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社区矫正人员社会支持、人格与心理健康的关系*

2023-02-12青海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张凯慧祁乐瑛

区域治理 2023年5期
关键词:神经质服刑人员矫正

青海师范大学教育学院 张凯慧,祁乐瑛

2020年7月1日,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司法部联合颁布的《社区矫正实施办法》,指出心理矫正具有重要作用。中国38%的在押人员至少存在一种心理健康问题[1]。心理矫正是指运用心理学相关知识和手段,调整矫正对象错误的认知、情感和行为表现,使他们重新适应社会的措施。其主要目的是提高矫正对象的心理健康水平。研究表明,由心理问题诱发犯罪行为的社区矫正人员大约为10%-30%[2]。这些问题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犯罪行为的再次发生,解决它们成为心理矫正工作的重点。因而,探究社区矫正人员的心理健康水平影响因素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是十分必要的。

在服刑人员心理健康的研究中,社会支持作为可操控的影响因素逐渐成为研究焦点。社会支持包括主观支持、客观支持和支持利用度[3],社会支持对心理健康状况有重要的影响,当个体处于应激状态时,积极的社会支持起保护作用,有助于个体身心健康的发展[4]。社区矫正人员形成违法犯罪心理与其人格存在联系。根据艾森克人格理论,人格特征可以分为内外倾性、神经质、精神质和掩饰水平四种成分,显示着个体人格结构的生物学特征。对强奸类服刑人员调查发现,人格中各因子与心理健康有显著的相关性,人格异常程度越高,心理健康状况越差[5]。对新消防人员的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发现,神经质能正向预测心理健康,说明人格特征是影响心理健康的因素[6]。

作为心理健康的影响因素,人格特征和社会支持之间存在一定的联系。领悟社会支持与内外倾呈正相关[7],与神经质、精神质维度呈负相关[8]。客观支持与精神质、神经质显著负相关,与内外倾显著正相关[9];主观支持与精神质、神经质显著负相关;对社会支持的利用度与精神质、内外倾显著正相关[10]。一般情况下,越外向以及神经质、精神质得分越低的人,更容易获得或领悟到更多的社会支持。社会支持能够帮助个体形成积极的人格特性[11]。因此,人格可能在社会支持与心理健康之间起中介作用。

本研究通过调查社区矫正人员的社会支持、人格特征与心理健康状况,探究人格特征在社会支持与心理健康之间的中介作用,为改善社区矫正人员的心理健康状况提供科学依据。

一、方法

(一)被试

对青海省的社区矫正人员采用分层随机抽样的方式抽取被试,共收集社区矫正人员数据2115份。

(二)实验程序

由专业的施测人员以及当地社区矫正管理人员根据指导语进行施测。本研究所采用的量表具体介绍如下。

1.社会支持评定量表

社会支持评定量表用于测量个体社会关系的3个维度,分别为客观支持、主观支持和支持利用度。总得分和分量表得分越高,社会支持程度越好。

2.艾森克人格测验

艾森克人格测验共85道题目,包括4个维度,分别是内外倾、神经质、精神质和掩饰水平。

3.症状自评量表

症状自评量表共90道题目,包括躯体化、强迫症状等10个因子。得分越高,症状越严重。

(三)统计处理

研究采用SPSS和AMOS 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二、结果

(一)社区矫正人员的社会支持、人格和心理健康之间的相关分析

社会支持总分、客观支持、支持利用度与心理健康总分及各维度之间显著负相关;内外倾与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抑郁、恐怖、偏执、精神病性以及其他因子之间显著负相关;在人格的各因子中,内外倾与支持总分以及各维度显著正相关,神经质与支持总分、支持利用度显著负相关。结果见表1、表2。

表1 社区矫正人员社会支持与人格特质的相关分析结果

表2 社区矫正人员人格特质、社会支持与心理健康的相关分析结果

(二)社区矫正人员的社会支持与人格对心理健康的回归分析

以心理健康总分作为因变量,分别以社会支持总分及各维度、人格特征各维度为自变量进行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结果见表3。内外倾和支持利用度能负向预测心理健康状况。当内外倾得分越高,支持利用度得分越高,心理健康状况越好。

表3 社会支持、人格特征对心理健康的多元逐步回归分析

(三)社会支持在人格与心理健康之间关系的中介作用分析

根据以往的研究和上述分析结果,本研究准备将内外倾作为支持利用度影响心理健康的中介变量,采用偏差校正的百分位Bootstrap法进行中介效应检验,探究支持利用度、内外倾对心理健康的影响作用。结果如图1。

