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学习下高中英语阅读教学实践研究
2023-02-11刘兰英福建省龙岩市武平县第一中学364300
刘兰英 (福建省龙岩市武平县第一中学 364300)
在《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以下简称“新课标”)中,明确了英语阅读教学的方向,不仅要让学生在文本阅读中掌握基本的语言知识,还应使学生在阅读中辨析语言和文化现象、梳理和概括信息、推断信息和逻辑关系、正确评判各种思想观念、形成正确的价值观等,真正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可以说,阅读作为英语教学的重难点,承担着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重任。但阅读课重“识单词、讲语法”的方式,致使学生的阅读学习始终停留在浅层阶段,学生难以从中获得提升与发展。鉴于此,基于深度学习理论,教师应重新设计阅读教学组织形式,使学生在开放性、深度性、思维性的阅读学习中,获得全方位发展。
一、高中英语阅读教学现状分析
目前,高中英语阅读教学存在一定的浅层化、片面化、碎片化、空泛化等现象,集中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文本解读浅层化。现行英语教材契合了新课改的要求,每一个单元都存在一个鲜明的主题。因此,聚焦文本内容,深层次挖掘主题意义,是进行深度阅读的关键。但是,在教学实践中,部分教师常常忽视对文章主题意义的探究,反而将阅读教学重点集中于文章内容中,以文章内容中词汇、语法教学为主,忽视了其中融入的文化知识、思维方式、价值取向等,使学生的阅读学习始终停留在浅层阶段,难以达到当前阅读教学要求。第二,阅读目标空泛化。阅读目标直接引领整个阅读学习活动的开展,是影响阅读教学质量的关键。在教学实践中,阅读目标停留在表层,不仅不能体现发展英语核心素养的要求,还会忽视学情分析,致使阅读目标空泛化,严重制约阅读任务的达成。第三,阅读教学碎片化。在教学实践中,受到传统阅读教学理念的制约,部分教师在开展阅读教学时,常常将阅读重点集中到文本翻译、词汇和语法讲解中,忽视了对上下文内涵挖掘、文章结构分析和文章意义理解。在这种碎片化阅读模式下,学生的阅读学习始终停留在浅层阶段,难以达到预期的阅读教学目标。
二、深度学习理论的内涵及其启示
1.深度学习理论的内涵
深度学习理论的本质是深度学习模式,深度学习模式是相对于浅层学习模式来说的。这一概念最早是由马顿和萨尔乔提出的,认为深度学习既是一种个体感知、记忆、思维的认知过程,也是基于历史背景、文化背景、生活背景的社会建构过程。从学习内容来说,深度学习模式下倡导学习者从整体上把握学习内容,不仅关注新旧知识链接,还强调多个学科知识和多渠道信息的有效链接,最终借质疑、探究、归纳、情境体验等多样化的学习方式,实现教学内容整合,并促进个体思维品质和综合能力的提升。可以说,深度学习模式有效转变了传统浅层化教学模式下的弊端,解决了碎片化、表层化问题,真正提升了课堂教学效果,落实了学科素养下的教学目标。
2.高中英语阅读深度教学启示
鉴于深度教学理论的内涵,教师在开展阅读教学时应做到三点:一是应努力摒除陈旧的教学理念,坚持“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结合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学习能力、认知思维水平等,科学设计阅读教学组织形式,为学生提供一个自主思考、深度学习的空间。二是在深度阅读教学理念下,不能一味地赶教学进度,还应及时反思,及时发现学生在阅读中的困惑和障碍,并及时调整阅读策略。三是实施多元评价,在深度阅读教学模式下,还应立足于深度学习的内涵,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性,实施差异化评价;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到评价中,并对学生的阅读过程展开全方位评价;优化评价语言,并融入情感表达等,充分发挥教学评价的激励价值。
三、基于深度学习理论的高中英语阅读教学实践路径
基于核心素养的英语阅读教学要求,积极开展深度阅读教学已经成为一种必然趋势。对此,以人教版必修三Festivals and Celebrations阅读教学为例展开探究。
1.研读主题意义
就现行人教版高中英语教材来说,每一个单元都具备鲜明的主题。鉴于此,在深度学习模式下,唯有精心研读文章内容,深层次挖掘主题意义,并在此基础上紧紧围绕主题开展深度阅读活动,才能更好地实现阅读教学的目标。在Festivals and Celebrations阅读教学中,本单元主题是“庆祝节日的原因与意义”,本单元阅读中的文章内容,旨在唤醒学生对世界各地传统节日庆祝方式的好奇心,点燃学生对节日文化的热情,使其在学习中领悟世界文化的多样性,不断提升学生的文化自信心。
2.基于文章内容,确定深度阅读目标
