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推进媒体深度融合 做大做强主流舆论阵地
——以固原市新闻传媒中心媒体融合现状与进程为例
2023-02-10◎张炜
◎张 炜
(固原市新闻传媒中心,宁夏 固原 756000)
面对全媒体时代的深刻变革,加快融合发展是市级媒体不容回避的一场自我革命。2020年1月,固原市委整合资源,挂牌成立固原市新闻传媒中心。2022年4月,中宣部、财政部、国家广电总局印发《推进地市级媒体加快深度融合发展实施方案》,正式拉开了市级融媒体中心建设序幕。固原市地处宁夏南部山区,有常住人口115万,面临着落后区域地市媒体普遍存在的资源分散、市场总量不大、经营绩效不高、全媒体人才短缺等问题。在这样的客观条件下,固原市新闻传媒中心主动求变、勇于改革,进一步整合媒体资源,融合服务、聚合用户,坚持边建边融、能融尽融,逐步实现区域内数据、服务、业务、资源的发展,形成了平台贯通、业务协同的良性发展格局。
一、举措做法
(一)提升固原市新闻传媒中心运营效率
坚持“融为一体、合而为一”,在前期整合固原日报社、固原广播电视台资源成立固原市新闻传媒中心的基础上,进一步整合内部各类资源,优化体制机制,依托“中央厨房”融媒体平台,横向打通《今日固原》客户端、固原日报、固原电视台、固原综合广播及中心所属新媒体各平台系统;纵向连接自治区、县(区)融媒体平台,不断提升运营效率,构建融入大宣传格局,讲好固原故事、传播好固原声音、展现好固原形象,提升市级主流媒体的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
(二)推进一体化发展
当下,业界普遍认为媒体未来需要打造新型主流媒体集群,实现从“媒体+”到“智能+”的战略转移,走好以无边共享、泛在沉浸、去中心化的移动优先的必然路径,其内包含媒体架构、产品和渠道融合三个关键点。因此,高效利用以新媒体特别是移动媒体生产和传播为核心、符合互联网传播规律的一体化运行机制,则显得尤为重要[1]。
1.构建全媒体传播格局
固原市新闻传媒中心以中央厨房为依托,结合固原新闻资源、地域特色,以中心现有的12个新闻传播平台为基础,以融媒体中心为载体,生成统一指挥调度平台、采编发联动平台、大数据汇集考核平台、融媒体研发平台、舆情监管平台,在技术上实现一次采集、多种生成、多元传播,在操控上实现技术应用、内容生产、平台呈现、队伍建设、管理服务的共享融通,形成了全媒体传播格局。
2.破除制约机制壁垒,打通融合环节
优化配置,压缩行政、工勤等岗位人员,实行“三个统一”,建立融媒集群指挥中心和全媒体“新闻超市”,推进人融事融物融。“三个统一”,即统一身份,全体编采人员向全媒型转变;统一指挥,打破编、采、拍、摄、播、评各环节,全部纳入全媒体指挥中心统一指挥和调度;统一考核,优化考核体系,深化“基础工资+绩效工资”的分配模式,按照传播权重进行评定,将重心向关键业务岗位集中,探索建立内容创优、传播力专项奖励等薪酬激励机制。建立人员退出机制,对不达标人员依规调整岗位、转岗培训、解除聘用合同或劳动合同。
(三)提升优质内容产能
1.设立新闻产品孵化室,推动精品内容生产
以用户需求引领内容生产,设立新闻产品孵化室,搞好“我做一个新媒体项目”“精品新闻竞赛”等活动,公开征集媒体精品项目和课题,建立融媒体项目库,策划若干新媒体产品项目,采取“兴趣化组合、跨介质协作、项目制施工”的模式,自由组建研发团队,按期结题考核评比,让新媒体资源和媒体人才相聚相赢,形成百舸争流、千帆竞发的良性内循环。设立全媒体数据资源库,搭建起文图数据库、音视频数据库、成品稿库等多媒体数据库,努力使其成为门类全、多业态的数字信息服务平台,也为县(区)级融媒体中心提供资源支持,实现资源共享。
2.走好全媒体时代群众路线
坚持走好开门办媒的路子,有效利用中央主流媒体、自治区媒体资源,通过联动策划、呈报选题、设置议题、联合采访,借助大平台传播固原好声音;建好全媒体时代的“通联部、群工部”,加强传媒中心特约通讯员、评论员队伍建设,办好《读者信箱》《民声留言板》等栏目,鼓励吸引广大用户参与内容生产传播,积极回应群众关切,不断提高宣传报道和舆论引导水平,更好地宣传群众、引导群众、服务群众。
(四)打造新型传播平台
1.形成全媒体传播矩阵
把握移动化趋势,建设多元传播渠道,打造多种平台终端,发展多样传播形态。目前,传媒中心已经构建了以《固原日报》、固原电视台、固原广播电台、固原新闻网站、《今日固原》客户端、《固原日报》微信平台、固原电视台微信平台、《固原日报》微博、《固原日报》抖音、固原电视台抖音等传播平台为主干,户外大屏、电子阅报栏等宣传平台为有效补充的特色鲜明、覆盖广泛、立体快捷的全媒体传播矩阵体系。
