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视域下的彝文书法
——“全国彝文书法理论研讨会”综述
2023-02-11白伟伟王明贵
白伟伟,王明贵
(贵州工程应用技术学院 1.艺术学院,2.彝学研究院 贵州 毕节 551700)
2023年4月7日至9日,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推进彝文书法理论与创作发展”为主题的“全国彝文书法理论研讨会”暨“全国彝文书法展览”,在贵州省毕节市贵州工程应用技术学院举行,此次会议由贵州工程应用技术学院主办,西昌学院、楚雄师范学院、红河学院协办。会议旨在推进彝文书法理论研究与创作,进一步弘扬优秀传统文化,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大会收到来自北京、云南、四川、贵州、湖北等省市的汉、彝、苗、白、仡佬等各民族理论研究者和彝文书法创作者的文章33篇,书法作品196幅。理论研讨主要围绕以下五个论题展开。
一、彝文的产生
作为世界六种古典文字之一的彝文,与汉文是当今仍然在传承和使用的文字,另外四种皆已成为死文字。彝文的产生具有重要意义,是彝族进入文明社会的重要标志之一。与会的相关学者主要从彝文与农业文明的关系、彝文的发展过程以及彝文的造字与用字方法三个方面进行了讨论。
中央民族大学原副校长、国家民委中国民族语言文字应用研究院院长、博士生导师曲木铁西教授认为原始农业的产生大约在1万年前左右,农业的产生是文明产生的基础,文字的产生同农业的产生关系密切。他认为苏美尔文字是人类历史上最早达到成熟水平的文字。苏美尔文字后来简化为22个字母,成为了东方和西方拼音文字的始祖。这些字母传到西方之后派生出希腊字母,希腊字母又派生出拉丁字母和斯拉夫字母。在东方,它派生出阿拉美亚字母,由此又演化出印度、阿拉伯、希伯来、波斯等民族字母。中国的维吾尔、蒙古、满文字母也是由此演化而来的。中国的菽粟、苦荞等的驯化产生了甲骨文、彝文。在金沙江流域发现了苦荞驯化的踪迹。苦荞的驯化产生了彝文和彝族文明。这也是为什么彝族有“人间母为大,粮食荞为王”的谚语。彝族人生的所有节点都有苦荞的参与。
四川省凉山州木里县文化广播电视和旅游局向永贵老师认为彝文的产生和发展,经历了从刻木记事-图画刻符-象形文字-表意文字-音节文字等发展过程。从彝族始祖希米遮至阿布笃慕(六祖分支)时止,共传360代,每代以25-30年为一代,阿布笃慕之前彝族的历史约有9000-10800年。
贵州工程应用技术学院刘云副研究员认为作为表意的方块文字,古彝文也与汉字有相同的造字与用字法,即象形、指事、会意、形声、假借等方法,其中象形、指事、会意、形声是造字法,假借是用字法。象形是彝文的基本特征,也是彝文构字的基本方法,以象形法造的字,构成了彝文体系的基础。不过,与汉字不同,古彝文会意字组合的各部分不一定是独体字,有独体字与独体字组合的,有部件与部件的组合等。形声字属于合体造字法,由声符与形符两部分组成,其中形符表义,声符表音。相较于象形、指事、会意三种造字法,形声组合是批量生产表意文字最经济适用的方法,可以极大地提高造字的效率和减少识字用字的成本,不过,由于古彝文自创制以来,主要沿袭象形、指事、会意三种造字方法,形声造字法尚未发展起来,所以至今形声字很少。
二、彝文书法的称谓与概念定义
彝文书法作为一种艺术形式,其相对固定的概念与定义至今仍然不明。贵州工程应用技术学院王明贵研究员认为,关于彝文的称呼从古到今至少已有14个,但没有一个是用来称谓彝文书法的,他认为以“韪书”称谓较为恰当。选择韪书作为彝文书法的总称,使其作为一个概念的内涵得到深化,作为表达一种传统艺术形式得以承续,而其外延也得到拓展,使它的历史性专指得到发展,并且对未来出现的彝文书法形式进行了囊括。用韪书来指称全部彝文书法,使它从过去式的死词一下子变成活态的概念,将在彝文书法的整个历史发展过程中存续下去。同时,他还对彝文书法进行了界定,即主要指以彝族文字为书写工具和书写对象的具有一定审美价值的线条组合形式——即作品,以及以彝文书法为欣赏和研究或指导对象的相关书法的观念及理论。
三、彝文书法的历史发展
