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马克思主义引领多元社会思潮的方法与路径探析

2023-02-12张雯雯行国通

关键词:思潮资本主义马克思主义

张雯雯,行国通

(山西师范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山西 太原 030031)

社会思潮是复杂的社会意识形态,特定的社会思潮是对特定的社会存在或正确或错误的反应,每一种社会思潮背后都有其特定的阶级属性和利益诉求,其发展都经历了从小众到大众、从自发到自觉的历史进程,形成了自己的核心理论和价值观。每一种社会思潮也都会由于历史境遇和时代问题的转变,出现高潮和低谷、复兴和消亡。在新的历史境遇下,社会思潮具有了一些新的特征和趋势。正如党的二十大报告所言:“逆全球化思潮抬头,单边主义、保护主义明显上升,世界经济复苏乏力,局部冲突和动荡频发,全球性问题加剧,世界进入新的动荡变革期。”①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光明日报》2022 年10 月26 日。当前,我国意识形态领域面临新的风险和挑战,迫切需要理论和方法上的创新。现有的研究成果多集中于对社会思潮的基本理论研究与引领实践研究,存在同质化的趋势,缺乏对多元社会思潮泛起的共性原因分析。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新背景下,审视多元社会思潮的新趋势,透析各种不良思潮“反马克思主义”的方法论共性,为马克思主义引领多元社会思潮提供理论方法和实践路径上的引导,对于推进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多元社会思潮的新趋势

社会思潮“是社会经济政治生活的‘晴雨表’,是判断一定时期意识形态整体状况的‘风向标’”②梅荣政、王炳权:《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7 年第6 期。,把握社会思潮的新趋势,必须从影响社会思潮的社会、经济、政治生活基础出发。经过多年的发展,我国“文化事业日益繁荣,网络生态持续向好,意识形态领域形势发生全局性、根本性转变”①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光明日报》2022 年10 月26 日。。但以“自由主义”为代表的错误思潮仍有残存,意识形态领域仍然存在不少挑战。多元化的社会思潮出现了新趋势、新动态,以马克思主义引领多元社会思潮是我国意识形态领域建设的重中之重。

(一)中西思潮基于极端民族主义的针锋相对

民族主义以维护本民族利益为主,追求本民族的繁荣和兴盛,在人类文明发展的进程中起到过一定的积极作用。但在全球一体化的进程中,基于狂热的民族情感产生的极端民族主义在西方日益泛滥,部分盎撒人将本民族视为世界上最优越的民族,将本国的发展建立在践踏他国主权与尊严的基础上,造成了世界范围的动荡与不安。在世界经济复苏乏力的当下,西方国家极端民族主义的呼声日益高涨,这和西方几十年来推行以“新自由主义”为核心的“华盛顿共识”是脱离不开的。究其根本,全球化代表的更多的是西方国家的利益,发展中国家虽然也有所获益,但终究难抵西方国家资本转嫁和剥削所带来的灾难。西方国家长期以“教师爷”的姿态对他国的发展指手画脚,为极端民族主义的滋生提供了土壤。极端民族主义必然导致“非我族类、其心必异”的猜忌,以政治立场为原教旨的排外情绪弥漫于社会思潮之中,这种思潮当然也影响了中国,加剧了中西世界的相互敌视,意识形态的交锋和渗透更加激烈,西方“和平演变”“大国对抗”的目的昭然若揭,中国对此也进行了有理、有力、有节地反击。

(二)整个世界发生了有利于马克思主义的思潮转变

自苏联解体、东欧剧变以来,国际共产主义一度陷入低潮,西方国家肆无忌惮地曲解、抹黑马克思主义,致使马克思主义在国际社会上权威降低。西方世界刻意制造“热点事件”,抛出“三大预言”,借此打击马克思主义,煽动意识形态的多样化,意图否定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动摇人们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此外,西方媒体还借助现代化的通信技术将自身价值观进行碎片式地传播,以极为隐蔽的方式影响人们的价值认知,试图削弱马克思主义的话语权。以福山为代表的资本主义学者更是抛出“历史终结论”的荒唐谬论,企图为资本主义制度涂脂抹粉。然而,中国的崛起用事实印证了马克思主义的真理性,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更是为后发国家摆脱西方世界的剥削、实现自身的独立发展提供了经验借鉴。这使得整个世界发生了有利于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转变,马克思主义的普遍性和特殊性、一般性和个别性等问题再度成了诸多学者关注的热点,作为成功跨越“卡夫丁峡谷”的社会主义国家,如何实现对资本主义国家的超越,也成为新的理论和实践课题。

