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生态共同体视角的东北地区生态协同共建关系研究

2023-02-11谷国锋

税务与经济 2023年1期
关键词:消耗率东北地区贡献

赵 欣,谷国锋

(1.东北师范大学 地理科学学院,吉林 长春 130024;2.内蒙古民族大学 经济学院,内蒙古 通辽 028000)

一、引 言

生态建设是跨区域的系统问题,各区域应打破“一亩三分地”的思维,通过积极有效的合作,探索协同共建良好生态环境的切实可行之路,实现生态发展的互利共赢,共同构筑区域生态共同体。生态共同体是一个应对动态性、复杂性、竞争性的人类生存环境系统的统一体。[1]其中,共同体是一个表示事物集体单位的词汇,[2]一直是学术界研究的热点关键词,学者们以不同的视角衍生出很多相关概念,包括自然共同体、地区共同体、社会共同体、人类命运共同体等。[3-5]而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包含着重要的时代价值,具有一定的政治高度,该理念中蕴含着生态共同体的深刻意蕴。由此,生态共同体的含义可以界定为,自然资源和经济社会联系较为紧密的各区域共同治理生态环境,共同承担生态权责,并共享生态文明建设成果,最终形成的生态环境与经济社会协同发展、生态要素有机融合、各区域共生共利共荣的地域性共同体。[6]可见,构筑生态共同体符合新时代生态建设的基本要求,可以更加有效地贯彻新发展理念的丰富内涵,是促进区域之间能更好地协调发展的创新机制。

在构筑生态共同体的理念指导下,探讨区际间生态协同共建问题,不仅可以充分发挥区域内部各行政区的优势,更有利于区际间形成合力来健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从而促进更高一级区域整体协调发展。目前,关于生态共建问题,学者们从不同的角度,采用不同的研究方法进行了相关研究。[7-10]例如,对区际生态共建关系采用的测算方法主要有:建立生态生产总值核算体系进行测算的方法,构建生态压力人口模型进行测算的方法,应用DEA模型从投入产出角度测度生态贡献的方法等,为客观衡量区际生态共建关系奠定了计量基础。[11-13]然而,从研究区域来看,关注东北地区的研究则几乎没有。

近年来,随着东北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出现了一些生态环境问题,已经直接或间接对社会经济的持续性发展产生了影响。鉴于东北地区内部地域互邻,山水相连,生态资源与生态环境相似,是密不可分的统一整体,因此必须从整体思维和系统思维着眼生态环境的协同共建。由此,本文在“生态共同体”视阈下,按照生态消耗—生态贡献—生态共建关系的研究思路进行研究。首先,假设东北地区为一个封闭区域,且生态—经济利益联系紧密;其次,构建生态贡献指数模型,测度并探索东北地区各地级市的生态协同共建关系问题,客观反映生态补偿区与生态受偿区的分布差异;最后,提出具有针对性的东北地区生态共建共享对策,以期对其他地区乃至全国的生态环境协同保护和治理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参考价值。

二、理论框架与研究方法

(一)理论框架

1.东北地区生态协同共建的重要性。我国经济已进入新常态,当前,尤为重要的是实现区域的协调发展,以及增强内生动力。从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来看,已经从注重非均衡转向合作共建,从效率优先兼顾公平转向缩小差距、协调发展的新路径,优化资源空间配置,加强区域合作,大力支持需要扶持的区域,补齐短板,缩小差距,从而做到有序、有节奏、有效率地发展。我国区域发展的大格局也已经形成,高质量发展为重要的贯穿主线,以四大板块为基础,三大战略为引领和支撑,从而最大限度地覆盖全国各个区域,产生叠加、融合和协同等多重效应,达成激发内生活力、拓展经济发展空间、提升经济潜在增长率的目的。其中,四大板块中的东北地区具有特殊的地理区位、经济地位以及重要的生态安全区位,尤以生态安全区位最为关键。东北地区的生态系统非常典型,一直都是我国非常关键的生态功能区,在保护我国生物多样性以及涵养水源和防风固沙等方面都有着积极重大的贡献。切实保护好东北地区的生态环境,不仅关系着本地区的生态安全建设,也和“三北”地区、甚至和全国的生态安全建设密切相关。

