珞珈往事: 在荒山之上建设一座最美黉宫
2023-02-09李卓
李 卓
对于每一个初识珞珈山的人, 会震撼于她的美, 春日的樱花如雪如云、 花团锦簇, 夏日的梧桐郁郁葱葱、 亭亭如盖, 秋日里东湖波光潋滟、 山色空蒙, 冬日里天空撒下了浑然天地的洁白。 对于每一个离开珞珈山的人, 会在无数个日夜里怀念着与她的一点一滴, 她的一草一木。 然而, 身处于珞珈山, 无数次经过校园里的历史建筑, 爬上老斋舍长长的台阶到老图书馆听珞珈讲坛, 走过树影婆娑的梧桐道去宋卿体育馆里运动, 在氤氲的空气里前往珞珈十八栋去偶遇小狐狸, 却始终对这些建筑物不甚了解。 值此校庆之际, 武汉大学档案馆组织编写了«珞珈黉宫»一书, 详细梳理了国立武汉大学自1928 年起在武昌珞珈山地区开展大规模新校舍建设的历史进程, 并对20 世纪50—60 年代陆续建成的诸多早期历史建筑逐一予以详细介绍。
珞珈山的美, 不只在于其形, 更在于其内涵。 自1928 年选定了武昌郊外的珞珈山地区作为新校址以后, 第一代武大人就在这座荒山上建立起一座“中国最美大学校园”, 创造了中国近代大学校园建设史上的奇迹。 更值得称道的是, 时至今日, 这些建于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的建筑群大多被完整地保存下来, 不仅包含了有形的建筑、 景观、 道路等物质空间, 还凝聚了历史人文、 办学思想和价值取向等精神内涵。 歌德说建筑是凝固的音乐, 珞珈山的建筑所凝固的, 则是武大人所特有的理想和信念, 这些建筑在潜移默化中培养了学生不同的精神气象。
武汉大学建校之时, 正值时局动荡、 国步艰危之际, 校园的建筑不仅要求满足教学的实用、 教化之原则, 同时还要体现贯彻兴邦之大计、 强国之思想。 风雨飘摇、 战乱频发的时局下, 在荒野之上开拓, 化荒郊为学府可谓是困难重重, 资金筹措、 圈址征地、 原料运输、 建造等方面出现了诸多问题, 但是英勇的珞珈开拓者最终将这些困难一一克服。 也因此, 国立武汉大学的建立象征着一种改天换日的气象。 夏斗寅在1932 年珞珈山新校舍落成典礼上发表演讲时说道: “兄弟曾亲到珞珈山查勘, 当时并无途径, 一片荒凉, 荆棘遍地, 正如中国纷乱之现象, 现经王校长等设计, 居然另一世界, 希望诸君学业日见进步, 以改造珞珈山之精神, 来改造社会。”这一开拓精神最终凝练成为自强、 弘毅之精神内核, 最终成为武汉大学校训, 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武大学子。
不同于从旧学堂改造而来的大学, 国立武汉大学从其诞生之初就被视为“一个新的好的大学”,这所大学是“与旧历史一刀截断的”, “是从无中生有, 好像在白纸上做文章一样, 完全系由理想而实现的”。 因此, 武汉大学的建筑体现出一种无与伦比的创造精神。 从蔡元培改建武大到李四光选址洪山再到开尔斯定址珞珈, 无一不体现出创新精神。 而诸多建筑在当时也是绝无仅有的, 如宋卿体育馆的外观为三重檐歇山顶造型, 代表了民国时期武汉地区室内体育馆建筑的最高水平。 值得一提的是, 每一个来到珞珈山的人都会被珞珈山郁郁葱葱的树木所震撼, 然而他们不知道的是, 100 年前的珞珈山还是一座树木稀少的荒山。 在建校之时, 设计师开尔斯就对校园内的绿化建设进行了规划,在校长王世杰以及叶雅各教授科学造林的领导下, 经过全校师生的努力, 最终将校园建设成为一个花园式学府。 在今天, 这些百年树木与建成的宫殿式校舍交相辉映, 共同构成了这一“最美校园”。
武汉大学各大建筑背后的故事和一个个相关的历史人物, 让一栋栋建筑有了温情, 给建筑注入灵魂。 在珞珈山上, 有很多以重要历史人物命名的故居和人物雕塑, 周恩来故居、 郭沫若故居和李达故居等经过修缮后开放以供后人缅怀, 树林间林立着李达、 闻一多等人物雕像以慰凭吊。 书中在对每一栋建筑介绍时, 除了介绍建筑本身, 还介绍了从世界各地来到珞珈山的学者和教授们, 他们作为国立武汉大学的创业者努力践行武大的教学宗旨和理念, 培育了一代又一代的人才, 这些人才们走出珞珈山、 走向中国和世界。
建筑是文化的纪念碑, 校园建筑承担着传承校园文化、 记录时代、 展现校园精神的历史使命,«珞珈黉宫»一书通过对武汉大学校园建筑和创建历史的详细描述, 不仅展现了初代武大人筚路蓝缕、开拓创业之精神风貌, 更彰显了近代以来我国高等学校创建的艰辛历程。 这些建筑是一个时代的缩影, 在当下需要高度重视校园历史建筑的保护与挖掘, 将其作为培育人才、 凝魂聚力的“活教材”,在百卅荣光之下, 激励新一代珞珈学子谱写又一页“武大新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