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文化自信自强的理论意蕴、价值逻辑和实践进路
2023-02-09孙美玲
孙美玲
近代中国的历史剧变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中华文明的“文化悲情”,文化自信应该成为人们审视时事、重塑现代中国人形象的重要特质。文化是“文明跃迁的先导”[1],坚定文化自信就是“坚持走自己的路”[2]。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推进文化自信自强,要“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弘扬革命文化,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不断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3]。2023年10月,全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首次提出了习近平文化思想[4],这标志着新时代党领导文化建设的实践经验实现了理论飞跃,党的历史自信、文化自信以及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规律的认识达到了崭新高度。而如何在守护中华文明的同时,以更加开放的视野和包容的态度理解和融入现代世界,成为当代中国人亟需思考文化自信自强的题中应有之义。
一、推进文化自信自强的理论意蕴
(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文化自信的思想源泉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积厚流光、“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5],是涵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源泉,更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坚持文化自信的底气所在。作为中华民族最为厚重的文化软实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着当代中国人最深沉的精神追求、最根本的思想基因和最丰富的道德资源。
近代中国的文化建设因民族危亡的时局遭受重创,延安文艺座谈会的召开表明,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批判式地审视和吸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特殊的社会历史现实之间的复杂关系。文化建设需要服务于社会历史的发展,这是激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现实导向和理论指引。在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时期,中国共产党发起了对错误思想的批评以及对旧文化和旧思想的肃清运动,最终初步形成了传承和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办法即“双百方针”,这一政策的提出和贯彻使得新中国文化事业达到了第一个高潮。历史已经证明,党的发展并不是一帆风顺的、也是充满反复和波折的。走出历史浩荡的时段,以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更加清晰地认识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和重要价值,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推向了历史的高潮,不仅肯定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道路中的重要作用,辩证地继承了传统文化,而且还加快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新性发展和创造性转化。现阶段,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深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其彰显出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自强培育着中华儿女强大的国家认同感和民族自觉性,为人类文明新形态“提供了扎实的文化基础,展现出东方现代化文明的独特魅力”[6]。
(二)中国革命文化是文化自信的精神标识
中国革命文化“在不同历史时期有着共同的精神品格、价值追求,其所蕴含的精神文化是我们坚定文化自信的重要思想基础”[7]。中国革命文化“蕴含着中国共产党对马克思主义科学真理、人类历史规律的深刻理解,蕴含着革命先烈为共产主义、社会主义崇高理想信念而奋斗的理想之光、信念之光,中国人民正是在崇高理想信念的鼓舞和指引下才取得了革命的最终胜利”[8]。而“我们党之所以能够经受一次次挫折而又一次次奋起,归根到底是因为我们党有远大理想和崇高追求”[9]。
从历史走向来看,中国革命文化孕育于五四新文化运动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阶段,其显著特征是“五四运动前兴起的新文化运动已经发展成为以传播马克思主义为中心的思想运动”[10]。中国革命文化进入一个新的历史时期的标志是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了一种先进的文化即新民主主义革命文化。其中包括红船精神、井冈山精神、延安精神和西柏坡精神等,都表达了一种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追求。到了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时期,文化发展也处于这一时期的过渡阶段。随着马克思主义在我国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确立,革命文化开始居于主流文化地位。之后,伴随着中国共产党成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领导核心,革命文化的发展便在革命战争年代中继续推进,在此期间,我国的红色文化虽遭遇了重大挫折,但也取得了一系列显著的成就。到了改革开放新时期,革命文化的物质资源和非物质资源都得以高度重视和广泛利用,革命文化事业和革命文化产业相继得到不断创新和发展。就此而言,革命文化滋养了改革开放,反过来,改革开放也形塑了革命文化的新形态。革命文化是文化自信的精神本源,不仅为文化自信注入了活力,扫除了阻力,还为文化自信汇聚了动力。
(三)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文化自信的本质特色
