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烈精神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的价值意蕴、现实挑战与路径选择
2023-02-12吕琳,李墨
吕 琳,李 墨
(1.天津商业大学 艺术学院,天津 300141;2.天津美术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天津 300141)
英雄事迹和英烈精神是中华民族的共同历史记忆,体现了一代又一代以中国共产党人为代表的仁人志士为国家谋独立、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的丰功伟绩和伟大品格。高校思政课作为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主渠道之一,肩负着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有必要把英烈精神自觉融入教学内容,挖掘弘扬伟大英烈精神的博大内涵和育人价值,引导和激励广大青年坚定理想信念、赓续红色文化、锤炼意志品质,在新时代的青春奋斗中将英烈精神传承褒扬、发扬光大。
一、深刻体认英烈精神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的重要价值意蕴
(一)将英烈精神融入高校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应有之义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在关于教育和人才培养的许多重要政策文件中,都明确提及立德树人及其内涵定位。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专门强调“育人的根本在于立德”,要求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要“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1]34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是高校思政课主渠道主阵地作用发挥的基本遵循,也是教育服务于国之大计、党之大计的价值旨归。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崇尚英雄才会产生英雄,争做英雄才能英雄辈出。”[2]英烈精神熔铸于伟大建党精神,锻造于党领导下艰苦卓绝的革命斗争,传承于砥砺奋发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是红色基因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具有铸魂育人、引领社会价值风尚的深厚底蕴。把英烈精神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不仅是弘扬以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价值要求,也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指向。
(二)将英烈精神融入高校思政课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抓手
党的二十大报告再次强调了教育“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落实高校思政课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根本要求,始终将提高高校思政课的教学质量作为重要考量。英烈精神是以中国共产党人为代表的仁人志士崇高理想信念、为民牺牲大无畏气魄的集中体现,也是在革命、建设、改革和新时代各时期勇毅奋进、勠力同心的生动写照,将这一用鲜血和生命铸就的精神情怀与高校思政课有机结合、深度融合,能够让青年大学生通过一件件感人肺腑、可歌可泣的英烈故事和伟大事迹,明白建立红色政权、取得社会主义革命胜利是多么的来之不易,认识到取得改革开放成就、铸就新时代伟业是多么的艰辛不凡,从而在学思践悟中自觉坚定扛起国家富强和民族复兴重任,争做新时代的奋斗者、开创者和建设者。
