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化时代 “人力资源管理” 课程教学改革探究
2023-02-10王洪青肖久灵
王洪青 肖久灵
(南京审计大学,江苏 南京 211815)
0 引言
伴随着数字技术的发展,它已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1]。我国 “十四五” 规划提出,加快数字化发展,建设数字中国。迎接数字时代,激活数据要素潜能,加快建设数字经济、数字社会、数字政府,以数字化转型整体驱动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治理方式变革。数字化发展对各行各业提出新的要求和挑战,随着社会对数字化人才需求的激增,也给高校教育变革提出新的要求。
随着各行各业数字化转型的快速推进,人力资源管理数字化转型成为企业获得长期竞争优势的关键,但调查显示具备数字化技能的人力资源从业者占比不到2.5%[2]。作为人才输出的重要阵地,高校的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培养模式对学生数字技能和思维的培养重视不够,难以满足企业对数字化人力资源从业者的需求,达到数字经济时代对人力资源从业者知识、技能和素质提出的新要求,需要变革现有的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培养和教学模式。“人力资源管理” 是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中一门综合型和应用性较强的核心课程,旨在让学生通过学习系统了解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基本原理与应用技能,但实际教学中还存在一些不足,因此,本文将以 “人力资源管理” 课程为切入点,探究数字化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教学改革。
1 课程教学现状分析
1.1 教学理念老套
“人力资源管理” 课程教学中以教师为中心的理念尚未能完全转化成以学生为中心,也就是说,课程教学中仍存在重知识传授,轻能力培养;重理论讲解,轻实践训练的现象[3]。教学理念是教学体系设计、教学内容安排和教学方案实施的重要基础,落后的教学理念妨碍了高校培养目标的实现。
1.2 教学内容陈旧
“人力资源管理” 是一门兼具较强理论性和实践性较强的课程,但现有教学仍以六大模块或从“选”“育”“用”“留” 四个方面来构建内容框架,上课内容仍以传统的书本知识为主,而随着社会管理实践的高速发展,知识更新速度加快,有些教材知识已落后于管理实践[4]。当前以传统教材为主设计的教学内容,在理论上较少涉及理论研究前沿知识,在实践上较少涉及管理发展的实践案例,致使人力资源管理教学理论与实践脱节,理论与前沿脱节。
1.3 教学方法单一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数字化教育已经成为重要的教育资源,但 “人力资源管理” 课程的教学信息化程度普遍低,课堂教学信息化主要体现为多媒体的运用,以播放PPT 和视频为主[5]。这种传统的教学方式无法满足当代视听型大学生获取知识的需求,导致学生课堂参与度低,体验感差,课堂沉默成为普遍现象。“人力资源管理” 是一门实操性较强的课程,需要不断变革教学方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借助信息技术、信息平台和信息资源提高学生对人力资源管理使用情境的理解。
1.4 考核方式简单
目前 “人力资源管理” 课程考核存在重理论知识,轻实践能力;重学习结果,轻学习过程的现象,考核方式缺乏科学性和创新性,考评内容指标较为单一[6]。课程考核一般采用 “平时成绩+期末成绩” 的考评方式,其中的平时成绩虽涉及课堂回答、课堂互动等过程性指标,但主要以书面作业为主;期末考试大多是以考察理论知识为主的闭卷考试,这种考核方式导致学生以追求高分为目的,不注重实践和应用能力的提升。
1.5 师资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