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坚持以马克思主义先进理论为指导的,结合中国具体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改革实践经验的,汲取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世界文明养料的文化结晶”[11]。它体现了我国建设文化强国的社会主义性质和社会主义道路等原则问题,汲取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中国革命文化的精髓,有力地推动着我国文化软实力的提升,是一种具有鲜明的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崭新文化。
毛泽东同志将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作为文化建设的理论基础和历史根基,并提出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要协调发展,经济、政治和文化“三位一体”的整体建设思想。这一新思想,为我国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提供了科学的理论支撑和实践经验。邓小平同志则进一步发展和完善了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的理论体系,明确了精神文明的内涵,并将对它的理解深化至社会主义本质特征层面。江泽民同志在继承了两代领导人的先进文化建设理论后提出,要把中国现代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理论逐步发展成为比较系统的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理论体系。这一新论述,使得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走上了自觉和成熟阶段。胡锦涛同志指出,要牢固树立和发展同实际情况相适应的文化发展观,进一步增强和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责任感、使命感,从而奋力开创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新局面。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始终坚持和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同时,坚持以科学的理论指引方向,让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精神能够广为弘扬,时代楷模、英雄模范不断涌现,文化事业高速发展,从而增强全民族的理想信念,提升国家文化的软实力和中华文化的影响力。历史和实践已经充分证明,历代领导人一直以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引领和推进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发展,这极大地增强了民族自信心和凝聚力。
二、推进文化自信自强的价值逻辑
(一)中国人特有的文化认同
文化自信“从本质上来讲,是一种自觉的心理认同、坚定的信念和正确的文化心态”[12]。从主体的角度来看,文化的本质是主体为了实现精神追求而在精神世界里创造出来的产物。在这一过程中,主体因精神追求和创造形成的自信就是文化自信的精髓。2023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强调:“文化自信就来自我们的文化主体性。创立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就是这一文化主体性的最有力体现。有了文化主体性,就有了文化意义上坚定的自我,文化自信就有了根本依托。”[13]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文化主体对于文化自信的培育具有能动的作用。
现代社会的高速发展,社会历史图景随之发生快速转变,中西方文化、传统和现代在碰撞和冲突中实现一定的交融。中国人的传统性在这种文化背景下向着现代性快速转变。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我国从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诸如历史虚无主义、精英主义文化、“海归文化”等都对文化自信构成一定程度的质疑和挑战。造成这一现象大致有以下几方面的原因,一是近代中国的屈辱史造成了深远的历史负面影响,传统文化在民族斗争的时代主题下并没有发挥其预想的效果。二是站起来的现代中国的发展和变革面对着全新的世界秩序和现实课题,传统文化在解释现代世界问题时,并不具备极强的理论和现实效力。三是富起来和强起来的现代中国需要与之相匹配的文化自信来应对和解决富起来和强起来的过程中突现的问题,文化自信需要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现代化建设进程中从一种民族心理结构上升为具体的国家战略。从唯物史观的视角来看,我们并不否认传统文化对现代世界不具备全面的解释力,但如果盲目地崇洋媚外,对本国文化嗤之以鼻,对外国文化趋之若鹜,显然是一种缺乏文化自信的典型表现。
历史和现实雄辩地证明,中国人的文化自信就是在持续的经典文化作品的产出中,在文化巨星的时代塑造中慢慢凝结和积淀下来成为民族心理和文化的稳定结构。中国人的文化自信首先是一种对历史文化的自信,勇于面对历史,开拓创新,勇于承担历史文化的责任,并不妄自菲薄,不是对西方模式和西方制度亦步亦趋,而是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现代中国发展的历史逻辑。中国人的文化自信还是一种现代的自信,即用现代世界的因素去优化我们的文化配置,打造特色的现代中国文化标识,保护和弘扬特色的文化遗产、圣贤名著、历史名人、哲理思想等,文化教育从历史观、爱国观、文化发展观和中华文明等方面多管齐下,在当代中国年轻人之间建立起对现代中国的文化认同,成为现代中国人的内在气质和独特涵养。同时,真正的中国人的文化自信,就是要使这种文化自信能够传播给世界,从而让世界共享现代中国人的文化自信成果。
(二)中华民族素有的文化气度
不论古今,中华民族在世界上都是具有重要地位和影响力的民族。作为民族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力量,文化更是民族质性的本质体现。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文明经历了5000多年的历史变迁,但始终一脉相承,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次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提供了丰富滋养。”[14]事实上,“历史上的中华民族极具创造力”[15],不仅创造了伟大的中华文明,而且还推动了人类社会的文明进步。习近平总书记开创性提出的“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这一命题,就是对中华文明的接力传承与创新发展。通常来说,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中华文明的核心组成部分,但实际上中华民族一直以来都始终置身于历史实践和文化积淀的长河之中,现代文明就是文化在现代化土壤中创造性转化而成的重要产物。
