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节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区公共文化建设的实践探索
2023-02-11杨旭文
杨旭文,陈 健,李 盛
(1.毕节市图书馆;2.毕节市文化广电旅游局,贵州 毕节 551700)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做好2022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明确指出,加大对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和易地搬迁集中安置区支持力度,提升安置社区治理水平。[1]而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区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已成为我国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最后“拼图”,也是“文化扶志”“以文化人”最能出成效的板块。目前国内学者关于易地搬迁的理论研究多从产业发展、就业安置、社区治理等方面去进行研究,单一从公共文化体系建设的角度去进行研究的成果较少。正是基于此,从个案的角度去透视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区公共文化建设,为地方高质量发展建言献策就显得更有时代价值。贵州省毕节市自2019年开始探索安置区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发展路径,紧扣安置区文化服务体系存在的问题逐一破解,逐步实现“贫困山区”到“幸福安置区”,文化服务体系从“最缺乏”到“最丰富”的“历史性跨越”为本研究打开了实践的视窗。
一、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区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时代意义
(一)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区文化服务体系是搬迁群众精神同步小康的需要
物质生活相对丰盈之后,人民对美好的精神生活需求日益迫切。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满足人民过上美好生活的新期待,必须提供丰富的精神食粮”“要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深入实施文化惠民工程,丰富群众性文化活动”[2]。通过脱贫攻坚,搬迁群众物质上实现了脱贫,但精神文化上的脱贫还需要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来构建。毕节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区文化服务体系坚持“以文化人”,使搬迁群众从思想观念和文化知识水平上得到转变和提升,切切实实增强搬迁群众在精神文化层面的获得感。
(二)完善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区文化服务体系是补足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重要举措
如果说解决脱贫区域群众的住所问题是物质生活的基本保障,那么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区文化服务体系就是群众精神生活质量的跃升。截止到2020年,全国市县乡村四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基本构建,但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区文化服务体系仍存在短板甚至空白。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健全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创新实施文化惠民工程”[3]。基于此,健全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区文化服务体系,是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必然要求。
(三)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区文化服务体系有利于实现搬迁群众从“村民”向“市民”转化
对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区群众开展感恩教育、市民意识教育、普法教育,有利于培养搬迁群众现代城市社区“公共秩序”意识;通过组织业余文艺团队、开展文体活动,有利于增进搬迁群众与新社区周边原居民交往,形成新的邻里关系,使他们从心理上认同新社区、新生活,推动安置区群众“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做好易地扶贫搬迁的“后半篇文章”,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二、毕节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区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实践
