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古树普洱茶溯源管理现状与对策研究
2023-02-10赵家进杨莹彪赵晓晨杨肖艳何志波
赵家进,杨莹彪,赵晓晨,杨肖艳,何志波
(1.云南省绿色食品发展中心,云南 昆明 650224;2.云南省农药检定所,云南 昆明 650034)
茶叶是云南省传统优势产业,2021年,全省茶园面积79.33万hm2,干毛茶产量为49万t,茶园面积、毛茶产量均居全国第一,综合产值连续2年突破千亿大关[1]。
一、古树茶资源概况
云南是我国乃至世界古茶树(园)资源保存面积最大、数量最多的地区。世界上已发现的山茶属茶组植物有47个种和3个变种,云南拥有35个种和3个变种,其中有26个种和2个变种属云南独有[2]。据统计,云南省古茶树(园)分布总面积21.98万hm2,其中栽培型古茶树(园)面积4.14万hm2,产量1.9万t,产值 52亿元[1]。从分布区域看,云南省古茶树(园)主要分布在澜沧江流域的普洱市、西双版纳州、临沧市、大理州和保山市,面积15.82万hm2,占全省古茶树(园)总面积的72%;文山州、楚雄州、红河州和德宏州面积6.16万hm2,占全省古茶树(园)总面积的28%。
二、古树茶溯源模式
(一)依托省级平台的溯源模式
目前,云南省级统一的茶叶产品溯源主要依靠2015年建成的云南省农产品质量安全信息追溯平台实施可追溯管理,2018年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信息追溯平台建成运行,按照农业农村部安排部署,2020年国家平台与省级平台实现互联互通。为进一步加强对云南古树茶溯源管理,云南省出台了农产品追溯与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认定挂钩、与农业品牌推选挂钩、与农产品认证挂钩和与农业展会挂钩的“四挂钩”意见,将古树普洱茶纳为重点监管对象,要求各地对“三品一标”茶叶生产经营企业全部上线追溯平台,逐步实现古树普洱茶等云茶产品来源可查、去向可追。此外,省级出台了《云南省“绿色食品牌”产业基地建设管理实施方案》,积极开展“绿色食品牌”茶产业基地认证,同步建设“绿色食品牌”产业基地管理平台,认证挂牌一批集中连片的茶叶种植基地,形成“云茶”地图。每个基地均使用“绿色食品牌”公共品牌标识,标识上附有追溯二维码,可通过二维码实现产品信息、基地情况等内容的追溯。云南省“绿色食品牌”产业基地围绕“8有3档”的标准要求,认定省级茶叶基地30个,面积2.13万hm2;州(市)级基地104个,面积3.4万hm2;县级基地211个,面积3.06万hm2。
(二)依托地方平台的溯源模式
一是各地因地制宜探索建成了地方性溯源服务平台,可提供多种形式的追溯管理。如普洱市率先成立澜沧景迈山、景东无量山、镇沅千家寨等7个古茶山诚信联盟,以特定的企业、特定的产区、特定的原料、特定的工艺、特定的标志“5个特定”为标准,以有标识、有标准、有检测、有监控和可识别、可查询、可追溯、可信任等“四有四可”,实施以古茶山为单位的品牌追溯。在总结名山普洱茶品牌追溯体系建设成功经验的基础上,建成全省具有代表性的普洱茶产品质量可追溯安全体系,应用普洱茶品质区块链追溯平台,利用区块链不可篡改、数据存证和数据鉴权特点,结合现代NFC芯片、一物一码等技术,统一各古茶山品牌打造,实现对应区域茶山,从茶园到茶杯全程可追溯。首批26家试点企业28个追溯产品上线平台,23.8 t普洱茶加贴7.4万枚追溯码。二是在全省大力推动古茶山(园)挂牌保护追溯,在普洱市、西双版纳州、临沧市等云南古茶山(园)核心产区,持续加强对古茶树资源库收集整理分析,开展古茶山(树)立法保护,出台古茶山(树)地方法规,对古茶树建档立卡,采取单株挂牌保护。每株古茶树都挂有二维追溯码,二维码主要内容包括茶树品种、海拔、生态环境、茶树特征特性、树龄、鲜叶采摘等信息,用二维码建立每株古茶树详细“身份证”信息,通过扫描二维码能全面掌握每株古茶树详细情况。保山市、大理州、红河州、德宏州对古茶树保护虽然未进入地方法规,但也同样采取挂牌保护措施。目前,全省完成了49个古茶村寨及茶山的乡村规划,已实施105万余株古茶树挂牌保护。