由此可见,东北地区的生态建设举足轻重,而从生态建设的本质来看,是一项系统性问题,区域内部的各行政单元进行合作共建是必然趋势。因此,东北地区应在构筑生态共同体理念的导向下,剖析区域内部各行政单元的生态协同共建关系,探寻有针对性的生态共建举措,从而推进东北地区建立统一的绿色利益机制,加大环境协作治理力度,最终实现生态共建共享,共同推动绿色发展。此外,在我国碳达峰、碳中和“3060”目标的发展大局指引下,东北地区如果能不断提升合作共建水平,共同保护生态环境,联防联控各类污染,加快产业绿色转型升级,将为“双碳”目标注入强大动力,为实现“双碳”目标做出重要的贡献,这也是东北地区的战略定位,是必须承担的重大政治责任。

2.东北地区生态协同共建关系研究假设及框架。如前所述,生态共建指立足生态共同体理念,尊重生态系统的变化规律,明确区域内部各行政单元之间的生态关系和生态权责,并以服务生态系统及生态资源为主线,遵循新时代生态建设的目标要求,地区整体统筹制定相关政策法规,统筹利用、配置和规划生态资源,共同进行生态建设,共同付出生态治理成本,最终共享生态建设成就,达到共赢目标。由此,研究生态协同共建关系,应选取内部生态环境和经济社会发展关系较为紧密的地区,并假定其从属区域之间无行政隶属关系,将其视为统一的、封闭的整体区域系统来进行探究。

基于以上分析,本研究假设东北地区是一个封闭的生态—经济利益密切联结的地区,各个地级市之间也不存在行政隶属关系。然后,按照生态消耗—生态贡献—生态共建关系的研究理论框架,对东北地区生态协同共建关系进行研究,着重依据生态投入和消耗来对生态贡献进行计量测度,并以此为依据来衡量各地级市的生态权责,力求体现出各地级市之间的生态公平与正义。也就是当某地级市的生态贡献测度结果为生态投入大于生态消耗时,那么该地级市就属于生态贡献方,可以理解为该地级市的生态系统服务存在正向的外部性,为整体区域系统的生态建设提供了较多的贡献,生态保护功能也承担的较多。另外,当某地级市的生态贡献测度结果为生态消耗大于生态投入时,该地级市即为生态索取方,可以理解为该地级市消费了其他地级市的生态系统服务,对整体区域系统的生态建设贡献较少。由此来确定东北地区生态协同共建关系,从而提出具有针对性的、行之有效的生态协同共建共享策略。

(二)研究方法

1.生态消耗率测算方法。区域生态消耗率反映的是生态投入与生态消耗的关系,难以客观进行测算。因此,本研究应用Super-SBM模型[14](具体测算方法见参考文献,不再赘述),来测算东北地区各地级市的生态消耗率。在Super-SBM模型中,选取生态投入作为投入指标,生态消耗作为产出指标,各地级市的生态消耗率就是模型测算得到的效率值,可以将其记为EC(Ecology Consumption)。

根据Super-SBM模型,EC越大,表明该地级市生态消耗较多,相对生态投入较小,生态贡献越小;EC越小,表明该地级市生态消耗较少,比较而言生态投入则较大,从而生态贡献越大。可见,EC与地级市生态消耗呈正相关关系,同理与该地级市生态贡献呈负相关关系。

2.生态贡献指数测算方法。根据上述Super-SBM模型,可以测得东北地区34个地级市的生态消耗率,直接反映出各地级市生态消耗的多少。为了明确东北地区各地级市的生态协同共建关系,需得到生态贡献指数[7],可以将其记为ECI(Ecological Contribution Index)。生态消耗率转换成生态贡献指数的具体计算公式如下:

上述公式中,ECIi是第i个地级市的生态贡献指数,ECi是第i个地级市的生态消耗率,ECmax、ECmin、ECmid分别为所有地级市的生态消耗率最大值、最小值以及中位数。

最后,利用生态贡献指数来确定东北地区生态协同共建关系。若ECI>0,则该地级市在生态协同共建关系中是生态贡献区,属于生态受偿地级市;若ECI<0,则该地级市在生态协同共建关系中是生态索取区,属于生态补偿地级市。此外,还可以根据ECI绝对值的大小来区分生态贡献和生态索取的高低,即在所有生态贡献区中,ECI越大,生态贡献就越大;在所有生态索取区中,ECI绝对值越大,生态索取就越多,按照补偿原则,需要其支付的补偿就越多。

3.计量指标体系。依照Super-SBM模型的原理,本研究构建生态投入和生态消耗指标体系。遵循实用性、可获得性、可操作性的原则,对各个指标进行科学选取,构建的指标体系可以为相关部门提供生态补偿标准的技术支撑,也利于今后相关部门对生态系统服务核算数据进行常态化采集。由此,建立指标体系如表 1 所示。[13]