图1 支持利用度对心理健康的影响:内外倾的中介作用的结果

对中介作用模型进行估计和检验。结果表明:χ2/df=5.431,RMSEA=0.046,AGFI=0.968,NFI=0.991,GFI=0.983,IFI=0.993,CFI=0.993。说明模型与数据拟合程度较好。

结果显示,支持利用度对内外倾影响的标准化回归系数为0.09(P<0.001),内外倾对心理健康影响的标准化回归系数为-0.04(P<0.01)。支持利用度对心理健康影响的标准化回归系数为-0.09(P<0.001)。其中,路径“支持利用度—心理健康”的标准化效应值为-0.09,占总效应的95.7%;路径“支持利用度—内外倾—心理健康”的标准化效应值为-0.004,占总效应的4.3%。即内外倾在支持利用度与心理健康中起中介作用。

三、讨论

内外倾在支持利用度对心理健康影响的过程中起部分中介作用,即支持利用度通过内外倾影响社区矫正人员的心理健康水平。

支持利用度能显著预测心理健康水平。当社会支持的利用度越高,越有利于社区矫正人员保持积极的情绪,从而起到改善心理健康的作用。内外倾在支持利用度与心理健康之间起中介作用。外向的人通常性格开朗,能获得更多亲人和朋友的帮助,有利于健康心理的保持;但内向的人经常拒绝社会帮助,导致社会支持的利用率降低,不利于心理健康,甚至会降低心理健康水平。本研究结果只证明了支持利用度对心理健康的影响,但客观支持和主观支持也很重要。客观支持和主观支持的增多,有利于支持利用度的增加,从而提高心理健康水平。社区矫正人员在矫正中有更多的自由空间,但是也会受到来自社会的偏见,在心理以及生活上承受压力,最终导致问题的出现,因而需要客观支持和主观支持。

四、社区矫正人员心理矫正措施

(一)建立良好的社会支持体系,提供社区矫正人员更多的支持和帮助

心理矫正对预防社区矫正人员再次犯罪有很大的帮助。心理健康的人能够使自己做出正确并且合适的决定,从而减少做出违法犯罪的行为。因此,给予一定的帮助,提高社区矫正人员的心理健康程度十分必要。社会支持作为影响心理健康的一个重要因素,给予社区矫正人员一定的社会支持,能够改善他们的心理健康状况。因此,需要建立良好的社会支持体系。

首先,社区服刑人员由于被判定为“罪犯”,会受到来自亲人和朋友的偏见,造成服刑人员心理上极大的落差,因而需要主观支持。其次,社区服刑人员更需要的是客观支持。大部分的社区服刑人员能够和社会获得一定的接触,能够极大程度地满足他们心理上的需求。但是,身份的改变给社区服刑人员带来经济问题,因为犯罪造成工作的丢失,也因为这个问题不能再次找到工作,使自己甚至家人都没有生活保障。因此,需要提供物质上的帮助,帮他们找到一份合适的工作保障生活。最重要的是提高社区服刑人员对支持的利用度。因此,在给予社区服刑人员社会支持之前,需要提前调查,提供所需要的支持,最终达到心理矫正的效果。

(二)建立良好的心理咨询体系,加强社区矫正人员的人格健全和完善工作

除了上文提到的社会支持是影响心理健康的一个重要因素之外,人格也是影响心理健康的另一因素。因此,需要建立良好的心理咨询体系,加强社区矫正人员的人格健全。

首先,应建立心理咨询室,并配备一些具有资质的心理咨询师,比如,高校心理学教师、当地心理咨询师等,组成完整的心理咨询体系。其次,利用已有的资源,对社区矫正人员进行人格测验,建立每个人的人格档案。帮助他们充分地了解自己,尽量控制自己产生消极行为,从而导致不好的影响。同时,可以根据测试结果,对于特殊的社区矫正人员,定期进行心理咨询,提高他们面对挫折以及自我疏导的能力。最终促使社区服刑人员保持积极的心态,避免出现严重的人格障碍,从而提升整体的心理健康水平。

猜你喜欢

神经质服刑人员矫正
神经质有九个表现
监狱管理局厅官充当服刑人员“保护伞”
服刑人员生育权论要
“体态矫正”到底是什么?
大选登记
大学生主观幸福感与人格特征之间的关系
矫正牙齿,不只是为了美
我国服刑人员抑郁水平研究
矫正牙齿,现在开始也不迟
改良横切法内眦赘皮矫正联合重睑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