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教融合视域下黄河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策略探析
2023-02-09陈勤香
陈勤香
(郑州工程技术学院 传媒学院,河南 郑州 450044)
新时代背景下,黄河文化必须要坚定走高质量、产业化发展的道路。在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多角度呈现中展现出黄河文化的魅力,带动黄河流域的经济发展,更好地服务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顺利实现[1]。当前,黄河文化产业的发展必须要以产教融合为载体,发挥优秀社会、企业和高校的优势,实现黄河文化的高质量发展,为黄河文化产业发展培智赋能。当前,与东部地区市场化程度较高、以创意型为主的文化产业模式相比,黄河文化产业仍处于起步状态[2]。
一、产教融合在黄河文化产业发展的价值
产教融合是推动高等教育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有效举措,使高校及产业行业实现转型发展、可持续发展的必经之路[3]。
(一)有助于为黄河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培养高技能人才
文化产业属于产品生产应用型产业,交叉性强,涉及生产、文旅、文创以及各类传统产业。因此,文化产业的发展更需要大量高技能、复合型人才来支撑。在产教融合育人模式下,文化企业可以借助高校专业人才优势,突破企业发展的人才缺乏瓶颈。一方面可以利用学生已有的专业知识储备,加快高技能人才培养的速度,最大限度地扩大产业人才队伍储备量,摆脱传统文化产业发展中无法大规模培养高质量人才的局限。另一方面,通过校内的专业训练,大量高质量人才进入黄河文化产业队伍,可以促使黄河文化扩大产业规模,也可以在发展合作中激发创新意识,提高产品的质量。
(二)有助于为黄河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智力支持
文化产业属于资本与技术双重密集型行业,其长远发展离不开技术创新,离不开高技能人才的支持。当前,高校特别是艺术类应用型高校拥有大量受过长期专业训练,熟悉产业发展方向、具有丰富文化产品鉴赏、制作经验,创新意识较强的师资力量。在产教融合过程中,借助这些优秀教育资源,可以为黄河文化产业创新发展提质赋能,激发创新活力,实现文化产品从单纯量变到质、量共变的飞跃。
(三)有助于降低生产经营成本
产教融合模式下,由企业提供软、硬件设备或平台,高校提供厂房、实验室等条件,双方建设联合实验室、实践基地等的模式可以实现教育发展和产业兴旺的共赢。一方面,企业将部分生产资源转移校园,利用学校提供的厂房、水电等资源及优惠政策开展教学与生产,可以有效降低企业生产及经营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另一方面,借助高校内丰富的学生资源,指导学生在实习实训中创造有价值的产品,将其作为商品进行商业运作,降低人工成本,进而提高企业利润。
(四)有助于为黄河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广阔市场
由于历史原因,当前的黄河文化企业大多偏居一隅、影响力偏弱,缺乏有效的发展空间。开展产教融合,可以使文化产业借助学校的师资力量、创新传播平台、学校的积极正面形象进行产品宣传推广,扩大产品影响力,树立高质量的黄河文化产品形象,推动相关文化产品走向更广阔的舞台,使黄河文化精神得到发扬,实现黄河文化产业的高质量发展。
二、黄河文化产业发展现状
(一)产业人才数量不足、质量不高
人才是第一资源要素,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产业发展的根基。当前,正处于产业转型升级、实现跨越发展关键时期的黄河流域文化产业,面临着文化产业市场不够完善,高技能人才资源不足,甚至原有高技能文化产业类人才“孔雀东南飞”现象。人才储备不足、高技能人才缺失导致黄河文化产业成为人才洼地,阻碍了黄河文化产业的可持续高质量发展。笔者在对黄河流域某产业发展标准草案进行审议中发现,虽然该草案对相关工艺流程有比较全面的规定,但从产业发展宏观层面看,仍存在产业发展系统性不足、发展站位不高的问题,显示出黄河文化产业发展急需高质量人才支撑的现实。
同时,黄河流域一些高校的教育教学尚未完全走出以自我为中心的办学理念,存在着与社会脱节现象。人才培养理念不能很好适应新时期人才需求,学科专业布局不够完善,人才培养对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的支撑度不足,与市场结合度不高,导致人才培养质量不高,无法企业成长提供坚实的智力支撑,助推产业的发展,成为产业发展的发动机和助推剂,适应当前社会对人才的能力要求。