表1 生态消耗率计量指标体系

该指标体系包括生态投入和生态消耗两部分,其中生态投入主要指生态用地投入和经济投入。生态用地投入选择的是具有生态服务功能的物质载体的典型代表,包括草地面积、林地面积、水域面积和耕地面积四类。理论上讲,这四类生态用地面积越大,生态效益越高,而且这些生态用地产生的生态效益还带有正向的外部性,对周边地级市会产生外溢价值。但要明确的是各个地级市保护生态用地是需要大量成本的,而且为了保持一定的生态用地面积,会限制一些建设用地的扩展,这些都是以失去经济发展机会得来的,因此将该项指标计入生态投入之中。经济投入指标选择的是节能环保投入,该项指标是指地级市在保护生态环境、节约资源、污染防治等方面付出的成本,该项投入越多,地级市的生态环保力度就越大,因此将该项指标也计入生态投入之中。

从生态消耗指标选取情况来看,主要考虑的是地级市在经济发展、人口承载等方面对生态环境的扰动和对生态资源的消耗。遵循可操作性原则,没有选取技术和劳动力等指标,最后筛选出三项指标代表生态消耗:一是地区生产总值,测度的是某地级市在生态系统整体服务上的消耗;二是第二产业生产总值,主要测度制造业、建筑业等行业对生态资源的耗费和占用;最后一项指标是常住人口的数量,测度的是人口对生态资源的消耗。这三项指标越大,污染排放的就越多,对生态资源的消耗就越多,占用的生态系统服务也越多,对生态系统整体的干扰就越大,因此将该三项指标也计入生态消耗之中。需要说明的是,虽然地区生产总值和第二产业生产总值这两项指标具有一定的相关性,但本文主要考量的是东北地区各地级市的生态协同共建关系,因此,指标的共线性问题不影响研究结论。

三、实证分析

(一)数据来源

本文主要研究的是狭义的东北地区,包括辽宁省、吉林省和黑龙江省的地级市。所用数据主要来自CEIC经济数据库、中国城市统计年鉴、东北三省及各地级市的统计年鉴、中经网统计数据库等。需要说明的是,吉林省的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和黑龙江省的大兴安岭地区数据缺失较多,因此不作为研究对象,最终确定研究区总计包含34个地级市。

(二)结果分析

1.生态消耗率测算结果分析。按照前文所述的研究方法,首先应用Super-SBM模型,测算得出东北地区各地级市的生态消耗率,如图1所示。

图1 东北地区各地级市生态消耗率

东北地区各地级市生态消耗率的总体特征如表2所示,从均值、标准差、中位数、最大值以及最小值来看,各地级市的生态消耗率存在一定差异性,辽源市生态消耗率最高,达到1.8616,其次分别是盘锦市、营口市、沈阳市和大连市;生态消耗率最小的是黑河市,仅为0.0911,再次是白城市、佳木斯市、双鸭山市和牡丹江市。从省级层面来分析,生态消耗率平均值最高的是辽宁省的各地级市,但是该省生态消耗率的变异系数远远低于吉林省和黑龙江省,并低于东北地区整体水平,说明该省各地级市之间生态消耗率差异不大,普遍较高;而黑龙江省地级市的生态消耗率平均值最低,但是变异系数最大,高于吉林省和辽宁省,并超出东北地区整体变异系数,说明该省各地级市之间生态消耗率差异较大;吉林省地级市的生态消耗率平均值与变异系数都处在上述两省之间,处在中间状态。

表2 东北地区生态消耗率测度描述性统计量

根据东北地区生态消耗率测算结果数据特征,将各地级市按照生态消耗率值的大小分为四种类型区,分别为低消耗区(生态消耗率 <0.3),中消耗区(0.3≤生态消耗率 <0.8),高消耗区(0.8≤生态消耗率 <1.1),超高消耗区(生态消耗率≥1.1)。分类后发现:鸡西、白城、双鸭山、伊春、牡丹江、佳木斯、黑河、鹤岗、松原等9个地级市处在低消耗区;中消耗区包含阜新、七台河、白山、丹东、哈尔滨、通化、吉林、抚顺、朝阳等9个地级市;辽阳、葫芦岛、四平、齐齐哈尔、鞍山、铁岭、锦州、本溪、大庆等9个地级市处在高消耗区;其余7个地级市,包括长春、绥化、大连、沈阳、营口、盘锦、辽源处在超高消耗区。总体来看,生态超高消耗区和高消耗区主要位于东北地区的中轴线上,中轴线两侧的地级市主要为生态低消耗区和中消耗区,此外,从南北来区分,分布在北部的地级市生态消耗率普遍偏低,南部的地级市生态消耗率普遍较高。因此,东北地区地级市生态消耗率整体上形成了“中轴线高、两翼低,北部高、南部低”的格局,此外,中消耗区和低消耗区呈现连片分布,生态超高消耗区呈点状零散分布。