2.做靓《今日固原》客户端
“移动优先”是全媒体新闻生成发布的首选。要以服务个性化订阅或依据用户习惯为遵循,从美图美文镶嵌的开机画面、清晰明了的导航条、层级合理的新闻分类、赏心悦目的信息架构和颜色颜值俱佳的产品文案切入,活化事说、数说、评说、频说、图说等呈现形态,植入图片、音频、视频、VR、H5等呈现模式,提升点击率、阅读率、点赞率、转发率,倾心做好能够“一端知天下”,品质化、品牌化的《今日固原》APP。
(五)探索多元发展路径
发展“新闻+政务+商务+服务”,统筹运用各类传播平台和信息技术资源,聚合政务资源和优势资源,积极融入固原智慧城市建设,探索多元发展路径。按照媒体深度融合要求,以《今日固原》客户端为主干,对接党政部门技术平台,链接服务端口,提供申报审批、注册办证、办理社保、投诉受理等一站式政务服务,打造“指尖上的政务服务中心”,全方位走进市民生活中;紧盯新闻传播领域技术发展前沿,强化技术对新闻业务的支撑,推进媒体纵向上接自治区平台、下接县级融媒体中心,横向通过技术改造提升,实现对接兼容,充分发挥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2]。
(六)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1.加强人才培养,厚植新时代宣传思想工作底色
不断推动编采人员增强“四力”,持之以恒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大力倡导“短实新”文风,着力构建群众喜闻乐见的话语体系和传播方式。以技能训练为重点,以培养全媒体人才为目标,通过专题培训、实战演练、跟班学习、业务竞赛、观摩学习等方式,促进传统媒体从业人员转型提升。建立新闻专技岗和管理岗人员的互换交流通道,培养复合型全媒体人才,鼓励推动新闻从业人员在记者、编辑、播音主持、制作人等角色间自由转换。
2.激发人才活力,共建高校与全媒体实践基地
加强与自治区和固原市人才项目的对接,招聘和柔性引进高技能专业性复合型人才,促进人才由数量向质量转变。引导鼓励专业技术人员参评国家、自治区、固原市“六盘英才”等优秀人才,切实发挥好自治区领军人才、青年拔尖人才、托举人才等项目的引领带动作用,打造新闻传媒人才聚集的小高地。积极对接宁夏大学、宁夏师范学院等,共建高校与媒体实践基地,以期培养更多全媒体新闻工作者和高层次人才。
二、政策保障
(一)建立编采设备更新运维保障机制
固原市新闻传媒中心现有电视制播、广播编播、报纸编辑及新媒体制作四套网络系统,已实现报纸及新媒体稿件的采集、编辑、加工、排版、审校、大样制作、发布等互联互通,进一步增强了新闻的时效性与交互性。
1.依托“中央厨房”,充分利用好现有采编设备
本着实用、够用、新技术应用优先的原则,建立支持全台网系统、融媒体技术平台升级改造和采编设备定期更新、维护机制,由市财政每年预算安排市新闻传媒中心专项定补资金300万元,统筹解决网络系统优化升级、更新急需采编设备,为宣传工作助力。
2.围绕传媒产业链、传媒生态圈,全面梳理产业发展方向
采购5G+4K的超高清电视转播车,为视频直播提供技术保障,实现从数字标清电视转播技术跨越到4K超高清电视转播技术[3]。支持市新闻传媒中心建设数字媒资系统,以云计算和音视频智能识别技术,将媒资内容进行整合,重新梳理、归类、拆分、组合,充分辨别、分析、挖掘内容所蕴含的内在价值。同时,建立出版影像数据资料库,将大量文字、图片、音视频资料实现集中管理和快速检索,为时代留影,为历史存档,为社会公众提供专业的固原影像资料查询服务。
(二)完善专业技术人员薪酬供给机制
固原市新闻传媒中心现有职工157人,其中在编人员107人、聘用人员50人,一线编辑记者113人。依据媒体深度融合发展需要,探索实行“在编事业编+聘用人员”总量控制的管理办法,整体控制在200人以内,在保留固原市新闻传媒中心现有118名事业编制的前提下,现有在编人员及传媒中心财政预算不变,编制内人员按照原有经费拨款渠道予以保障,将传媒中心现有聘用人员纳入财政部门预算,并随经济社会发展逐年加大资金保障力度。
1.按照“养事不养人”原则,对现有聘用人员实行备案管理
依法签订《劳动合同》,建立能进能出管理机制;市财政对合同聘用制82人给予综合补贴,按照上一年度全市事业单位人员平均工资的1.2倍核定。按照“收支两条线”管理,传媒中心各项经营收入,全部用于保障业务发展,由中心自行支配。
