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课程观下的初中历史分层教学可行性探究

2023-02-12江苏省扬州市生态科技新城泰安学校

新课程教学(电子版) 2023年20期
关键词:学习成绩分组分层

江苏省扬州市生态科技新城泰安学校 高 军

初中历史对于部分初中学生来说是不受欢迎的,主要原因就是历史包含年限极长、人物众多以及故事冗长等,这些问题让学生很容易产生记忆错乱等苦恼。同时历史的分数也比语数外低,让学生不免产生一种“我好好学习语数外就能弥补历史学习不足的问题了”的想法。正是因为这种种问题的存在,才导致初中历史教学在开展过程中总是遇到层层阻碍,教师明显感觉在课堂上难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时候遇到想好好学习的学生却因为其课前预习不足和自身知识拓展过少而无法全部理解课本中的知识。面对这些情况,分层教学就成为很有必要的授课形式。同一个班级的学生能进行分层分组教学,对每组提出不同的教学要求并相应布置教学任务,这更能贴合每个层级学生的学习情况,能极大程度地保留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其不被学习困难压倒。这种教学方法不仅能激发学生学习的活力,同时还会改变学生被动学习的心态,能从根本上促进学生形成主动学习的状态。

一、分层教学对初中历史教学的重要性

当前教育越来越重视“以人为本”“一身多面”“交互主体”等,初中历史作为一门丰富学生知识积累、拓宽学生见识的学科,要想让学生能真正从这门学科中学到更多的历史知识,教师就要想办法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让学生能养成自觉学习的好习惯。但是因为学习任务的繁重和学习压力的持续增加,学生不仅在学科中有差别地选择性学习,有的学生更是厌学情绪很重。这些都让历史这类学科在教学中处于一种尴尬的地位。分层教学的出现让初中历史教学迎来了转折点,分层教学减轻了学生过重的学习压力,释放了他们的学习负担。对于初中历史教师来讲,分层教学能让自己的课程教学变得更加容易推进。在过去传统历史教学模式下,教师和学生用半尺讲台拉开距离,学生只能被动地学习教师传授的知识,在紧张的学习要求下,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也是微乎其微的。这种紧张的学习氛围和地位分明的师生关系都让教学变成一种折磨,学生烦恼自己的成绩上不去,教师苦恼自己的教学开展困难重重。分层教学让不同学习能力和不同学习基础的学生能在班级授课制的前提下进行分层分组教学,学生可以根据教师不同的教学要求完成不同的教学任务,这种恰当的科学的教学要求更能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同时还能隐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竞争意识,让他们产生追求更好学习成绩的心态,此外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也要一直保持相应的学习能力,以免被后来者居上。这就无意中形成了一种良性竞争的学习状态,学生在这种学习状态下也就更容易养成自主学习的好习惯。教师在分层分组的教学模式中也能探索更多适合学生的学习方法,布置更科学的教学要求和学习任务,有针对性地对班级中的每个学生进行有差别的教学,更好地因材施教。综上所述,分层教学对于初中历史教学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它是教师在开展初中历史教学活动中不可忽视的重要法宝。

二、当前初中历史使用分层教学存在的实际问题

(一)分层依据单一

对于分层教学,很多时候我们都只考虑到了要将学生分层,而分层最明显的差别就是学习能力和学习成绩。所以很多时候班级里的分层不过是一种成绩好和成绩不好的学生之间的一种分层,忽略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这个最大因素。有些学生对历史是非常感兴趣的,只是因为过去的学习方法不当或者没人认真引导他们,这导致他们在月考、期末考等考试中发挥不好。历史教师在进行分组教学时担心会影响学习成绩好的学生的学习状态,就会将这一类学生归结到不爱学习的层组中去。这种分组很可能会直接影响这类学生的学习态度,让他们由爱学习变得不爱学习。所以教师在进行分层时,不能只注重学生的学习成绩,更要结合他们平时在课堂中的表现以及他们对历史学科的学习态度,要尽可能多因素地考虑分组人员,让更多愿意学习历史的人能在一个好的学习氛围中参与学习。同时要更多地关注不爱学习历史的学生,不仅不能将他们排除在外,还要尽可能在不影响学习成绩好的学生情况下,让他们进行多元化组队,让学习成绩好的学生能对他们进行潜移默化的影响。