(三)依托企业平台的溯源模式
部分茶叶龙头企业结合自身品牌打造、市场需求率先建立自己的质量控制追溯系统。如云南双江勐库茶叶有限责任公司建立了完善的食品安全与产品质量控制体系、责任追溯体系,持续改建和完善内部控制体系,构建“从茶园农户→车间→成品→流通渠道”的完整追溯质量管理体系。茶园中从种植用药、基地来源、鲜叶采收、分类加工、包装出口等各个环节都有专人负责,并记录在案,可实现从产品到鲜叶的逆向追溯。云南科维乐物联网科技有限公司建设的科维乐云茶追溯系统把流通环节分解为生态监测(A)、初制加工(B)、精制加工(C)、销售流通(D)4个端口,全流程采集、整理、分析茶叶在各个生产流通环节中的数据,实现从茶山到茶杯的全程追溯,让消费者以扫码的形式了解到产品来自何方、谁采摘的、谁加工的、谁销售的,实现了整个生产销售流程的可视化,真实还原产品的来源。此外,有机产品认证机构对申报有机茶产品完成认证后,也可形成追溯二维码,附在有机茶标签标识上,消费者可以通过有机茶追溯二维码查询相关产品信息,2021年全省有机茶园认证面积70.5万hm2,同比增长26.1%,居全国第一。
三、古树茶溯源面临的问题
(一)缺乏统一的溯源服务平台
目前,云南省建成的地方性茶叶溯源服务平台“小、散、弱”,因缺乏统一的建设标准,各个平台间溯源要素、标识、环节等差异明显,平台之间无法实现互联互通,难以形成合力。部分企业自建平台缺乏政府背书,导致“一饼一码”溯源标识缺乏市场公信力,推广使用受限,难以被消费者认可。
(二)溯源体系建设管理难度大
普洱茶线下销售渠道以多级分销为主,加之目前市场上销售的古树普洱茶大部分属于拼配产品,种类繁多,加工步骤繁琐,涉及原料采摘、加工、分拣、拼配、压制、包装、运输、销售等各个环节,每一个过程都需要建设相应的物联网、监控系统等溯源设备及人力资源,建立完善的可追溯、可查询、有反馈的溯源系统需要大量的财力、物力及时间投入。
(三)主体开展溯源积极性不高
一是茶商通常以买断、租赁、与茶农产销合作等方式垄断和争夺古树茶资源,茶叶具体产地信息,特别是古树茶产地信息成为一级经销商的商业秘密,不愿分享给其他经销商。二是大部分龙头企业以生产拼配茶为主,企业对消费者通过扫二维码等溯源信息了解产品原料的地理位置、产品拼配信息、茶农的联系方式等基本信息心存顾虑,担心消费者或其他竞争者直接与茶农接触,破坏茶叶市场价格体系,损坏茶企利益,导致市场上茶叶追溯信息含混不清。
四、发展对策
(一)建立古茶树资源库
开展古茶山、古茶树保护立法,出台古茶山、古茶树保护法律法规。对古茶山和古茶树集中的区域划定保护范围,实行区域保护,对分散的古茶树采取单株挂牌保护,区分古茶树物种保护区域和生产采摘区域,对古茶树建档立卡,建立古茶树资源库,真正实现古茶树“一树一码”“来源可查、去向可追、责任可究”的追溯链。
(二)建设茶叶追溯服务平台
针对茶产业生产流通的特性,开展普洱茶溯源标准体系研究,制定溯源体系建设规范,明确基本要求,从省级层面建立一个专门针对茶叶的追溯监管平台,以不同环节信息互联互通、产品全过程通査通识为目标,统一数据采集指标、传输格式、接口规范及编码规则,推进政府与社会合作,将生产主体、协会或第三方平台接入专门的茶叶追溯监管平台。
(三)建立追溯管理运行制度
尽快制定云南普洱茶市场准入、茶叶质量安全、溯源管理等标准体系。进一步明确溯源要求、溯源标准,统一追溯标识,规范追溯流程,健全溯源管理制度,完善追溯管理与市场准入的衔接机制,形成合力,构建从产地到市场到茶桌的全程可追溯体系,促进和规范生产经营主体实施追溯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