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代落实研究生导师立德树人机制研究

2023-02-11吴桂源冉文捷

山东高等教育 2023年6期
关键词:树人榜样立德

张 瑞,吴桂源,冉文捷

(桂林理工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广西 桂林 541006)

立德树人是高校的根本任务。习近平总书记对研究生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强调:“研究生教育在培养创新人才、提高创新能力、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方面具有重要作用。”[1]研究生是党和国家各项事业建设的高层次人才,要将立德树人融入研究生教育的全过程、全方位、全领域,推动研究生教育事业迈上新发展阶段。研究生导师在研究生教育和培养中起着关键的主导作用,重视对研究生导师立德树人机制的研究具有极其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蕴。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五次集体学习时强调:“强教必先强师。要把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作为建设教育强国最重要的基础工作来抓,健全中国特色教师教育体系,大力培养造就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2]2018年,教育部印发了《关于全面落实研究生导师立德树人职责的意见》对研究生导师的培养工作提出了规范的指导准则,明确了研究生导师立德树人的职责使命。人才培养必须始终以“立德树人”为根本,在探索“立德树人”的实现路径中创新“立德树人”的工作机制,进而提高“立德树人”的实际成效。[3]研究生导师立德树人机制的改革创新,是推进新时代研究生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更是推进教育现代化的时代呼唤。

一、明确新时代落实研究生导师立德树人机制的目标指向

深化价值引领机制是推进高校研究生导师立德树人的重要途径。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要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坚持教书和育人相统一,坚持言传和身教相统一,坚持潜心问道和关注社会相统一,坚持学术自由和学术规范相统一,引导广大教师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4]“四个统一”是深化价值引领机制的核心内容,为高校研究生导师立德树人提供了鲜明的目标指向。坚持以“四个统一”作为研究生导师加强对研究生教育和培养的靶向标,持续推动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落实,为推动新时代高校研究生教育迈上新征程提供重要支撑。

(一)坚持教书和育人相统一的价值目标

教书和育人是高校的两大使命任务,要坚持将教书与育人统筹推进,奋力谱写新时代高校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2010年,教育部下发的《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若干意见》明确指出,教书和育人是导师的两大基本职责。导师作为研究生培养的第一责任人,必须坚持教书和育人相统一为价值目标,为促进研究生的全面发展、实现研究生的成长成才引领方向。教书是为了教授学生理论知识和人生道理,而育人则是为了教育学生把所学知识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必须坚持教书和育人相统一,才能更好地为推动高校研究生导师立德树人夯实基础条件。教书和育人是对研究生导师职责的深刻阐释、培养时代新人的本质要求、研究生教育活动的核心所在。[5]一方面,推进新时代高校研究生导师立德树人要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要求研究生导师坚定政治站位,在“教”和“育”上守住底线。在推进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实现的过程中,研究生导师必须坚持正确的政治立场,在“教”和“育”上守好政治底线,深入推进“教书”“育人”的深度融合。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和发展需更多有为青年的参与,只有坚定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做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才能培养出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另一方面,推进新时代高校研究生导师立德树人要坚持以培养时代新人为目标指向。培养时代新人,要在“育”上下功夫。加强对研究生的教育和培养,要以服务国家发展大局为着眼点,不断推动研究生全面发展,培养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培育时代新人是习近平总书记对新时代青年教育和培养工作提出的目标要求,必须以培育时代新人作为高校研究生导师立德树人的目标指向。