(三)中国社会思潮的主体更加自信、理性并具有主体精神

中国国际地位的提升、中国道路的成功实践,使得中国人民的国家归属感、民族自豪感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中国人民无论是在马克思主义思潮的建构中,还是在应对西方错误思潮的斗争中,都变得更加自信和理智。与西方陷入“民族主义”的仇恨不同,中国倡导“理性爱国主义”,客观、理性地对待西方社会思潮的侵入。此外,大众文化的普及和网络信息的运用进一步激发了中国人民的主体意识,“主体意识是指作为认识和实践主体的人对于自身的主体地位、主体能力和主体价值的一种自觉意识,是主体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的观念表现,它包括主体的自我意识和对象意识”②李献林:《全程成功教育理论与实践》,人民出版社,2009 年版,第61 页。,表现在社会思潮的建构中,就是人们更加自发、自觉地参与意识形态建设,这从整体上增强了中国意识形态领域的战斗力。

(四)意识形态话语场域更加波谲云诡

随着改革开放带来的经济结构多元化、阶层诉求差异化,加之西方社会思潮的不断影响和渗透,中国意识形态话语场域变得更加波谲云诡,马克思主义主流意识形态的地位频繁遭到冲击。处于变局之下的中国,一方面面对着爱国主义思潮等具有社会正能量的思潮的成长,另一方面也面对着具有煽动性和迷惑性的“新自由主义思潮”“民主社会主义思潮”“普世价值论”“消费主义”等错误思潮的冲击,各种社会思潮盘根错节、激荡对立。在这种错综复杂的环境下,如何辨析主流意识形态和社会思潮这二者之间的关系,如何实现“一元主导、多元并存”的意识形态模式,是新时代我国主流意识形态引领社会思潮、维护国家意识形态安全必须考虑的问题。

二、不良思潮的“反马克思主义”方法论共性分析

马克思主义作为我国的主流意识形态,如何在日趋复杂的意识形态场域中引领多元思潮,最重要的任务是有效、有理、有力地抵制各种不良思潮。各种不良思潮虽然具有不同的理论诉求和价值观,但在如何攻击、否定马克思主义作为主流意识形态的合法地位上具有很多本质相同的论点和论据。其中主要包括:通过阐述历史境遇的不同否定马克思主义的有效性,通过例证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失败和歪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否定马克思主义的实践性,通过马克思个人的历史局限性来否定马克思主义的当代性,通过形而上学地割裂具体论断否定马克思主义的必然性。

(一)通过阐述历史境遇的不同否定马克思主义的有效性

该观点主要是从历史境遇的变化来否定马克思主义在当下社会的有效性。在马克思主义兴起的年代,落后的生产关系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充斥在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私有化当中的冲突无法妥洽,无产阶级陷入近乎“绝对贫困”的状态,贫富分化、阶级固化、市场无序,资本主义陷入了无休止的经济危机之中。但垄断资本主义为了寻求自身的长存,借助科技的发展和国家的干预,放弃了原始的暴力剥削形式,进行了福利社会的建设,这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了阶级矛盾,对马克思主义造成了很大冲击,很多不良社会思潮抓住这一点做文章,提出了渐进改革、放弃革命等学说抨击马克思主义在当下的有效性。

但是,资本逐利的本性并没有被遏制,虽然由于生产力的发展和资本主义出于自身不灭亡的考量,无产阶级获得了底线的生存权,但整个世界的贫富差距更胜往昔,垄断资本主义通过全球化剥削获得利润,使得后起国家成了风险转嫁之地。表面繁荣的世界和原有阶级意识的淡化,伴随的是新式剥削和新型阶层的持续固化。市场给予了个人自由选择的假象,却在实际的选择导向上设定了种种限制,少数人可以作为个体通过不平等的努力跨越阶层,造成社会流动的假象,但作为整体的阶级区隔,却比以往更加牢不可破。马克思主义所论述的资本主义内在矛盾,依然困扰着现实世界。

(二)通过例证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失败和歪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否定马克思主义的实践性

