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美术线描画教学策略研究
2023-02-11叶展华福建省松溪县实验小学353500
叶展华 (福建省松溪县实验小学 353500)
在美术体系中,线条属于最基本的绘画语言以及造型手段,正是因为属于最基本的元素,小学生学好线描画极为重要,能为国画、油画、水粉画等方面的学习奠定基础,进而培养以及发展美术核心素养。虽然线描画看似简单,但却拥有独特的装饰性、象征性、趣味性和随意性等特征。它不仅可以降低创作难度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还具有丰富的意蕴、多重美学功能以及实用功能。在新课改的背景下,加强小学美术线描画教学显得十分必要。
一、小学美术线描画教学的意义
1.有利于激发兴趣
线条有着神奇的表现力,可以让学生逐渐产生创作兴趣,进而对美术保持持久的热情,提升审美情趣和能力。线描画教学的趣味性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了他们对绘画的兴趣。线描画教学便可以引导学生体验线条的神奇,使其逐渐认识到一张纸、一支笔就可以画出一幅线描作品,这就能激发其创作兴趣。让学生将这份兴趣带入线描画创作,对线描画慢慢产生情感,能让学生对美术保持一定的创作热情。
2.有利于发展智力
线描画的随意性和象征性特征使学生创作时更加放松,从而更容易发散思维,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自由表达能力。在适当引导下,学生可以放飞想象,将自己的思绪和情感通过线条表现出来,这有利于智力发展和良好思维习惯的养成。
3.有利于强化观察能力
在线描画教学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对日常生活中各种事物进行观察。对于初始观察阶段而言,教师需要给予正确引导,使其掌握正确的观察方法,获得一定的感性认知。对于绘画而言,培养小学生识图能力极为重要,需要教师通过各种有效方法强化其基础识图能力,不仅可以强化其观察能力,而且能够使其养成良好的绘画习惯,促使学生善于观察、分析、归纳。
二、小学美术线描画教学的现状
一是重视程度低。受应试教育等因素影响,小学美术学科长期处于边缘地位,部分家长并未真正认识到美术学科的价值。因此,小学美术教学投入较少,导致线描画教学未得到充分重视。
二是专业能力有待提升。部分美术教师的专业能力有所欠缺,仅依靠经验和个人知识进行教学。这导致线描画教学流于形式,评价方式单一,难以深入探讨作品的内涵。需要加强美术教师的专业培训,使其能够更有效地引导学生的创作。
三是兴趣培养不太足。在教学过程中,应避免灌输式教学方法,而是鼓励学生自主创作。加强师生、生生之间的互动,给予学生更多细节引导,让学生在绘画中体会到乐趣和成就感。这样能够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动力。
三、小学美术线描画教学的策略
1.提升对小学美术重视程度
随着新课改的深入,美术核心素养成为研究的焦点和热点。在美术教学中落实核心素养培养并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已成为必须重视的领域。因此,教师必须提升对小学美术的重视程度,将其置于重要位置。在线描画教学中,引导学生运用直线、斜线、折线、波浪线、网状线、弧线、竖线点、豆点和圈点等元素,大胆描绘自己眼中的世界。这不仅强化了学生的图像识读、美术表现和审美判断能力,还可以促进学生创意实践和加强文化理解。这符合新课改对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的要求,因此,必须将线描画教学放在重要位置,为其有序开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2.强化教师的专业能力
美术教师是线描画教学的主导者,只有强化自身的专业能力,才能提升教学效率和质量。具体来说,第一,要调查现有美术教师的专业能力,有针对性地提供培训内容。例如,定期邀请线描画教学方面的专家到学校开办讲座,为教师提供专业化培训,这能有效地强化教师的专业能力。第二,教师要善于结合学生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开展线描画教学。针对低年级学生,可以引导他们通过欣赏线描画作品逐步认识线描画,或者从简单到丰富逐步提升。例如,可以通过“彩线连彩点”教学引导学生认识直线、折线、螺旋线等基本造型元素,让学生初步感知线描画。再如,“叶子上的‘小血管’”教学可以引导学生感知线条的曲直、疏密、粗细等,帮助学生从美术视角进行分析、反思和感悟,加深对线描画的印象。因此,线描画教学必须结合学生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第三,强化评价能力。学生完成线描画作品后,教师可以进行“以生为本”的评价,发现疏漏和不足,为学生提供修改和二次作画的基础。同时,评价可以采用自评、互评和教师总评的方式,让学生通过评价取长补短,更好地拓展思维,提升创造力和表现力。
3.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线描画教学需要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因此激发学习兴趣非常重要。在实际教学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感知线条的曲直、粗细等特征,结合现代化教学方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其对线描画产生探究欲望。
例如,通过“曲线”教学,教师可以展示连绵起伏的山峦和波涛汹涌的大海,利用多媒体设备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大海和山峦的景象。通过对比与分析,引导学生感知线条起伏以及粗细变化所呈现的不同画面,进而感知背后的情感。还可以通过竖点、圆点、米字点等引导学生,借助视频等方式引导学生感知天空。米字点就像星空,圆点就像冰雹,竖点就像细雨等,教师将其进行随意组合,便可以呈现出不一样的天空。基于多媒体的线描画教学,可以为学生呈现真实的教学情境,使其产生兴趣并全身心投入教学活动中,督促学生将米字点、圆点等一起使用。当学生对所学知识产生兴趣,便可以全身心投入创作,获得意想不到的创作效果。
4.优化课堂的教学流程
一是教学前期。这个环节主要是引导学生认识线描画。由于小学生对线描画并不了解,教师必须引导学生感知线描画,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式提高学习效果。
例如,通过引导学生欣赏中国的花鸟画,提出问题:“花鸟是用什么方法画出来的?”引导学生观察。这样一来,学生可以发现花鸟是由曲线画出来的,初步感知线描画。又如,在折纸类作品或手工艺品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先用线条描画作品,再进行后续操作,加深对线条应用的理解。在引导学生观察时,有些学生通常只看一个部分,对此,教师可以遮挡物体的部分内容,再引导学生根据其他部位的线条,尝试画出被遮挡的位置。完成后,对整体和局部进行观察,加深对线描画的理解。因此,教学前期需要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并引导他们注意整体和局部之间的关系,养成良好的线描画意识和习惯。
二是教学中期。这个环节重点培养技巧,需要根据学生兴趣不断深入,挖掘具有趣味性的绘画主题。以蔬菜绘制为例,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播放“蔬菜宝宝”,然后提供蔬菜实物,督促学生用线描画进行创作。在此过程中,教师的讲解和引导至关重要,需要引导学生从细节位置入手。例如,针对某些蔬菜的“菜梗”,可以采用流畅简单的线条进行描绘;对于某些蔬菜的菜叶,可以采用密集的线条进行描绘,引导学生使用完整的线条,勾画和展现蔬菜的重要部分。
三是教学后期。这个环节鼓励学生大胆自由创作,善用所学的技巧和技法,培养和发展学生的美术核心素养。例如,在“未来的建筑”教学中,教师可以鼓励学生想象未来的建筑是什么样的,通过观察和想象锻炼学生的艺术思维。此外,鼓励学生充分感知各类形象,让他们的思考朝着更深层次的目标发展。同时,结合日常生活,督促学生善用所学的技巧和技法。
又如,在“泡泡飞呀飞”教学中,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走出教室,开展实践性活动。学生可以吹泡泡并观察泡泡的形状、颜色变化和飘浮轨迹。这样的简单而生动的课堂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艺术欣赏能力,还能让学生获得全新的体验,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