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
2023-02-12甘肃省兰州市城关区一只船教育集团启航分校张云芳
甘肃省兰州市城关区一只船教育集团启航分校 张云芳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提高学生的积极性,提升学生对课程的学习兴趣,是小学语文课程设计的关键所在。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吸收课程知识,还能让学生更加主动地参与到课程学习中来,对教师传授的课程知识产生共鸣,积极思考,举一反三,从而提升语文综合素养。
一、小学语文教学中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意义
小学语文是学生获取文字、交流、表达等能力的主要渠道。对小学生而言,只有先学好语文课程知识,才能更好地去理解其他课程中使用的文字表达内容,因此,语文课程几乎是大部分课程学习的重要基础。而提升学生对小学语文课程的学习积极性,可以帮助学生在语文课程学习过程中保持思维的专注与注意力的集中,保证学生能将教师所讲的内容听进去,并且积极地对所学内容进行思考和总结,从而高效掌握课本知识与课堂教学内容。
同时,提高学生对语文学习的积极性,还能帮助学生培养文化自信。学生在语文课程学习过程中,可以深刻感受我国的文字、文学等内容的丰富多彩,尤其是对小学生来说,可以为他们的表达与语言能力打下坚实的基础,从而帮助学生形成语言、表达、书写等方面综合能力。
二、小学语文教学中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方法
(一)创设情境,提高学生的课堂代入感
情境的创设是提高学生课堂参与感的一个手段,教师通过情境的引导,可以使课堂知识更加生动,让学生产生更多对课堂所传授的语文知识的思考,不仅可以吸引学生对语文课堂学习的兴趣,还能提高学生对课堂知识的理解能力,保证学生能在情境的带领下,快速有效地掌握语文知识。
情境的创设要注重学生的主体性,要保证学生能成为情境的主角。例如,在《静夜思》一课的学习过程中,教师可以思乡为主题创设情境,让学生以自己的理解去进行与课程相关的表演、演讲、演唱等,让学生在不同形式的情境活动中,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与创作力,打破课堂的局限性。教师尽可能地给学生发挥的空间,让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能被充分调动起来,从而实现对课程的有效和高效教学。
在以情境为基础的教学活动中,教师还应当注意对学生的引导。学生的想象力总是天马行空的,通过情境的创设虽然能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但是假如缺乏合适的引导,学生的思想与注意力就很容易跑偏,从而背离情境创设的原有目的。同时,当学生产生对语文课程的学习积极性之后,教师适当引导也有利于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延续。创设情境活动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最怕的就是学生只有三分钟热度,即情境活动的开展之初学生具有较高的学习积极性,但当课堂教学从情境转入知识内容时,学生的这种积极性就随即下降甚至消失,使得课堂上的情境活动成为无用功,无法有效提高学生对语文课程知识学习的推进力。如果教学适当引导学生的学习方向,如引导学生进行思考,或者对学生参与情境的活动进行评价,就可以有效地让学生对情境产生感悟与思考,并以此为基础打开学生的语文思维,从而更有效地将情境内容转向语文课程知识的学习。
(二)丰富教学手段,利用先进教育技术
随着时代的发展,各种先进的教育技术被应用到小学教育过程中来,如自媒体技术、互联网信息化技术等。这些技术既能让课堂教学摆脱传统模式下的教师对课程知识的展现只能通过板书等形式的束缚,还能拓展学生的眼界与思维,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先进的教育手段之所以会被应用,就是因为其能较大限度地提高课程的教学质量,尤其是对语文课程来说,处于书本之外但是可以被采纳进课堂教学的内容非常多,因此,在语文课程的教学过程中使用各种先进的教育技术来拓展课堂知识,可以非常好地提高学生对课程学习的积极性。
对多媒体、互联信息技术等先进教育技术的应用,教师应当避免让这些技术成为另一种形式的板书,如在教学过程中,将所要讲授的板书内容用ppt的形式通过投影仪进行切换,这实际上只是在减轻教师的板书压力,并不能有效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在小学课堂上想要合理地利用先进的教育技术,就需要将不同技术的优势部分进行整合,然后较为统一地在课堂之上进行展现。例如,在语文课程教学前,开展“微课堂”,利用互联网收集相应的课外知识,然后用自媒体技术进行展现,带领学生在课堂教学之前就先对课程知识有一定的了解,从而实现利用“微课堂”帮助学生进行课程预习,尽可能提高学生对该课程学习的积极性。
(三)创建学习小组,以团队合作促进学生积极学习
创建学习小组也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手段,基于语文课程的学习小组的创建,不仅能让学生有更多的思维碰撞来共同实现对课程知识的学习,还能帮助学生之间形成优势互补,让学生在团队活动中发挥各自的优势,培养学习天赋,从而实现以团队合作促进学生学习积极性的作用。
对基于语文课程的学习小组的创建,首先,可以让学生想一个具有文学色彩的组名,在组名的激励下,学生可以更好地发挥自己的文学天赋,并形成以组名为核心的学习小组内部凝聚力,从而帮助学生在学习小组活动中相互配合,实现团队合作。其次,在以学习小组为单位的学习活动中,教师可以适当加入相应的评分机制,从而激励学生为提高自己所在学习小组的评分而努力参与学习活动,以团队荣誉感来促进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并且可以让学生更加直观地感受到自己以及自己所在的学习小组参与学习活动的情况。此时教师再引导学生反思自己小组在参与学习活动时的优势或者不足,从而帮助学生更好地在学习小组模式下进行学习活动。最后,学习小组不仅局限于课堂学习中,也可以让学生以社交平台等为辅助,实现学习小组在课堂之外的联系与合作,培养学生之间基于学习小组的“学习友谊”,方便学生在课外完成作业、活动等时的交流合作,从而以学生之间的交流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此外,教师利用学习小组模式,可以更高效地掌握学生之间的学习情况,尤其是那些需要一个人带很多学生或者好几个班学生的教师来说,这样可以大规模地提升自身的工作效率。当同一个小组提出问题时,那就说明他们可能在团队合作之后仍然未能解决这样的问题,此时再通过学习小组的反馈来将问题传递给教师,教师可以更快地了解某个学习小组在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从而更高效地帮助学生答疑解惑,这样可以更好地维持学生因学习活动、团队合作等形成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
(四)建立师生友谊,加强师生交流
教师是学生进行学习时的引导者,当教师能把握学生的兴趣所在,同时与学生之间建立起良好的友谊时,就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然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加强与学生交流,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及存在的困惑,并对此进行总结和答疑,提高学生对教师的信任感,从而以教师的引导为载体,实现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提高。
在建立师生友谊、加强师生交流的过程中,也可以把社交平台利用起来,教师既可以以班级为单位建立学习小组,也可以单独添加学生的社交平台账号,方便学生与教师进行交流。尤其是一些不好意思当面交流的学生,通过社交平台可以放下自己的心理防线,对教师吐露心声,从而寻求教师的帮助,此时教师再合理引导,可以在获取学生的信任与友谊的基础上,促进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形成与提高,从而实现师生关系的良性发展。
三、结语
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提升学习的学习积极性是提高学生学习质量的重要手段,只有当学生对语文课程真的感兴趣了,有学习动力了,才能保证学生在课程学习过程中保持专注与集中,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与学习深度,并能通过教师的引导拓展学生思维,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