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赫金对话理论视角下纪录片《无穷之路》创作传播研究
2023-02-10叶颖峰
叶颖峰
(广东财经大学 广州 510320)
对话理论是巴赫金思想体系的重要研究内容,“自我”与“他者”的关系探讨及不同话语的互动交流,影响着对话的意义生成与对话主体的形象建构。巴赫金强调,“一切都是手段,对话才是目的”,人的对话本质是从人的社会性关系出发的。从现实层面来看,人是各种社会关系的总和,人与人之间相互依存的关系前提,决定了自我的生命存在离不开他者。对话关系尊重差异,尊崇不同对话主体的独立性,提倡双声和复调的对话性表现,不同声音平等地在大众广场上发表自己的看法,最终建构出共识性意见。
近年来,中国故事作为国内文艺创作的主流命题,身兼我国文化建设的双重使命。一方面,我国现阶段的主要矛盾仍未解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要不充分不满足,经济建设取得的显著成绩并未同步体现出文艺作品的百花齐放,新时代的中国故事仍旧存在市场缺位与竞争乏力的状态。另一方面,全球化浪潮下各国文化竞争越发激烈,我国的对外传播力较弱,优秀传统文化和价值理念并未得到充分发扬。相对欧美及日韩国家,我国创作及传播策略的布局与调整较为被动,具有民族精神的本土化精品在国际市场上数量较少,创作类型单一,多为独白式话语,影响力有限。面对内忧外患的创作形势,中国创作者需要开展积极的自救,增强中国故事的内容广度和内涵深度。
2021年,一部由香港无线电视台出品的电视纪录片《无穷之路》,聚焦扶贫攻坚,主创团队走访全中国十个最具代表性的深度贫困地区,主持人陈贝儿走进扶贫现场,对话当地民众,倾听他们的故事。陈贝儿主持风格突出,自然坦率的个人魅力和实力出众的专业素养,助推该纪录片的现象级讨论与传播。作为他者身份的香港视角,呈现扶贫攻坚下的地区蜕变,成为了中国故事的新表达。陈贝儿作为香港视角的人格化投射,亲身体验内地扶贫攻坚的成果,在镜头前讲述脱贫地区真实生动的案例和翻天覆地的变化,引起观众强烈的情感共鸣。《无穷之路》以纪实影像的形式,通过主持人开展的一次次对话,还原了中国脱贫攻坚的伟大实践,增进了中国人民对当下中国的了解,促进了亿万同胞对彼此的相互理解,打开了世界人民认识中国的窗口,是中国故事影视表达的有效探索。
一、对话理论下主持人的角色及功能分析
(一)作为媒体工作者,专业素质生成对话
对话的前提是尊重差异,承认他者的存在。只有在心理层面上保持对信息的开放,在思想层面上寻求交流的空间,才能开启对话的入口。“对话,不是独白,不是说服,也不是简单的双向传播,而是有益的、诚实的、有意义的交互”[1],谦卑有礼的对话姿态能够尽可能争取积极有效的回应,提供言语之外的认知可能和情感价值,抵达更深处的话语空间,由此可能带来真正的理解。
纪录片的主持人一角具有双重立场。从节目策划来看,主持人代表节目的官方立场,需要客观反映事实,连接影像文本和观众的期待视野,承担着发起和串联对话的功能。从节目组成元素来看,主持人作为被拍摄对象通过自身表情动作和其他副语言符号的表达,不可避免呈现个人风格,形成属于自己独特的话语,强化节目的对话呈现效果。“讲话者”对其他群体成员的态度是合作性的,将他人,作为人来对待,不轻易给出判断[2]。陈贝儿是香港第一位报道奥斯卡金像奖等国际盛事的女主播,采访过迈克尔·杰克逊等国际巨星。加入TVB以来,她曾主持过《嫁到这世界边端》等“叫好叫座”的人物纪录片。