反观历史长河,古老中国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中都是世界上最为发达的国度之一,中华民族也因其特殊的天然禀赋塑造了独特的民族文化结构和社会运行机制,并作为最伟大的民族之一而被世界关注。尽管近代中国陷入“落后挨打”的现代世界法则中,但是这并没有使中华民族屈服,反而使得“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成为现代中国发展的精神动力和响亮口号。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党的百年奋斗成功道路是党领导人民独立自主探索开辟出来的,马克思主义的中国篇章是中国共产党人依靠自身力量实践出来的,贯穿其中的一个基本点就是中国的问题必须从中国基本国情出发,由中国人自己来解答。”[16]以史为鉴,“培养全民族的文化自信,既要立足历史与现实的认知,也要着眼未来文化发展前景的把握”[17]。在复兴中华民族的漫漫长路上,必须正确看待和理解自己的历史与现实,并通过对历史与现实的审视与反思,精准判断和把握中华民族的未来发展路向与前进原则。中华民族历来珍视文化建设与文化自信的培育,继承和守护中华优秀文化,就是守护中华民族的魂与根,就是守护我们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强大勇气和历史基石。发展和弘扬中华优秀文化就是凝聚我们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发展的向心力,就是展现我们中华民族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从容之姿,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必将赋予我们实现中国梦的精神动力和力量源泉。综合而言,文化自信溯源于历史实践,“是一种历史自信,一种对于中华民族发展史的自信”[18]。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独有的文化底蕴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蕴含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传统这两种精神资源,赓续了历史文化与红色文化这两种基因骨血。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的社会主义为什么不一样?为什么能够生机勃勃、充满活力?关键就在于中国特色。中国特色的关键就在于‘两个结合’。”[19]这就是说,“两个结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取得成功的“最大法宝”[20]。“两个结合”是习近平总书记基于理论和实践提出的科学论断,是习近平文化思想的“重大原创性贡献”[21],特别是“第二个结合”。从实质来看,“两个结合”植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深厚文化底蕴,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历史实践。可以说,它激活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强大的生命力。如果说“第一个结合”侧重于实践,那么“第二个结合”则侧重于理论,即文化层面。坚定文化自信是深入贯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基石,是我们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和积极践行,是对其文化的生命力持有的坚定信心,更是中华文化血脉传承复兴的必然结果。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22]可见,在多元文化价值碰撞和激荡下,我们既要“坚持对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定信念,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以更加积极的历史担当和创造精神为发展马克思主义作出新的贡献,既不能刻舟求剑、封闭僵化,也不能照抄照搬、食洋不化”[23],也要坚守住中华文化这一立场即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本土性、民族性。也就是说,要恪守中华文化的主体性,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是文化自信的重要体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自信就是要积极提升中国文化的国际影响力,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以全球视野推动中国文化“走出去”,让世界更好地了解中国文化。这不仅是对中华文化自信与自豪的宣扬,更极大地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情怀”和“文化认同”。文化自信“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道路上具有重要意义,只有坚定不移地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持续激发文化意识在社会发展中的活力,提升文化软实力,才能走向社会主义文化强国”[24]。
三、推进文化自信自强的实践进路
(一)重塑网络空间化的文化传播
文化兼具渗透性和持久性特点,能够作用于整个社会的发展和文明的进步。然而,席卷而来的数字化时代浪潮,使得在网络空间下构建文化自信成为当下不得不面对的生存境遇问题,甚至对人的文化生存带来诸多影响。网络空间作为坚定文化自信的新界面,与之相伴的新问题即“非主流价值观盛行、非理性情绪表达、‘泛娱乐化’发展和产业思维缺乏等”[25]也接踵而来,这就需要我们通过重塑网络空间化的文化传播来实现文化自信的建构。首先,关于网络文化与意识形态的安全问题,要“加强全媒体传播体系建设,塑造主流舆论新格局”[26],完善网络文化的管理机制,明确维护文化安全、确保国家文化利益的发展主线,进一步完善公共文化信息的网络服务及传播体系,注重保持民族文化的整体性与独特性,发挥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引领作用。其次,网络空间化的文化传播的资源应从我国的民族文化宝库中汲取,通过一系列的提炼整合以及创造性转化,最终融会贯通到网络文化发展的洪流中,增强我国民族文化在网络空间中的话语权和影响力,从而推动民族文化产品的网络化和数字化发展,提升网络文化的文化底蕴。同时,文化是“由人民所创造,人民群众是增强文化自信的实践主体、动力主体和价值主体,是责任担当的普遍主体和广泛主体”[27]。因此,网络文化产品要内涵中国特色,以使高质量、深底蕴的网络文化发挥出滋养心灵的育人作用。最后,网络文化的产业自信应以大众的文化需求为导向,在优化运行模式的同时,实现文化产业的智能化和数字化发展。质言之,想要摆脱当下构建文化自信的困境,就不能再依赖于传统的机械式的口号和方式,而是要充分利用数字科技的优势,将文化创建和精神文明建设融入生活中,为中华文化插上互联网的翅膀,助力文化产业的繁荣和发展。