2.生态贡献指数测算结果分析。将生态消耗率转换成生态贡献指数,从而确定东北地区各地级市的生态协同共建关系,如表3所示。

表3 东北地区地级市生态贡献指数及协同共建关系

图2更为清晰地刻画了东北地区各地级市的生态贡献指数情况。整体来看,在东北地区34个地级市的生态贡献指数中,有17个位于正值区,17个位于负值区。以形成原因进行划分,将负值区划分为两类,正值区划分为三类。从生态贡献负值区来看,一类是沈阳、大连和长春等地级市,分析该类地级市ECI<0的主要原因,在于其GDP总量较大,常住人口更是位于东北地区各地级市前列,导致其生态消耗过大,虽然节能环保投入力度较大,但是整体上生态消耗远大于生态投入,因此,生态贡献为负值,在东北地区生态协同共建关系上属于生态补偿区;二类是鞍山、本溪、营口、辽阳、盘锦以及大庆等地级市,相比于第一类地级市,分析第二类地级市ECI<0的主要原因,是其第二产业生产总值较其他地级市要高,在统计年鉴中查找第二产业占GDP的比重,发现其都在40%以上,一些地级市甚至达到50%,导致其生态消耗率较高,在整个东北地区生态协同共建关系上,归类为生态索取区,对整体区域系统的生态建设贡献较少,同时消耗其他地级市的生态系统服务也较多。从生态贡献正值区来看,一类是黑河、丹东、牡丹江、佳木斯、伊春、双鸭山、鸡西、白城、白山、通化、松原等地级市,该类地级市的生态贡献指数为正值,在东北地区生态协同共建关系上属于生态贡献区,分析该类地级市ECI>0的主要原因,在于该类地级市的生态用地包括林地、草地的面积非常辽阔,并且常住人口相较于其他地级市并不多,地区生产总值也相对较低,从而导致其生态消耗率低,属于东北地区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外溢地区,在地级市间生态服务上起到了一定作用;二类是哈尔滨、吉林等地级市,尽管此类地级市的地区生产总值和第二产业生产总值不低,但是该类地级市的生态用地广阔且产业发展较好,节能环保投入也在各地级市中排名靠前,因此生态消耗率不高,ECI>0,也属于东北地区生态协同共建关系上的生态贡献区;三类是七台河、鹤岗、通化、抚顺等地级市,属于生态用地面积不大,节能环保投入不多,但GDP等产出也较少的地级市,经Super-SBM模型测算得出其生态消耗率也较低,从而这些城市在东北地区生态协同共建关系上也属于生态贡献区,其生态建设也产生了正向外部性。

图3较好地展示了东北地区34个地级市生态协同共建关系格局,整体来看,以中轴线为界,生态受偿区主要位于东北地区的东部,而西部除黑河、白城、松原、阜新等地级市外都为生态补偿区,因此,东北地区地级市生态协同共建整体上形成了“西部受偿,东部补偿”的关系格局,并且生态补偿区和生态受偿区都呈集中连片分布的状态。

图3 东北地区生态协同共建关系格局

四、结论与对策

(一)主要结论

本研究基于Super-SBM模型,遵循投入产出思路,构建了生态消耗率指数测算模型,在此基础上,假设东北地区是生态—经济联系紧密的封闭区域,对该地区各地级市生态消耗率进行了测算,并由此得到各地级市的生态贡献指数,最终确定东北地区的生态协同共建关系。主要结论如下:

1.本研究应用Super-SBM模型来测算生态消耗率,以生态投入与消耗关系来核算,采用的数据指标也较为科学和容易获得,原理简单,易于操作,并能较为客观地反映出研究区域的生态贡献问题。但由于该模型的假设是研究区域应为一封闭区域,并且内部生态—经济联系较为紧密,因此,该测算结果较为适合区域内部的比较研究,并不适合区域以外的对比评价。