2.深化职称评聘管理改革
传媒中心人员以200人为基数,按照人社部门要求,按比例确定正高、副高、中级等职称职数(管理岗位人员参照公务员职级并行执行)。为适应媒体深度融合发展需要,设置互联网技术、大数据分析、新媒体总监等特殊副高以上职称岗位,由中心党委按岗位定级推荐聘任。
(三)建立事业产业协同发展运行机制
坚持新闻宣传公益属性,建立符合媒体深度融合发展需求和有利于事业产业协同发展的运行机制,坚持采编经营分离原则,围绕主业、紧贴市场、关注民生,探索建立“新闻+政务+商务”和“媒体+产业+企业”的运营模式,依托中心平台加大市场运营力度,拓展传播渠道,延伸服务范围,增强自身造血功能,反哺传媒事业发展,更好地服务固原经济社会发展。
1.赋予传媒中心经营事业的企业化运行、市场化运作的政策保障
申请市委支持传媒中心自办企业、控股和参股互联网企业、科技文化企业,参与特殊管理股,成立经营性传媒公司,拓展实施“媒体+电商”“媒体+展会”“媒体+文旅”和其他经营创收体制与渠道,对中心所属全资公司赋予灵活的收入分配政策,享受中央和自治区支持文化体制改革和文化产业发展相关税收优惠政策。
2.支持传媒中心充分发挥党媒优势,以有偿服务方式代建代管代维市域内党政机关的网站,共同办媒及运维户外大屏、广告牌等公共宣传资源
全市各级党政部门可公开的政府数据、信息、服务等向传媒中心开放共享。全市主办的重大主题宣传、文化类展览展示活动和策划拍摄的影视片、宣传片等,优先由传媒中心承办录制。优先支持传媒中心参与电子政务、智慧城市、便民服务平台等领域信息化项目建设,给予相关税收优惠政策,走事业和经营兼容并蓄的路子,用经营创收反哺新闻宣传[4]。
3.支持传媒中心打造站牌广告,改造文印中心,打通党媒宣传“最后一公里”
在原有社区阅报栏的基础上,将市区主要街道路灯广告牌、擎天柱广告牌、户外停车场广告牌、户外大屏幕、公交站牌等广告设施的广告发布、经营权交由市新闻传媒中心。支持传媒中心做好政务印刷服务,在传媒中心数码印刷室的基础上升级改造为文印中心,购置配套印刷设备,取得国家保密资质,全面开展印刷订制业务,市直各部门应优先选择,全力支持。
(四)优化新媒体人才培养使用机制
坚持党管干部、党管人才原则,紧缺人才按照相关规定和岗位空缺报批补充。现有在编人员与传媒中心签订《事业单位聘用合同》,建立内部绩效考核办法,根据业务需要,现有聘用人员参照在编人员实行 “同工同酬”管理模式,打破身份界限,把新媒体人才纳入全市人才培养计划,依托“六盘文化名家”提升工程,大力培养提升现有专业技术人员水的平。
1.打造人才培养基地
依托固原市产业技术创新研究院,建设固原市全媒体实验室和全媒体人才孵化基地,助推前沿媒体科技在固原的应用落地[5]。充分运用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5G等新技术,与地方高校共商共建,打造宁夏南部地区全媒体人才培养基地,制作全新的新闻视听产品,不断提升各媒体平台的传播力、影响力。
2.促进人才结构转型
全面实行部门定岗定编定经费,通过培训、研讨、交流等多种方式,开展员工双向选聘,鼓励和推动编采播人员到新媒体平台发挥作用,逐步向全媒体人才转型,建设一支“一专多能”的全媒型人才队伍。
3.强化优秀人才引进
加强与宁夏自治区和固原市人才项目的对接,招聘和柔性引进高技能专业性复合型人才。占编人员补充,报市人社部门统一招考。播音员、主持人、全媒体编辑记者、网络工程师等特殊岗位专业人员由市新闻传媒中心按照相关规定面向社会自主公开招考。合同聘用制人员补充则根据采编播管岗位实际需要,由市新闻传媒中心依据相关政策规定自行设置岗位条件公开招聘。
三、结语
实践证明,地市级媒体的融合发展,关键在于融为一体、合而为一。固原市新闻传媒中心,在固原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将积极顺应传媒发展大势,认真贯彻落实党管媒体原则,强化互联网思维,立足实际、因地制宜、因势利导,通过流程优化、平台再造,推动组织结构、工作机制、传播体系、管理体制创新,推动形成渠道丰富、覆盖广泛、手段多样、发布灵活、传播有效的移动传播矩阵,进一步统筹区域资源、破除发展瓶颈,打造上下融通、具有特色、彰显优势的市级融媒体中心,更好地履行宣传思想工作使命任务和讲好固原故事、宁夏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