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学校田径场地科学管理与有效利用的措施

2023-02-11翁士洋

文体用品与科技 2023年2期
关键词:田径场体育场地体育

翁士洋

(温州大学体育与健康学院 浙江 温州 325035)

1、前言

随着社会经济快速发展,人民健康意识水平不断提升,人们在生活水平提高的同时,带来了城市化疾病和身体素质下降等问题。越来越多的人喜欢上跑步和健身,而社会专业化体育健身场地远不能满足人们的生活和健身需求,加之我国地广且人口众多,体育场地建设需要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学校场地的有效利用和开发挖掘就显得意义重大。加强学校体育场地的管理,可以最大程度满足学生的教学和训练,促进学生身体素质能力提高,另外科学有效把学校田径体育场地面向社会开放,既是响应全民健身口号,又将学校闲置场地资源转化为经济效益,加快我国体育场地建设事业快速发展。学校田径场地的科学管理不受重视,学校免费开放供群众使用仍不受群众欢迎。因此,切实结合当代人民群众的需求,科学管理和开发学校田径场地,彻底改变学校田径场地利用率低和管理不当的现象。

2、学校田径场地科学管理与有效利用的意义

2.1、落实国家政策,符合社会和学校发展要求

学校田径场地的科学管理与有效利用,是落实《关于公共体育场所进一步发挥体育功能、积极向群众开放的通知》、《关于公共体育场馆向群众开放的通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时期体育工作的意见》、2003年国家下发的《公共文化体育设施条例》、2006年《全国学校体育场馆向社会开放试点工作方案》、2009年的《全民健身条例》政策等等,国家一系列政策出台鼓励学校向社会开放体育设施,符合国家社会的发展要求,将学校体育设施使用实际,有效利用并面向社会经营管理,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开发一定经济价值,缓解学校体育专项经费和其他经济压力。

2.2、提升服务质量,促进学生成才和健康发展

学校体育教学改革的深化,学生对田径体育场地的管理水平有了较高的要求,在参加体育锻炼中需要器械锻炼,或者专业化的指导等,加强学校体育场地的管理,积极宣传体育锻炼的重要性,设置专业的管理人员,鼓励举办多种多样的体育活动,培养学生的体育学习兴趣,保障学生有着丰富的课余活动。完善器材设备的保养和更新,保持锻炼人员有着良好的锻炼心情,加强体育场地管理者的服务态度,强化体育场地的功能和作用,为学生全面发展做出贡献。科学有效的管理,为顺利开展学生体质测试工作打下基础,提高学校田径体育场地的管理水平和利用效率,极大改善学生学习和生活质量,落实全民健身深入开展并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成才。

2.3、扩大社会开放,提高场地利用和经营效力

目前,我国学校田径场地普遍存在无法产生经营效益,国家财政不足没有标准场地,学校田径场地多数没有开放运营。为了实现学校田径场地的效益,需要面向社会群众的需求,开发多样的社会开放和经营形式,提升场地的管理和经营水平。切实按照国家标准建设标准化田径场地,合理布局和规划学校运动场地面积,避免体育资源的重复建设和浪费。在开放社会过程中,布局地区整体人口和消费情况,建立综合多功能的田径场地,提前躲避单一规划和建设,充分调研社会群众,社会开放力度结合学校教学使用状况。最大限度提高田径场地对外开放情况,建设综合利用率高的田径场地,加强田径场地管理和开发,提高田径场地的经济效益和社会功能。

3、学校田径场地的概念和主要功能

3.1、学校田径场地的概念

学校田径场地包括田径跑道、草坪和外侧的田赛项目场地。主要用于体育教学、训练、课外活动和体育竞赛,又分标准田径场地和非标准场地。标准田径场地是一个半圆式的400m跑道,由两个长171.92m的直道和两个长228.08m的弯道组成,跑道多是红色塑胶跑道,跑道线为白色,宽5cm。非标准田径场地通常是200m、250m或300m的跑道,主要受场地面积限制,无法修建标准的田径场地。场地中央都是由人工草皮或者天然草皮种植的足球场地,跑道弧顶的场地主要包括跳高、跳远等三级跳远场地,以及铅球、标枪、铁饼的各类投掷项目场地组成的田赛项目场地。