早年积累下来的节目主持和现场采访经验,充分展现了陈贝儿从事媒体工作的天赋与努力。谈及过去的工作经历,她仍旧热情满满,“这份工作我已经做了差不多二十年,但是现在依旧有一种强烈的新鲜感。去到不同的地方、认识不同的人、发掘不同的故事,一直都是我的兴趣所在”。陈贝儿出色的综合素质在纪录片《无穷之路》中得到了两地观众的一致认可。历时三个月,辗转数千里,跨越六个省份,深入全国十个曾经极度贫困落后地区,陈贝儿的接地气和真性情让人印象深刻。为了拍摄悬崖村易地扶贫搬迁和怒江地区交通扶贫,她两次攀爬天梯,在水流湍急的怒江上溜滑索,多次把自己置于危险和困难之中。到达川藏高原,她一度出现高原反应,却始终坚持完成这趟旅程。除了强大的身心素质,陈贝儿凭借着自身兼具感性与知性的主持风格,带领观众沉浸式代入到当时的氛围和情境。节目第一期,某色拉博一家得益于易地搬迁和当地逐步完善的基础建设,他们的出行和生存难题迎刃而解,天梯变楼梯。大山里的少年不仅走出了大山,还利用互联网直播连接起外界,获得了更多的就业机会,能够更好照顾家人。陈贝儿被某色拉博的孝心所打动,像个大姐姐一样动情地拍了拍他,眼含泪珠满脸欣赏地对他发出“很孝顺”的感叹。节目当中陈贝儿很多发自内心的真实反应和行为动作,不同于新闻记者的客观和中立,更能代入普通观众的视角。例如,她顶着烈日攀爬5000多级钢梯,探访完海拔1500多米上的悬崖村后,气喘吁吁地无奈发出疑问“怎么可能在这里生活几百年”。见到每一位对话嘉宾,她会主动与对方握手,热情地打招呼。面对水势凶猛的怒江,她激动地对着镜头介绍眼前之景“江水真的是万马奔腾,有没有看到”,现场与观众发起互动。不做掩饰的情绪展示和体贴入微的下意识动作,陈贝儿生动形象的有声语言和副语言表达充满人性和人文关怀。她身上的真诚特质,让村民卸下了心理防备,激发村民分享欲的释放,村民能够自如地向主持人倾诉更多的个人经历和内心感受,让采访变得更容易更轻松,也使得整个节目更加精彩和丰富。
情感沟通作为人际交往的常用策略,通过营造舒适自然的谈话氛围,能够减少对话参与者的发言压力,坦然说出自己的想法和观点,或给予积极的应答。陈贝儿在纪录片中展现的凝练精准的即兴表达、吃苦耐劳的专业素养、强大的同理心和共情能力,共同组成了陈贝儿作为媒体工作者的综合素质。无论是端正的扶贫干部还是处于青春期的羞涩少年,在主持人真诚大方的情绪感染下,在镜头前都流露出了真实真挚的一面。由上可见,陈贝儿发挥了主持人的专业能力和人格魅力,善用对话精神,短时间内促发了主持人与当地群众的口头对话,实质上也生成了彼此的内心对话。针对当地村民的内心世界揭示,以及从对话中开拓的新信息,尽可能还原当地脱贫攻坚的全貌,加持了纪录片的纪实价值。
(二)作为香港青年,情感共鸣延续对话
巴赫金认为,人类社会的对话具有联系性与发展性。在特定时间点上,“两个表述即使不处于同一时空,但只要在其内涵上加以对比就会显现出对话关系”[3],观点的不一致往往会催生争辩及讨论,表述双方通过开展对话来探明话语的真相。倘若对话主体同处于相同时空,他们的“相遇”则会产生直接的“对话碰撞”,从而实现更具交互性、层次更深的对话关系,建立完整的对话回路[4]。对话主体的背景差异性有助于组成不同的表述,真正的对话应该强调不同声音的价值。
(三)作为中国人,价值认同落脚对话
在巴赫金看来,复调式对话并非无序的狂欢。理想状态下,对话情境下的主客体最终应该寻获一种相互理解的共识,“共识性对话关系”是一切对话的终极目的。从接受美学角度来看,巴赫金把读者的地位放到了较高的位置,是对作者、作品和读者三者的关系整合和视野融合。为了传递对话中的共识,创作者需要找准作品立意,做好传播过程中的价值表达,促进大众对相关事件的理解。
