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众体育赛事高质量发展的现实困境及对策研究
2023-02-11孙艺菲徐校飞
孙艺菲 徐校飞
(北京体育大学 北京 100089)
2021年8月3日,国务院发布的《全民健身计划(2021-2025年)》明确将广泛开展全民健身赛事活动作为推进全民健身计划的重要内容,体育赛事作为推动社会经济发展、体育产业融合的核心部分,其走向牵制着体育产业的繁荣发展。为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运动健康需求,打造服务于全民的健身体育赛事活动体系,促进全民健身协同发展,落实全民健身计划战略,根据全民健身计划背景下全民赛事活动的开展情况,分析当前形势我国群众体育赛事发展的阻碍于诉求,分析其原因,希冀为建构符合我国国情的群众体育赛事路径提供理论借鉴。
1、群众体育赛事发展的价值动因分析
1.1、体育赛事为载体推进人的社会化发展和民族精神的塑造
新时代群众体育赛事是体育产业发展的核心部分,对全民健身战略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赛事的广泛开展对于吸引群众积极参与体育锻炼、营造良好的全民健身氛围具有助推作用。体育比赛在竞争的环境中能够激起参赛者的竞争意识,以取得优胜成绩为目标,在备赛或比赛的过程中增加运动频率、运动量,使参与者更加积极地坚持体育运动的行为获得更好的运动体验感,从而促进运动习惯的养成。
体育比赛为大众提供了一个集休闲娱乐、强身健体、以赛会友的公共交流平台,并促进人的社会化,帮助人们渗入社会生活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人必须经过社会化才能使外在于自己的社会行为规范、准则内化为自己的行为标准,参赛者在竞赛规则的制约下进行竞技行为的过程本身就是人的社会化的过程。
体育竞赛提供了人们易于沟通的交流平台,通过体育竞赛展现个人的运动能力和运动技能,实现自我效能构建的同时,深化所属集体、组织产生情绪共鸣,将集体认同感形成集体凝聚力。在体育比赛发展的历史长河中政治意识形态的卷入将使体育精神与国家意识紧密相连,当前正处于世界格局剧变及国内国际大环境变幻莫测的复杂时期,我国作为一个多民族国家且经历了百年沧桑,国际国内大型体育赛事所产生的向心力推进民族民心的塑造与凝聚。
1.2、体育赛事带动经济增长,多元领域嵌入式融合发展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民的物质生活质量提高,我国网络通讯技术在十几年内从2.0变革到了5.0时代,每一次网络通讯、数字化技术的革新都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网络通讯科技的极速发展、新闻媒体宣传方式标新立异,视觉电子数码产业的发展为赛事的创新发展广开门路。《全民健身计划(2021-2025年)》以及相关的体育产业指导性政策文件均提出了体育产业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宏伟目标,促进赛事+多领域融合发展。体育赛事为现实、虚拟体育产业创造了新的发展空间,实现了制造业与服务业的深度融合。
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的顺利举办,掀起冬奥体育项目热潮,元隆雅图作为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的特许生产商和零售商,拥有徽章、钥匙扣及其他非贵金属产品,公司共获批设计生产冬奥会及冬残奥会特许商品600余款,其中包括“冰墩墩”和“雪容融”在内的众多热销商品。奥林匹克旗舰店的销售额在开幕式2月4日当天达到最高值1159.94万元,销售量为10.67万件商品,后由于抢购火爆产品一度售罄。元隆雅图发布2022年一季度业绩预告显示,公司一季度预盈9000万元至1亿元,同比增长217.82%-253.13%。