(三)将英烈精神融入高校思政课是激发时代青年踔厉奋发的重要路径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寄语青年,希望青年“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强调要“敢作敢为又善做善成”[1]71。无数英烈的光荣事迹是由一个个信仰坚定、敢做敢为的青年书写,以伟大建党精神为源头的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饱含着不同历史时期的优秀青年,高扬英烈精神和红色革命文化的深刻内涵。体认英烈精神激发时代青年踔厉奋发的重要价值,须结合伟大建党精神的体悟践行,将英烈精神的形成、提出、弘扬和践行,置于马克思主义伟大信仰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百年革命建设和历史进程中加以体认,准确认识马克思主义学说之所以具有无限的信仰力量,就在于其理论和实践层面的完备、严密、科学,反映着无产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的意志和利益;准确认识中国共产党之所以作为马克思主义先进政党,就在于其具有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目标,在于其拥有无数为人民幸福、为民族复兴而奋斗牺牲的伟大英雄。由此,把以英烈精神为要素的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等融入高校思政课,必将更为深刻的使广大大学生意识到,正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作出了改天换地的壮举、创造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开创了惊天动地的事业,从而更加坚定跟党走、听党话,自觉增强在党的领导下锐意进取、奋发有为的行动使然。
二、精准应对英烈精神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的现实挑战
(一)泛娱乐化思潮与西方意识形态消解大学生对英烈精神的认同
内在因素上,党的二十大报告特别指出“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和历史虚无主义等错误思潮不时出现”[1]5,对群众思想和整体社会舆论环境造成的破坏性影响,对于大学生群体而言,这种影响集中表现为泛娱乐化思潮。作为当前网络新媒体传播的一大属性,“娱乐至死”的泛娱乐化思潮通过娱乐语境的营造,渗透到大学生学习生活的各方面,它们不少打着“饭圈”文化、“自媒体”社交、“网红”经济等名号,通过娱乐产业和文艺作品不断涌入大学生的精神生活领域,有针对性地向大学生输入大量与革命精神、红色文化相悖的价值观念,试图潜移默化地动摇学生群体的文化信仰。在泛娱乐思潮的影响下,一些革命英烈以及享誉世界的科学家、教育家等国家英雄形象受到故意歪曲和肆意攻击抹黑,伴随着娱乐化、低俗化的网络文艺作品和社交传播手段,一些高校大学生思想意识中对革命英烈光辉事迹和红色文化的认知,出现了偏差甚至是非颠倒的严重倾向。
外在因素上,疫情全球化蔓延虽严重阻碍了经济全球化态势下各国间的经济贸易融合,但并未消解文化和意识形态领域的交流碰撞。西方文化产品包装下的意识形态输出,在互联网和新媒体技术的推波助澜下,打着西式民主、人权、自由等文化艺术旗号,有意削弱英雄事迹与红色文化审美的价值倾向。在以娱乐化、商业化的包装伪装下,通过哗众取宠获利的文化消费和网络社交途径霸占网络话语空间、制造观念对立,散布金钱至上、个人至上、享乐主义等非主流文化、灰色文化和腐朽思想,企图掩盖主流意识形态之声,生产传播大量让人意志消沉、精神颓靡、迷失正确生活观、奋斗人生观的“精神鸦片”,直接冲击和削弱了大学生原有的价值观秩序以及对英雄烈士的崇敬。
(二)英烈精神的传统弘扬和宣教方式话语力薄弱
一是传播弘扬话语方式单一。英烈精神褒扬的传统路径主要依托于红色文化资源,包括革命先烈、文物资源以及其中蕴含的红色文化精神,其传承创新的主要载体不仅包括以纪念馆、博物馆、烈士陵园等固定基础设施,更多的是以文化艺术品以及网络文化符合为代表的虚拟作品。就固定基础设施来看,目前国家级烈士纪念设施总体层级不高、规模不高,其保护和红色资源开发弘扬的程度也是参差不齐,这也间接导致红色文化资源开发利用率普遍较低,大量红色资源的设施开发仍停留在表层的重修扩建,缺乏深度的内在精神理念的挖掘与精神感召力培育,文化符号开发利用的活动种类、形式多限于实地参观、宣誓等,传承保护和传播弘扬的创新程度不高。就虚拟传播的话语方式而言,英烈精神褒扬的传统路径还面临传播话语体系乏力,多数英烈事迹和精神传承活动习惯于官方叙事话语体系,其内容的叙事方式主要采取文字客观叙述的形式,内容表达多偏向于直接宣传和偏研究记录式的话语风格,与高校思政课课堂教学的话语方式融合不充分,不利于大学生对英烈精神与红色文化的情感认同和接受。
