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融媒体新闻报道收个“好”尾
2023-02-10汪永红
◎汪永红
(宿迁市广播电视总台,江苏 宿迁 223800)
新闻报道,离不开导语、正文、结语,但是很多记者往往在导语、正文背景交代上下足了功夫,却不太重视结语的写作,形成了“虎头蛇尾”的报道现象。甚至还有些人士提出,因为有了“倒金字塔”式的写法,所以消息可以无结尾,这个观点是不对的[1]。
广播电视新闻,因为要求语言的通俗易懂,言简意赅,记者在采访报道中,往往也是重头、重躯干,忽略了新闻的收尾,使得一些好素材、好新闻因为结尾没处理好,而掉粉失色。
在互联网时代,纸媒、广电已经相互融合,一部手机打天下的时代已经到来。如何做好融媒体新闻的结语,应该引起我们新闻工作者的高度重视。笔者根据近30年的新闻从业经历,总结了以下几个观点,仅供同行们参考。
一、新闻结尾概述
新闻的结尾,顾名思义就是新闻报道的最后一段或最后一句。陆定一说,“新闻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既然是事实,那一定有开头、有结尾。凡是好的新闻报道或者可以直接说,凡是获奖的新闻报道,一定有一个有力的好结尾。
新闻是作品,作品就是文章,我国历代文豪、名家都特别注重作品的结尾。孟浩然《过故人庄》的尾联曰“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他最后并没有描述如何感谢招待他的客人,只是说,明年的重阳日,我还来。一部史诗性巨著《红楼梦》,曹雪芹只写了前八十回,如果没有高鹗等续写的后四十回,哪来的“好一似食尽鸟投林,落了片白茫茫大地真干净”的荡气回肠。再看毛泽东同志在《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的收尾“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多么壮怀、豪迈。
但是如何收好尾,笔者认为还是要下一番功夫的。正如穆青所言,“新闻报道不仅要注意开头,还要注意结尾。”
二、新闻结尾的重要作用
(一)前后呼应,让新闻事实圆润饱满
一个前后呼应的开头和结尾不仅能够使新闻背景交代精致充分,而且使整个新闻事实圆润饱满[2]。
例如,2023年4月19日《人民日报》客户端刊登的新闻评论《从一元打火机说起》(作者戴林峰)。
导语:打火机虽小,却能占领大市场。全球绝大多数一次性打火机都是中国制造。2022年,湖南省邵东市出口打火机35.2亿个,约占同期全国打火机出口总量的一半。国际竞争日趋激烈,人工和材料成本逐年高企,邵东为何能把打火机1元的价格优势保持了20年?答案源自创新。
导语里面的关键词是“中国制造”“创新”,我们来看看结尾部分。
在中国式现代化的征途上,中国制造大有可为也必将大有作为。新时代新征程,只要我们坚定信心、持续创新、久久为功,就一定能持续推动产业转型升级,让中国制造的前景更加光明。
结尾部分,一个“中国制造”“持续创新”,恰到好处地做到了与导语相呼应,整篇文章读起来也是令人振奋。
(二)画龙点睛,让新闻事实一目了然
深化新闻主题,大量使用新闻背景是常用的做法之一,但是一个恰当、准确的新闻结束语也是不可或缺的。
例如,新华社客户端2023年5月17日刊登的新闻评论《新华时评:在博物馆里感受美好生活》(新华社记者孙丽萍)。
导语:在故宫博物院看气象万千的唐代阎立本《步辇图》,在三星堆博物馆感受中华文明的多元瑰奇;在江西景德镇御窑博物馆体验深夜开放的“星空之镜”;在中共一大纪念馆追寻伟大的开端……
记者以第46个国际博物馆日即将来临之际为由头,描述了我国6 000多家博物馆的馆藏和“诗和远方”来客情况,最后来了一个“美”的结尾。
我们每一寸奋斗的足迹都将凝成时代的精粹展陈于后世,把中华民族千古一脉、生生息息的文化密码传递下去,告诉后人——美就在那里……
最后的结尾,每一个字都是美的。
(三)号召鼓动,让新闻事实全民参与
用背景描述事实,借结尾号召鼓动,这是众多记者常用的创作方式,也常常能够引起受众的共鸣。
1999年5月8日,中国驻南联盟大使馆被以美国为首的北约轰炸之后,国内群情激奋,纷纷谴责美国及北约的野蛮暴行。5月9日,央视《新闻联播》以集束性报道方式报道了首都、上海等地大学生和建设工人的强烈抗议,每条都是以电视消息特有的同期声作为结尾。
首都大学生同期声:(美国为首的北约)在中国大使馆投炸弹,就是希望我们国内乱,但只要我们每个人都能坚守岗位,万众一心,那不久以后,我们就能彻底地把他压倒。我们大学生一定要加快我们国家建设的步伐,我们一定要成为世界强国。