“3·21运动节”,2017年10月国际奥委会第六次峰会同意接纳电子竞技为一项“体育活动”(Sporting Activity),2021年电子竞技被写入《“十四五”文化产业发展规划》,鼓励开发沉浸式娱乐体验产品。电子竞技是多领域融合发展的产物,其独特魅力吸引了诸多民众的广泛参与并愿意为其内容进行消费。根据Newzoo近期提交的一份报告显示,2022年电子竞技产业规模将达到13.8亿美元,同比增长22%。报告中还提及,2022年全球电竞观众将同比增长8.7%,达到 5.32亿。
1.3、赛事文化内涵赋能群众体育赛事高质量发展
体育竞赛本身是人类社会发展的进程中聚集文化现象的载体。从文化角度看,人的社会化是文化延续和传递的过程,个人社会化的实质是社会文化的内化。人的自我价值意识的形成取决于自我与文化情境不断交互作用的现实过程。参与比赛的过程也是个体间在行为方式上相互作用、彼此影响的过程,也是人的价值思维方式同构的过程。
赛事文化中的办赛理念、比赛精神、宣传口号等文化要素与参赛者的思维意识互相作用使参赛者深化赛事认同。如2020年上海马拉松的宣传口号“用脚步拥抱健康,用活力重燃赛道”等标语吸引了广大群众积极报名参加比赛,为赛事注入文化理念。赛事文化通过社交媒体平台的广泛传播带动了运动项目的普及与发展;如,飞盘运动具有的“社交强、门槛低,易出片”等特质,通过以运动为载体的表现形式渗入现代时尚文化因素,促进年轻人融入城市、推进性别平等、有效的贴近当下社交文化,飞盘运动得以普及。
赛事精神是参赛者的比赛意识的载体,并与赛事相关联产业进行意识形态捆绑,能够有效地减少边际效应,促进赛事相关产业繁荣发展。体育赛事还具备作为展示国家文化软实力等方面的综合效益与多元功能;如,由中国田径协会主办的“一带一路”马拉松系列赛事,在诸多沿线国家的主要城市举办,全面提升了中国马拉松的国际形象,为中国与世界交流提供了国际平台,增强中国体育事业和产业的国际影响力,使赛事的举办成为全世界民众沟通和交流的桥梁和纽带,吸引了不同年龄、职业、层次的人群参与其中。赛事文化优化了赛事本身使赛事得到实质性内涵升华,对项目推广、传播体育运动健康精神起到了助推的作用。
2、后疫情时代下的体育赛事现实困境
2.1、赛事堆积经济损失外延
大型体育赛事的举办潜在着安全隐患问题,体育赛事在举办的过程中频频有意外发生,因此亟需强化安全风险防范和隐患排查治理。全面梳理近期各类型体育赛事活动各类灾害的监测预警和研判,发生极端天气等情况要果断采取暂停、推迟等措施,使大型聚集性社会行为的体育赛事的举办过程中随时面临着暂停或取消的风险,极大地打击了赛事从业者工作的积极性,影响赛事筹办阶段的工作效率,从而出现惰性怠慢、糊弄了事等工作行为。
赛事的延迟、停赛风险造成的经济损失使赛事招商环节频频受阻,缺少了赞助商为赛事提供的经济、装备、设备、服务等支持的体育赛事,直接降低了参赛者的比赛体验感,容易形成备赛困难、赛事效果不佳等不利局面,沉痛地打击了社会企业的办赛热情、大众群体的参赛激情。目前群众体育赛事缺少线下线上有机衔接的赛事机制来避免线下赛事停摆所面临的停赛风险。
2.2、电子竞技与身体运动赛事发展不均衡影响青少年体质发展