3.2、教学和训练功能

学校田径场地的主要功能之一是服务师生教学,是学校体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好坏直接关乎体育教学工作的目标。学校体育教学80%以上在室外进行,充分利用田径场地能够开展相关田径类教学和足球项目课程,以及武术、太极拳、其他室外项目等,学校体育教学任务是教育目标实现的途径。学校体育田径训练队建设关乎国家竞技体育人才的培养,在专业标准的田径场地上训练,不仅能够提升学生的健康水平,加强学生参加课余体育活动,同时也为国家培养优秀体育后备人才的任务,加强体育特长生的科学训练,不断提升其竞技水平和运动能力,为国家优秀竞技人才的培养拓宽渠道。

3.3、体育竞赛和综合功能

学校体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体育竞赛,丰富多彩的体育竞赛能够吸引学生的参与,提高体育锻炼兴趣,培养其终身体育意识,恰恰学校田径体育场地的建设是促进学生发展的重要因素。学校体育场地建设必须考虑学生的需求,满足学生基本的生理和心理要求,切实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竞赛功能取决于学校田径场地的标准和质量,对比赛的项目和层次有直接影响。学校的田径场地能够开展其他项目活动,比如,大型文体活动、群众集体健身活动、文艺表演和高规格的社会性体育赛事等。充分利用田径场地的综合功能,发挥体育场地的优势和主体功能,拓宽体育场地的综合利用空间,满足社会人民健身娱乐需求。

4、学校田径场地的管理和利用现状

4.1、学校田径场地的卫生和管理养护现状

学校田径场地的卫生管理最能反映学校体育场地管理的水平,对使用者能够产生直观的视觉冲击,好的环境能够吸引学生和群众来此锻炼,好的形象能够形成良好的社会口碑。目前,大部分学校的田径场地存在树枝杂物乱丢乱弃,场地垃圾不能及时清理现象,严重影响学生体育学习心情,以及社会群众的锻炼场地选择。必备的场地设施和器材能够有效提高人们的锻炼效果,同样也是田径场地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体育设施管理与养护的好坏,直接影响锻炼人员的心情和锻炼的效果,而60%以上的学校缺乏对田径场地体育设施的保养和维护,设备器材落后质量差,建设器材位置和损坏器材摆放随意,田径场地工作人员对卫生和管理重视程度认识不足,从而不能充分发挥体育场地的功能和价值。

4.2、学校田径场地的服务管理和制度建设现状

学校田径场地的管理水平受管理人员的素质水平高低影响,管理科学、服务良好的体育场地,能够吸引锻炼者前来参加锻炼,提升学校体育场地的综合能力和层次。部分学校田径场地长期处于无管理人员状态,有的学校则管理人员服务态度恶劣,管理手段欠佳,想要学校体育场地的社会化,需要加强学校田径场地的科学现代化管理,提升服务水平和管理技能,不断努力提升学校田径场地整体的层次水平。学校田径场地的管理往往离不开规章制度的建立,制度的建设能够保障体育场地的顺利发展,在处理运营突发问题时,严格按照规章制度规范执行,才能有效促进学校田径场地的管理,发挥田径场地和体育设施的功能和作用。学校整体田径场地规章制度建立总体情况较差,忽视重要应急防险制度规章,忽视执行和落实,严重致使场地损坏和不文明现象履现等。

4.3、学校体育教学和课余时间的使用现状

学校田径场地的主要使用对象是在校师生,还包括部分社会团体和个人。田径场地的使用时间取决于体育课程的安排时间,主要集中于上午的10:00-12:00和下午15:00-17:00之间,这是学校田径场上课时间的黄金时期。体育锻炼的年级阶段存在差异,普遍低年级在田径场地体育锻炼或活动的人数较多,主要由于不同学校类型不同,学生的锻炼习惯和方式存在差异。在学校教学内容上,各学校的教学内容除基础项目外,还设立有独具特色的校本体育课程,使各学校田径场地的使用状况存在不同。在小、初、高和大学各阶段,校内课余锻炼的学生多是非体育专业学生,这一时期主要是学生自主利用田径场地,从事运动减肥、羽毛球、足球比赛或羽毛球、毽球等体育活动。学校田径场地利用最高时期是春夏季,有利于学校体育工作开展和落实,学生充分利用田径场地在课余时间锻炼和运动,提高场地利用率和促进体育工作开展。

