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智能理论在英语单元教学设计中的应用
2023-02-11江苏省苏州市青云实验中学215200
王 菲 (江苏省苏州市青云实验中学 215200)
多元智能理论是由美国心理学家霍华德·加德纳(Howard Gardner)于20 世 纪80 年 代 提 出 的。他认为,传统的智力测试只能衡量人的语言和逻辑数学能力,而忽略了其他的智能表现形式。多元智能理论则将智力划分为不同的智能类型,包括语言智能、逻辑数学智能、空间智能、音乐智能、体育智能、人际智能、自我智能、自然观察智能等。
在英语单元教学设计中,应用多元智能理论可以帮助教师更全面地了解学生的智力特点和兴趣爱好,从而针对不同的智能类型设计相应的学习活动。通过多元智能的有机融入,学生可以以自己擅长的方式来学习英语,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和学习效果。在教学设计中,教师可以利用语言智能来进行语言输入和输出的训练,通过逻辑数学智能来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分析能力,通过音乐智能来进行英语歌曲的学唱,通过空间智能来进行地图和图表的分析,通过体育智能来进行角色扮演和情景模拟等。多元智能理论的应用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也有助于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能力。因此,在英语单元教学设计中,教师应该充分考虑学生的多元智能特点,合理设计学习活动,以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
一、聚焦多元智能理论——启发英语单元教学新思维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教师对于培养学生多样化的智能和核心素养的重要性有了更深入的认识。在英语单元教学中,传统的教学方法可能存在一些弊端,这就需要我们寻找一种新的教学思维来解决这些问题。多元智能理论提供了一种有益的启发,可以为初中英语单元教学带来新的思考和实践。
传统的英语单元教学往往侧重于对语言知识点和语法规则的灌输。这种教学方式使得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容易出现单一性和机械性的问题。而多元智能理论则强调了个体的多样化智能和发展潜能,能够为学生提供更个性化的学习方式。
首先,多元智能理论可以启发英语单元教学中的语言智能。在传统教学中,学生通常通过背诵和模仿的方式学习英语,这样的学习方式往往难以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表达能力。然而,通过多元智能的启发,我们可以引导学生利用多样的表达方式来展示自己的语言智能,例如,通过绘画、写作、戏剧等方式将语言运用到实际场景中。
其次,多元智能理论可以启发英语单元教学中的逻辑数学智能。逻辑数学智能强调思维的逻辑性和数理推理的能力。在传统的英语单元教学中,学生往往只注重对语法规则的机械记忆和应用,缺乏对语言逻辑和思维模式的理解。通过多元智能的启发,我们可以设计一系列的逻辑思维训练活动,例如,通过逻辑谜题和数学游戏来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使他们在语言运用中能够更加准确地把握语法规则和句子结构。
另外,多元智能理论还可以启发英语单元教学中的视觉空间智能和音乐节奏智能。在传统教学中,学生学习英语单元时往往只注重笔头纸上的活动,忽略了学习环境的创设和学习资源的丰富性。而通过多元智能的启发,教师可以通过使用图片、视频等视觉空间资源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想象力,也可以通过音乐和歌曲来加深学生对语音和语调的感受。
多元智能理论为初中英语单元教学提供了一种新的启发思维。通过聚焦多元智能,我们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思维创新能力,在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同时,促进他们语言能力和思维能力的综合发展。因此,在未来的教学实践中,教师应该积极运用多元智能理论,为初中英语单元教学带来新的思考和实践,以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全面素养。
二、全面应用多元智能理论促进英语单元教学效能的实践路径
多元智能理论从学习者的智能特点入手,启发教师要因材施教,积极构建可以培养学生多维智能与综合素养的教学活动。教师可从单元教学设计的多模态、单元教学设计的思维品格培养导向以及学生兴趣与学习动机培养的创新教学三个层面来推进单元整体教学。
1.紧扣“多元智能”,设计多模态下的特色化单元英语教学活动
以译林版九年级上册Unit 4 Growingup的单元主题为例,英语老师可以结合“多元智能”理论的内涵,去设计图文结合、视听结合、学做结合的多模态单元教学活动,这里主要以“青少年成长中的烦恼,面临的挑战以及接受生活考验和经历为话题”,聚焦单元阅读教学活动,具体设计如下。
首先,老师可以利用多元智能理论,设计出多元化的教学活动。比如,在“青少年成长中的烦恼,面临的挑战以及接受生活考验和经历为话题”的单元阅读教学中,可以设计出多种活动形式,如演讲、角色扮演、讨论、写作等。这些活动可以有效地锻炼学生的语言智能、人际交往智能、自我认知智能等。
其次,英语老师可以利用多模态教学,整合各种教学资源,设计出更具特色的教学活动。例比,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将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元素结合起来,设计出生动、形象的教学活动。这样的教学活动可以更好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具体来说,教师可以按照以下步骤进行。