苏联作为世界上第一个建立社会主义制度的国家,它的成功为其他国家建设社会主义提供了经验和借鉴。但将“斯大林模式”视为建设社会主义唯一道路的苏联偏离了马克思主义的正确方向,从而逐步走向僵化,最终导致国家解体,这对整个世界都产生了巨大影响。一些思潮借此反驳马克思主义,并且认为这恰恰从实践的角度证明了马克思主义的无力。而苏联在建设社会主义的过程中所产生的错误,尤其是斯大林模式下的暴力、党争、恐怖和独裁,也成了否定社会主义建设的论据。然而苏联的解体是有其复杂原因的,它的失败并不能证明马克思主义的失败,它仅仅是“苏联模式”的失败,是社会主义理论的偏差所致。而其在建设中出现的专制和压迫问题,也不是社会主义建设的固有属性。苏联运用国家集权发展工业化的目的是好的,但其方法却是错的,也正因为这些错误,苏联最终失败了。苏联解体的例证只能证明马克思主义在“苏联化”的过程中,偏离了正确的轨迹,只能代表斯大林模式的失败。

对于中国从一穷二白的农业国迅速发展成为即将超越最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工业国的事实,带有先验立场的反马克思主义者们无可辩驳,他们便在中国成就和马克思主义之间的关系上“大做文章”。西方学者戴着资本主义的有色眼镜审视中国的发展,他们抛出中国的发展是资本主义的发展的可笑言论,妄言中国的成就是资本化的结果,而非社会主义的结果。按照他们的可笑逻辑,美国早在“罗斯福新政”时期便已经成为社会主义国家,美国的发展正是社会主义的发展。西方学者更是进一步论证,如果中国能够放弃马克思主义,完全西化地采用西方的新自由主义,势必会发展得更好。西方学者绞尽脑汁否定中国的发展,恰恰印证了中国的发展给资本主义带来的冲击。中国解决了资本主义自身范围内永远无法解决的危机,实现了对资本主义的超越;反观效仿西方实行“华盛顿共识”的国家,国家主权丧失,发展前途渺茫,无一例外沦为了西方国家的附庸。

(三)通过针对马克思个人的历史局限否定马克思主义的当代性

用马克思个人的历史局限去反对马克思主义,是反马克思主义者们惯用的手法。其主要攻击点有两个。一是攻击马克思对原始社会缺乏充分的了解。马克思虽然在《资本论》的创作期间,大量阅读并摘抄了有关原始社会的资料,通过摩根的《古代社会》大体把握了古代社会图景的主要特点和发展线索,但由于历史原因,20 世纪考古学所发现的如克里特文明、迈锡尼文明以及欧洲的海上文明,都是马克思所未曾接触过的,所以反马克思主义者认为马克思关于人类发展的很多观点都是错误的。二是攻击马克思的西方中心论倾向。马克思的视野主要停留在以英、法、德为代表的西欧发达国家,而对西欧之外尤其是东方国家缺乏足够的了解,他将西方侵略印度的历史编纂成的印度史遭到了印度学界的批判,对俄国和中国也了解不深,因此反马克思主义思潮认为马克思主义缺乏解决现实问题的普遍性。

要批驳各种反马克思主义的主张,首先要有明确的态度,做到坚信马克思主义,这个主义不仅是指马克思个人的想法,还是后世继续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任何人物都有其历史局限性,决定其理论生命力的是其核心理论范式对现实问题的解决程度。在马克思之后,社会主义500 年的历史告诉我们:当下世界仍处在马克思所批判的大环境下,虽然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的矛盾有了全新的表现,但资产阶级对无产阶级的剥削并未改变,只要资本主义没有灭亡,马克思主义就不会失去效用。

(四)通过否认马克思主义的具体论断否定马克思主义的必然性

在马克思的著作中,有很多抨击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的论断,但资本主义吸收了社会主义的先进因素,通过自我改良得以残存,在短时间内似乎不会灭亡,这也成了各种反马克思主义思潮的攻击点。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所论断的必然性不同:自然科学的必然性是一种确定的因果关系,在条件不变的情况下,输入同样的数据可以得到同样的结果,具有可重复性和确定性;而社会科学是包含主体选择的科学,人的主体选择对于社会历史的走向具有重大作用。资本主义由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反身性,通过国家调控调整了生产资料私人占有关系对生产力的容纳能力,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减缓了资本主义的矛盾。“无论哪一个社会形态,在它所能容纳的全部生产力发挥出来以前,是绝不会灭亡的。”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 卷),人民出版社,2012 年版,第3 页。资本主义对生产力的容纳极限,显然还没有达到。如果将马克思主义视作一个预言,那无疑跌入了教条主义、经济决定论和宿命论的论断之中,正如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1872 年德文版序言中所言:“这些原理的实际运用,正如《宣言》中所说的,随时随地都要以当时的历史条件为转移。”②《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 卷),人民出版社,2012 年版,第376 页。