2022年北京冬奥会的举办吸引着一大批群众参与体育运动,对国内国际的体育比赛仍保持极高的关注,政府、社会组织也在极力地探索开发居家运动互联网+新型运动产业。2020年传统运动项目的体育赛事遭遇停摆但也获得了新的机遇——新兴的电竞职业联赛崛起,让情绪低迷的大众群体的情绪得到释放。如,2021英雄联盟全球总决赛根据官方数据显示观赛峰值在线人数达到了7000多万,中国EDG战队战胜韩国dk战队的讯息霸占各大社交媒体平台的热搜榜。电子竞技的参与不受空间的限制,社会认同飞速发展吸引了大量的青少年参与其中。随着科技的发展,电子竞技的反馈体验感提升,如此高的关注度是身体运动项目不可企及的,这一现象折射出身体运动项目与电子竞技的不均衡发展会有损青少年体质健康,“小胖墩、近视眼”只有通过增加体育运动才能得到缓解。传统赛事形式开展受限,电子竞技与身体运动形式项目的发展不均衡是影响青少年体质健康发展的重要原因,电子竞技与身体运动赛事失衡发展,亟待创新新颖的赛事内容,增加赛事体验感,创新新的赛事组织形式。
2.3、赛事产业缺乏专业人才支撑导致办赛水平低下
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后的体育赛事公司相继成立运营,在国务院发文取消社会赛事审批规定以后,依然要经历各个政府部门繁杂的审批程序,政社之间缺乏有效的沟通协调机制。目前我国体育赛事公司的发展刚刚起步,在充满机遇与诸多挑战的环境下生存发展,且发展程度与业务能力参差不齐、体育赛事公司成立时间较短、办赛经验不足等问题使政府的赛事管控、审批考核的过程延长。体育赛事作为地方乃至国家形象展示的名片,其发展带动相关经济产业链的重要性不容小觑。目前我国赛事的举办 “同质化”趋势严重,近年来政府、企业主办的群众体育赛事数量喷射式发展,但赛事质量普遍较低,一些受众基础较差的体育项目赛事无法扭亏为盈,且赛事的影响力和民众的参与度有限,社区赛事体系、服务配套建设尚不健全,国内每年举办的各类比赛中盈利的赛事只占少数,政府直接补贴或动员本地大型企业投资赞助的方式是成为这些赛事得以维持运营的关键。赛事服务供给侧结构保障缺失;如,马拉松踩踏事件、猝死事件等负面信息影响着群众对体育赛事的正向价值判断,供给侧缺位有损赛事成效,有碍于赛事的健康发展。赛事宣传路径较为狭窄;新媒体曝光平台较少,信息获取渠道较窄推广度不够内容欠缺新颖性,是导致群众参与度较低、赛事质量低下的主要原因。
3、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群众体育赛事高质量发展的路径
2020年体育赛事相继停摆,一定程度上开拓了此前互联网从未尝试触达的新领域。特殊时期,利用互联网和新媒体平台的传播,线上群众赛事大规模涌现。通过人们对特殊时期健康的渴望,政府体育局与社会各组织举办的多样化群众比赛顺应时期需求相继开办,不仅丰富群众体育休闲生活,也营造了全新的锻炼模式,掀起全民“云”运动的新热潮。
3.1、推进群众体育赛事服务智能化服务体系,提高造血功能
大数据与人工智能应用于体育赛事是新形势、新场景下群众体育赛事发展的新趋势。近年来随着人工智能服务逐渐进入大众体育视野,在疫情期间各大健身APP及运动健康衍生智能产品迅速占据大众体育市场。
随着科技的进步、人们生活消费水平的提高、各项优惠政策的扶持及人们不断地提高生活品质,近年来智能运动电子设备迅速在大众健身市场广开门路。例如,运动手环、VR设备、智能健身镜、跳舞毯等智能运动设备,为大众健身提供了更为科学健康、便民快捷的运动方式。阿里体育凭借自身AI(Artificial Intelligence)技术和“运动银行”,在阿里体育乐动力AI的技术支持下,杨浦区率先上线“社区运动节”AI挑战赛,通过AI“云端”的动作识别技术,辅助运动参与者正确地学习动作技术,保障健康运动的同时,也增强了运动体验感。
目前我国线上群众体育赛事的开发尚处于起步阶段,赛事项目较少,疫情期间群众对于线上体育休闲的需求逐步扩大。一方面,做好群众意向调研,及时跟进群众体育风向为指引,创新设计丰富的线上、线下体育赛事;另一方面以全民参与为目标,充分利用人工智能技术与全民健身赛事相融合,开发创新智能体验助力全民健身计划,加速赛事产业与周边领域繁荣发展,优化赛事市场总体竞争监管环境。
3.2、深度开发本土赛事IP,灵活赛事组织形式
