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灰色聚类的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方法研究
2023-02-09梁庆卫黄汉成胡姗姗
梁庆卫 黄汉成 胡姗姗
西北工业大学航海学院 陕西西安 710072
教育是人类永恒的话题,始终贯穿于创造知识、传播知识和培养人才的环节中。我国作为一个教育大国,有关教育评价的话题一直备受关注,良好的教学评价模式将有助于实现我国教育发展速度和质量的同步[1]。
早在20世纪80年代,我国尝试在学生评价方面探索一套方案,但这些探索是浅层的,所设计的方案仍是以考试成绩作为评价标准,而忽视了学生的特长和潜能。近年来,教育改革不断深入,原有评价体系所反映的问题日益凸显[2]。为此,学者们提出更应该注重学生学习的态度、价值观、潜力、主动性和积极性,并根据学生的个性因材施教,推进素质教育,充分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为社会输送优秀的人才。而素质教育全面推广和实施需要有效的评价制度作为保障,没有一套科学的评价体系,素质教育便难以推行。因此,如何科学评价学生的综合素质,是提高学生培养质量、促进教育健康发展的关键[3]。
灰色系统最早由邓聚龙[4]教授提出,其本质是一种“贫信息”的不确定系统,适用于小样本问题的研究。在教学研究领域,一些学者利用灰色系统理论针对教学质量评价问题展开讨论分析。杨益等[5]构建了基于层次分析法和灰色聚类法的教学质量评价模型;马永梅等[6]提出了一种基于灰色聚类的大学生课程学习效果评价模型;董青青[7]针对长沙市小学的足球活动质量评价问题展开研究,运用灰色聚类分析法提出相关对策和建议;马守明等[8]基于白化权函数研究了高校教学质量评价问题;赵桂兰等[9]构建了面向教师的课堂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并结合层次分析和灰色聚类法进行研究;郑钰莹[10]研究了灰色聚类模型,并将其应用于本科生生源质量评价问题中。
学生的综合表现由多种因素导致,而各因素之间的作用机理是灰色的。根据这一实际情况,本文建立了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指标体系,并基于白化权函数建立了灰色聚类评价模型。实例表明,所建灰色聚类模型用于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中,具有可行性和有效性。
一、学生灰色聚类综合素质评价方法
(一)指标体系
构建面向学生的综合素质评价指标体系应遵循客观实际,符合现代教育理念,从学校教育整体出发,形成相应的指标集合。本文在充分考虑科学性和全面性等原则的基础上,确立了面向学生的综合素质评价指标体系,具体包括:学习成绩、学习态度、身心素质、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二)确定样本值
记A1,A2,…,Am为统计对象,B1,B2,…,Bn为统计指标,C1,C2,…,Ct为统计灰类,fk为灰类Ck(1≤k≤t)的白化权函数。pij为第i(1≤i≤m)个统计对象对于第j(1≤j≤n)个统计指标的数据,样本矩阵P为:
(1)
记σi为灰色权向量,其中σi=(σi1,σi2,…,σit),(1≤i≤m)。则称映射F:fjk(pij)→σik∈[0,1](1≤i≤m,1≤j≤n,1≤k≤t)为灰色统计映射,而σik被称为第i个对象属于第k个灰类的灰色聚类系数。
(三)确定灰类的白化权函数
记第k个灰类的白化函数为fk(x),k=1,2,…,t。白化权函数的阈值可以根据特定的准则和经验用类比法来确定,这种方法得到的阈值为客观阈值。也可以从样本矩阵P中寻找最大值、中值、次中值和最小值,分别作为优、良、中和差四个灰类的阈值,这种方法得到的阈值称为相对阈值。记λk(k=1,2,…,t)为每一灰类的阈值,假设统计指标的数据pij取值范围为[0,S],具体的白化权函数如下:
(2)
(3)
(4)
(5)
其中,f1(x)、f2(x)、f3(x)和f4(x)分别代表优、良、中、差的白化权函数。
(四)求各评价指标的灰色聚类权
假设ηjk代表第j个评价指标属于第k个灰类的权重,那么灰色聚类权ηjk可定义如下:
(6)
其中,λjk代表白化权函数fjk(x)的阈值,且1≤j≤n,1≤k≤t。
(五)确定聚类系数和聚类向量
令σik为第i个评价对象对第k个灰类的聚类系数,且1≤i≤m,1≤k≤t,则聚类系数可定义如下:
(7)
在面向学生的灰色聚类综合素质评价模型中,第i个评价对象的聚类向量可定义为:
σi=(σi1,σi2,…,σit)
(8)
若满足:
σik*=max{σik},1≤k≤t
(9)
则认为第i个评价对象属于第k*个灰类。
二、算例
为了说明论文所提方法的可行性,本文结合实例进行具体分析。研究对象为学生A、B、C、D、E,评价指标为学习成绩、学习态度、身心素质、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各指标的打分区间为[0,100]。
(一)确定样本值矩阵
表1给出了学生A、B、C、D、E综合素质的评价指标得分,并由此确定样本值矩阵如式(10)所示。
表1 学生综合素质各评价指标得分
(10)
(二)建立灰类的白化权函数
对于每一个评价指标,优、良、中和差四个灰类的阈值如下表所示。
表2 灰类阈值的设定
将各灰类的阈值代入公式(2)~(5),即可确定相应灰类的白化权函数。
(三)求灰色聚类权和聚类系数
由于各评价指标分别被同等对待,故有fjk(x)=fk(x)。进一步可得λj1=80,λj2=70,λj3=60,λj4=50。其中j=1,2,3,4,5;k=1,2,3,4。
由公式(6)可知,灰色聚类权ηjk=0.2。根据公式(7)和公式(8)可求得第一个评价对象(学生A)的聚类向量:
σ1=(σ11,σ12,σ13,σ14)
=(0.9625,0.6267,0.4700,0.3760)
相应地,可以求得学生B、学生C、学生D和学生E的灰色聚类向量:
σ2=(σ21,σ22,σ23,σ24)
=(0.8725,0.7267,0.6783,0.5560),
σ3=(σ31,σ32,σ33,σ34)
=(0.6950,0.7943,0.8267,0.8520),
σ4=(σ41,σ42,σ43,σ44)
=(0.7975,0.8638,0.8050,0.7160),
σ5=(σ51,σ52,σ53,σ54)
=(0.7750,0.8667,0.8917,0.7600)。
(四)向量聚类
对于确定评价对象所属的灰类,可根据公式(9)求出:
max{σ1}=σ11=0.9625,
max{σ2}=σ21=0.8725,
max{σ3}=σ34=0.8520,
max{σ4}=σ42=0.8638,
max{σ5}=σ53=0.8917。
根据上述计算,可得以下结论:
(1)学生A属于第1灰类,即为“优”;
(2)学生B属于第1灰类,即为“优”;
(3)学生C属于第4灰类,即为“差”;
(4)学生D属于第2灰类,即为“良”;
(5)学生E属于第3灰类,即为“中”。
结语
随着素质教育体系的不断发展,对学生的综合素质评价应多元化,只有通过科学、有效的评价方法才能对学生做出合理的评价。本文考虑了学生学习成绩、学习态度、身心素质、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等方面,提出了一种面向学生的灰色聚类综合素质评价模型。该模型以建立的白化权函数为基础,确定了与评价指标相关的灰色聚类权和聚类系数,并构造聚类向量对不同学生进行分类。本研究有助于针对不同的学生实施因材施教,具有一定的实际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