总体上看,毕节市共建成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142 个,安置住房76039 套,搬迁总规模6.9 万户32.48万人(建档立卡贫困人口6.1万户28.45万人)[4],全省脱贫人口数量最多、易地扶贫安置区体量最大,是贵州省脱贫攻坚的主战场,也是“十四五”乡村振兴建设的关键阵地。毕节从建设贯彻新发展理念示范区以来,切实将“文化服务体系”纳入加强和完善易地扶贫搬迁后续工作“五个体系”之一,采取市级统筹,县级主导,部门联动等机制,逐渐推进易地扶贫搬迁后续工作,文化配套设施和活动不断均衡、丰富,安置区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中存在的问题逐一得到破解。截止2023年,142个安置区全面建成文化服务中心,建成28个安置区文化服务中心示范点①,为做好易地搬迁“后半篇文章”贡献“软实力”,贵州省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区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现场交流会先后于2019年、2022年两次在毕节市召开,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区文化服务体系的“毕节模式”“毕节示范”正逐渐形成。
(一)通过“制度化”夯实安置区文化服务保障
毕节实践转化为省级顶层设计。毕节市积极推动形成顶层设计,为已投入使用和在建的安置区植入公共文化服务提供制度保障。2019年,为推进安置区群众“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中共贵州省委、贵州省人民政府政府组织调研团队重点对毕节市以及各市州深入调研座谈,毕节市文旅部门积极配合,提交了《毕节市公共文化精准扶贫研究》课题成果及《“十三五”期间毕节市公共文化精准扶贫实施方案》,阐述了公共文化在脱贫攻坚及安置区建设中“扶志、扶智”的重要作用和成功做法。经积极推动和省调研组的总结提炼,将文化服务体系纳入省委、省政府出台的《关于加强和完善易地扶贫搬迁后续工作的意见》,“基本公共服务、培训和就业服务、社区治理、基层党建”共同构成安置区后续“五个体系”的制度性安排。
推动纳入法律条例保障。2019年至2020上半年,《贵州省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条例》起草组赴毕节等地调研,毕节市文旅部门积极抓住机会,将安置区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中存在的“前期规划无公共文化服务预留空间”等问题反馈,积极推动立法保障。在2020年6月3日公布的《贵州省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条例》中特别规定:“新建、改建、扩建居民住宅区、移民搬迁安置点,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配套建设或改建、扩建公共文化设施。配套建设的公共文化设施应当与居民住宅区、移民搬迁安置区的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使用。”[5]
建立政府主导部门协作机制。出台了《毕节市关于推进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实施方案》(毕府办发〔2019〕19 号),成立毕节市政府领导担任组长,市直各相关部门负责同志为成员的安置区文化服务体系建设领导小组,细化部门、县区责任。共筹集各类资金1600余万元,聚焦安置区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强化宣传、文化、体育、民政、人社等部门的资源整合,初步形成“党委领导、政府主导、文旅部门牵头、各部门合力、社会力量参与”的安置区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格局。
(二)以“标准化”建设补齐安置点文化设施短板
制定建设标准。结合实际制定《毕节市搬迁安置点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实施标准》,安置区因地制宜,参照“十个一”标准进行打造文化服务中心,即一个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一个图书室、一个排练厅、一个文体活动室、一个少儿课堂、一个乡愁馆、一个文体广场、一个广播室、一个宣传栏、一套文体器材。同时,按“整合资源、量力而行、特色发展”的原则,结合实际,设置村史馆、非遗传承作坊等特色文化空间,积极在织金县、黔西市、纳雍县安置区培育苗族刺绣蜡染等传统工艺,在大方县、赫章县、威宁县等安置区继承彝族原生态歌舞等地方特色文化业态,有效实现“文化与人一起搬”。
盘活资源共建共享。联合“基本公共服务、培训和就业服务、社区治理、基层党建”等四个体系建设资源,发改、人社、民政、组织、宣传等23个部门共同发力,通过多方筹集资金、盘活存量、调整置换、综合利用等方式,将安置区文化服务中心建设成为“集党建教育、农家书屋、道德讲堂、远程教育、科学普及、技能培训、普法教育、影视网络、文体健身”等功能为一体的搬迁群众精神家园。
以示范点打造带动高质量发展。2019年,毕节市将10个万人以上居住的安置区作为示范安置区打造,每个给予15万元以上的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资金补助,统筹各部门力量,成功打造黔西锦绣花都、大方奢香古镇、纳雍县鸽子花小镇、赫章县金银山社区、威宁县五里岗社区等深受搬迁群众欢迎的公共文化服务家园,贵州省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区文化服务体系推进暨现场观摩会在毕节召开,毕节示范点建设经验向全省推广。2020至2022年,贵州省文化和旅游厅启动安置区文化服务中心省级示范点项目建设,毕节市争取得到28个,获得专项补助300余万元。通过高标准示范点建设,带动了全市安置区文化服务中心进一步提质增效。
(三)创新“立体化”服务提升安置区文化服务水平