(二)坚持言传和身教相统一的价值范例

导师的言传身教对研究生具有很强的号召力和引领示范作用,不仅对研究生在校期间的学习和生活产生重要的影响,甚至可能会贯穿一生。[6]言传和身教是推进高校研究生导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目标的重要方式,坚持言传和身教相统一是对研究生导师的必然要求。导师作为研究生学术研究过程中的主要指导者,是研究生学习模仿的榜样。[7]导师作为研究生培养的首要责任人,必须要在说理的同时以身作则,为研究生树立良好的学术和生活榜样,通过言传和身教引导研究生的成长成才。坚持言传和身教相统一是实现教书和育人相统一的重要途径,导师在培养研究生的过程中只有以身作则,才能更好地增进研究生的情感认同,从而拉近与研究生之间的距离,为推进高校研究生导师立德树人根本目标的实现提供前提条件。言传与身教是导师在培养研究生过程中不可分割的两个重要部分,导师能否做到言传与身教相统一,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研究生培养的质量。无论是在学术还是在生活方面,导师都要坚持以言传与身教相统一为价值范例加强对研究生的教育和培养,贯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目标。一方面,导师要在学术上做到言传与身教,提升研究生的科研学术素养。导师要下沉到一线积极开展科研学术工作,坚持以刻苦钻研、追求上进的科研精神激励研究生,调动研究生提升科研学术素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另一方面,研究生导师要在生活上学到言传与身教,促进研究生的全面发展。研究生的学习生涯除了要在科研学术素养上得到提升,还要学会做人的道理,从而推进自身的全面发展。在生活中,导师要发扬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优良传统美德,向研究生传达保持良好生活习惯的重要性和实践经验,促使研究生能在生活中保持一个良好的生活习惯。坚持言传与身教相统一的价值范例,是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研究生导师必须在科研学术和生活中做到言传身教相统一,从而推动立德树人根本目标的实现。

(三)坚持潜心问道和关注社会相统一的价值导向

研究生导师承担着教书和育人的职责,引导研究生专注学术是本质要求,关注社会是拓宽研究生研究视野的必然举措。潜心问道要求研究生导师钻研学术、“一门心思”搞学问,不断提升自身的科研学术素养;关注社会要求研究生导师关注国家各项事业的建设和发展,坚持以社会的需要作为培养研究生的重要导向。钻研学术与关注社会并不矛盾,而是一个统一体,只有做到两者的深度结合,才能更好地推进研究生导师立德树人目标的实现。一方面,坚持潜心问道和关注社会相统一是落实研究生导师职责的时代要求。研究生导师的职责要求导师要做到教书与育人相统一,既着眼于提升研究生的科研学术素养,也培养学生关注社会发展的视野。研究生导师的素质首先表现为学术素质,即研究能力和指导能力。[8]坚持潜心问道有助于推动研究生导师科研学术素养的提升,坚持关注社会有助于为培养研究生提供目标引领。另一方面,坚持潜心问道与关注社会相统一是培养时代新人的重要举措。培养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是时代赋予教育的使命。研究生作为我国的高层次人才,在社会主义各项事业的现代化建设中发挥着主力军的作用。加强对研究生的教育和培养,不仅要培塑研究生钻研学术的精神,更要培育其关注社会的视野。坚持潜心问道与关注社会相统一是培养时代新人的必然要求。坚持潜心问道与关注社会既是对导师的要求,也是对研究生的要求,只有做到两者相统一,才能更好地推动高校立德树人根本目标的实现。

(四)坚持学术自由和学术规范相统一的价值标准

良好的学术风气是推进科研学术事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保障。实现学术自由的基础是遵守学术规范,学术自由是遵守学术规范的价值导向。坚持学术自由是激励研究生导师推进科研学术创新的重要准则,学术规范则是对导师开展科研学术活动的行为规范,只有规范导师的科研学术行为,才能更好地营造良好的科研环境。推动新时代高校研究生导师立德树人,要恪守学术自由和学术规范相统一的价值标准,深化价值引领机制。一方面,研究生导师自身要做到遵守学术自由与学术规范相统一的价值标准。研究生导师只有以身作则带头遵守学术规范,才能更好地发挥榜样的引领示范作用。学术自由是学术繁荣的重要保障,只有坚持学术自由,才能更好地激发研究生导师的创作活力;学术规范是维护学术公平的重要支撑,只有坚持学术规范,才能更好地促进研究生导师形成高尚的学术道德。坚持学术自由与学术规范相统一的价值标准,是研究生导师落实“教书”“育人”两大基本职责的重要保障。另一方面,导师要教育和引导研究生恪守学术自由与学术规范相统一的价值标准。导师作为研究生培养的第一责任人,要积极发挥言传和身教的作用,教育引导研究生在进行学术自由创作的同时要遵守学术规范,共同创造和维护良好的科研学术氛围。坚持学术自由和学术规范相统一的价值标准,是抵制不良学术风气的必然要求和必要途径,良好的学术氛围需要学校、老师、学生共同维护。