二是宣教新媒体技术运用不足。一方面,就英烈精神宣教和传播渠道的系统性而言,传播渠道的单一分散,不利于红色文化资源的集中整合与最大传播效果的发挥,“线下传播”为主的宣传展示环境极大的受地理空间的限制,如红色文化遗址讲解员对红色文化艺术品解说、宣讲会书籍的线下推广等。另一方面,反映新时代英烈精神传承弘扬的宣教作品创作与新兴传播技术结合度不高,文艺是人类社会一种特有的审美意识形态,在诸多意识形态类型中具有独特地位和功能。反映英烈精神传承褒扬的优秀文化作品所创造的富有强烈家国情怀与革命斗志的英雄主义艺术形象,不仅能给大学生带来对革命历史与英雄事迹的直观感性认识,更能作为思政课教学的优秀视听资源。但目前可直接用于思政课教学的网络新媒体资源有限,特别是富有地方特色和鲜明红色文化的教学资源数据库尚未建立完备,阻碍了红色文化资源在教育教学上的运用与高频次传播。同时,5G、VR、AI等技术引领的高传播速率、高清视频等可视化传播方式,并未在思政课教学中得到深度运用,思政课教师对于红色文化场景化传播以及大学生沉浸式、体验式的技术掌握还多有不足,传统以文字叙事和现场教授的传播方式已无法适应网络新媒体时代大学生的知识接受习惯。
三是与教学相关的理论研究不够深入。红色文化理论是英烈精神传承和思政课教学的价值依托和资源宝库,但由于研究起步比较晚、研究队伍不足等因素制约,一些高校和纪念场馆关于英烈精神与红色文化的研究大多流于具体历史事件的描述,或停留在对宏大史料的收集和梳理的起步阶段,关于其中所包含的英烈精神的提炼归纳,以及所对彰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阐释还不够深入,尤其在深度结合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上,就相关深层次的理论问题的挖掘研究还不到位,客观上也在思政课教学实践层面,给反映英雄英烈人生轨迹和革命事迹的教育引导带来困难。
(三)英烈精神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实效性不足
英烈精神作为红色文化资源的重要组成,其融入高校思政课主渠道主阵地的过程中,在教学内容转化、教学能力素养、教法技能创新等方面仍欠缺实效性。第一,缺乏对英烈精神的正确思考体认。在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阐释英烈精神内涵、灵活运用红色文化资源说理服人的专业理论知识上,功底不深、思考不够,表现为思政理论知识讲述往往停留在教材和政策原文的复述上,在讲到学生关注涉及英烈事迹、英雄人物评价、历史大是大非问题时,无法用学生听得懂的教学语言回应和解决以网络舆情为表征的一些错误的观点观念,不敢讲、讲不清、讲不透,无法以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学理解释,对社会上网络上一些歪曲英烈事迹的错误观点进行辩驳。第二,枯燥的教学方式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其中既有教师不注重教学方式的灵活创新,使学生在纯理论讲授中觉得思政课内容的抽象枯燥;也有思政课教师自身的理想信念不够坚定、存在职业倦怠感的问题,进而严重缺乏教学工作积极性。第三,挖掘和弘扬红色文化资源的实践教学能力不足。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本身的重要性和特殊性,要求思政课教师必须养成政治要强、视野要广、行为要正且知行合一的综合职业素养和社会实践能力,必须先从书本走向社会,通过重走长征路、走访红色革命遗址、参见基层服务和社会实践研修等方式,深入基层群众,在实践中体认英烈们为民族谋复兴、为人民谋幸福的初心和使命,感受英烈们对党忠诚、忠于祖国、舍生忘死的感人气魄与强大精神伟力,而这一种入脑入心、自树树人的实践教学能力,目前在思政课教师教学能力中仍体现不足。
三、推动新时代英烈精神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的路径选择
(一)融理论宣传与思政教学两种话语体系为一体,寓英烈精神培育于教学内容之中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思政课“要坚持政治性和学理性相统一,用真理的强大力量引导学生。”同时指出“要寓价值观引导于知识传授之中。”[3]为此,高校思政课教学须在英烈精神融入上聚焦文本、教师与课堂三个维度:一是“让理论文本活起来”,如在讲到道德与法治问题时,一方面可以加强对反映英雄人物面貌的故事案例挖掘,从史料背后的故事文本出发,深入挖掘阐发其内在的道德品质和精神特质,加强文本内容与红色英雄人物、革命先驱的情感联结与叙事逻辑,促进大学生进一步理解和感受英雄英烈的强大人格魅力。另一方面,引导大学生明白保护英烈名誉和建设红色资源的法治化形式,将高扬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同推进红色资源的立法、司法、执法保护紧密结合起来,引导大学生自觉同亵渎英烈精神、损害英雄形象等非法和不端行为作斗争。二是“让有信仰的人讲信仰”,通过安排思政课专职教师、辅导员教师与兼职授课领导干部的集体备课、专项研讨,共同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红色资源保护与传承的重要论述精神,凝聚力量持续进行英烈精神传承褒扬理论研究,把英烈精神的理论阐释与学理挖掘作为提升红色文化的感染力和教育效果的根本举措。