资本主义灭亡之后进入共产主义的必然性,依然需要人的主体选择,人类在资本主义灭亡之后所面对的抽象的道路其实不是一条而是三条:回归到前资本主义的原始状态、再建资本主义和扬弃资本主义进入共产主义社会。回归前资本主义状态和再建资本主义,都代表着人类无法摆脱不断受难和循环的悲惨命运,所以在面对人类倒退、循环和前进的选择时,人类必然的选择就是资本主义的灭亡和共产主义的实现。

三、马克思主义引领多元社会思潮的理论方法和实践路径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意识形态工作是为国家立心、为民族立魂的工作。”①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光明日报》2022 年10 月26 日。新时代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带领下,我国意识形态领域发生了根本变化,各种不良思潮受到了遏制和抵制,马克思主义主体地位进一步得到巩固。但我们也应该清醒地认识到,我国意识形态领域仍然存在不少挑战,探索马克思主义对多元社会思潮的引领方法和途径,是维护国家意识形态安全、增强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的必然要求。

(一)马克思主义引领多元社会思潮的理论方法

1.坚持马克思主义的主导地位不动摇。坚持马克思主义在多元社会思潮中的主导地位,首先要回答的问题是:什么是真正的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除了包含三大主要组成部分外,还包含了历史学、人类学、社会学等多方面理论,内容博大精深。在引领社会思潮的过程中,要根据多元思潮的社会性、集群性和阶段性来进行判断,根据马克思主义涉及的多元学科,从不同角度对马克思主义进行阐释,在理解马克思主义的基础上提出新问题和新范式。但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范式不是多元的,而是一元的,是由彻底的唯物论、全面深刻的辩证法和无产阶级承担起共产主义革命的历史使命共同组成的辩证唯物主义。坚定马克思主义,就要首先站稳这个立场,用真正的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和方法看待问题,用无产阶级的价值立场反对所谓的普遍意识形态,防止西方思潮用“去意识形态化”的噱头影响马克思主义的主体地位。

坚持马克思主义的主导地位不动摇,就必须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社会思潮的引领作用。要坚定正确立场,运用先进的理论知识,积极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彻马克思主义思想,能够更好地坚定理想信念,为国家、民族的不断前进奠定稳固的群众基础,维护好社会的稳定团结,真正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伟大目标。

2.回答时代问题。坚持马克思主义的主体地位,看似是中国人民的主观选择,实际却是时代主题、时代问题所决定的客观要求。当今世界如何实现永久和平、如何解决社会贫困和两极分化、如何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等时代问题,都和如何解决资本主义所带来的剥削、霸权有关,马克思主义话语权的获得,是社会主义五百年历史大环境的必然要求,“做好意识形态工作,做好宣传思想工作,要放到这个大背景下来认识”②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编:《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论丛》(第3 辑),中央文献出版社,2020 年版,第103 页。。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背景下,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都发展出了新趋势和新特征:传统的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正由政治危机、社会撕裂和治理赤字所替代;中国作为即将超越最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主义国家成功跨越了“卡夫丁峡谷”,“使世界范围内两种意识形态、两种社会制度的历史演进及其较量,发生了有利于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的深刻转变”③何毅亭:《新时代·新思想》(二),人民出版社,2021 年版,第81 页。。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种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出现了并存的关系,这是经典马克思主义理论所没有预料的局面,也未曾解答跨越“卡夫丁峡谷”后的社会主义国家如何对待资本、掌控资本的问题,马克思主义主体地位的保持,需要马克思主义结合当下现实进行不断创新回应这些时代问题,增强现实解释力。

3.实现理论的普遍化建构。对错误思潮的质疑,中国习惯于用取得的既有成果进行回应,这显然是一种有效的回应方式。但一种模式的说服力不仅要体现在其实践逻辑上,同样需要充分的理论逻辑用以避免“一切皆是偶然”的怀疑。中国取得巨大发展成就的既成事实不能直接作为历史论证,而应该分析其背后的历史逻辑和理论逻辑。中国模式取得的成功得益于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但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十分客观且有力地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现实解释力,马克思主义同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形成了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这一结果也体现了一般理论的具体化、特殊化。因此中国模式理论的回归,必然需要采取一种逆向的反推建构,将中国特殊化的马克思主义普遍化、一般化,归纳理论基础和必然性,构建整体化、系统化、学理化的马克思主义体系。也只有将中国模式一般化、普遍化之后,中国道路才可以真正实现其世界意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实践成果不断开辟新的境界,增强了国内场域对主流意识形态、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认同,使其在多元社会思潮中凸显了完全的吸引力。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普遍化成果,可以为其他国家提供超越新自由主义、通过独立自主和自力更生实现现代化的新模式,建构成熟的话语体系,从而迎击各种不良思潮对中国道路的质疑。

