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云南傣族“孔雀舞”文化内涵及教学思考研究

2023-02-10曾华娇

德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23年2期
关键词:孔雀舞傣族孔雀

曾华娇

(德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艺术学院,云南 芒市 678400)

前言

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可以代表一个民族的发展与特色,使人们能够从中感受到其民族发现过程中的独特魅力。但是伴随着时代的发展,地球村这一概念也出现在人们的脑海当中,世界文化进一步融合起来,这就使得各个民族间独具特色的文化也受到了一定程度上的冲击,这是民族文化发展的挑战,同时也是民族文化走出去的机遇。因此我们在接受外来文化的同时,也应当充分保护好本民族的文化。本文旨在通过对傣族孔雀舞文化内涵的研究来寻求其教育价值和教育途径,从而使得傣族孔雀舞能够更好的传承和发展,同时使人们更好的了解和欣赏云南少数民族舞蹈文化。

一、云南傣族“孔雀舞”的起源与特点

(一)傣族“孔雀舞”的起源

民族舞蹈是少数民族在发展中逐渐形成的,因此其中包含着少数民族人们的生活习惯和发展特点。我们可以在少数民族舞蹈动作中清晰的看到民族风情与生活习惯,这也是民族舞蹈的传承价值。同时,许多民间舞蹈大多是将人们的生活状态与宗教信仰等其他因素结合起来为原型组合而成的。傣族人民主要信仰的宗教是小乘佛教,根据民间传说,我们可以了解到在千年以前的一次祭祀活动中,孔雀为了看到佛祖从千里之外赶到佛祖的面前,但是由于前来瞻仰的人数太多,孔雀的视野被阻挡以至于它无法看到佛祖,为了能够吸引到佛祖的注意力,孔雀缓缓舞动起来,人们被孔雀所跳的舞蹈吸引,便为它让出了一条通往佛祖的道路,让它得以将自身最美丽的羽毛献给佛祖。从那以后,孔雀舞便流传下来,傣族人民也一直将孔雀作为民族的特征。由于傣族人们对孔雀的喜爱,所以许多人也在家里饲养了孔雀,并且在他们饲养孔雀的过程中,他们也常常让孔雀伴随着鼓的节奏而起舞。在早期的孔雀舞表演中,表演者多为男性,每当遇到需要庆祝的节日时,他们就会穿着与孔雀有关的服饰进行表演,在表演过程中为了更好的将孔雀舞的美态展现出来,表演者会随着音乐的节奏和鼓点进行舞动,从而可以更好的达到演出效果。出于对孔雀舞的喜爱,许多民间孔雀舞表演艺人都会自己进行练习,并逐渐的形成了固定的表演流程及模式,受到性别的因素的限制,男子在表演孔雀舞时,动作大多较为硬朗,缺少了女子的柔和之美。

(二)傣族“孔雀舞”的发展

从1900 年至今,随着民间艺人表演经验的积累,他们也对傣族孔雀舞表演进行了完善和发展。而在这些民间舞蹈艺人当中,最为出名的孔雀舞表演者当属毛相老师,为了可以更好的传达出自己所要表达的舞蹈情感,毛相老师将传统孔雀舞当中繁重的服饰摒弃,运用新的舞蹈服装进行表演。同时,毛相老师孔雀舞最引人注目的地方,就在于他所表演的孔雀舞充满了孔雀自身的灵性,而为了可以更好的表达出这种灵性,毛相老师经常躲在角落里观察孔雀的生活习性特征。由于毛相老师摘掉了面具,所以在他的孔雀舞表演中,对表演者的面部表情有着极高的要求,为了可以更好的满足这种要求,毛相老师经常一个人盯着水滴进行训练,有所摒弃,自然就有所保留,毛相老师在摒弃传统繁重服饰的基础上,也保留了孔雀舞自身三道弯的特点,他在对舞蹈动作进行编排时,极大程度上解放了舞者的双手,在打破男子独舞专利的同时,开创了不用道具进行孔雀舞表演的先河。同时,他也创造了以男女双人舞为主要表现形式的孔雀舞,既可以表现出男子的阳刚之美,又可以表现出女子的柔和之美。“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毛相老师的经历也与之相似,通过其不懈的努力,他最终在苏联莫斯科的友谊联欢中毛相老师与白文芬合作表演的《双人孔雀舞》一举拿到了银奖。毛相老师也因此被大家称赞为孔雀舞王子,他将中国的孔雀舞带到了世界。

(三)傣族“孔雀舞”的动作特征

由于傣族舞蹈风格可以更好地将孔雀舞的特点整体表现出来,故此傣族的孔雀舞最为出名。孔雀舞的特点重在表达腰部的韵律,另一方面孔雀舞以上下肢的动作及头部的动作为主要形似。受传统因素的影响,传统的傣族孔雀舞表演者多为男性,他们模仿孔雀的造型,并表现孔雀舞的独特风格,进一步丰富了孔雀舞的内在美感。孔雀舞蹈以其特有的三道弯特点为表演基础,结合传统的宗教因素,将孔雀舞赋予宗教色彩的基础上进一步进行丰富和完善。除此之外随着世界不断融为一体,我国在发展孔雀舞时,也融入了外国文化当中有益的部分,在这种不断发展并完善的过程中,孔雀舞的独特风格也逐渐显现出来。虽然孔雀舞的表演形式单一,但受地域影响,不同地区的孔雀舞表演也各具不同。