(二)教师理论水平不高

教师理论水平不高体现得最明显的就是分层方法使用不当的问题,很多历史教师在进行课堂分组时,就会产生上述说的按照学习成绩分的情况。这种分组最直观的体现就是,学习成绩好的学习小组不需要教师监督就能自觉开展学习探讨、完成学习任务;反观学习成绩不好的学习小组,则是学生扎堆聊天,这无异于加大了班级管理难度。所以为了避免这类问题的出现,对教师理论水平就有了更高的要求,只要教师不断提升自己的理论水平,丰富自己的教学经验,才能在面对分层分组教学时有更科学合理的配置。传统教学理论认为,教师要给学生一碗水,自己就要有一桶水。但是新课程观下的分层教学对教师有了更高要求,教师不再是从自己桶里舀一碗水给学生,应该帮助学生找到获取水的方法。所以分层教学也不能只是简单地将学生分开,而是应该引导学生从不同的学习方法中找到属于自己的学习方法。

(三)研究学生不足

初中历史教学活动中使用分层教学存在最明显的问题就是研究学生不足。从备课三要素来讲,备教材、备学生、备教法,学生是最主要的因素之一。备学生首先就是考虑学生的年龄特征,熟悉他们身心发展的特点;其次就是要对班级的整体情况有一个大概的了解,要了解班级的基本情况;最后就是对每一个学生,要掌握学生的思想状况、知识基础和学习态度等。在分层教学中最重要的一点同样是研究学生,只有对学生有足够的了解,才能更科学合理地分层分组。但是当前的初中历史教育分层教学对学生的研究是远远不够的。在教学活动中的直接体现就是只按学习成绩将学生进行分组,这种分组方法容易让学习成绩好的学生产生骄傲自满的情绪,在后续的学习活动中会无意识地产生自己“学得已经足够多,不需要再努力了”的自负学习思想;让学习成绩不好的学生产生自卑心理,在学习活动中产生“我的学习成绩本来就不好,现在一组的学生都是成绩不好的学生,我就算努力也很难提升了”的消极学习思想。面对这些问题,教师必须明确研究学生是做好教学活动的首要前提,只有在足够了解每个学生的基础上,才能最大限度地避免两极分化过重的问题。

三、分层教学运用到初中历史科目的具体方法

(一)分层建组

分层教学不是简单地将班级里的学生按照人数、男女、学习成绩等单一依据来划分成若干个学习小组。特别是对于初中历史课程来说,教师需要考虑的方面更多。学生的学习爱好、学习成绩甚至口语表达能力以及是否能有积极学习心态等都在分组考虑范围内。在考虑到诸多因素的前提下,再进行动态分组。动态分组要提前考虑人员变动和学习任务变动等问题,在不影响整体教学进度的前提下,要对班级里的学生有足够的了解,以便在必要时对人员进行调整。并且每个学生都应当有自己的学习档案,详细记录自己的每一次进步和荣誉,让学生能在学习过程中逐渐找到自信。同时也要提倡学生之间的互帮互助,鼓励学习成绩好的学生能帮助学习成绩不好的学生找到学习方法和提升学习能力,大家一起共同进步,这就是分层教学的真正意义。

(二)分层备课

在分层教学中,备课也要告别过去传统的备课模式,不是简单地将教材知识归纳总结然后在课堂教学中传授给学生。分层教学后我们就要针对性地进行备课。首先,在教学目标上教师就要有分层教学目标,不能给C组的学生布置A组学生的学习任务,难度过大会降低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反之A组学生完成C组学生的学习任务,则会因为太过简单而没办法得到有效提升。其次,对于教学内容也要分层安排,在课程设计上要综合考虑班级整体,教学内容要由浅入深、由简到难。最后,对于课堂问题、课堂作业等教师在备课时也要综合考虑,对不同小组的学生有不同的要求,课堂问题也要由易到难都有,让每个层级的学生都能参与进来。保持课堂教学的整体氛围,让每个学生都有收获。

