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觉如何思想?
——«透明: 中国视觉现代性(1872—1911)»读后
2023-02-09曾诗蕾
曾诗蕾
唐宏峰的«透明: 中国视觉现代性(1872—1911)»(下文简称«透明»)以“透明”作为引语, 引出她的主要讨论对象: 中国视觉现代性。 其题目就明确地点出了其书写思路是用视觉材料讨论现代性的问题, 即是由感官体验切入, 讨论一个思想概念。 并且, 该著将其限定在1872—1911 年的中国, 又将一个思想概念具体化了。 可以说, «透明»一书落脚于感官体验、 思想概念和历史研究的重叠区域,展示出深厚的跨学科研究能力。 在她的论述中, 这三者重叠处的“褶皱”被逐渐展开, 呈现出一个广阔的学术图景。
从结构上看, 该著分为“透明的世界”、 “观看的主体”、 “透明的艺术”上中下三编。 此书将唐教授这些年来的案例研究重新组合, 使之聚合成一个内在具有生命力的有机整体。 上编主要讨论世界如何在视觉中被呈现, 以及媒介如何改变视觉呈现。 中编主要讨论视觉体验中显现出来的主体性,以及视觉体验对于主体的塑造。 其主体关涉女性、 知识分子、 国民群体等。 下编更加关注视觉与艺术, 通过对画报、 影像、 文学三者的讨论, 揭示出不同媒介间的互动关系。 而在结语处, 该著提出了极具独创性的“图像—媒介”理论: “图像—媒介, 在图像和媒介之间以连接符相连, 表明一种‘图像作为媒介’和‘媒介作为图像’的互为表里、 相互说明、 相互定义的双重关系——对象世界媒介化为图像, 图像作为媒介中介着对象世界。”
物质文化研究和视觉文化研究常常被视作两个不同的领域, 二者的研究路径和研究材料也不尽相同。 但近些年, 各个学科均有采用物质资源讨论物质议题的倾向。 比如, 在艺术史研究领域, 巫鸿教授有文题为«实物的回归: 美术的“历史物质性”», 论述应该在艺术品的物质性中发掘它的历史。而某一画作的历史物质性有可能会在根本上影响我们对于该图像的理解。 他以郭熙的画作为例, 说明如果不能理解其作为屏风的物质特性, 就无法看透它“杳然深远”的图像特性。
在这本研究视觉文化的书中, 也显示出了作者对于物质的关注。 书名中“透明”之意便是: 透过物质(媒介)看到世界(图景), 但不止于此。 在该著的结尾, 作者极富洞见地揭示出媒介与物质的双重关系: “物质性指媒介是具有一定物质形态的存在, 媒介物自身具有独立性, 但媒介的辩证在于媒介恰恰要通过自身的物质性来达到媒介性, 即通过自身、 超越自身, 导向到对象那里, 使自身成为对象的中介, 而一旦完成对对象的中介(媒介性), 其自身就没有意义了(物质性), 作为透明的通路被遗忘。 物质性与媒介性相互支撑、 相互否定。”
物质、 视觉、 媒介、 主体与现代性等概念在书中交织纵横, 使得此书有着极高的“概念浓度”。但由于这些概念在具体的材料中被阐释、 被稀释, 变得更可感且易理解。 同时, 此书也展示出理论和材料之间的良性互动——理论可以被运用于深入分析材料, 对材料的细致分析也能在一定程度上突破理论的维度。 如该著所提出的“图像—媒介”及“物质—媒介”理论, 正是基于大量具体的案例研究提出的。 而这一理论将进入一个新的循环, 在视觉文化、 媒介研究与艺术史等不同领域焕发生机。
总的来说, «透明»一书用视觉材料讨论思想问题, 将视觉史与思想史研究相结合, 并以深入细致的案例研究推进了现有的视觉研究理论。 视觉背后究竟蕴藏着什么思想内涵? 该著为这个大问题提供了很好的思考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