二、新时代落实研究生导师立德树人机制的现实困境

实现协同育人是构建研究生“三全育人”格局的题中应有之义。[9]只有不断贯通协同育人机制,才能更好地画好研究生导师立德树人的“同心圆”。推进协同育人机制的创新,对推进研究生的教育和培养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新时代落实研究生导师立德树人机制还存在政策激励制度吸引力不足、目标激励制度指向性不足、角色激励制度驱动力不足等问题。

(一)政策激励吸引力不足

立德树人是研究生教育的中心环节,导师是研究生教育实施价值观引导的关键力量,这就要求导师扮演“价值观引导者”的角色。[10]健全的政策激励制度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对研究生导师育人主体活力的激发具有一定的推动作用。国内大多数高校形成了完善的研究生立德树人机制体系,为激发研究生导师的育人主体活力提供了完善的制度保障。但是,部分高校对于政策的制定考虑得还不够周全,缺乏一定的吸引力。一方面,部分高校在制定政策激励制度时,过于注重正向激励,对于制定反向激励制度的重视度不够。合理的正向政策激励制度能够激发研究生导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主体活力,能够充分提升研究生导师育人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反向激励制度在促进研究生导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能够规范和约束研究生导师的行为。另一方面,部分高校在制定政策激励制度时,过多注重物质层面的激励,对精神层面的激励制度制定不够完善。部分高校在制定政策激励制度时,主要通过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对于精神激励的方式和形式相对来说比较欠缺。新时代以来,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发生了变化,人们越来越重视精神层面需求的满足。我国的研究生导师作为高层次人才,对精神层面的需求和标准也更高,因此,在制定研究生导师政策激励制度时,在注重正向激励和反向激励的同时,还需要注重协调物质奖励和精神激励的一致性。

(二)目标激励引领力不足

“三全育人”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理念创新与实践探索。[11]高校实现立德树人的根本目标,离不开学校内部的“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相结合的内部整合机制。新时代高校研究生导师立德树人机制的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除了需要发挥导师的主导作用,还要充分调动协调学校内部各方面的力量,实现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明确的目标激励制度在提升导师立德树人主体活力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模糊不清的目标制定非但达不到激励的作用,反而会起到一定的阻碍作用。一方面,部分高校在制定目标激励制度时,没有处理好集体目标和导师个人目标的关系,致使研究生导师的育人主体活力受到一定的抑制。部分高校由于在制定目标激励制度时,对研究生导师的要求过高,忽视了研究生导师的个人需求,从而使得导师对自己的前途产生迷惑,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导师育人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另一方面,部分高校没有建立起完善的研究生导师成长机制。健全的成长发展机制是推进研究生导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着眼点。部分高校在制定研究生导师成长机制时,对不同学科之间导师的发展机制,没有考虑不同学科的特点,缺乏一定的针对性。因此,高校在目标激励制度时,一定要充分考虑研究生导师的个人需求,统筹协调好研究生导师个人成长与学校发展两者之间的关系。

(三)角色激励内驱力不足

高校研究生导师的角色认同在提升其育人主体活力的过程中起着关键的作用,只有增进研究生导师的角色认同,才能更好地提升其内在驱动力,从而推进立德树人根本目标的实现。部分高校在制定研究生导师管理制度时,对于角色激励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更多的是依赖外部的管理制度来促进和提升研究生导师立德树人的主体活力。因此,导致角色激励制度的内在驱动力有所欠缺,对研究生导师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产生了一定的影响。部分高校在制定激励政策时,主要注重从外部激励入手,对研究生导师的内在驱动力提升方面还不够完善。一方面,研究生导师的身份认同感还有待提高。部分高校的研究生导师身兼多职,对自身的研究生导师身份还不够重视,在研究生的培养过程中,没有投入太多的精力,导致研究生立德树人根本目标的实现受到了一定的影响。另一方面,研究生导师自身欠缺一定的内在驱动力。内在驱动力在研究生导师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完成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部分研究生导师具有一定的“躺平”心态,对于自身的成长发展没有明确的规划,也会导致其缺乏扎根科研、培养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此外,部分高校在制定评价激励制度时,没有注重深入挖掘和提升研究生导师的内在驱动力,从而导致角色激励制度还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三、新时代落实研究生导师立德树人机制的现实路径