(三)分层教学

授课是教学的中心环节,分层授课是分层教学检验作用的时候。新课程观下的初中历史教学对于分层教学具体实施应当有以下考虑。首先是课前提问,教师的问题不能为了照顾学习成绩差的学生而全是简单的,也不能只考虑学习成绩好的学生全是难的。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教材内容,精心设计分层问题,让每个学生都能懂得本节课的基本概念和主要内容。其次是课堂练习,对于历史学科来讲,课堂练习主要就是让学生能厘清脉络,教师需要有针对性地帮助未能理解基本知识的学生进行疏导之后再进行训练。最后是课堂总结,教师对每个学习小组反馈的问题要做到统筹兼顾,不能厚此薄彼,让每个小组都能得到完善提高,让他们能将课堂知识纳入自己的整个知识体系当中,让分层教学的目的能真正实现。

(四)分层布置作业

课后作业是学生温故知新的重要环节,所以课后作业的布置也是相当重要的。但是传统的教学活动中,统一无差别的课后作业效果并不明显,对课堂知识吸纳不足的学生在面对过难的课后作业时抓耳挠腮,胡思乱想,就是不知道正确答案。面对这类问题,在分层教学基础上我们要进行分层布置作业。分层布置作业也是教师能有效实施分层教学的重要途径,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布置不同的作业,让每个层次的学生都能在符合自身实际情况的基础上去提高和发展。对于学习成绩不好的学生,布置难度偏低的作业,能帮助他们重拾对学习的热情;对于学习成绩好的学生则要布置更有挑战难度的作业,让他们能突破自我,完成更高难度的挑战也有利于他们激发学习兴趣;在此教师需要注意的是,不能忽略中间团体,对成绩可能存在忽上忽下的学生更要进行关心和鼓励,对他们的课后作业不能马虎随便,要精心安排,让他们既能完成作业但又不是毫无挑战性,维护中等学生的自尊心,鼓励他们的良性竞争,让他们向更高层级发起冲击。

(五)分层测试

有教学活动就有教学测试,测试是检验教学效果的有效依据。在传统教学中,测试结果是尤为重要的,教师和家长就是凭借测试结果判断学生的学习结果。在新课改理念下,测试结果虽然不再是判断学生学习好坏的唯一因素,但同样也是重要依据。但是分层教学以后,测试方法也要有所改变,不再是将所有学生都看作一个整体进行测试,而是要有层次地进行测验。例如,使用不同的记分方法或者不同难度测试题目等,之所以要这样进行测验,就是要打破一张卷子、一个标准来判断学生的老旧测试法,尽可能让各个层级的学生在测试中都能突破自我,完成自我成长。测试后的评价也是分层教学的一个重点,教师要有针对性地对每个学生的问题进行指正,一个班级内学生的差异是始终存在的,教师在做评价时就要分层考量,该鼓励的则要鼓励,该表扬的则要表扬。争取让每一个学生都能一直保持“跳一跳就能摘到桃子”的积极学习状态,树立学习信心。

四、结语

综上所述,新课程观下的教学变得更加注重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尽可能地作为主导者,帮助学生去寻找更多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让学生自己成为学习的主要推动者,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过程中来。初中历史教学采用分层教学法,能有效帮助学生进行由浅到深、由简到难的学习,让学生能吸纳所学知识到自己的知识结构中,然后形成新的认知结构。分层教学能有效提升每位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核心素养,让不同层级的学生在身心方面都能得到健康发展,这也是新课程理念落到实处的真正体现。虽然当前的分层教学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但是我相信在教学工作者们的共同努力下,将来的分层教学能更科学合理地在历史科目或者其他科目中体现出来。

猜你喜欢

学习成绩分组分层
一种沉降环可准确就位的分层沉降仪
分组搭配
名落孙山
雨林的分层
怎么分组
有趣的分层
分组
大学生学习动机与学习成绩的相关研究
跨越式跳高递进与分层设计
掐断欲望的引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