优化职称评聘制度。毕节市文旅行政部门积极与省、市人社部门对接,争取职称评聘支持。市委市政府出台了倾斜支持公共文化机构职称评聘规范性政策,公共文化机构职称评定无空岗时,每年可以推荐1名人员参加评聘,乡镇专业技术人员取得副高职称的,聘用不受单位岗位职数限制。破解了基层文化工作者数十年职称难以上升的瓶颈,直接惠及1100余名公共文化从业人员,有效激发了文化工作者干事创业的积极性。
建立多元参与服务机制。按照《毕节市关于推进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实施方案》,在超过1万人的13个安置区的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各配备3名以上文化工作者,解决了文化活动和设施缺乏专人组织管理的难题。为弥补规模较小安置区文化管理员不足,优先从安置区具有一定文化程度的脱贫劳动力中招募不少于1名文化志愿者,担任文化管理员,并纳入“十大员”就业公益专岗管理。同时落实好《毕节市业余文艺团队扶持管理办法》,在每个安置区建立1支以上业余文艺团队,并将团队品牌服务项目纳入政府购买公共文化服务范围。
实施直属分馆管理模式。为最大限度增强安置区文化服务能力,市图书馆、市文化馆在全市10个万人以上人口规模的安置区分别建设市图书馆、市文化馆直属分馆,实行统一业务管理系统、统一人员培训、统一资源调配,有效提升安置区文化服务中心管理与服务水平。
(四)公共文化体系建设初显成效
文化场所从“缺乏”向“均衡”发展。搬迁前,群众散居于条件艰苦的偏远山区,各地村级文化服务中心主要是整合在村办公楼内,受场地面积限制,文化场所服务群众功能很难正常发挥,群众文化生活载体单一。搬迁安置区后,政府通过充分整合各种资源,统筹规划,因地制宜设置了图书室、棋牌室、活动室、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乡愁馆等功能室,同时,配备图书、音箱、乐器等文化载体,大大丰富了安置群众的文化生活。截止目前,毕节市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全覆盖设置文化服务中心142个,图书室151个、宣传栏190余块、文体广场146个、乡愁馆52个,配备广播器材142套,体育器材150余套[6],安置区公共文化设施不断丰富。市、县级文化馆、图书馆探索在安置区设立统一管理系统、统一资源配送、统一活动配送的直属分馆,目前已建成10个市级直属分馆,配送书籍8万余册。
文化生活从“单一”向“丰富”进步。毕节市、县、乡党委、政府将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作为安置区搬迁群众实现“村民”向“市民”转变的重要催化剂,着重以民俗文化和“乡村能人”激活搬迁群众开展活动的内生动力。充分发挥乡村文化能人作用,创作贴切群众生活的文艺作品,以身边人讲身边事、演身边典型事迹,目前已推出小品、快板、舞蹈等安置点群众喜闻乐见的文艺节目120余个,组建业余文化团队、健身团队等276个。实施送文化下乡百场演艺工程,市级每年重点倾斜安置区送出文艺汇演40余场,县乡级每年组织安置区开展文艺、体育赛事活动1500余场次。通过文化教育引领,解决群众精神生活无以寄托的问题,进一步激发了群众脱贫致富的信心和动力,增强了对城市美好生活的向往和“留下来”的信心、决心。
文化内涵从“娱乐”到“向上”转变。搬迁前,许多群众文化生活基本靠酗酒、打牌,精神生活基本靠串门、乱议瞎吹,娱乐生活基本靠唱山歌消遣。搬迁后,由于长期形成的思想、思维方式,仍然有少部分群体依然沿袭好吃懒做、唱低俗趣味山歌、酗酒赌博等生活方式。为此,各县区采取了文化活动搭台子,群众参与讲段子,通过积极向上的文化引导,以文化人、以文育人。赫章县开办了“感恩励志辅导班”,同时每月开展“最美党员、最美社区干部、最美楼长、最美家庭、最美创业就业者、最美商户”六个最美评比活动。黔西锦绣花都安置区设置群众“感恩屋”,引导群众感党恩、记党情,进一步激发群众爱党爱国、自力更生、勤劳致富的意识。七星关区柏杨林安置点组建的红歌队和民歌队队员已突破200 人。纳雍县鸽子花小镇、织金县平远新城、大方县奢香古镇等安置点群众自发举办跳花节、山歌节、火把节等民俗节庆活动,基本实现了安置点节庆文化活动月月有,留住了“乡愁”,实现了“文化与人一起搬”。
文化资源从“产品”向“产业”转变。搬迁群众有着不同的民族风情和文化特色,传承着不同的民间手工艺,目前全市安置区共发展传统手工业32项。其中比较具有代表性的有黔西市新仁乡化屋村箐口安置区的苗族刺绣蜡染,被习近平总书记称赞为“一针一线绣出来,何其精彩!”[7]。大方奢香古镇把搬迁与发展旅游紧密结合,打造了国家4A级旅游小镇,部分群众借力大方“中国民间绘画之乡”和“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品牌效应,不断把刺绣、农民画、漆器等民间传统特色手工艺变成旅游商品,通过民族文化活动演出,助推旅游商品销售,带动了部分搬迁群众就业。
三、毕节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区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主要困境
(一)文化设施及功能区域规划不够完善
受资金限制,除14个人口规模较大的街道级示范安置区外,其余安置区均不同程度存在文体设备难以满足群众需求的情况。部分安置区前期规划设计时预留公共服务空间有限,后期整合建设时文化场所面积和功能布局难以达到便民化需要,如七星关柏杨林街道安置区修建时未规划公共文化空间,未能按街道综合文化站规模进行整体打造,文化场所呈点状分布。
(二)管理体制机制不够健全
目前,县级文化行政部门对安置区只有业务指导权限,文化服务建设处于无人管理或由居委会代管理的状态,文化服务管理员缺乏,人口规模在1000以下的安置区大多未招募专职管理员。缺乏长效管理体制机制,安置区文化创作无激励机制,对民间文化人才缺乏定期培训管理措施。
(三)文化活动内容不够丰富多彩
群众自身缺乏文化活动带头人,自发组织的文化活动不多,活动基本集中在传统节日;送文化活动下乡缺乏特色,接地气不够,对群众缺乏足够的吸引力;部分安置区文化创作内容庸俗化,缺乏感恩教育等积极向上的题材;部分搬迁群众长期沉迷于封建迷信、酗酒赌博等低级趣味,文明新风尚还未入脑入心。
(四)内生动力和感恩意识有待加强
