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军事海洋学课程教学探索与实践

2023-02-10曲中党李敏刘明

中国军转民·下半月 2023年12期

曲中党 李敏 刘明

【摘要】以习近平强军思想为指导,以培育新型军事化海警人才为目标,军事海洋学课程在借鉴相关院校课程基础上,立足海上维权执法任务实际,围绕课程目标顶层设计、教学内容选择、实施策略、特色创新等方面开展探索和实践,旨在提高学生运用军事海洋学知识研究和解决海上维权执法问题的能力,培养逻辑思维能力和科学文化素养,提升课程育人效果,为强国兴军服务。

【关键词】军事海洋学∣中国海警∣海上维权执法∣海上安全保卫

军事海洋学是研究和利用海洋自然规律,为国防建设、海上军事行动提供科学依据和实施海洋保障的学科[1]。目前国内军事海洋学教学多数是围绕海军的职能需求而开展,着眼于综合海洋环境信息保障下的联合作战需要 [2-3]。中国海警局履行海上维权执法职责,包括执行打击海上违法犯罪活动、维护海上治安和安全保卫、海洋资源开发利用、海洋生态环境保护、海洋渔业管理、海上缉私等方面的执法任务,以及协调指导地方海上执法[4]。但目前国内尚未有针对海警职能需求的军事海洋学教学,我们教学团队初步探索了聚焦海警职能使命的军事海洋学课程实战化教学体系研究。

一、课程定位

军事海洋学课程是学生掌握海洋环境变化规律及其对海上军事活动的影响等相关领域基础知识与技能的保障,对学生运用科学方法研究和解决实际海上维权执法问题、端正科学态度、培养逻辑思维能力以及进一步提高科学素养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

通过课程学习,学生掌握我国近海区域海底地形地貌特征、气候环境特征、海流与海浪特征、海洋资源种类及分布、近海海洋环境现状及保护措施和我国周边海洋国际形势等知识。学生能够广泛、有效、科学地利用信息资源,更好地执行海上安全保卫任务,监督管理近海区域海洋资源开发,保护海洋生态环境,维护国家海洋权益。

二、课程内容设计

(一)国内外相关课程授课内容

美国海岸警卫队学院开设的课程包含了航海技术、海洋生物、海洋气象、海洋地球化学、物理海洋等内容。日本海洋保安学校开设的海洋科学和航海类课程,包含了海区概况、海洋资源开发与利用、海洋气象、海流、潮汐、海洋波动、海洋调查等内容。海军潜艇学院和中国海洋大学联合编著的《军事海洋学引论》,内容包括了海洋与海底、海水的物理性质、海洋锋和中尺度涡、海洋中的跃层、海浪与内波、潮汐、海流与环流、海上天气系统等部分[5]。海军工程大学海洋通识类课程内容体系包括了地理环境、海洋气象环境、海流、海浪、海洋内波、潮汐、海洋声学、海啸、风暴潮等内容[6]。国防科技大学《高等军事海洋学》主要研究气象海洋战场环境对人员、装备和行动等影响的机理和定量评估技术[7]。相关高校军事海洋类课程为符合海警人才培养的课程内容体系建设提供了参考,在综合分析和整理的基础上,从课程目标顶层设计出发,立足岗位需求,重构授课内容。

(二)本课程选取的教学内容

军事海洋学课程紧紧围绕实际,选取贴近海警部队、贴近海警实战的教学内容,按照认识海洋主要现象,理解海洋生态环境原理,掌握海洋环境变化规律,服务海警维权执法实际的思路,逐步推进课程教学。整门课程共分为海上安全保卫、海警维权、海警执法3个模块,设置了军事海洋学概况、海洋与海底、海区气候环境、海流与海浪、环中国岛链自然环境与军事区位、海区海洋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海洋调查等七个专题。海上安全保卫模块以海战场环境介绍为主,包含了水下环境(海洋与海底)、水中环境(海流与海浪)、水面环境(海区气候环境);海警维权模块以我国周边海洋形势为主,介绍了环中国岛链自然环境与军事区位;海警执法模块围绕海洋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展开,包含了海底矿产资源、海洋生物资源、海洋环境保护等内容;军事海洋环境的认知及海洋环境保护策略的制定依赖于海洋调查所取得的数据,海洋调查的仪器和装备可以更好地服务于海警海上维权执法和海上安全保卫任务(图1)。

三、实施策略

本课程以适应海警执行海上安全保卫、维权执法任务需求为导向,提高学生在实战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重点,突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理论联系实际,注重前沿应用。