通过学理研究,将英烈们为了理想和信念英勇执着的思想基础和精神来源做好梳理、宣讲清楚,达到英烈精神传承和弘扬过程中真正能够引起人们理性思考和情感共鸣的效果。三是“让教学语言重讲理”,“教材优化要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主导地位”[4],将教材内容中理论教学的政治政策话语范式,更多地转变转化为以故事叙述、情景再现和图案图像为特征的形象话语范式,配以生动鲜活的理论阐释与学理剖析,使得“高大上”的思政理论观点,形象化、通俗化而又不失学理性、不失情感、不失温度,让学生听得懂、喜欢听、记得住。
(二)活化各类思政活动和教学方式中蕴含的红色文化资源,构建多元长效学习实践机制
重点聚焦队伍建设、课程资源、网络文化三个层面教学机制的改革优化与协同创新。第一,建立红色资源传承弘扬队伍。利用红色资源开展宣传、教育、纪念契机,组织开展大学生志愿服务,同时推动红色文化进校园,以纪念和践行英烈精神为契机加强与社会组织与文艺团体的联系,将红色文化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实践等教学内容,将有关英雄事迹和英烈知识开发成不同的专题进行讲座,组织学生前往革命遗址参加缅怀英烈纪念、开展志愿服务活动等校园活动,引导他们坚定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厚植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情感。第二,推动思政教育课程资源优化整合。以各类课程资源的协同整合为突破口,找准课程内容与以英烈精神为代表的红色文化资源的结合点,深入挖掘各类课程所蕴含的红色文化资源,探索红色文化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的体系化建设方法,全面构建“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营造显性教育的全员协同环境。第三,创新红色网络文化资源的教学运用方式。对接“线上校园”“两微一端”“超级校园”等网络新媒体平台,推介英烈事迹和红色文化资源,开展红色微电影创作、红色文化数据资源共享等活动,引导大学生同艺术作品和文创产品中丑化英雄、过度娱乐化、崇尚西化等不良倾向作斗争,旗帜鲜明地讴歌党和国家现代化建设的伟大成就,将体认英烈精神在建党精神价值谱系中的重要地位同学思践悟“四史”和伟大建党精神结合起来,全方位活化校园文化、校史校舍中各类红色文化与思政教育资源,在校园形成“崇尚英雄、捍卫英雄、学习英雄、关爱英雄”的良好风尚,营造立德树人的“大思政”文化环境。
(三)凝聚社会教育与学校教育的协同合力,增强大学生主动参与的代入感与获得感
第一,建立英烈精神传承褒扬与思政教育教学的联动协调制度。建立由高校、宣传、网信、文化旅游、广播电视、文艺团体、党史研究机构等部门组成的协调机制。一方面,打造跨媒介的思政宣传教育与红色文化传播平台。建立区域内红色资源名录,完善保护传承的法治化措施,明确红色资源调查认定程序,建立红色资源档案信息平台,健全数字化信息共享机制。另一方面,创新引入互动沉浸的媒体传播技术,培养一批主动传播践行英烈精神的大学生志愿服务群体,组织联合有关机构和社会团队,建立分级管理的红色文化资源数据库,加强对区域和本地红色资源的数字化保护,例如借助手机校园、政务云平台、中华英烈网等网络平台,建立红色文化博物馆平台和虚拟化的英雄纪念APP,以实现互联网与智能终端的跨平台联系,推进相关文艺作品创作传播的仿真三维虚拟再现。
第二,加强对红色资源相关史料、实物的征集、保护和收藏。鼓励组织和个人红色资源捐赠,支持校史馆、党史馆、纪念馆、博物馆等单位的收藏研究和展览展示。在实务展示的同时注重思政实践和现场教学,创新利用VR、AI等数字技术,加强对本地特色红色可移动文物的永久性保存和艺术化再造,如在英烈纪念馆和革命遗址建立沉浸式体验区,以引入课堂教学和线下实践教学的方式,通过VR技术让大学生模拟体验革命战争时期的历史画面,以身临其境的现实感受强化对爱党爱国的情感认同。
第三,强化大学生参与思政课实践教学的主动性。高校思政课教学不仅要在阐释宣传党和国家关于英烈精神弘扬传承的方针政策上做到全面精准,还要根据思政课教学内容的统一要求,原原本本遵循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引导大学生亲身参与实践,结合自身经历感悟把新时代英烈事迹、英雄故事讲明白、讲彻底。同时鼓励大学生结合自身专业特点,用富有表现感染力的专业技能和表现形式创作作品、走上讲台、“翻转课堂”,引导大学生主动挖掘红色资源中英雄先烈的感人故事和高尚品格,使其真切体验到思政课所带来的情感“震撼力”与思想“获得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