(二)能够引领行业发展的企业不足
从整体上看,当前黄河文化产业体系中多呈现出家庭作坊小规模运作的经营形式,规模以上文化企业数量不足。根据对2019年新三板文化企业数量统计,符合《文化及相关产业分类(2018)》的文化企业共1184 家,而黄河流域9省区全部上市文化企业仅有139家,仅仅多于上海一市的134家,远远少于广东省的199家[4]。显示出黄河文化产业缺乏足够数量的龙头文化企业带动区域文化产业发展。规模以上文化企业数量不足,一方面是由于经济条件有限,限制了产业的发展,另一方面与黄河文化产业人才短缺、无法有力支持产业发展有密切关系。
(三)企业产业发展创新氛围不强
虽然国家和地方都对文化产业发展出台了不少的优惠政策,着力激发文化产业发展的活力。但从目前看,黄河文化企业仍存在发展与市场脱轨,与需求脱节现象;文化产品处于低附加值、高成本率的矛盾状态,严重制约了黄河文化产业健康发展,限制了黄河文化影响力的传播。其根本原因在于企业创新意识不强,无法满足社会对黄河文化产品的高质量需求。多数黄河文化企业属于资金少、规模小、人才少的“三小(少)”型企业,无法提供富有竞争力的条件吸引到具有创新意识的高素质员工。同时,不少企业现有技术工人普遍年龄较大、文化水平不高、自主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缺乏。
(四)企业人才培养动力不足
文化资源在文化产业发展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对文化产业的高质量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5]。黄河流域拥有丰富的文化资源,为黄河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充分的物质条件。当前,黄河文化产业发展滞后的问题主要集中在产业人才培养方面,黄河流域众多文化类企业,特别是小微企业,经营者面临的最大问题是缺乏足够的人才。由于企业规模小、融资困难,导致不少文化企业抵御风险的能力较弱,产品更新、规模扩大、人员培训等方面也受到掣肘,发展步履维艰。整体上看,当前传统的黄河文化经营者多未接受过系统的专业及文化艺术教育,自身阅历、认识水平及发展思路往往不能很好地适应社会需求。造成生产出来的相关产品缺乏竞争力、企业举步维艰,产品滞销,经营困难,对企业的高质量长远发展形成明显制约,也制约了黄河文化相关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但同时,由于人才培养需要投入大量的时间与资金,对于大多数企业特别是小微企业来说,过大的投入会影响企业集中力量生产与销售。因此,他们对自主培养企业发展所需要的后备人才缺乏主动性,培养过程也多遵循传统师徒制模式,缺乏创新性。培养出来的人才数量远远不能满足企业发展的需要,也缺乏足够助推企业健康持续发展的创新意识、能力水平。同时,一些规模以上企业因为自己培养人才时间长、成本较高,积极性不高,再加上自身经济实力较强,更热衷于拿来主义,引进外来人才。
(五)产品市场拓展能力不足
在市场经济时代,任何行业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要有市场支撑。当前,黄河流域的文化产品除了少数与旅游产业结合,走文旅融合发展路线发展较快外,大多数黄河文化企业都存在产品覆盖面窄、影响力小等问题。如在对地处黄河流域的H省黄河文化产业中的某特色产业发展的调研中发现,其产品在省内颇有声誉,广受消费者的欢迎。但在地方政府组织企业扩大规模,向外拓展过程中,这些在当地有一定影响、但省内、国内市场占有率不足的特色文化企业,虽然有向外拓展市场的需求,但由于缺乏相关人才支撑,对走出去、向外扩展产品的不确定性产生恐惧心理,导致产品发展后劲不足、辐射面受限。
三、产教融合推动黄河文化产业发展的实现策略
当前,黄河文化各产业高质量发展过程中,做得比较好的是与旅游业融合的文旅产业,通过与旅游业的有机融合,使黄河文化相关产业得到了极大的关注,取得良好的经济社会效益,打造了嵩山文化产业、河洛盛唐文化产业、关中秦汉文化产业等一批在全国知名度高的文化产业品牌,成为黄河文化产业发展的标杆。但更多的黄河文化产业仍然面临着人才短缺,技术更新不足等问题。解决这些问题,就需要走产教融合的道路,依托教育资源,实现产业链、创新链、教育链、人才链“四链联动”,助力黄河文化产业量质并进。
(一)打破思维惯性,创新产教融合教育理念