4.4、学校田径场地的社会群众使用现状

受国家对未成年的保护政策要求,小、初中学校的田径场地多处于学校自用阶段,社会团体和个人极少能够使用场地。高校的田径场地多对外开放,但是往往开放时间的不固定性,导致社会群众的体育锻炼利用率不高,人民群众的活动和锻炼受学校政策影响,存在不固定性,从而导致社会群众不愿去高校田径场所进行锻炼。在学校田径场地课余时间中,社会群众的主要锻炼方式为健步走、跑步、跳绳和羽毛球活动,这部分人群主要包括中老年人和青年人,老年人多选择太极、健步走或者广场舞等,青年人多喜欢健身或想减肥,进行高强度的体育锻炼活动,同时受场地费用的影响,高校田径场地的使用者多为中老年人,一定经济基础的青年人多选择需要费用的健身房或者健身综合馆进行锻炼。学校田径场地的整体社会使用率不高,主要受时间和锻炼人群等因素制约发展,想要加快提高学校田径场地的社会利用率,必须结合社会群众的体育锻炼方式和消费需求,建立环境优美、体育设施配备充足的学校田径场地。

5、学校田径场地管理和利用存在的问题

5.1、对外开放水平不够,宣传不足,缺乏科学管理

在学校田径场地的管理和利用中,存在场地开放程度不足问题,甚至只用于体育教学和训练,不对社会团体和个人开放,使得体育场地的维修只能依赖财政拨款,不能获得经济效益。在开放时存在时间不固定和不合适,开放管理不严格落实执行,导致场地利用率低,不利于田径场地管理和利用的良性发展。学校场地建设和功能情况宣传不足,没有特定的网上公众服务平台、公益性广告和信息公告,社会居民对体育场地的使用和开放时间不了解,对田径场地内部环境不知情,使得学校田径场地的知名度提不上,服务社会居民健身功能不能落实,造成需求和管理产生矛盾。学校田径场地的管理存在机构不完善,忽视田径场地的教学和对外开放工作,管理者忽视周边锻炼人群的调查,工作和管理经验不足,使得对外开放和服务社会任务无法完成,严重影响田径场地的周边辐射能力和利用效率。

5.2、管理人员素质较低,观念落后,缺乏养护资金

学校田径场地的管理人员素质不高,忽视对管理人员的考核和选拔,简单安排值班人员,轻视田径场地管理人员的素质培养,致使管理工作者缺乏责任心,不能系统科学安排田径场地经营与管理,缺乏田径场地理论与实践知识,不注重管理人员的在职培训,导致管理手段欠佳,无法发挥体育场地的最优价值。学校相关领导开放观念落后,在场地空余时间缺乏科学编排,时间短且不固定,根本满足不了社会群体的锻炼和运动需求,观念的落后和不重视,使得学校没有系统有序的组织管理开放。学校体育场地管理体制改革缓慢,学校领导不愿脱离传统思想,缺乏管理和利用策略的创新,直接影响体育场地的管理效果。学校田径场地往往不容易出现问题,受使用情况和各种外界因素干扰,田径场地的维护需要有专门的体育资金,体育场地经久不休,或者对体育场地不科学的养护,在一定程度上加剧缩短场地使用寿命,场地器材损坏和场地破环严重是当前学校田径场地面临的主要问题。

5.3、社会竞争能力欠缺,制度缺失,利用功能不全

学校体育场地在对外开放过程中,只有公益性和零消费优势,相较于社会经营的健身房和其他场馆,缺乏自身优势和竞争力。学校体育场地的开放,往往不能满足社会群体的锻炼和活动需求,无法提供丰富的附加消费服务,缺乏体育器材设施,没有真正将体育场地融入社会市场经营管理,缺少对专业人才的实习指导,没有发挥学校主体优势,使得学校体育场地不能得到社会群体的满意。学校体育场地管理过程中缺少制度保障,管理工作者不落实规章制度,可操作性不大,制度的规范、执行和可操作不到位。例如,缺失场地维修制度、监管制度、卫生管理制度、行为规范制度等等。学校体育场地使用功能单一,基本满足教学和训练后,并未挖掘其他使用功能,缺少对外交流合作,造成场地闲置浪费,学校体育场地的优势和功能不能充分发挥,也增加学校体育场地建设和维修成本。在学校田径场地本身教学功能挖掘上仍存缺陷,体育教学在田径场地的授课活动,没有合理开展和进行,使场地处于闲置状态,学校体育场地功能不能充分发挥。