2.本研究所采用的指标体系中,生态投入主要包括用地投入和经济投入两个方面,包括资源和资金等,其中,用地投入指标为各地级市的耕地面积、林地面积、草地面积和水域面积,经济投入指标选择的是节能环保投入;生态消耗方面选择了地区生产总值、常住人口和第二产业生产总值等几个指标,重点关注人口、产业和基础设施运行等方面对生态系统的扰动,以及对生态资源的消耗等。经测算,东北地区34个地级市按照生态消耗率值的大小分为四种类型区,分别为低消耗区、中消耗区、高消耗区和超高消耗区,整体上形成了“中轴线高、两翼低,北部高、南部低”的分布格局,此外中消耗区和低消耗区呈现连片分布,生态超高消耗区以点状零散分布呈现。经本研究证实,该生态消耗率计量指标体系较为简单明了,也较为合理,且可行性强,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和实用性。今后的研究可以考虑进一步扩展指标体系,增加更多的实用性考核指标,使其更加严谨和科学。

3.本研究依据生态投入和消耗来对生态贡献进行计量测度,从而确定东北地区生态协同共建关系逻辑,体现了各地级市之间的生态公平与正义。当某地级市的生态贡献测度结果为生态投入大于生态消耗时,那么该地级市就归为生态贡献方;反之,当某地级市的生态贡献测度结果为生态消耗大于生态投入时,该地级市即为生态索取方,共享了其他地级市的生态服务,归为生态补偿地区,此外,ECI的绝对值越大,其需要支付的补偿费用就越高。整体来看,在东北地区34个地级市的生态贡献指数中,有17个位于正值区,17个位于负值区,并根据形成原因将负值区划分为两类,正值区划分为三类。最终确定东北地区34个地级市生态协同共建关系格局如下:以中轴线为界,生态受偿区主要位于东北地区的东部,而西部大部分地级市都为生态补偿区,并且生态补偿区和生态受偿区都呈集中连片分布的状态,整体上形成了“西部受偿,东部补偿”的关系格局。

(二)主要对策

基于以上分析,本文提出东北地区加强区域合作,实现生态协同共建共享的对策如下:

1.健全生态补偿长效机制,强化生态补偿实施的主体责任。利用本研究中的生态消耗指数模型,参照国土空间规划功能分区,针对东北地区各地级市经济发展差异和公共财政水平,制定出台完整的生态—经济功能区生态补偿标准测算方法,从而确定生态贡献区、生态补偿区。建设生态补偿常设机构,健全生态补偿长效机制,将生态补偿实施的主体责任明确落实好。并设立生态补偿基金,制定科学合理的经济补偿标准,对供给者进行一定经济补偿,对受益者要收取相应费用,实现生态发展的互利共赢。

2.协同共建生态共同体,共享共赢生态建设红利。如前所述,东北地区是密不可分的统一整体,在经济发展、社会治理等方面都是优势互补的,生态环境效益更是关系到区内各个行政单元,可以说一荣俱荣、一损俱损。为此,要打破“一亩三分地”的思维,服务大局,积极主动参与到生态共同体建设中,最终实现生态共建共享。

3.建立统一发展机制,以点带面促进区域激励相容。东北地区各地级市应共同严守生态红线,协商制定生态共建工作的方案和具体时间表,并共同制定绩效考核办法和考核指标体系,定期对地级市提供的生态服务与生态产品进行考核;在公共投资中加大生态共建资本投入,在公共财政中增加对全国和东北地区生态产品的购买,并充分实现其价值,达到“前人栽树、后人乘凉”“邻里栽树、大家乘凉”的目的;不断完善生态转移支付制度,加大生态涵养区和保护区的财政转移支付比例,加强跨行政单位的生态公共产品交易。

4.平衡长短期利益,实现生态涵养与经济发展同步。对于任何区域来讲,生态建设都非常重要,但也不能忽视经济发展,或者只追求经济效益而不顾生态安全更是错误的发展方式。东北地区应在协同共建生态环境的同时,加强相关产业的协同发展,如生态旅游业以及生态服务业等,切实解决区域内居民增收和就业问题,以生态建设促进产业绿色转型升级,以生态建设促进和谐社会发展,以生态建设促进地级市间协调发展,从而实现生态保护和经济发展的激励相容。

猜你喜欢

消耗率东北地区贡献
东北地区打造对外开放新前沿的重要意义与主要举措
2080年印度地下水消耗率可能增加两倍
VVT与LPEGR对混合动力汽油机燃油经济性的影响
中国共产党百年伟大贡献
为加快“三个努力建成”作出人大新贡献
为什么人参喜欢长在我国东北地区
为什么人参喜欢长在我国东北地区
直流充电机效率对纯电动汽车能量消耗率的影响
贡献榜
海洋贡献2500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