深入研读文章内容、分析学情,并据此设计阅读目标是开展深度阅读的关键。在Festivals and Celebrations深度阅读教学开展之前,按照这一流程,围绕教材分析、学情分析,形成具体的阅读目标。
第一,教材分析。本文围绕世界各地的节日、庆祝方式进行了简单的介绍。从语言上来说,比较简单,没有过多复杂的句型;从话题上来说,本文围绕节日和庆祝方式,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且学生感兴趣、易懂;从文章结构上来看,本文属于“总-分-总”结构,中间部分由四个小标题组合而成。
第二,学情分析。本文主题是节日和庆祝,与学生的兴趣相契合。同时,高中生熟知中国传统节日,能够运用英语简单描述一些节日名称和相关风俗等。但是,鉴于学生之间存在的差异性,部分学生不善于在阅读中获取信息,无法运用英语表达自己的观点或者进行文化传播等。
第三,确定教学目标。鉴于英语核心素养下的要求,将本文阅读教学目标设计为:①语言能力目标。通过文章学习,能够灵活运用英文介绍不同节日的起源、意义、庆祝方式,理解文化差异,包容文化差异性。②思维目标。运用对比方式,快速获取信息;能够利用大标题、小标题形成概括文本中心的思维能力。③文化目标。通过学习,认识到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在讨论和分享中,发展跨文化交际能力,以及尊重、包容文化差异的能力等。
3.基于深度学习理论,设计阅读活动
第一,导入阶段。在深度学习理论下,改变了传统的教学导入形式,教师可借助简短的英文视频,为学生展示东盟各个国家的重要节日,并由此将学生引入“世界各地节日”的话题中。在这一过程中,通过信息技术在课堂导入中的应用,激活了学生的背景知识,激发其阅读兴趣,有效减少了学生的阅读焦虑,为其更好地开展阅读学习做好准备工作。
第二,预读阶段。①阅读标题:标题是文章的文眼,在引领学生进行深度阅读时,教师应以“标题”为切入点,为学生设计层层递进的问题:How many festivals are roughly mentioned in the article around the title and the image information in the article?What are the differences? 以此为线索,指导学生根据标题、图片等信息,预测文章中心内容。这一过程是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重要部分,可激活学生的思维,引领学生逐渐形成一定的阅读能力,并逐渐领悟主题意义和作者的意图。②朗读第一段:朗读第一段课文,并思考Read the first paragraph aloud and identify its main sentence。在这一阶段,在任务的引领下,学生在阅读中清晰地感知到主题句的寻找方式,在一定程度上锻炼了学生的英语思维能力、学习能力。另外,在这一阶段的学习中,学生在任务引领下的阅读中,也增强了语言能力,并在阅读中感悟到语言的魅力和价值。③概括归纳:在这一阶段,学生从标题阅读到主题句定位,逐渐再到篇章大意的概括。在这一过程中,借助问题的引领,学生逐渐进入深度阅读中,从而促进学生的思维逻辑性和缜密性发展,有效提升了阅读教学的效果。
第三,全篇阅读阶段。在深度阅读模式下,教师带领学生在阅读中厘清主线,明确分析阅读中的框架结构和线索。文章中主要介绍了不同国家、不同类型节日的庆祝方式。鉴于此,在这一阶段的阅读中,可以引导学生采用对比的思路展开阅读,找出关键信息,理解文章细节,并从整体上把握文章所表达的思想。①阅读全篇内容,围绕不同的节日,从Names of festivals,countries,Origins of Festivals,Ways of celebration等维度整理相关的信息。如此,可促使学生在对比阅读中,通过线性的方式串联关键信息,有助于强化学生的对比思维,并促进学生语言能力、思维能力和学习能力的全面发展。②以小组为主体,引导每一个学习小组负责一个节日,将阅读中收集到的碎片化信息进行整合,最终形成完整的语言,将其简单地概括下来。这一过程不仅凸显了合作学习的重要性,也促使学生在整合内容的过程中,增强自身的学习深度,并促进思维能力的发展。
第四,主题探究,迁移运用阶段。在这一阶段的阅读教学中,教师可采用问题引导和完形填空的形式,让学生从整体上归纳文章内容,并围绕文章主题展开探究,促使学生在主题探究的过程中,逐渐达到预期的阅读教学目标。之后,为了深化阅读主题,促进学生知识的迁移和运用,教师可为学生设计一个情境:小明刚从美国留学回来,恰恰遇上了圣诞节。于是,他邀请朋友小勇一起过圣诞节,但小勇却说自己不过圣诞节,应该过中国传统节日。两个人就围绕这个问题争论起来。请你结合自己的观点展开讨论。在这一过程中,阅读教学的开展、学生的学习逐渐从课上延伸到课下,真正实现知识的迁移和内化,使得学生在新情境下和知识应用中,拓展自身的思维广度,强化自身的文化意识,并促进知识的内化,真正提升其英语综合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