5.4、管理利用存在矛盾,结构单一,场地配置失衡

学校体育场地主要供学校体育教学、训练、课外体育活动和竞赛使用,但对外社会团体与个人提供服务时,主要利用闲余时间进行,学校既担心对外使用对学校产生不良影响,对校园安全产生隐患,还纠结维护资金的短缺,场地使用和维护不能满足良性需求,造成学校管理和对外利用存在矛盾。部分学校对外开放结构单一,提高入校锻炼门槛和要求,致使校外锻炼群体数量下降,对学校名誉上产生负面影响。部分学校全名放开对外,导致场地损坏现象屡屡出现,场地设施损坏和维修周期缩短,增加学校对场地管理和维护的压力。我国体育场地主要集中于学校,学校体育场地的配置往往根据学校的好坏配置,好的学校体育场地配置优良,普通学校体育场地配置不足样式单一,严重者无法满足学校基本的体育教学和训练,加之学校体育和社会体育发展阶段不一致,社会体育场地资源有限,极大制约社会群众的体育锻炼。

6、学校田径场地科学管理与有效利用的措施

6.1、提高开放程度,加强场地管理和宣传

学校有义务将体育场地对社会群体开放,以此来缓解社会体育资源紧缺问题。这就需要学校改变传统观念,制定严格的开放时间,积极主动为周边社区居民服务,实施可行的开放措施,建立学校开放运行机制,设立开放保证独立机构,将丰富的学校田径场地转变成居民锻炼活动的场所,让学校场地深受民众的喜爱,从而不断深化全民健身运动。严格落实学校田径场地主体任务,探索管理创新举措,加强场地管理的服务和整治水平,协调学校教学和学工部门关系,在保质保量完成体育教学和训练下,丰富体育场地的各种体育活动。建立专门的宣传网站和网络宣传号,提高学校体育场地的优质口碑,以老人带新人,不断扩大学校体育场地的社会影响力。

6.2、培养专业管理人才,拓宽资金来源

对于学校体育场地的管理队伍,要加强管理人员的社会服务意识,现代管理和队伍培训,重视管理人员的交流和沟通,提高队伍的专业化发展,保证必要的职后培训学习,严格管理岗位的考核机制,合理规划管理人才工作,开拓专业高水平管理人才引进途径,推动体育管理工作规范化发展。学校要加强资金来源,改革体育场地招商引资机制,加强社会资金的流入。对于缺乏体育场地的学校,加大场地建设力度,解决学校体育场地面临维护费用高和建设场地资金缺乏问题,将社会资金集中解决学校场地存在突出问题,满足学生日常基本教学需求,化解教学场地不足问题,保证学校体育场地建设显著提高。

6.3、强化制度建设与执行,增强场地利用率

为保证学校体育场地正常教学和训练,必须建立必要的规章制度,但是学校体育场地规章制度的执行仍存在问题,在完善学校场地管理制度时,要结合学校实际情况,考虑管理制度产生的管理后果,明确管理实施的规范流程,协调各部门之间的协同管理,切实制度落地与执行,在此基础上积极为社会提供服务,积极监管监督,落实制度的惩罚和执行力。加强学校场地的科学管理,均衡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深化管理模式精细化,开展丰富的体育活动,吸引人们参与体育活动中去,改变体育场地冷清的局面,不断革创新学校体育场地管理制度,有序提高场地的开放性,不断增强学校场地的利用率。

6.4、建立社会共享机制,形成自身管理方式

加强学校之间的体育场地共享,积极寻求对外交流与合作,实现学校、社会和其他机构之间的协调互补,提高配置效率和使用效率,根据学校特色展开优势互补,不仅可以促进学校体育教学优化,还可以实现场地的最优化利用。积极面向社会开放体育场地,将学校体育工作人员引入社会,既缓解社会场地匮乏问题,又可以增加社会体育指导员的数量。面对学生和社会群众多元化的需求,学校体育场地的管理有了更高的要求,传统的封闭式管理已经不合时宜,学校体育场地的开放已经成为事实,这就需要探索出适合自身发展的体育场地管理方式,注意学校教学场地使用中学校为主,社会为辅、场地利用最优化、社会利益最大化等要素,探索形成适合学校自身的体育场地管理利用方式。

猜你喜欢

田径场体育场地体育
提倡体育100分 也需未雨绸缪
我国体育场地规模现状下运营服务的升级路径
——基于经济高质量发展阶段
田径场上的数学
介绍要有序
2016体育年
我们的“体育梦”
我国体育场地建设现状与发展对策
我国第六次与第五次体育场地普查结果的比较分析
我国公共体育场地建设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谈体育实践课中知识的扩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