(一)教学理念

在教学实践中,贯彻以老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将逻辑思维和科学素养的培养贯穿于教学始终,利用理性思维解决实战化问题,培养师德师风高尚、业务精湛优良的教师队伍,造就懂海、知海、爱海的新型军事化人才,达到教师和学生共同进步、共同发展。

(二)教学过程

教学实践过程中,打造基于“网络+课堂”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在互联网时代,充分利用互联网资源,例如《海洋权益与中国》《海洋科学专业导论》《海洋学——认识海洋的科学》等网络课程,帮助学生实现课前预习,课后拓展等学习环节。丰富的互联网资源,既生动又形象,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和兴趣。“网络+课堂”相结合的教学模式优势互补,相得益彰。

(三)考核评价

以评促学,实行“全程+多元”融合式考核评价。为检验教学效果,需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考核,包括形成性考核和终结性考核两部分。形成性考核包括课前评价、课堂评价和课后评价三部分,课前评价由老師对学生课前自主预习的情况进行提问打分;课堂评价主要以学生的课堂表现为主,包括学习小组讨论、回答问题的积极性与准确度等;课后评价主要是对学生完成知识拓展任务进行评价。终结性考核以课后论述作业的形式进行,根据学生各自的背景和兴趣点,自主选择论述题目。

四、特色创新

军事海洋学内容多,涉及知识面广,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难以做到面面俱到。课程在借鉴国外海警和国内海军相关院校课程基础之上,立足海警海上维权执法和海上安全保卫职责使命,发挥网络优势,突出“海警、海洋”特色。

(一)维权执法案例为导引,贴近实战,聚焦打仗

围绕课堂理论授课内容,选取新颖、联系海警实际应用的案例,例如海砂盗采专项执法、违法捕捞、非法倾倒废弃物、海上溢油处置、防台抗汛、海洋灾害预警、海上救援等,让学生深刻感受到学有所依、学有所用,使人才培养更加贴近部队、贴近实战。教学实施环节,引导学生分享自己亲身经历或者通过互联网了解到的海警维权执法案例,增加课堂互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习的主动性。

(二)互联网资源为依托,线上线下,优势互补

在实战案例教学中,一些重要的军事问题涉及多学科、多知识结构,而学生基础参差不齐,课堂时间有限。我们依托互联网资源,安排课前预习和课后拓展作业,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真正落实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理念。同时能够根据学生的反馈,重构线下教学方案,改革教学方法和手段,促进师生共同学习、共同进步、共同发展。

(三)家国情怀为内涵,立德树人,协同发展

课程以理论知识教学为主,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海洋意识、职业认同等素养。围绕军事海洋知识,搜集大量的图片、视频、案例等思政素材,突出“海警、海洋”特色,深入挖掘“我国周边海洋资源争端”“海警渔业执法”“海洋环境保护专项行动”“海洋监测装备”“国家海洋空间战略”等思政要素,开展有针对性的课程思政。培养学生关心海洋、认识海洋、经略海洋的家国情怀和海洋意识,做海洋强国建设的接班人和创造者。

五、结语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发展海洋经济,保护海洋生态环境,加快建设海洋强国。海警机构统一履行海上维权执法職责,为培育新时代海警人才,经过初步探索与实践,军事海洋学课程教学初见成效,学生能够将课堂所学与工作实际相结合,反思与研讨,同时对课程的进一步建设提出了宝贵意见。课程必将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建设的更好,中国海警人也必将成为德才兼备的高素质、专业化新型军事化人才。中国军转民

参考文献

[1]俞慕耕.浅议军事海洋学[J].海洋测绘, 1999(3): 55-58.

[2]洪梅,张韧,钱龙霞,等.贴近部队需求的军事海洋学专业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改革[J].教书育人(高教论坛), 2015, 550(36): 111-112.

[3]洪梅,刘科峰,周林,等.基于翻转课堂的高校“军事海洋学”探究式教学刍论[J].成才之路, 2021,690(26): 24-25.

[4]中华人民共和国海警法[N].解放军报, 2021-01-23(003).

[5]孙文心,李凤岐,李磊.军事海洋学引论[M].北京: 海洋出版社, 2011.

[6]葛义军,黄昆仑,王智宇.海洋通识类课程建设与教学实践[J].科技视界, 2018(31): 160-161.

[7]张文静,史剑,张雪艳,等.研究生专业课“高等军事海洋学”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实践[J]. 科教文汇(中旬刊), 2021(32): 114-116.

(作者简介:曲中党,武警海警学院基础部讲师,博士;作者单位:李敏、刘明,武警海警学院基础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