育人大计,教师为本,导师是研究生的信仰之师、学问之师、品行之师。[12]新时代推进高校研究生导师立德树人根本目标的实现,要完善评价激励机制,持续增进研究生导师队伍的主体活力。要从政策激励、目标激励、角色激励以及典型激励等方面推进研究生导师立德树人机制的落实,从而更好地激发高校研究生导师立德树人的主体活力。

(一)细化政策激励,保障权利待遇

政策是激励导师加强对研究生教育和培养的重要制度保障。导师的权利待遇得到良好保障是提升导师育人主体活力的必然要求。高校应广泛听取导师意见、结合具体实际制定合理的政策激励制度,切实保障好研究生导师的权利待遇,持续提升导师的幸福感和满意度。建立完善的激励政策制度,可以为推进高校研究生导师立德树人提供准则遵循,为保障导师的权利待遇提供制度支撑。建立健全政策激励制度,是推进实现研究生导师立德树人根本目标的必然要求。一方面,要建立健全正向的激励政策。高校应建立完善的正向激励政策,在职称评定、职务晋升等方面对作出突出贡献的研究生导师提供具有吸引力的物质和精神奖励,构建推动导师扎根科研、以身作则培育研究生的激励政策,为推进研究生导师立德树人根本目标的实现提供正向激励制度支撑。另一方面,要建立健全惩戒的反向激励制度。惩戒可以为维护科研学术的公平环境、规范研究生导师的行为提供保障。坚持以惩戒作为保障,倒逼研究生导师履职尽责,增强导师立德树人的自觉性,从而起到反向激励的作用。惩戒制度重在“严”,建立健全惩戒制度,对少数不作为的研究生导师起到一个反向激励的作用,从而提升少数不作为导师的担当意识,牢记自身的使命职责。建立激励和惩戒相统一的体系政策,才能更好地为推进研究生导师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实现提供良好的支撑。

(二)强化目标激励,突出导向作用

所谓目标激励,就是以合理的目标来激发人的斗志以达到理想目标的过程,目标的激励效果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理想目标的实现。[13]新时代研究生导师立德树人要充分发挥目标激励的作用,以培育时代新人作为立德树人的目标方向,突出目标的导向作用。合理的目标能够激发导师落实教书和育人两大基本职责的动力,有助于推动导师立德树人根本目标的实现。导师作为研究生教育和培养的首要责任人,担任着教育主体的角色。强化目标的激励作用,可以充分发挥目标的导向作用,推动提升研究生导师立德树人的主体活力,有助于推动我国的研究生教育事业迈上高质量发展。一方面,要树立共同愿景,突出目标导向。共同愿景的树立,能为推进研究生教育事业的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大的目标动力支撑。立德树人是高校的根本任务,强化研究生导师对这一根本任务的认同感,是树立共同愿景的必然要求。将立德树人作为学校与导师的共同愿景,有助于增强研究生导师的教育主体活力,强化目标的导向作用。另一方面,要制定好个人目标,提升研究生导师自身的内驱力。在目标激励机制中,目标的制定是关键环节。要引导研究生导师制定合理的个人目标,把学校的目标与导师的个人目标结合起来,将个人目标融入学校发展的大目标中,使导师在为实现学校大目标奋进的同时提升自身的人生价值,从而持续提升导师立德树人的内在驱动力,不断强化目标的导向作用。目标激励在贯通评价激励机制的过程中处于重要的位置,要充分重视目标的激励导向作用,推动研究生导师将自己的个人目标与学校、国家发展的目标结合起来,形成强大的合力,从而提升研究生导师立德树人的主体活力。