(二)马克思主义引领多元社会思潮的实践路径

1.遵循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正如马克思所说:“‘思想’一旦离开‘利益’,就一定会使自己出丑。”①《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 卷),人民出版社,1965 年版,第103 页。一种思想最终能否“汇思成潮”,是其背后的经济基础所决定的。马克思主义之所以能够得到亿万中国人民的拥护,根本原因在于马克思主义代表了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带领人民不断实现美好生活的科学真理。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中国的经济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中国人民的生活水平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这是对马克思主义真理性的现实映照,是对马克思主义人民性的热切回应。因此,马克思主义主流意识形态领导权的获得,要遵循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时刻关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最根本利益,时刻分析各种非主流意识形态和错误社会思潮的物质基础,实事求是应对现实问题。

2.加强意识形态队伍建设,守好意识形态阵地。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不断开辟新境界,增强马克思主义的现实解释力,是意识形态建设的内在要求。在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领域中,必须牢牢抓好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领导权,守好阵地不动摇,把握意识形态传播发展的规律不断进行宣传。

经过多年意识形态工作的积累,中国已经形成了系统的意识形态工作方法,建立了专门的意识形态工作小组,但应对新的情况,依然需要进一步提升意识形态工作能力。第一,提升专业能力。部分意识形态工作的宣传,依然具有意识形态工作口号化、简单化的倾向,没有掌握好方法,忽略了问题的本质,给意识形态工作造成了适得其反的效果。第二,提升理论素养。对于专业的意识形态队伍,不能仅仅局限于教科书体系下的基本原理,而要系统全面地研习马、恩等作家的经典著作,用系统全面的眼光解决当今社会主义建设中的现实问题。第三,重点守好网络意识形态阵地。由于网络的发展,西方对中国的意识形态渗透更加便捷,他们在宏观上歪曲中国道路,否定中国制度,用西式民主、人权衡量中国理论、政策、制度,通过藏、疆、港、澳、台制造问题;在微观上利用个别党员的腐败问题制造话题,协同文化传播、学术传播进行意识形态腐蚀。这需要中国出台相应法律,加强制度监管,净化网络平台。

3.实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建构。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领导权的获得,一方面要加深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创新,增强马克思主义的学术性和系统性,另一方面则需要实现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激发并引导无产阶级意识的形成和发展。第一,这需要意识形态队伍从感性的角度增强马克思主义宣传力度。马克思主义的基础理论虽然相对深奥难懂,但其本质却是直接应对现实问题的,通过理论和现实的交接点,进行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研究,是坚持马克思主义的领导地位的重要方法。第二,从宣传学的角度创新宣传体系。一个思想体系能够为大众所接受,离不开思想主体的权威性、思想内容的可信性、思想载体的便民性、思想表达的艺术性,建构雅俗共赏的话语平台,是实现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领导权的重要方法。第三,从心理学的认同性角度建设意识形态话语权。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权的获得,从心理学上来讲是对内认同性和对外优越性的实现,通过实际成绩提升民族的自尊心和认同感,通过现实对比提升民族的自豪感,可以最大限度助力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话语权的保持。

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只有被人民群众掌握、熟练运用,才能迸发出巨大的精神力量。一方面是需要我们的干部队伍发挥作用。首先,要做到自身专业理论知识的提升和自身素养的提高。其次,要深入基层当中,通过多样化的方式加强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在群众中的影响力。再次,要充分运用互联网的积极影响,学会利用互联网平台,将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实践更好地结合。另一方面是需要加强对青少年的思想教育。青少年的价值取向决定了中国的未来价值趋势,因此,学校要发挥好育人功能,完成好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思政课堂是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宣传的主阵地,要提升思政课堂的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灵活运用理论的能力,在实践中加深对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认识,在潜移默化的教学中使其深入人心。

结语

马克思主义作为我国的主流意识形态,为我们提供了科学的方法指导,指引着我们更好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我们要充分运用马克思主义的方法来应对多元社会思潮所带来的影响,增强马克思主义的凝聚力和吸引力。

猜你喜欢

思潮资本主义马克思主义
国际金融垄断资本主义是垄断资本主义的最新发展,是新型帝国主义
春秋时期重民的社会思潮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马克思对资本主义剥削的两重批判——基于《资本论》第一卷的思考
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
马克思主义穿起了中国的粗布短袄
从回归温柔敦厚到走向天马行空——当代文艺思潮的一种转向
马克思主义的“破旧”与“立新”
当代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发展趋势
论20世纪初年的“兴女学”思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