就一般意义而言,自彝族文字产生以来,就有了彝文书法,因此彝文书法的历史,就是彝族文字的历史。但真正提出彝文书法概念却相当晚近。王明贵就“彝文书法”从作品层面的实证到理论意义的概念正式形成进行了勾勒。他认为1992年在北京举办并随后在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举办的“首届全国彝族文字书法展”,首次提出了“彝族文字书法”的概念。1993年在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成立的“彝文书法研究会”首次提出了“彝文书法”的概念。1996年,王明贵在《贵州古彝文书法刍议》中首先对“彝文书法”的概念进行了学术解析。李乔以《试谈汉彝文字的产生、衍变、发展》为题为《中国彝文书法选》作序时提出了“彝文书法也可以成为艺术品”的说法;罗正富为该书作序时也使用“彝文书法”的概念;而该书的名称也是使用“彝文书法”的概念和标识。这本《中国彝文书法选》与1992年举办的“彝族文字书法”展览,从作品的角度为彝文书法提供了实证。之后,1998年丁诗建、李玉平、王继超主编出版了《明清彝文书法汇辑》和《彝文书法字帖》,第一本彝文字帖出版。这样,“彝文书法”从作品层面的实证到理论意义的概念正式形成。
四、彝文书法的结构形式与审美特征
彝文书法具有相对独特的结构形式和审美特征。刘云认为“象形”和“意象”既是古彝文创制的出发点,也是古彝文在造型上的追求。让文字富有图画般的美感,让文字充满诗意是古彝文造型在形式美和意象美上的鲜明特色。其次,古彝文的造型结构和书写规则充分考虑了人体生理特点,写起来顺手、自然、美观,不但符合大众审美习惯,而且符合科学实用的书写原则。从文化的角度看,古彝文不仅仅是注音符号,它还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透过奇妙的彝文造型,可以发现其不可替代的文化价值。
四川省凉山州盐源县党史与地方志办公室卢拉伙老师认为彝文书法具有对立统一美、形式意味美、结构美、用笔美、全幅意境美。
西昌学院麦吉木呷老师和阿牛木支教授认为彝文字的结构其实是结字、结体、布局、间架等,创作彝文书法作品时结合这些书写才能写得形式上更加美观。彝文书法字体结构主要有上下、左右、上中下、左中右、左弯、右弯、上弯、下弯、圆九种,书写这些字体时,粗细、轻重、力度和整体相结合,才能展现出彝文书法的艺术审美。彝文书法笔画的动态感,不仅在意境上有动感,而且在作品的思想上给人一种产生动态的联想,这就是彝文书法典型的意境。彝文书法的意境可以分为物体、动物及人物的动态意境。物体的动态意境是彝文书法中的笔画表现在物体的动态之中。动物的动态意境也同物体的动态意境,有某种动物在行走的模样。人物的动态意境是在书写彝文书法中,必须在一些笔画上形式与速度等方面体现出有人物的动态意境。彝文书法的意境最讲究的是字与字、行与行之间的笔端动作,因为这是书写彝文书法的一种旋律,用这种旋律来完成彝文书法作品是一种固化的旋律艺术,这种艺术是运笔与书写节奏相结合而成,其字的大小、粗细、长短等变化的节奏都在整体的意境上布置好后再书写,才能把握好运笔的方向、轻重等形态要素。
贵州省大方县文化体制改革和文化产业发展服务中心主任陈福来老师认为彝文书法的总体特征表现在从行款、笔型、笔画、书写要点、造字结构、运笔技法等方面。如从行款上来看,彝文书法遵循从上到下,左行竖书的书写规则,摩崖石刻与碑刻类落款有日期,古籍文献和木刻等类没有落款日期。彝文字的造型结构简单明了,象形韵味更加丰富,很多笔画是圆、曲、弧等。从运笔书写来看,彝文古籍文献中的运笔多取中锋运笔,而侧锋运笔的情况较小,回锋用笔和顿笔技法则极少出现。从整体字型结构和运笔、用笔、布局上来看,值得注意的是彝文书法从造字结构到书写顺序,都遵循了彝族以左为尊为大的传统理念,也符合人们的生理习惯。尊左行笔在彝文典籍文献中随处可见,其行笔都是从上到下,从左到右竖书的规则。在彝文造字方法上,其部首占主导位置,故彝文书法在行笔上往往会有长短、大小、粗细、偏斜、推插、轻重、留白、枯笔等手法。这与运笔相同,行笔时必需结合作品本身来谋篇布局。这样,才能更好地突显每个彝文字的个性特征,彰显彝文书法的整体艺术效果。贵州彝文字体方正,一直传承活态使用老祖宗初创的文字雏形,字体结构严谨规范,行款遵循传统法则。云南彝文字体呈扁平状,犹如正放的长方形,其行笔遵循彝文传统书写模式,严格按照从左竖写到右的规则。从凉山书法创作书写风格来看,几乎所有作品都是竖立着的长方形表音文字,与贵州、云南的彝文书写有着明显区别。