思想高度决定作品高度,深刻的文化内涵体现创作者的思想境界,影响观众的精神世界。扶贫题材纪录片是指以贫困群众和扶贫干部为表现对象,围绕着被帮扶村庄的变化,真实记录扶贫事迹,反映当下社会贫困现状及展现扶贫的巨大成果的纪录片[5]。面对浓烈民族色彩之下的宏大叙事,如何最大程度地召唤观众参与,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无穷之路》之所以能取得两地观众的一致认可,关键在于找到了目标观众共同且唯一的身份——中国人。细数节目出现的所有受访人员,他们来自于不同省份,来自不同民族,从事不同职业。节目中,从香港远道而来的陈贝儿,得知云南的村医邓前堆,花费大半辈子,通过溜索往返怒江行医救人,即便多次受伤也咬牙坚持,留守原地。她为邓医生的无私奉献一度哽咽,并拍了拍邓医生以表赞赏。来自云南孟连的萍姐,团结村民,创新改良精品咖啡豆,花费十年的时间与精力,凭借出众的咖啡质量最终在全国大赛上摘得冠军,带领当地群众走上咖啡致富之路。萍姐身上的女性力量和自强不息深深触动陈贝儿,当她接过萍姐亲手泡的咖啡,她直言“这是她喝过最好的咖啡”。由衷表露的真情实感,是基于大家拥有共同的国民身份和人类共性。中国地域辽阔,人口基数大,各地区发展的不平衡造成资源分配不均和贫富差距,消除贫困在我国显得尤为困难。因此,当陈贝儿亲身体验恶劣环境下的出行不便,亲自感受精准扶贫各项行动给帮扶对象及地区带来的命运转变,才了解到中国政府对于消除贫困强大的信念和执行力,以及脱贫攻坚对于民生改善的重大意义。具体生动的扶贫故事,是中国故事的真实模样,展现了中国人民的精神面貌和不屈意志。
由国民身份衍生出的价值认同,是两地观众对话的落脚点。对于国家共同的精神归属,是打破时间、空间和阶层的精神图腾,凝聚人心,让世界人民感受中国波澜壮阔的扶贫道路以及中国人民的拼搏奋斗。《无穷之路》作为纪录片领域爱国主义教育的成功范本,让观众了解到社会转型之下中国式扶贫的智慧经验和制度优势,创新中国扶贫纪录片的价值表达,同时强化中华儿女的身份认同。
二、对话理论下纪录片传播效果及意义探究
(一)话题化传播,脱贫攻坚的时代影像
消除贫困是全人类共同面对的重大议题,关系到人民福祉和社会局势。中国一直致力于扶贫事业的进程推进,早在1984年下发的《关于帮助贫困地区尽快改变面貌的通知》,便拉开了中国大规模扶贫工作的序幕。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实现之年,也是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收官之年[6]。同年,中国政府对外宣布已在全国范围内消除绝对贫困,取得阶段性胜利。纪录片作为时代记忆的见证者,用视听结合的形式,向全世界真实呈现中国人民的扶贫故事,开启了一次“国家与人民的对话”[7],力求通过讲好中国特色的扶贫故事,引发人们对脱贫攻坚战的深入思考。