数字经济时代对教师教学水平提出了新的要求,但很多教师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水平未能跟上社会发展的步伐和需求。部分授课教师既缺乏前沿的理论研究,又缺乏企业实践经历[7],还不注重对新的教学技术和教学平台的学习利用,导致课堂教学存在闭门造车的问题。
2 课程数字化变革目标分析
2.1 人才培养目标
数字经济时代要求人力资源管理从业者不仅要掌握扎实的理论知识,还需要具备数据分析的思维和能力,传统培养模式以理论知识讲解为主,没有很好地与数字化管理相融合,理论和实践彼此脱节,导致高校人力资源管理人才培养目标与企业需求之间存在较大差距。因此,高校需要从企业数字化人才需求出发,变革 “人力资源管理” 课程教学内容,以期培养出 “理论+实践”,“业务+技术” 相结合的复合型人才,为社会输出既懂人力资源专业知识,又有数据思维的数字化人力资源管理人才。
2.2 师资培养目标
目前的教师大多具备较深厚的理论知识,但实践经验相对缺乏,尤其是数字化人力资源管理实践经验。人力资源教师是践行数字化 “人力资源管理”教学改革的主体,数字化人力资源管理的本质是挖掘数据对不同人力资源管理场景的意义和价值,这要求教师不仅要具备专业的人力资源管理知识,还需要具备数据挖掘和分析技能。因此,高校需要不断提高教师的人力资源数据分析能力,通过校企合作或者横向课题,利用数据分析解决企业数字化人力管理中的实际问题,从而提升教师的数字化人力管理思维和能力,为成功推进数字化人力资源管理教改工作奠定师资基础。
3 课程数字化变革特色分析
3.1 构建 “教学+实践+竞赛” 三位一体的课程培养体系
采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式,改变传统以讲解人力资源管理理论知识为主的教学模式,借助雨课堂等现代智慧教学工具,课前推送教学课件、网络资源、习题作业等资料供学生自主学习[8];课中重点讲解、探讨重难点知识,并结合企业数字化人力资源管理实践,借助学院合作企业的脱敏数据分析,帮助学生理解数字资源在人力资源管理不同场景中的应用,及其对人力资源管理的意义和价值;课后鼓励学生自选主题,就自己关心的某一人力资源管理问题收集数据,基于数据分析结果提出解决思路,通过 “理论+实践” 的学习模式,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字化人力资源管理。为促使学生形成数字化思维和创新能力,鼓励学生积极参与 “新道数智人才杯” 全国高等院校数智人力大赛,以赛促学,同时检验数字化 “人力资源管理” 课程改革的教学效果。
3.2 构建多元化的数字化 “人力资源管理” 教学资源库
为帮助学生理解数字经济背景下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从业者的工作要求和能力要求,“人力资源管理” 课程可以线上线下两种方式来收集人力资源管理资料,如MOOC 平台、HR 案例网、中国工商案例库、中国人力资源网、三茅人力资源网、ERP 沙盘模拟、新道VBSE 人力资源专业综合实训课程平台等。在多渠道收集数字化人力资源管理企业实践案例、数据、数字化人力资源管理学术会议和成果等的基础上,构建 “人力资源管理” 实训资料包,并根据企业发展及时更新资料包,以企业正在发生的、关注的热点问题、重点问题为切入点,帮助学生理解数字化人力资源管理的应用场景。
4 课程数字化变革路径探析
应紧随数字时代发展要求,以企业需求为核心,以行业发展为导向,更新教学理念、丰富教学方法、重构教学内容、创新考核方式,以期为社会培养出 “厚基础、高素质、强技能” 的数字化人力资源管理从业者。
4.1 更新教学理念
数字经济时代要求人力资源从业者具备较强的挖掘数据、分析数据、应用数据解决实际管理问题,传统教学理念下培养出的人才显然无法满足企业对人力资源人才的需求。应基于建构主义重构教学理念,以期培养出 “强专业、懂业务、精数据和能创新” 的数字化人力资源人才[9]。建构主义的情境教学强调理论教学与实际情境匹配,教学过程以案例和问题为基础,使学生能根据具体情境理解和应用理论知识,从而改善人力资源管理 “重理论,轻实践” 的教学现状。建构主义的支架教学强调教师和学生共同完成学习任务,其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的辅助者和引导者,学生自主进行探索式学习,教师负责答疑,当学生无法自主独立完成学习任务时,教师通过提供支持帮助学生完成学习任务,从而改善传统的 “教师讲,学生听” 的教学问题。这样逐步树立起 “知识传承、融通应用、拓展创造” 三位一体的教学理念。
