是福利待遇较差。农村地区的某些幼儿园并未给幼儿教师办理五险一金,导致幼儿教师的权益无法得到保障。面对安全需求都无法得到满足的情况下,农村幼儿教师更是无暇顾及其专业发展。
(五)社会地位有待提升
农村幼儿教师社会地位偏低,尊重的需求不能得到满足。首先,体现在社会对农村幼儿教师的期望较低。在农村地区,人们普遍对幼儿教育的重视程度不高,对幼儿教师的专业性缺乏认知,对幼儿教师难以产生相应的理解。其次,社会对农村幼儿教师的专业成长缺乏认识,同时对农村幼儿教师的监管又很严格,逐步衍生出一种不在乎幼儿教师个体发展的好坏,又想要其成为教育幼儿主力的现象。诚然,农村幼儿教师也需要得到外界的尊重、信赖和评价,个人能力也需要得到社会的认可。
(六)园本培训与教师需求不符
当前,农村幼儿教师在职培训中存在许多问题。例如,培训内容与幼儿教师需求不符;培训内容缺乏实践指导;培训内容、形式未从农村幼儿教师的视角出发,脱离了农村幼儿教师的实际需要。在访谈中,大多数教师表示此类培训只是浅显的理论学习,对工作没有实际帮助却十分消耗时间,农村幼儿教师在此类培训下表现出疲惫不堪的状态,甚至产生抵触情绪,对工作的开展与农村幼儿教师专业发展来说耗时耗力。
三、破解农村幼儿教师专业发展困境
(一)政府参与
1.为教师提供丰富的教育资源
农村幼儿园的教育资源较城镇幼儿园匮乏,促进农村幼儿教师的专业发展就需要政府为农村幼儿教师提供相应的教育资源,满足幼儿教师的教学需求。一方面,政府利用网络平台搭建教学资源库,建立线上交流平台。农村幼儿教师既可以根据教学需要选择适宜的教学内容,也可以将优质的教学内容上传资源库。通过资源库可以促进幼儿教师间的交流合作,资源互换,为农村幼儿教师的专业发展奠定基础。另一方面,政府要对农村幼儿教师的专业发展提供教育资源。政府定期为农村幼儿教师提供外出学习与观摩的机会,保证农村幼儿教师能合理享有教育资源的权利,促进农村幼儿教师的专业成长与发展。
2.保障幼儿教师的培训需求,培训内容合理化
首先,政府要掌握农村幼儿教师专业发展的实际水平与农村幼儿教师的培训状况,在此基础上制定有针对性、多层次、全方位的培训内容。其次,政府要将是否接受过专业学前教育培训的教师相分离。对从未接受过专业知识培训的教师要进行统计,并开展专业的知识培训。对已经接受过专业知识的教师,要将培训重心转移到幼儿教师的实际教学中。另外,针对不同学历层次、不同从业年限的教师,在培训内容上要有差异,禁止“一刀切”的笼统式培训。最后,对农村幼儿教师的专业发展要提供多样化的培训途径。农村幼儿教师的培训主要包括园本培训、县(区)培、市培、省培及国培等形式,在此基础上同步借助外部力量,与社会机构、高校、优质园所进行联动,充分利用各方资源满足农村幼儿教师的培训需求。
(二)幼儿园规范管理
1.完善幼儿园的管理机制
农村幼儿园的管理要做到专业化、全面化,保证幼儿在园健康成长,幼儿教师教学工作有序开展,幼儿园整体有效运行。首先要完善日常教学工作的检查和管理,提升农村幼儿教师的常规教学质量,包括完善教研组管理责任制,修改教研活动制度,落实幼儿行为习惯检查制度。其次要促进幼儿教师的成长与发展,设立幼儿教师培训专项经费,对各类教师进行专项培训,促进幼儿教师的专业发展与成长,提升教研质量。最后要建设民主、开放的园所文化,使幼儿教师在民主、和谐的环境中成长与发展。幼儿教师要依托于幼儿园的资源供给,将自身的专业发展融入幼儿园的整体发展中,而幼儿园则要为幼儿教师的专业发展保驾护航。
2.完善激励机制,激发幼儿教师专业成长动力
管理学者詹姆斯曾说,人的能力在没有激励的情况下只能发挥到20%~30%,若有激励,则能发挥到80%~90%。完善激励机制可以提高教师工作的积极性,由外部的激励转化为内部动力,更好地促进幼儿教师专业发展。激励机制的建构涵盖四方面:一要建立信任激励机制。幼儿园管理层要与幼儿教师注重情感交流,在认知、情感方面取得共识,建立相互信任、共同理解的良性关系。二要建立参与激励机制。幼儿教师广泛地参与管理工作,共同探讨幼儿园的培养目标与实施计划,充分满足幼儿教师的自我价值,增强幼儿教师在幼儿园中的主人翁意识。三要建立期望激励机制。针对不同幼儿教师建立合理的期望激励机制,使幼儿教师在不同岗位树立其发展目标,避免工作偏差与心理失衡的问题。四要建立精神激励机制。幼儿园不仅要对教师在政治上给予关怀,教学上给予培训,生活上给予照顾,还要在其思想上给予支持和信任,满足其精神方面的需求。
(三)农村幼儿教师自立自强
1.培育职业认同感,增强专业发展动力
农村幼儿教师专业发展的最大动力在于其自身,幼儿教师专业发展的动力是源自内在的超越和自主性,而不是外在的赋权和约束。一方面,农村幼儿教师要充分认识和了解所从事的工作,对学前教育事业产生正确的、科学的、客观的认识。幼儿教师要在工作中找到热情、快乐与成就感,建立职业自信,培育自身职业认同感。另一方面,幼儿教师在言行举止方面要严格自我要求,正所谓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幼儿教师要成为幼儿学习的榜样。
2.立足终身学习,养成自主学习能力和研究意识
在《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试行)》中提到:“幼儿园教师要将《专业标准》作为自身专业发展的基本依据。制定自我专业发展规划,爱岗敬业,增强专业发展自觉性;大胆开展保教实践,不断创新;积极进行自我评价,主动参加教师培训和自我研修,逐步提升专业发展水平。”农村幼儿教师要立足于终身学习发展观,拟定个人职业规划,对自身专业发展进行合理的安排,不断地增强其自我发展意识。首先,幼儿教师要自觉地汲取先进的教育理论知识,构建知识体系,提升文化素养,积极适应新的教育观念。其次,幼儿教师在面对教学过程中的突发事件,要有随机应变、灵活处理问题的能力,重视教学反思并不断地成长。最后,幼儿教师要有研究意识,提高研究能力,对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梳理,寻找具有研究价值的信息点,在教育研究中促进自身专业能力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