从内容来看,《无穷之路》紧紧围绕脱贫攻坚作为表现主题,展现了教育扶贫、易地搬迁、企业帮扶、产业带动等特色扶贫方式,全景式讲述中国脱贫攻坚的经验做法。从参与人物来看,主持人既可以对话扶贫现场的一线干部及各行各业的脱贫代表,也可以对话街头巷尾的老百姓。无论是初次见面的青涩少年还是声名远扬的网红丁真,陈贝儿始终不卑不亢,像个相识已久的朋友,与对方亲切攀谈。节目最后一期,扶贫书记谈及家人不禁流下愧疚的眼泪,为了大家牺牲小家的高尚品质,映照出扶贫一线工作人员的无私付出和心酸历程。在国家政策的大力扶持下,当地百姓从无名之辈摇身一变成为新时代的主人,抓住时代机遇,摆脱贫困,发家致富。咖啡种植户叶萍,通过改良咖啡豆的种植与培育,不仅改变了当地男尊女卑的落后风俗文化,而且凭借品质优良的咖啡品质在专业比赛上赢得国内外评委的认可,进一步开发了当地咖啡产业,打响了云南咖啡的名声。节目通过宏观主题下的微观视角,透过个体的生活变化,以小见大展现国家为脱贫所做的努力。从受众接受来看,用典型案例和典型人物的故事化呈现,在多个人物的细节讲述中,牵引出扶贫路上的各种情绪,使得节目内容更加真实可信,更具情感说服力。同为女性的陈贝儿,更能感同身受咖啡种植户叶萍创业成功后在乡亲面前扬眉吐气的畅快和骄傲。更重要的是,这象征着女性意识的觉醒对于农村妇女地位提高及女性独立的启蒙意义。
2020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在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座谈会上的讲话》上强调,脱贫攻坚不仅要做得好,而且要讲得好[8]。近年来,一大批扶贫题材纪录片进入观众视野,不断创新制作方式和叙事策略,积极主动拓展中国主旋律影视表达的发展空间。纪录片是记录社会变迁、审视现实生活的独特窗口,彰显出其独特的意义与价值[9],具有其他影视类型不可比拟的优势。今天,各种形式的贫困仍是全球和平所面临的最大威胁,也是实现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必须消除的挑战。像其他扶贫题材纪录片,《无穷之路》以影像为媒介,用真实具体的故事,回应民众关切,借助陈贝儿的实地探访和深入观察,为中国特色的脱贫攻坚留下了时代痕迹,为其他国家及地区解决贫困难题提供了中国经验和中国智慧。
(二)国际化传播,国家形象的自我建构
形象不是在某个单一视野中孤立构思出来的,而是在多重视野的交错参照下形成的[10]。巴赫金认为,自我形象的建构过程是自我与他者的相互观照与相互碰撞。形象是在多重视野的交错参照下形成的,只有在人与人的相互作用中,“才能揭示‘人身上的人’,揭示给别人,也揭示给自己[11]。因此,中国故事的讲述,不限于内部成员的表达,外部视角的植入同样具有参考意义。
由于文化背景的差异,西方国家的观众可能无法准确对中国影视内容进行解码。不同的社会制度与历史文化,会造成中西方观众的价值观差异,由此造成的文化隔阂和文化折扣会削弱中国文化产品的传播效果和影响力。在节目中,陈贝儿自然切换三种语言,大方得体的语音语调和熟练自信的词汇表达,让不同地区的观众毫不费劲地进行沉浸式观看。《无穷之路》的最后一集,陈贝儿用一口流利的英语采访到了一位特别的扶贫人物。来自卢森堡的退休警官尼克,与当地的扶贫书记谢万举组成最佳搭档,为了广西乍洞村的脱贫之路共同打拼。当地美丽的喀斯特地貌,让尼克对中国山水难以忘怀。同样,当他走进了村民矮小潮湿的泥房,尼克真正认识到乍洞村的贫穷。面对语言不通的尴尬处境,洋助理尼克坦言,“我来这里是干活的,不是聊天的”。他全身心投入到乍洞村的脱贫之路,不仅走下田间干农活,而且参加马拉松以筹措开路的资金。借助尼克的故事,观众看到了外国人眼里的中国故事和不同寻常的中外友谊。外国人的话语讲述,提供了一份真实的西方视角,针对“中国”这一议题进行多元的探讨,使得纪录片内容得到客观全面的呈现。除此之外,制作组还推出了普通话、粤语和英文三种语言的配音版本,兼具本土视野和国际视野,适应了不同地域观众的语言接受习惯,降低文本内容的解码难度,增强国内外观众对于中国脱贫攻坚的了解与认同。