安置区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缺乏引导性,助推群众“要我致富”到“我要致富”的思想转变效果不够好。部分搬迁群众自主、勤劳意识不高,等、靠、要思想严重,有的群众甚至认为政府的帮扶是理所当然,缺乏“感党恩、知党心、跟党走”的意识。部分搬迁群众长期靠政府救济度日,不思进取、安于现状,生活稍有不顺就向社区伸手,主动致富的意识不强。
四、毕节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区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对策思考
(一)以“标准化”推进安置点文化设施建设
根据《毕节市搬迁安置点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实施标准》的要求,按照“整合资源、因地制宜、量力而行”的原则,采取多方筹集资金、盘活存量、调整置换、综合利用等方式,整合现有资源,建设集党建教育、农家书屋、道德讲堂、远程教育、科学普及、技能培训、普法教育、影视网络、文体健身等功能为一体的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不断丰富和满足安置点群众文体文化需求。同时,统筹考虑群众“酒席场所”,满足群众置办婚丧嫁娶等文化生活需要。
(二)以“多元化”丰富安置点文化活动内容
鼓励社会力量参与文化服务,以政府购买公共文化服务的方式,每年开展送文化下乡工程,重点向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倾斜;采取引进来等方式,积极对接省内外优秀文化志愿服务团队赴安置点进行帮扶,利用安置点在外大学生寒暑假回家机会,向自己父母及乡亲传播优秀传统文化,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充分挖掘民间特色文化资源。在筹备好国庆、中秋、春节等节庆活动的同时,充分挖掘地方民族节庆资源,因地制宜引导苗族跳花节、白族山歌节、彝族火把节、布依族“六月六”等民俗文化品牌的打造和举办,逐步实现安置点节庆文化活动月月有,留住民族文化记忆,丰富群众文化生活。
持续加强送文化下乡行动。由市、县两级图书馆、文化馆每年分别配送面向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的文化下基层活动;市县博物馆开展送展览进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行动;鼓励市、县文化馆、图书馆、博物馆、演艺团体统一协同开展送文化下乡活动。
探索打造电子图书馆,实施公共文化机构免费WiFi全覆盖行动,提供免费WiFi服务,通过购买电子图书供搬迁群众借阅,由社区一次性统一支付一定费用后,群众即可通过扫码免费阅读,不但可提供文字、图片,也可提供音视频有声读物,老幼皆可受益。
(三)以“讲感恩”促成安置区良好文明风尚
开展感恩教育,坚持“教育引导、实践养成、制度保障”三管齐下,教育引导搬迁群众自觉拥护党的领导,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用好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道德讲堂、新时代农民讲习所等平台,开展一系列形式多样、长期不间断的活动,利用广播、电影等传统方式宣传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通过加强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开展扶志气、增智慧,大力宣传勤劳致富典型事迹和人物,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以身边事感染身边人,引导群众树立自强自立、不等不靠的思想;通过每户张贴新旧住房对比照片,利用乡愁馆展示迁出地、迁入地生产生活设施条件对比等方式,讲好搬迁故事,教育和引导群众牢记共产党好、社会主义好,感恩共产党的好政策。
创建文明社区,广泛开展公民基本道德规范和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教育,在社区内形成助人为乐、团结友善、扶贫济困的新型人际关系和良好道德风尚,不断提高社区文明程度。广泛开展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把安置点社区纳入文明单位创建范畴,组织评选文明家庭,推进移风易俗,形成崇尚科学、文明、节俭、诚信的良好风尚,树立健康向上的生活观念和生活方式。大力开展普法教育,强化搬迁群众的社会责任意识、规则意识、集体意识,正确引导他们依法管理自己的事情,维护社区秩序和安定团结,不断增强群众法制观念。
五、结语
目前,毕节正加快建设“两区一典范一基地”,安置区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是搬迁群众“搬得出、稳得住”实现“市民化”的催化剂,也是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时代主题之一。探索欠发达地区安置区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的“毕节道路”永远是进行时,推动毕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需要从学术、政策和实践的多维角度对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区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进行探讨,为建设百姓富、生态美、活力强的新发展理念示范区,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毕节新篇章贡献文化之力。
注释:
①毕节市文化广电旅游局2023年3月公共文化建设情况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