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就业岗位需求的人才培养探究
——以高职院校大数据技术与应用专业为例
2023-02-12广东农工商职业技术学院杨秀萍
广东农工商职业技术学院 杨秀萍
一、存在的问题
(一)课程内容脱离实际,缺乏专业性
高职院校大数据技术与应用技术相关专业毕业生的就业情况和各大企业对大数据技术与应用人才的需求来看,两者存在显著差异,很多毕业生不能满足企业对大数据技术与应用人才的需求。学生能否成为社会上的人才离不开学校的长期培养。高职院校要培养优秀的大数据技术与应用技术人才,就必须为该专业的学生建立高效、实用的课堂。然而,目前许多高职院校在大数据技术与应用技术课程中更加注重理论知识的教学。该领域的许多教师在设置教学目标时也注重帮助学生掌握专业的基础理论知识,通常由优秀传统文化知识、专业基础知识和专业理论知识组成。他们很少将教学内容与市场实际需求结合起来,没有帮助学生分析当前企业对大数据技术与应用人才的实际需求,不利于学生的针对性发展,间接导致学生毕业后找不到理想工作的情况。没有把握好大数据技术与应用专业的专业性,就会使其与其他类型的机械专业显得非常相似,无法更好地区分。
(二)教师综合能力薄弱
高职院校大数据技术与应用教学中,教师综合能力依然薄弱,难以适应新时代人才发展的需要。有的教师理论水平较高,但实践能力相对较弱,难以指导学生实践;其他教师在教学中缺乏良好的反思,没有及时纠正教学中的不足。此外,教师在评价学生的教学时,更注重理论成果,而不是实际考试,这也会影响学生专业素质的提高。
(三)学生缺乏学习兴趣
高校在大数据技术及应用专业实践操作培训方面内容单一,学生在长期学习和培训中容易失去积极性。一些专业课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也比较注重对某些固定项目的练习。这些长期注重实际操作的技能都是围绕认证进行的,以提高学生获得国家相关证书的通过率,导致了学生获得的技能流于形式,大数据技术与市场企业所需的应用型人才契合度较低,同时,降低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基于就业岗位需求的人才培养策略
(一)提升创造性思维和实践创新能力
为了提升大数据技术与应用专业学生的技术水平,教师需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强化大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实践创新能力,使他们更加积极和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之中,以更饱满的状态面对学习和就业,提升对应问题的解决能力。同时,大数据技术与应用专业教师也需要起到引导作用,强调学生在课堂上的主导作用和主体地位,根据学生需求和就业需要设置教学形式,从而优化教学环节,提升教学效率。另外,在大数据技术与应用专业教学过程中,可以引入全新的教学手段,比如利用视频网络、多媒体等教学方法,以此增强大数据技术与应用专业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同时,要想培养大数据技术与应用专业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实践能力,可以借助直观的图片和影像优化教学模式,满足大数据技术与应用专业的特点。此外,由于大学生的思想在逻辑性和思想上发生变化,教师可以在教学中采用多种手段,将抽象的画面转化为具体的图形,再加上教学引导使大数据技术与应用专业教学更具弹性,培养学生手脑并用的习惯,使学生的主体性充分体现出来,提升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
大数据技术与应用专业是一门有着较强技术性和实践性的专业,很多企业对于大数据技术与应用专业人才的实践能力有着较高要求。因而在以就业岗位需求为导向的大数据技术与应用专业人才的培养当中,高职院校应加强实践教学,提升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首先,高职院校应遵循“够用”原则,邀请企业大数据技术与应用人才对专业实践课程的内容、方法等进行革新,提升实践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其次,高职院校需要与合作企业制定科学的实践教学方案,并对实践教学体系进行完善,让学生先通过专业理论知识的学习,形成扎实的专业知识基础,再对学生进行专业技能训练,促使学生将理论与实践进行充分融合,提升学生的专业学习水平。最后,高职院校应加强学生综合素养培养,通过对实践教学模式的创新,让学生可以有更多的机会参与到专业实训当中,促使学生得到更全面、综合的锻炼。
(二)强化双师型教师队伍构建
就业岗位需求为导向的目标是一切以就业为目的,学科开设和教学也要符合这一目标。在大数据技术与应用专业教育中,需要基于社会上的相关职业明确需求,分析和总结就业与需求之间的关系。大数据技术与应用专业教师的综合素质将对高职教育质量和学生就业产生重要影响。因此,在实践中,高职院校应加强大数据技术与应用专业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采用多元化的方法培养教师队伍,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提高教师综合能力。高职院校可以定期组织大数据技术与应用专业教师到其他学校进修,提高教学能力和科研水平,指导教师到学校合作企业实习,丰富教师的实践经验,提高教师的实践教学水平。此外,高职院校可以聘请合作企业的专业技术人员担任兼职教师,指导学生的实践培训,保证学生的良好发展。
(三)建设实习实训基地
实习实训基地的建设只有无限接近岗位的实际工作环境,才能保证培训的有效性,增强学生的技术应用能力和工作适应能力。前期建立的实训基地受财力或专业能力的限制,难以保证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在此背景下,要求相关高职院校将职业岗位需求作为实训基地建设的主要参考因素,明确人才培养目标。在此基础上,积极聘请专业人士指导培训课程模块的设计。有条件的可将具体的实习实训基地项目引入培训基地,在专业人员的指导下,共同完成创意项目的设计开发。这不仅帮助学生梳理了项目实施的流程,让他们对未来的工作有了更现实的体验,也锻炼了他们的团队合作能力,为以后的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四)优化课程设置,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高校大数据技术与应用专业人才培养模式需要与时俱进,大数据技术与应用专业教学内容范围广,是对学生素质、能力等各方面的综合培养,满足社会复合型人才需求。为此,更需转变高校大数据技术与应用专业人才培养方向,坚持就业导向,不断充实培养内容,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从而凸显大数据技术与应用专业就业价值,为社会发展提供优质的人才。高职院校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导,以国家利益为优先,与时俱进,将人文教育和道德教育融入大数据技术与应用专业课程,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和人文素质,提高学生的道德、文化和心理素质;充分调查大数据技术与应用专业课程对知识和技能点的需求,紧密联系行业和岗位要求,突出基于市场需求的课程设计的实用性和适用性,积极探索和研究教学方法,探索项目化、模块化、情境化等教学模式;加强大数据技术与应用专业课程的纵向整合,加快构建以胜任力为基础的专业群课程体系,制定高职院校精品课程建设指南,遴选确定一批高职院校精品课程;增加大数据技术与应用专业实践课时,满足学生提高实践技能的需要。不断深化大数据技术与应用专业课程改革,优化课程设置,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三、结语
综上所述,以就业岗位需求为导向,推动高职大数据技术与应用专业人才培养理念和模式的创新,能有效提升学生的专业技能和职业素养,增强学生的就业优势。因此,高职院校应加强市场用人需求的分析,准确把握大数据技术与应用技术专业应用人才培养的要点,通过对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提升人才培养水平,进而为我国输送更多高质量、高水平的大数据技术与应用专业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