二、云南傣族“孔雀舞”的文化内涵

(一)体现了傣族人民平和善良的性格

傣族人民之所以崇拜孔雀,并将孔雀作为民族象征,是因为他们认为孔雀是可以带来和平的动物,与和平鸽类似。傣字具有和平的意思,故此傣族人民也希望自身可以像孔雀一样善良美丽充满着智慧,同时也表现出他们对于和平生活的美好向往。在傣族许多古老的传说和故事当中,都塑造了良好的孔雀形象,他们用孔雀舞的舞蹈动作赞美了傣族人民自身良好的品格,也在一定程度上表达了他们对于和平美好生活的向往。

(二)展现了佛教的灵性

孔雀舞既是傣族传统的民间舞蹈,也是一种佛教舞蹈。在最早的时候,孔雀舞是专门进行佛事时所跳的。早在千年前,傣族人民当中就有许多和孔雀舞相关的民间传说。在广阔的森林中居住着许多动物,而在这其中孔雀是最美丽的。动物与人们之间友好相处,过着安宁而快乐的生活。但有一天,这种宁静的生活被打破了,森林中来了两个恶魔,他们想要成为林中的霸王,他们觊觎孔雀的美貌,想要霸占孔雀。动物们宁静的生活被恶魔所打扰,便一起到佛祖那里控诉,佛祖命令孔雀使恶魔折服,聪明的孔雀把恶魔引去沼泽地里用计令他们两个沉了下去。从此,动物们又过上了安静温和的生活。为了庆祝这难得的平静生活,动物们围绕着孔雀跳舞,这便是孔雀舞的由来之一。孔雀舞的由来有很多在此便不在一一赘述,仅以上文中的故事为代表。

(三)表现了傣族人民的生活环境

孔雀舞之所以能在傣族地区更好的发展起来,主要与其居住环境有关。傣族人民大多居住在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该地区属于热带或亚热带地区,其间有大量的原始森林,这里是孔雀最好的栖息地,故此在此地很早就有关于孔雀生活的记载。唐人樊绰所著的《蛮书》一书中有记载:“在远古时期蛮荒部落当中孔雀就在农户家中的树上出潮,提醒好像水牛一样大,当地的人们多用它来耕地”,这也在一定程度上表明了,古时候的傣族人民便与孔雀有了不可分割的联系,这便是孔雀舞由来的现实根据。

(四)彰显了孔雀的妩媚之美

孔雀舞最为典型的特点就是三道弯,这个动作可以用表演者自身的身体曲线所表现出来。例如可以用手,脚,膝部,肘部等部位构建出一种独具特色的曲线图案,从而进一步展现出孔雀自身娇媚的姿态。孔雀舞三道弯的造型特点与其他民族之间的舞有些不同。一般孔雀舞的胯部与上身倾斜的方向是相反的,头部的倾斜方向大多同身体的倾倒方向是一致的。

三、云南傣族“孔雀舞”的教育价值

(一)有助于实现学生的民族认同感

伴随着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的发展,地球村这一概念出现在人们的脑海当中,随着各国之间的联系日益紧密,全球也逐渐出现了文化大融合的现象。国外优秀的舞蹈文化对我国本土的舞蹈文化造成了冲击,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我国民族舞蹈的发展与传承,并且也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我国学生自身的民族情感。

我国有着五千年的历史文化,若将我国的文化底蕴比喻为广阔无垠的大海那么可以将孔雀舞比作是海洋的一个分支。在生活节奏不断加快的现代,若想更好的传承发扬我国传统优秀文化,就应当增强对于我国学生民族认同感的培养,我们应当从文化分支开始进行教育,将孔雀舞充分的融合到教学过程中,让学生能够体会到孔雀舞的独特魅力,在感受我国特有的民族文化的同时增强其对于民族自身的认同感。