(二)重释全球化时代的文化变迁
全球化现如今“正在成为不可逆转的客观历史进程,是当代世界最重要的发展趋势”[28]。特别是随着西方国家价值观的输出、话语权的争夺、传媒的扩张以及网络霸权主义等问题的层出不穷,当下任何一个国家都无法置身于全球化之外,任何一种文化都在相互链接和协商之中。中国文化作为全球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自然也不例外,其在全球化时代的发展与变迁问题,在某种程度上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到广大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甚至对社会其他层面的发展方向也存在小幅影响。因此,重释文化变迁在全球化时代自然成为迫切的时代要求。
“文化中国”——用文化向世界说明中国。从时间的角度来看,其中既有数千年古典文明积淀下来的因素,也有二十世纪内外斗争及革命建设留下来的成果和教训,更有改革开放之后创造的巨大财富。在文化主体这一视角,其中包括国家政权派生的主导文化、大众文化和精英文化。由此可见,文化“表现为并蕴涵着政治,反过来,政治亦表现为并蕴涵着文化,二者实互为表里”[29],在全球化时代的今天,通过文化自觉来实现本土的重建,是全人类文化获得“新生”的重要渠道。而文化自信作为中国走向世界的通行证,既反对排外的文化民族主义,也反对同质化的全球主义。坚定文化自信是提升综合国力的重要渠道,是维系社会和谐发展的有效途径,更是守护精神家园的本质要求。我们不仅要牢牢依靠文化自信与文化自觉,促进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同时,还要坚持以“守住根脉、厚植土壤、激活动力”为导向,积极探索可行性路径,依托“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的原则,立足本土文化建设,推进传统文化现代化,增强文化核心竞争力,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建立品牌营销模式,借助现代大众传播,加强国际文化交流。值得注意的是,积极发展经济,并不代表不注重社会文明的进步,只有二者同频共振,才能不断提升我国的文化软实力,增强民族文化的自信力。
(三)重构新时代基本的文化方略
文化自信是“一种超越性的力量,在哲学理论的视角下,文化是相对于政治、经济而言的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活动产品”[30]。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相信中国能够为人类社会做出全新的更大的贡献,中国的发展有益于世界的发展与和平。从文化视角来说,人们进入了“人类文化共同体”的新时代。
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我们通过“一带一路”倡议尝试构建的新型国际关系以及人类命运共同体初见成效。“富起来”的中国人与现代中国需要解决的问题转变为如何满足人民对于美好生活的需求。因此,增强文化自信、丰富人们的精神食粮随之成为新时代的崭新课题。首先,文化产品应秉持工匠精神,凸显中国风格、民族特色、现代气质,“坚守中华文化立场,提炼展示中华文明的精神标识和文化精髓”[31],展现出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其次,文化事业要坚持以社会效益为行为准则,联动经济效益,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致力于打造更多富有人民精神力量的文化产品,培育更多德艺双馨的高质量文化人才队伍。再次,文化产业要积极推进文化创新,“实施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健全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创新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健全现代文化产业体系和市场体系,实施重大文化产业项目带动战略。加大文物和文化遗产保护力度,加强城乡建设中历史文化保护传承,建好用好国家文化公园。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推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32]。最后,文化服务应进一步创新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运行机制,鼓励各地区积极开展全民健身活动,加强体育事业建设,遵循精神文明建设规律,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要求,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与科技融合发展新机制,积极探索公共文化服务专业化和社会化运营新模式。
“文化自信”—“文化自信自强”的理论创新是中国共产党基于我国国情的精准判断,充分反映了中国共产党高度的文化自觉。习近平文化思想的理论创新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规律的深刻认识,生动体现了中国共产党高度的历史自信、文化自信。但需要注意的是,在全球化时代,大众文化突破了原有形态和传播载体,它借助数字化传媒等技术进入空前活跃期,与之伴生的是,媒介化的、数据化的文化生产模式对传统文化造成了一定威胁,通过互联网市场的持续发酵,文化自信有演化为数字化自信的趋势。在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征程上,我们要坚持以习近平文化思想为指引,培养文化自觉,提升文化自信,实现文化自强,以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文化强国建设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铸就文化力量,在全球化、数字化、信息化的浪潮中设计自己独有的文化名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