一是导入阶段。在单元教学的开始阶段,教师可以利用一些图片、视频等多媒体资源,引导学生回忆自己的成长经历,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同时,教师还可以通过一些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成长中的烦恼和挑战。
二是阅读阶段。教师可以设计一些多元化的教学活动。例如,教师可以让学生通过阅读文章,回答一些问题,或者让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模拟文章中的情境。这些活动可以有效地锻炼学生的语言智能和人际交往智能。
三是讨论阶段。教师可以让学生分享自己的成长经历和感受,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成长的意义和价值。同时,还可以通过一些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在成长中面对挑战和接受生活考验。
四是写作阶段。教师可以让学生写一篇关于自己成长经历的文章,或者让学生写一篇关于青少年成长中的问题和解决方法的文章。这些活动可以有效地锻炼学生的语言智能和自我认知智能。
多元智能理论下的多模态特色化单元英语教学活动的设计和实践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它需要我们不断探索、实践和总结经验教训。
2.聚焦“多元智能”,设计指向学生英语思维品质的单元教学活动
多元智能理论关注课堂教学的“逻辑教学智能”,该智能启发英语教师要从课堂教学的活动逻辑智能出发,构建更加能培养学习者思维品质的活动,这一点与新课标不谋而合,因此,教师可以设计指向学生英语思维品质培养的单元教学活动。
活动1:探索个人成长过程
目标:通过讨论个人成长过程,培养学生的自我反思和表达能力。
步骤:
(1)学生阅读What is growing up? 这篇文章,并自主思考并记录自己的成长过程。
(2)学生分组讨论并分享自己的成长经历,包括身体、情感和认知方面的变化。
(3)每组选择一位代表,向全班汇报他们的讨论结果,互相提出问题和建议。
活动2:观察和描述成长中的变化
目标:培养学生的观察和描述能力,并提高他们对生活细节的敏感度。
步骤:
(1)学生阅读How do you learn about the world as you grow up? 这篇文章,并思考个人在成长过程中是如何学习的。
(2)学生分组选择一个具体的成长阶段,并通过观察和讨论,描述该阶段中的变化,例如,从婴儿到幼儿的变化。
(3)每组选择一位代表,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观察结果,并通过图片、图表等方式进行呈现。
活动3:创作成长故事
目标:通过创作故事,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同时提高他们的写作能力。
步骤:
(1)学生阅读相关的英语成长故事,并思考自己的成长故事。
(2)学生分组创作一个关于成长的故事,可以包括他们自己的经历或者虚构的情节。
(3)每组选择一位代表,向全班讲述他们创作的故事,并分享他们的创作过程和心得体会。
通过以上三个活动,学生将能够在英语学习中培养自我反思和表达能力,提高观察和描述能力,并通过创作故事开发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这些活动将有助于促进学生在英语学习中的综合能力的发展,同时也符合多元智能理论的要求。
3.内化“多元智能”,设计靶向学生兴趣与动机激发的单元创新教学
兴趣与动机的培养是保障课堂教学效能的根本,而对于多元智能理论而言,该理论比较关注学生的空间智能和音乐智能,这两个智能体现在英语教学中就是“课堂教学的创新”,同样以Unit 4 Growing up的写作教学为例,具体的设计如下。
首先,引入写作主题:My growing up story。这个主题可以激发学生对自己成长经历的兴趣。为了调动学生的空间智能,教师会设计一些与成长相关的图片和图表,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思考来回忆和描述自己的成长经历,还会提供一些音乐作品,如少年歌曲或成长相关的音乐,以激发学生的音乐智能,帮助他们表达情感和思考。
接下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每个小组都有一个主题,如我的家庭、我的学校、我的爱好等。每个小组成员都可以分享自己的成长经历,并相互交流。这样可以增强学生之间的互动和合作,同时也可以培养他们的社交智能。然后引导学生进行写作。教师提供一些写作素材,如图片、单词和句子,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经历和感受来组织和表达。同时,鼓励学生运用他们的空间智能和音乐智能,使用插图、图表和音乐来丰富他们的写作内容。这样可以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并增加他们对写作的兴趣和动机。
最后,组织学生进行展示和分享。每个小组都可以选择一到两个代表性的作品进行展示,并向全班分享自己的成长故事。这样一来,可以增加学生的自信心,也可以让其他学生了解和欣赏不同的成长经历和写作风格。
应用多元智能理论,此种类型的创新型课堂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动机,提高他们的写作能力,并培养他们的多元智能,尤其能增加课堂教学的效能,使学生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为后续的英语语言能力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三、结语
多元智能理论为英语教学提供了新的视角和切入点,通过将多元智能理论与单元教学设计相结合,教师能更好地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潜能,设计出更加丰富多彩、个性化强的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同时,多元智能理论也提醒教师在关注语言智能发展的同时,加强对其他智能的发掘和培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