4.2 重构教学内容
传统 “人力资源管理” 教学以六大模块理论知识讲授为主,实践内容相对较少,且缺乏对各大模块知识的系统整合,忽视了数字经济时代企业的实际需求。应以数字资源为依托,重新设计教学内容,将数字应用引入人力资源管理的各个模块和场景中,并以 “数字化人力资源管理项目” 形式系统讲解数据在人力管理活动中的应用和价值,将数字应用和理论知识讲解融入人力资源管理问题之中,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提升学生对数字化人力资源管理场景的认知和理解。教学内容以 “知识+技能” 为主,在讲解人力资源管理理论知识的同时,基于企业管理实际数据或模拟数据,借助SPSS、Python、Power-BI 等软件,重点讲解人力资源管理数据收集、数据挖掘、数据建模、数据分析以及数据可视化分析等内容。为适应数字经济时代需求,“人力资源管理” 教学应以培养人力资源专业技能、数字化基本技能和综合应用技能为目标,强调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专业和技术相结合。
4.3 丰富教学方法
传统 “人力资源管理” 课程教学主要以教师课上PPT 讲解知识点,辅助案例分析为主,单一的教学方法造成学生课上参与程度低,课后知识应用能力差的局面。信息技术的发展为教学手段的创新奠定了基础,借助雨课堂、学习通、中国大学MOOC、学堂在线、蓝墨云班课、中国工商管理国际案例库、虚拟仿真、沙盘模拟、新道VBSE 人力资源专业综合实训课程平台等现代化智慧教学平台和网络资源,形成线上线下、校内校外、课前课后多元化立体式的教学环境,从而构建 “教—学—做” 一体化的教学模式。教师课前将教学大纲、教学课件、教学案例、教学讲座、课外书籍、习题作业等资源上传雨课堂等教学平台供学生自主学习;课中通过 “不懂、弹幕和投票” 等互动活动了解学生自学情况,着重讲解重难点知识;课后通过习题作业、沙盘模拟实训、新道杯全国高等院校数智人力大赛等活动检验教学效果。
4.4 创新考核方式
考核方式在某种程度上是引领学生学习的指挥棒,要改革传统的一卷定夺的考核方式,采用多元化考核方式,强调对能力和过程的考核,在传统考核模式基础上,增加人力资源管理项目以考察学生的数字分析和管理能力;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数字化人力管理校内校外比赛,并根据比赛结果对人力资源管理课程成绩进行适当加分。
4.5 提升教学能力
教师是数字化 “人力资源管理” 教改的主体,他们的理论知识和数字化应用能力是数字化 “人力资源管理” 课程变革的基础和保障。因此,学校可以通过 “走出去,请进来” 方式提升教师的数字化实践能力。可以聘请企业人力资源从业者进校为人力资源管理方向的师生讲解最前沿的数字化人力资源管理案例,帮助教师理解和体验数字化人力资源管理的具体应用场景,可以通过教师和企业管理者的互动交流,搭建起理论知识和实践应用的桥梁,从而提升教师的人力资源实践能力。学校更应加强校企合作,积极创造机会和条件,鼓励并支持教师去企业挂职锻炼,让教师真正融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工作[10],在实践中感受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新变化和新发展,掌握企业对人力资源管理从业者的能力需求与高校现行培养模式之间的差距,通过实践锻炼让教师掌握更先进、更前沿的数字化人力资源管理理论知识和数字化人力资源实践技巧。此外,还可以邀请数字化人力资源变革成功的同行专家进校开展讲座,分享他们的成功经验,帮助教师更好地理解和应对数字化人力资源管理教改问题,提升教师的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教学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