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口语交际教学的目标指向
2023-02-10李娟
李娟
在统编教材中,口语交际以单独模块编排,在总共47个交际话题中体现出清晰的目标体系和训练梯度。但是,有的教师在口语交际教学实践中,出现内容窄化、形式泛化、评价弱化的现象,使口语交际教学陷入困境。因此,教师要积极探索口语交际教学的目标指向,让口语交际发挥应有的作用。
一、指向应用能力的培养
在生活中,口语交际无处不在。在口语交际教学中,教师可以将教材安排的口语交际、课堂训练的口语交际与生活中的口语交际融合起来,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如教学三年级下册的口语交际“劝告”时,教师先让学生回忆:在生活中,自己有没有劝过别人什么事,或者自己有什么事被别人劝过。由此发现口语交际在生活中有着普遍的应用价值。接下来,教师让学生仔细说说自己是如何劝别人的,或者别人是怎样劝自己的,劝告的结果如何。在此基础上,学生思考怎样进行劝说才有效果,如何避免无效的劝说。最后,教师让学生说说:自己最近最想劝告的人是谁?想劝告的内容是什么?你觉得有效的劝说方法是什么?有了这样的铺垫后,学生再针对教材中提供的劝说情境,进行分组劝说演练。通过这样的训练,学生才能明白口语交际的应用价值,而要发挥其应用价值,自己必须具备口语交际的应用能力,即学会劝说,让劝说有效果。
二、指向应变能力的培养
与应用能力比,口语交际中的应变能力要求更高一些,要求学生在现场表现出积极有效的应对策略。这种现场往往不是个体对个体的简单对话形式,而是群体之间形成的多主体的冲突形式,参与者需要具备很强的观察力和判断力,积极对群体中随机出现的交际话题做出适当反应。如教学四年级下册的口语交际“自我介绍”,教材中提出了多个自我介绍的情境,如转学进了新的班级、应聘校广播站小记者、联系自己不认识的客人等。在这些情境中,学生需要面对的交际对象具有可变性、不可知性等特点,在介绍自己的情况时就不能总是用一个调子说,而要根据交际情境的变化调整介绍的内容。同时,学生还要重视交际中临时出现的话题,随机应变,机智回答。比如,你应聘校园广播站小记者时,主持人发问:“如果你此次应聘小记者失败了,你还会继续参与校园广播站的工作吗?”这种临时产生的交际话题,具有突然性,看似来不及深度思考,实际上在口语交际训练中,你有很强的应变能力就能解决问题。
三、指向协作能力的培养
在口语交际中,我们不能像《陶罐和铁罐》中的铁罐那样,一味强调自己,容不得对方解释或辩白,彼此之间无法进行有效沟通,导致交际中断。因此,口语交际的双方都要遵循合作原则,努力使各自的言行符合交谈的目的。如教学四年级上册的口语交际“讲述历史人物故事”,就属于独白类口语交际。教师在训练中需要让学生进入群体中进行讲述,从中培养学生的协作能力。学生选择一个自己最喜欢的历史人物故事,先在小组内进行讲述,大家互相讲述,互相倾听,互相评价,帮助同伴找出讲述中的优点和不足,使得每个人的讲述有进步并形成特色;接下来,各小组推荐一个优秀讲述者在全班进行讲述。这样的训练就可以让学生在独白类的口语交际活动中,既作为讲述者主讲历史人物的故事,又作为倾听者评价他人的讲述,培养学生的协作能力。
四、指向表达能力的培养
有些教师在口语交际训练中,不重视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认为既然是口语交际,就没有必要去咬文嚼字,学生能够大致说出来就行了,结果学生在交际中张口就来,言不及义。实际上,口语交际训练的正是学生适切的表达能力。如教学四年级上册《我们与环境》,学习要求是“围绕话题发表看法,不跑题;判断别人的发言是否与话题相关”。这些都是训练学生在口语交际中不说与话题无关的话,还要指出别人说的与话题无关的话,这样才能使相关的口语交际都朝着恰当表达的方向发展。
总之,在口语交际训练中,教师要认真研究教材特点,将教学重心放在培养学生多种口语交际能力上,讓口语交际在学生语文核心素养发展上持续发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