(二)有利于学生审美能力和身体素质的提升

在各式各样的舞蹈风格中,傣族孔雀舞是一个极为特别的存在,即使是没有接触过该舞种,也可以通过其独特的舞蹈特点在众多舞蹈中辨别出来。尤其是当舞蹈演员在表演孔雀舞时,我们可以发现,不论是手还是腿,孔雀舞表演者都有很强的柔韧性,以此来塑造柔美的孔雀形象。舞者在表演孔雀舞时身体轻盈,不会制造出过大的声响,正是这种轻盈,对表演孔雀有极大的益处。对于上半身来说,舞蹈演员也需要采取很多的手部动作来丰富孔雀表演,而手部动作有很多种,这更加有益于塑造孔雀。舞蹈演员这样的表现力,不论是身体的体态还是眼神,都能使观众好像很真切地看到了美丽的孔雀,这不仅表现在外形上,表演者连孔雀的眼神也模仿的十分相似。而孔雀舞蹈的动作,需要表演者有很高的艺术造诣和舞蹈功底,这些肢体动作不是简单的罗列,而是需要一定技巧的,这就需要舞者日日夜夜的反复揣摩和练习。除此之外,孔雀舞之所以独特于其它舞种,是因为它独具特色的手部动作,这些动作极其优美,完美地展现了孔雀的高傲却又美丽的姿态。当把孔雀舞引入学校,教给学生时,学生不仅能学到优美的舞姿,提高美的观赏力,还能提高学生的形体表现力,帮助学生塑造气质。在授课的同时,也是一种文化的传递。

孔雀舞的舞蹈特征具有一定的柔和性,在表演时,表演者大多应挺胸收腹,神态中应充满自信和骄傲的风格。孔雀舞对部分动作有特殊要求,而这些要求可以让学生在学习孔雀舞的同时充分的锻炼到身体的各个部位。配合音乐节奏的变化,学生不断做出动作的变化,这使得他们的整体风格变得更加有趣,同时也可以更好的锻炼自身身体的灵活性,进一步提高他们自身的个人身体素质。

(三)有助于继承和发展傣族文化

在傣族舞蹈当中,许多的舞蹈动作都是具有特殊意义的,是傣族人民根据自身生活环境和信仰的宗教因素所编出来的,这可以让学生在学习舞蹈的过程中也能充分领会少数民族人们内心的情感。傣族舞蹈本身就是一种具有特殊意义的文化艺术,故此学生学习孔雀舞的意义不仅在于锻炼自身,还可以更好地传承民族特有的文化。

四、云南傣族“孔雀舞”的教育途径

(一)将“孔雀舞”纳入教学计划中

如何对相关课程进行安排是学校应当思考的核心问题,若是想让学生们可以更加熟悉的掌握孔雀舞的有关知识,就需要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故此在制定教学任务时,我们可以将孔雀舞融合到教学当中,除此以外应当设置明确的教学目标,我们应当充分做到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在设置理论课的基础上也设置实践课,为了能够更好的传扬孔雀舞,我们可以与少数地区建立合作关系,并拓展孔雀舞教学的第二课堂,搭建新的教学平台,进一步宣传孔雀舞。

(二)开展“孔雀舞”相关的比赛项目

这些年受到国家政策的影响,少数民族的传统舞蹈得到了快速的发展,教育部门也努力地为少数民族舞蹈发展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从政府部门多次举办的比赛当中,我们可以发现少数民族舞蹈已经不仅仅局限于自身的文化内涵当中,更多的是作为可以使各族人民相互交流,相互融合的一种途径。通过民族舞蹈的交流,让各族人民可以在互动中充分展现本民族的文化,也可以体会到其他民族的文化。与此同时,舞蹈比赛也是各民族展现民族文化独特魅力的良好途径,学校也可以通过举办相关的比赛,让学生们可以更加充分的了解到少数民族文化,有利于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播与继承。

(三)在课堂中实施“孔雀舞”的教学项目

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构建一定的场景来进行课堂教学展示,以便于更好的完成自己的教学目标,同时也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教学内容。教师可以使用各种方法来创造出与教学目标相符合的情景,同时也可以利用充满傣族特色的道具进行教学,进一步激发学生们的想象空间,让学生们充分沉浸到舞蹈当中去。使学生可以在学习的过程中更加充分的感悟到孔雀舞的独特魅力,进一步促进传统文化的传播与发展。

结论

傣族具有悠久的文化历史与文化底蕴,傣族舞蹈独具民族特色,是我国少数民族文化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现如今,随着少数民族文化的逐渐融合,傣族舞蹈已经逐步走到世界舞台当中。傣族孔雀舞之所以能够受到人们的喜爱,与其深厚的文化底蕴是不可分割的,正是因为傣族孔雀舞有着丰富的文化底蕴,才造就了现今傣族孔雀舞的辉煌成就。因此,教师在进行傣族孔雀舞教学时,不单单要注重对于舞蹈动作的指导,也应当注重为学生普及云南少数民族文化知识,这样才能有利于学生对于傣族孔雀舞的学习与理解,提高学生学习舞蹈动作的效率,从而更快更好的达到自己的教学目标。同时,运用傣族孔雀舞的文化内涵,普及少数民族文化,也有助于我国民族文化的传承,使少数民族文化历久弥新。

猜你喜欢

孔雀舞傣族孔雀
你真的认识孔雀吗
傣族服饰文化在现代生活的运用
边境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发展的跨境耦合效应
——以中缅边境地区孔雀舞发展为例
孔雀1
孔雀
傣族男子孔雀舞的艺术特性
构树与傣族传统造纸的保护和开发
孔雀
傣族民俗文化的英译对其民族发展的作用
视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