加大赛事资源开发力度,以突出本土赛事文化为特色,充分整合区域赛事资源条件,打造中国特色的群众体育赛事与“云赛事”兼容并包,鼓励社会组织开发本土赛事IP,吸引更多群众参与体育、了解体育、享受体育,为本土体育赛事。转换本土赛事举办质量,从“有没有”到“优不优”的方向转变,打造优质本土赛事品牌。
(1)丰富线上赛事组织形式。除了线下赛事完备运动场地与运动器材之外,线上赛事要布好智能化赛事战线,完善符合赛事项目特征、可选择的线上线下参赛方式,合理安排赛事内容,使处在疫区的参赛者也能足不出户的参与其中。赛事组织形式丰富新颖,参赛场地不受限制,能够有效地吸引更多的青少年参与身体运动形式的体育项目,缓解电子竞技与身体运动的不平衡发展,从而提高青少年的体质健康水平;
(2)增加赛事报名途径。充分利用网络新媒体传播媒介,与各大新媒体平台展开深度合作,创新赛事的宣传模式,增加赛事曝光度,使本土文化与赛事相融合加深关联性,打造具有当地特色的体育赛事,以赛事文化精神引领赛事文化潮流,提升本地群众的赛事认同,以文化为特色提升赛事体验感。
3.3、明晰政府体育部门权力责任,活跃赛事产业市场
现阶段我国的赛事管理服务体系建设尚待完善,由于我国长期以来政府主办体育赛事,在经历了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的改革与发展后赛事市场才开始逐步活跃。行政体制主导运作的群众体育比赛质量低下,近年来赛事资源从政府的独揽掌控逐步放权至社会各协会和组织手中,由此扩大了市场的供需关系。市场下放的同时一些赛事公司会存在追求利益而引起的专业失范等问题,不能保障参与者的健康安全权益,反映了赛事市场道德失范,赛事行业专业人才匮乏,政府部门监管不力等问题持续显现。因此社会组织在政府各部门审批时会遭遇重重障碍,政府与社会组织之间缺乏互信,协调缺位。
面对双方沟通不利的情势应由政府发起成立专门的沟通协调部门或中介平台,服务于赛事申办组织方协商办理相关事宜,提高办事效益。政府的体制改革、审批机制应本着以赛事产业服务为中心,提高行政效率。(1)完善顶层设计:继续加大监管力度和后续评估体系,加强市场治理环境,杜绝踢皮球现象的发生。让体育赛事产业充分发挥市场调配功能,刺激市场活力,认清服务站位,提高行政效率,转变工作思维,从主体主导意识转为客体服务意识。在赛事优化升级的诉求下,赛事资金不单靠政府拨款单渠道资助赛事;(2)加大政策优惠力度:通过政策广开门路吸引融资,辅助建立良好的赛事产业生态环境。继续完善全民健身体育公共服务体系。本土赛事做好做大需要基层公共体育服务体系为行动支撑,目前大中型城市的社区体育服务工作得到有序开展,但由于还在起步阶段,社区配套体育服务体系仍不完善;(3)进一步完善智能化公共服务体系:目前现有公共体育设施供给不能满足于人们强身健体、休闲娱乐的需求,导致赛事举办条件受限,积极构建社区体育配套设施现代化、服务体系智能化,是全民健身公共服务的大势趋。创建便民的群众赛事信息服务系统,打造赛前报名到赛中跟踪报道及赛后一条龙服务,在社区及乡镇闲置场地构建区域健身圈,满足群众对于健身的需求,重燃运动热情,构建完备的基础体育建设,普及便民的智能化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
4、结语
群众体育赛事高质量发展的过程中深度促进了多元领域之间的融合,也迎来了历史的新契机。在“健康中国”战略与全民健身计划实施的背景下政府应加快职能转变,协助赛事产业的新生力量在市场运作的同时加快产业自身成长,完成赛事质量升级,转换赛事数量粗放到注重长效发展机制,打造特色品牌赛事,担负体育强国时代使命,拉动体育产业经济增长,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体育休闲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