五、彝文书法的传承与发展应用
作为古典文字之一的彝文,其传承面临很多困难,遑论彝文书法。对此,四川省凉山州彝文书法学会罗剑平会长认为当下彝文书法面临如下几个困境:融入困境、参与困境、机制困境和资金困境。破解困境的对策在于提高对彝文书法历史地位的认识;加强组织建设,形成发展合力;精心组织彝文书法技艺的传承与发展研究。
西南民族大学西南民族研究院王智薇博士等认为做好彝文书法非遗的基础就是要进一步挖掘非遗的价值,即挖掘彝文书法的文化魅力,将其文化记忆通过彝族文字与书法技法物化为可以流通和流传的实物。通过继续深挖彝文书法的历史传统和技艺,呈现其社会、经济、文化的价值和角色,展示其在历史及现代社会生活中的记忆功能,提升其文化价值,呈现文化符号。形成彝文书法的文化符号体系构建,实现“非无质文化遗产”到“非物质文化资源”的活态转化。使彝文书法成为一种被物化的记忆,作为一种物化的符号进行流通。
云南大学昌新艺术学院谌秋玉老师针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视域下如何保护、传承和发展云南地区彝文书法提出三条策略:利用“非遗”保护的基本原则发展云南地区彝文书法;建立与完善云南地区彝文书法的规范体系、扩大云南地区彝文书法普及范围;依托地方政府部门,加强对外交流,借助旅游平台,促进云南地区彝文书法发展。该策略尽管是针对云南地区,但实际同样适用于贵州、四川等地。
会上除集中讨论了上述五个话题外,还有一些个案研究也可圈可点。红河学院龙倮贵研究员对滇南彝文系统书法进行了专题研究。认为滇南传统彝文主要流行和传承于红河南北两岸彝族地区。滇南传统彝文既是红河南北两岸彝族地区自称“尼苏”“纳苏”“倮倮”“阿哲”“濮拉”共同使用和传承的彝文及其彝文古籍文献,又是这四个彝族支系和彝语方言按各自方言方音土语念读的“书同文”。文章还从滇南彝文系统及其古籍文献的界定入手,重点讨论了滇南彝文系统及其古籍文献的分类和特点,并着重探讨了滇南彝文系统的笔画规则与笔画顺序、彝文古籍文献的书写形式与方法。认为其书写规则、书写形式、书写方法及其分类整理与其他地区彝文系统及其古籍文献既有共性又有差异。但现当代由于汉文图书读物排版、阅读的影响,部分年轻毕摩特别是彝文书法家,其彝文古籍文献书写、彝文碑刻、彝文联楹,与汉文图书读物书写排版和汉文书法别无二样。因此,龙倮贵希望研究者和创作者应敬畏遗产、端正学风,在继承传统和传承传统的同时,不要盲从盲追,改革创新必须遵循彝文及其古籍文献书写规则和理论依据,从而还以彝文传统书法的本源与本真面目。
四川省凉山州昭觉县彝族服饰文化研究中心阿吉拉则先生对岭光电先生的彝文书法作品进行了研究。岭光电是彝文书法的先驱,他的彝文书法创作活动及其书法作品,有着里程碑式的意义。阿吉拉则认为岭光电深厚的彝族文化学养和不凡的汉文功底,涵养和支撑了他的彝文书法创作实践,从而使他的彝文书法遵循传统又富有创新特质、形成笔画圆润优美、字体雄健端庄和意蕴深邃厚重等特点,从内容到形式,相映成趣,相得益彰,铸就了独特的彝文书法审美风格。
楚雄师范学院语言文化学院贾锦涛老师通过书法视角,以“科斗书”之科斗法对爨字的技法进行了研究。认为爨字为彝族文字,其状类似古篆,形如科斗。受彝族原始宗教信仰和爨字早期书写形态的影响,明清时期书者多以科斗笔法写爨字,故其形如科斗。爨字的科斗笔画不仅出现在墨迹中,而且在彝族石刻和木刻中同样存在。此外,爨字科斗笔画的特点还影响到爨字的取势。总之,以科斗法写爨字是将汉字笔法与爨字书写相结合的一种创造。这种创造既表现了爨字特色,又为爨字书法的发展、彝汉文化的交融开辟了一条蹊径。古人以科斗“倒薤法”书写爨字,是对传统笔法的一种创造性应用,映射出民族文化在艺术上的交流与碰撞。
此次“全国彝文书法理论研讨会”暨“全国彝文书法展览”积极推动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一次重要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