实现中国故事的文化出海,不仅要讲好故事,还要会讲故事。《无穷之路》通过补充外国人的视角,讲述了全球人民对于消除贫困、追求美好生活的共同愿景,展现了不同种族的人民齐心协力脱贫攻坚的感人行动,进行文化产品“真善美”的情感传达。通过他者演绎中国故事,完善国家印象的话语表征,创新中国故事的国际化传播,达成文化增值。
(三)个性化传播,区域发展的产业图景
作为中国市场上不可多得的扶贫纪录片高分之作,《无穷之路》赢得了业界和观众的赞誉与掌声。节目的成功出圈,不仅归功于主创团队的用心制作,节目背后代表的战略意义同样值得深究。
香港影视的人才优势在节目中得到淋漓尽致的展现。节目创作从观众出发,又回归到观众,满足了互联网时代下用户短视频消费的快餐式观看和个性化需求。每集20分钟左右的短纪录片,结合大量的历史影像资料,现代航拍及Vlog镜头等各种机位交互配合,在时空上最大程度还原了扶贫地区的形象变迁。同时,节目解说词文本丰富多样,既有“一步跨千年”此类的背景介绍与成就和宏大叙事、“想要开店?很厉害啊”等基于主持人心理活动的体验式文本,又有如“有眼不识理塘”等的时尚化和年轻化网络用语,适时调节节目气氛和叙事节奏[12]。视觉画面和听觉传达的扎实设置,为观众提供了立体精彩的观看体验。另外,节目主动接近年轻市场,选择哔哩哔哩视频网站作为投放平台,争取更大的受众群体。仅有五人的摄制团队,花费三个月,踏遍中国六个省份,用最精简的人员构成,拍摄出质量上乘的影视作品。自然灵动的主持风格、短小精悍的内容安排和互联网视听的创作洞察,成就了短视频时代下的视听精品。
2022年时值庆祝香港回归25周年,重大政策背景之下《无穷之路》的传播价值更具献礼性质及区域发展的战略指导意义。除了节目本身摘得国内外纪录片评选的多个奖项,主持人陈贝儿凭借节目中的出色表现,不仅在内地迅速走红,更是获得“感动中国2021年度人物荣誉”。《无穷之路》在海内外引起的热烈反响,足以证明香港融入内地市场的合作张力与潜力。香港历来与广东文化同源,人缘相亲,民俗相近,随着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不断推进,粤港两地的深入交流合作已成为建设“人文湾区”必不可少的内容。新时代下,香港更应看清自身的发展定位,抓住大湾区机遇,融入国家发展大局。加强粤港两地的优势互补,推动粤港澳影视合作,加强文娱产业投资合作和人才交流,打造湾区出品的品牌力量,彰显一国两制的制度优势,释放中国影视文化的新活力。
结语
全媒体环境下,主持人在节目中扮演的角色越发多样。以《无穷之路》为代表的中国扶贫题材纪录片,通过主持人的三重角色演绎,实现了作者、作品和读者的交互对话。陈贝儿在节目当中能听能讲,既有温度又有深度的智趣主持,助推节目的人格化传播和文化品牌打造。基于对话精神的主持表现,加持了作品的传播效果,对新时代下扶贫纪录片的时代价值、国家形象的建构策略以及区域发展的产业前景具有重要启示。中国故事需要摆脱以往独白式的话语传播,坚持以人为本的创作原则,重视对话精神的建构意义,发挥主持传播鼓舞大众的正向引导作用,传递正能量,把握时代脉搏,聆听人民心声,在求同存异中传播中国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