(三)聚焦角色激励,提升身份认同

身份认同是对岗位的深刻认知,也是对特有身份的高度认可。[14]深化高校研究生导师的角色意识,就是使他们了解自身在培养研究生中担任的角色以及职责使命,提升导师的担当意识,推动研究生导师自觉主动地承担起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聚焦角色激励,提升研究生导师的身份认同,是完善评价奖励机制的重要途径。导师在研究生培养的过程中担负着立德树人的主体角色。推进角色激励,提升导师的身份认同,是推进研究生导师立德树人的必然要求,更是实现导师自身发展的必要举措。一方面,要推进研究生导师对自身角色的定位认知。认知是认同的基础和前提,只有持续增进对自身角色的定位认知,才能更好地为提升身份认同打下良好的基础。导师在研究生教育和培养中扮演着关键的角色,高校要加强对研究生导师的教育,建立常态化的教育制度,使导师对自身的职责使命与基本要求有更进一步的理解和掌握,从而增进导师对自身角色的定位认知。另一方面,高校要在校园内营造良好尊师重道的氛围。身份认同包括个人认同和社会认同,不仅要提升导师个人对身份的认同,而且要提升社会对教师身份的认同。在高校内,应加强对青年大学生的尊师重道教育,引导学生形成尊敬师长的良好道德风范,为导师增进对自身身份的认同提供有力的保障。聚焦角色激励,不仅要提升导师对自身身份的认同,而且要提升研究生对导师的认同,从而激发研究生导师立德树人的主体活力。

(四)深化典型激励,注重榜样引领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在研究生培养的过程中会涌现出大批的优秀研究生导师,要广泛选取和树立典型事迹,扎实开展宣传工作,注重发挥榜样的引领作用。榜样能对身边的人产生积极的影响作用,重视挖掘典型事迹的榜样引领价值,提升研究生导师立德树人的主体活力。在树立典型的同时,要加强对榜样的管理和激励,引导榜样持续提高自身的能力本领,督促榜样持续提升示范引领作用。高校在创新评价激励机制的过程中,要建立健全榜样的遴选和宣传制度,使选出来的榜样更具有代表性,从而可以更好地发挥引领示范作用。一方面,要建立健全榜样的遴选准入制度。榜样的遴选是发挥示范引领功能的关键,典型没有树立好,则会产生负面影响。榜样的选取要制定严格的准入制度,将师德师风作为榜样选取考察的关键,对出现师德师风问题的个人实行一票否决制度。榜样的选取要注重向重点学科、立德树人成效好的学院倾斜,挖掘出具有代表性的典型事例,强化榜样的示范引领作用。另一方面,要做好典型事迹的宣传工作,扩大榜样影响的范围。要充分利用好线上和线下宣传媒体,持续创新宣传的形式,提升宣传工作的效能,强化榜样的示范引领作用。要注重深挖典型事迹蕴含的深厚育人价值,推动典型事例的宣传走深、走实。再者,要对榜样制定严格的标准和完善的监管制度。榜样选取之后要做好监管工作,对榜样提出更为严格的标准,从而提升榜样的公信力。此外,还要注重完善榜样的奖励机制。在榜样的晋升、考核中要给予一定的优待,从而提升榜样的身份认同,使其自觉主动地发挥好榜样的示范引领作用。深化典型激励,是创新评价机制的重要举措,是提升研究生导师立德树人主体活力的现实诉求。

结语

导师在研究生的培养过程中发挥着关键的作用,要重视对导师的教育和管理。推进新时代高校研究生导师立德树人机制体制的改革创新,是促进研究生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更是推进教育现代化发展的必要举措。推进新时代研究生导师立德树人机制的研究,是培养高素质研究生导师队伍的重要途径。立足于新的历史方位,要持续推进研究生导师立德树人机制的改革创新,从而为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实现提供强大的机制保障。

猜你喜欢

树人榜样立德
强基固本汇中西 立德树人铸师魂
强基固本汇中西 立德树人铸师魂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实践探索
用关怀实现学校立德树人的使命
又是开学季,再聊“树人班”
华林 修身立德 以道致远
立德树人 德法兼修 探索法硕人才培养路径
“严以修身”先立德
榜样
榜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