中华世纪坛建设工地工人同期声:我们工人没有别的,就是用我们的汗水,好好工作,好好建设我们国家,使我们国家尽快富强起来,这些坏蛋、这些侵略者才不会欺负我们。
纺织厂女工同期声:我们立足本职工作,把生产搞上去,我们的企业才会有效益,国家才会富强,国家富强了,我们才不会被人欺负。
这些消息的结尾同期声,不仅代表了个人的心声,更代表了全体中华儿女的心对此表示强烈的抗议,强烈谴责北约暴行。并表达了全体国人坚守岗位加强建设、让祖国更加强大的决心[2]。
(四)肯定鼓励,让新闻事实引起共鸣
澎湃新闻客户端2023年5月18日刊发一条新闻《父子49次举报“拍黄瓜”引热议》。
文中称,湖南株洲一对晏姓父子利用餐企销售“拍黄瓜”等凉菜,频繁举报要求餐企高额赔偿。原来,市场监管部门对于“制售生食类食品”场所有严格的要求,不低于5平方米的凉菜制作专间,具备二次更衣洗手的消毒设备。于是一些“职业打假人”利用“滥用技术规则”从中牟利。而这些违法行为因为固定证据非常容易,被称为“执法舒服区”。但是广大网民不买账,舆论几乎是一边倒,认为是滥用执法权,糟蹋了执法资源。
株洲市优化营商环境中心于是组织市场监管局等相关部门,依据《行政处罚法》之“首违免罚”“轻微违法不罚”的规定达成了共识。作者在结尾这样写道:
走出执法舒适区,将执法资源投入到群众真正关心的急难愁盼的问题上,一定会收获群众的认可。
这既是对市场部门柔性执法的肯定,更是鼓励今后还要继续走出“执法舒服区”,在维护市场秩序的同时,不能让“职业打假人”钻了空子。
(五)抒发情感,让新闻事实有血有肉
在结尾部分抒发情感也是记者常用的做法,通过作者自己情感的表达,其实也是激起、唤醒受众的共同情感,使受众的情绪、情感得以升华。
2021年10月10日,央视播出纪录片《你好,张桂梅》,讲述了感动中国2020年度人物、“七一勋章”获得者,云南省丽江市华坪女子高中校长张桂梅的感人事迹。纪录片剪辑基本上是张桂梅的同期声,所以同样也是以张桂梅的同期声收尾。
我生来就是高山而非溪流,我欲于群峰之巅,俯视平庸的沟壑。我生来就是人杰而非草芥,我站在伟人之肩,藐视卑微的懦夫。
最后的同期,给前面所有的新闻事实做了一个感人至深的印证和总结,让受众为张桂梅的伟大事业而感动不已。
三、新闻结尾的一般方式
新闻结尾的写作方式可以说是五花八门、各显神通,凡是为新闻事实增光添彩的,都是好结尾。下面介绍几种常见的收尾方式。
(一)祝福式结尾
祝福式结尾,言简意赅就是以祝贺和愿望表达的方式收尾。这种结尾方式很常见。
例如,新华每日电讯客户端2023年5月19日刊登的《10年跪着上课考大学的他 拥有“不跪的模样”》,结尾写道:
愿阳光开朗的大男孩姜延琛手术顺利,早日康复,拥有舒展的未来。
(二)诗文式结尾
诗文式结尾一般用于故事性简讯,广播电视的各类宣传片、专题片运用较多。诗文大部分是引用历代大家、名人的诗文,还有一部分属于自创的。
例如,《人民日报》客户端2023年5月16日刊发的图片新闻,图片拍摄内容是江西永新县滨江幼儿园,家长在给小朋友讲绘本故事。其结尾:
这正是:徜徉书香海洋,充实亲子时光。开卷大有裨益,滋润健康成长。
(三)褒扬式结尾
褒扬式结尾顾名思义就是通过表扬某些人和事来收尾的报道。
例如,人民日报客户端2023年5月12日刊发的《致敬白衣天使 守护人民健康》一文结尾:
新时代,新征程。广大护士用实际行动践行了敬佑生命、救死扶伤、甘于奉献、大爱无疆的崇高精神,不愧为守护人民健康的“白衣天使”。
(四)表态式结尾
《光明日报》客户端在2023年5月10日刊发的《汇聚多元解纷合力让百姓更舒心》一文结尾:
新时代开启新征程。作为法律工作者,我们肩负着维护当事人合法权益、维护法律正确实施、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神圣职责,今后我和我的团队将更加兢兢业业,以时不我待的奋斗者姿态,当好“六尺巷工作法”的践行者、传播者,绝不辜负锦旗上“秉公执法、廉明高效”这八个大字。
(五)引用式(同期声)结尾
引用式结尾通常是引用被采访对象的话,(广电媒体同期声)作为新闻的收尾,比较普遍。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2年10月8日刊登了《二十大代表风采刘秀祥:十年助学走乡村》一文的结尾:
这名有10年党龄的共产党员说:“有种说法‘寒门难出贵子’,我不赞成。我为什么要当贵子?我只做一个平平凡凡的、对国家有用的工作者,不可以吗?”