当前,不少黄河文化产业产教融合处于一种尴尬的局面,个别规模较大、发展势头较好的企业自身技术、产品结构优势明显,不愿意与高校开展产教融合。而更多的规模较小、有产教融合需求的黄河文化企业则受限于企业体量、纳税额等较低,达不到产教融合企业的认定标准,从制度上无法顺畅和学校进行融合。因此,应当对黄河文化产业校企融合标准进行创新,打破原来的仅以企业规模、产值等作为选择标准。将企业的比较优势、文化价值、社会效益放在评价体系中,使更多的规模小、发展潜力大、社会效益好的黄河文化企业以“大师工作室”“专家工作站”等形式引进校园,有条件的高校甚至可以提供更多优惠的政策,吸引相关产业协会进驻校园,便利开展产教融合教育,借助学校的发展平台及人力、智力资源与协会的统筹发展提高企业及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提高人才的培养质量。同时,还应当积极依托黄河文化产业协会、产业联盟等,与有产教融合教育需求的不同类别高校进行合作,构建教育与产业统筹融合发展新格局。此外,不断完善人才管理机制,创新校内外融合育人模式,促进校内外文化产业人才合理流动。[6]
(二)制定符合发展实际的不同层次的产教融合企业认定
产教融合是当前企业高质量发展、高校育人质量提升的重要路径。国家及地方对产教融合都制定了相应的政策,比如发改委等部门从国家层面制定了《国家发改委 教育部关于印发建设产教融合型企业实施办法(试行)的通知》(发改社会[2019]590号),山西、河南等黄河流域省市也制定了《山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山西省促进产教融合实施方案的通知》(晋政办发〔2018〕38号)、《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实施意见》(豫政办〔2018〕47号)等省级层面的政策。这些政策的出台为黄河文化产教融合企业的认定提供了发展依据,有利于不同层级制定相应的产教融合标准。黄河文化产业协会可以与教育机构进行对接,基于产业发展实际,制定符合黄河文化产业不同发展阶段的产教融合标准,全方位促进产教深度融合。
(三)发挥产业协会优势,创新产教融合模式
产教融合中要破除教育教学评价及激励机制中的阻碍融合的因素,打破传统校企合作中以企业和学校单个对接融合的模式,建立以产业协会与教育部门对接的融合模式,发挥集团作战优势。针对大多数黄河文化企业多为中小微企业的现状,灵活采用“N+N” “1+N” “N+1”等模式,行业协会聚集规模相当、产品类似的企业组成企业合作单位,与相关院校开展产教融合合作。不同的企业根据自己的特色优势在产教融合实践中发挥相应的作用。以协同创新平台建设带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的融合发展[7]。
(四)明确责权,理顺各方职能
产教融合涉及的范围不仅有学校及企业,还有政府、行业等。各方面在产教融合中有着不同的价值与作用,有不同的诉求,需要履行的职责也各不相同,各方面的相互关系也错综交织。在开展产教融合中需要明确各方责权,理顺各自职能。黄河流域各地方政府要从宏观层面对产教融合的政策方面落实责任,通过财政、税收、金融等工具,为产教融合注入信心,助推产教融合持续发展。各黄河文化产业行业应利用自身资源丰富、行业整体发展方向明确的优势,发挥产教融合的指导作用。企业及学校作为产教融合直接参与者,应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明确融合活动中各方的职责与要求,制定完善的融合规章制度。同时,企业需要利用设备完备、技术熟练与行业发展前景明确优势,对学生开展专业培训,学校需要组织学生积极参与产教融合,为融合活动提供足够的教学场地、人员保证,做好融合活动的安全保障,并对融合活动的过程与质量进行监督检查,保障融合教育符合产业发展需要、符合党的教育方针政策,确保产业融合教育高质量开展。
产教融合是当前高等教育特别是应用型高等教育服务社会需求,助力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方式。黄河文化产业拥有丰富的文化产业资源,但发展时间较短、发展质量不高的问题突出。为了实现黄河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助力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必须开展产教融合。通过社会、行业、企业及高校的密切合作,各司其职,黄河文化类企业不仅能够获得更适合自身发展需求的技术人才,获得大量先进技术和市场信息,更能促进企业经营目标的实现和长期持续健康发展[8]。
共同为黄河文化产业发展培养大量的后备人才、注入创新发展活力,实现黄河文化创新性转化、创造性发展,使黄河文化产业更好地担负起传承黄河文化的使命,彰显黄河文化在中华文化的根魂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