而广播电视因其独特的播出方式,往往都是以同期声作为结尾。这里就不再一一举例。
(六)数字式结尾
数字式结尾是记者们常用的写作方式,经常用于大经济类消息的收尾。
中国经济网2023年5月23日刊登一篇消息《价格创新高,还在树上就被抢订一空!怎么这么火?》,其结尾写道:
今年以来,国内咖啡市场热度不减。公开数据显示,2023年1—4月份咖啡行业共有14起融资,总金额超5亿元。有机构预测,2025年中国咖啡市场规模将达10 000亿元。
(七)描述式结尾
描述式结尾,就是在结尾时用描述的手法,让人有身临其境的感觉,以增强新闻事实的感染力和生动感。
例如,《光明日报》客户端2023年5月8日刊发的《踏上“生态美、百姓富”的康庄大道——福建三明积极探索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纪实》的文章,其结尾写道:
共荣共享共发展。行走在三明的城乡与林海,到处回响着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动人乐章。
(八)比喻式结尾
比喻式结尾的写作方式也是较为独特的,这种结尾方式通常用于写景状物。
《光明日报》客户端2023年5月9日头版刊登了一则消息《院士“赏花”》。讲述的是华中农业大学教授、研究油菜60年的中国工程院院士傅廷栋,在一块油菜地里“赏花”的故事,消息结尾写道:
一阵风拂过,满垸满畈盛放的油菜随风摇曳,仿佛徐徐掀起丰收的盖头。
这个比喻不仅恰当,而且十分形象。
(九)拟人式结尾
拟人式结尾就是在文章的最后把物或景拟成人一样,来对新闻事实本身进行总结[3]。
例如,《光明日报》客户端2023年5月9日头版刊发的文章《宁波有个“老外滩”》(作者曾毅)。文中描述的是宁波有个外滩,历史比上海的外滩还要悠久,当地人称“老外滩”。“老外滩”历经沧桑,从过去“洋人的天堂”变成了现在“国人的乐园”。结尾写道:
“老外滩”欣慰地凝望着这一切。
一句“欣慰地凝望”在里面表达出了无尽的故事。
(十)设问式结尾
设问式结尾,顾名思义,就是以疑问、反问等设问方式进行收尾。
《光明日报》客户端2023年5月7日头版头条刊发了《马玉萍:守好老调 唱出新曲》。其结尾:
河南坠子《哭黛玉》中有一句唱词:“山能改,水能改,我这性情儿改不过来。”这不正是马玉萍艺术人生的写照吗?
设问式的结尾,往往也是一针见血。
(十一)总结式结尾
总结式结尾,即对所报道的新闻事实进行小结或是一个归纳,等于是再次点明主题。
《人民日报》客户端2023年4月14日刊登一篇文章《走对路子,过上好日子——河北阜平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观察》。该文结尾写道:
“吃水不忘挖井人,致富不忘共产党”,阜平乡亲们朴实的话,正是神州大地千万个村庄的嘹亮声音。
上面提到,新闻结尾的写作方式有很多,绝不仅限于以上几种,中华几千年的文化发展,造就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文风和文式,新闻结尾的方式也一定会是“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四、新闻结尾遵循的原则
一个新闻结尾起到的最基本作用就是深化新闻背景,应照新闻事实,应有其遵循的原则,而不是乱来。否则会“画蛇添足”并产生“不知所云”的尴尬,从而极大地影响新闻事实,让受众一头雾水,产生怀疑。
(一)有趣有味,不枯燥
有趣味的结尾往往能让人最后眼睛一亮,从而能够使得新闻事实更加充实起来。
环球网客户端2023年5月22日的社评《在美光问题上反咬中国一口,牙会崩的》。其结尾写道:
而中方的一个正当必要之举,却被美方拿来反咬一口,这是多么的心虚和无理。得让他们崩到牙齿,得让他们好好掂量。
(二)简短精练,能点睛
结尾一定不要拖沓冗长,短小精悍的结尾往往能起到意犹未尽的效果。
(三)尊重事实,增亮点
事实是新闻的生命。因此,任何形式的结尾都必须遵从新闻事实的基本要求,要通过各式各样的结尾增加事实本身的亮点。
五、结语
新闻结尾不论采取哪种方式,都要摒弃空洞、废话和啰嗦,既避免“虎头蛇尾”头重脚轻,更不要“老鼠拉木锨——大头在后边”。要讲究行云流水,也就是顺势而行。要让他人说话,让景物说话,让意境说话。最根本的一点是,要增加新信息,不重叠、不生硬,娓娓道来,余音绕梁,使得新闻事实能够更加充实丰满,这才是好的新闻结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