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新商科人才培养的课程思政实践研究
——以“国际金融学”课程为例
2023-02-08邓鑫樊咏茜赵骢
文/邓鑫 樊咏茜 赵骢
结合自身实践教学经验,笔者强调了以育人为核心的教学目标,总结了“国际金融学”课程的教学框架和多阶段、多维度的考核体系。随后,本文以“三元悖论”知识点的讲解为例,通过课前引导、课中教学、课后提升三个环节,立足中国、放眼世界,明确了发展中国家经济政策选择背后的关键指标,重点分析了我国制定经济政策、决策的国情,并以此为基础对高校金融类专业课程思政进行了实践探索和经验总结。
2020 年6 月,教育部印发了《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要求把思想政治教育贯穿人才培养体系,全面推进高校课程思政建设。而现有文献中关于课程思政的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以下两个方面。(1)关于课程思政的理论探讨。相关研究者认为,课程思政作为一种价值导引,注重在价值传播过程中凝聚知识底蕴。例如,巩茹敏、林铁松(2019)曾提出“课程思政是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实践层面的新形态”这一观点。[1]就此而言,要想推动课程思政和思政课程同向同行,教育者就必须明确定位,提炼核心课程。(2)关于具体学科或课程的课程思政实践。其中,陈雪贞(2019)探讨了“大学英语”课程思政的实现路径[2];王伟和黄颖(2021)结合授课目标,结合本土经典金融事例进行探索,深挖中国特色思政元素[3];韩丽丽(2022)提出,可通过将思政元素内化于理论基础、外化于移动课堂、融合于经济情景,以引发学生在知识、情感、价值层面的共鸣[4];许志和谢成博(2021)以“公司金融”课程为例,通过构建以慕课为核心的教学资源库,提出了全英文课程思政建设新模式。[5]
与其他课程相比,“国际金融学”课程在思政教育实践中主要面临以下挑战。首先,传统教学方式滞后于学科前沿与行业发展;其次,在中国金融业全面对外开放的背景下,中西方金融理论观念存在一定差异;最后,部分学生对金融业的社会责任认识不足。基于此,本文以“国际金融学”课程为例,围绕“三元悖论”这一具体知识点的教学过程,深入探讨了如何将课程思政渗透到经管类专业课程教学实践中的问题。
一、“国际金融学”课程教学设计
首先,“国际金融学”课程的教学目标是以育人为核心的三层“金字塔式”结构。第一层次为知识目标层,强调教师应运用自编双语讲义等教学资源,引导学生熟悉基本概念与原理,培养学生运用理论自主剖析国际金融事件的能力。第二层为能力目标层,旨在重点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第三层为情感目标层,旨在引导学生关注行业资讯、官方文件以及学科前沿动态,促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与世界观,立足金融行业强化责任感和使命感。
其次,“国际金融学”课程的教学实践体系应立足国情、放眼世界。一方面,教师可通过慕课平台分享最新论文和研究报告,将历年来的经典金融案例作为学生小组讨论的素材;另一方面,教师应实施“科研助教”模式,要求学生分小组撰写案例研究报告。此外,教师还可将国内经管类课程思政的优秀案例运用于课堂教学中。
最后,“国际金融学”课程考核体系分为课前、课中、课后三个阶段以及自评、互评、赛评、师评四个维度,并要求教师针对以下三层目标来考查学生:(1)知识目标层面,以慕课平台任务点和题库自测等为渠道开展课前自评,以随堂小测等为主要手段进行课中师评;(2)能力目标层面,通过组内和组间打分形式进行学生互评,以参赛成绩为赛评的主要参考,以教师点评为辅助参考;(3)情感目标层面,综合调查问卷自评、班内互评、教授团队随机访谈以及报告评分等。
二、彰显中国特色的课程案例
本节以“三元悖论”理论的讲解为例,将思政教育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通过分析不同国家汇率制度的差异,引导学生深刻体会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优越性。
(一)丰富教学资源
“国际金融学”课程依托立体式教学资源库,着力将具有中国特色、全球视野的教学资源融入课堂教学。例如,在混合式教学模式下,教师可通过慕课平台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潜移默化地接受思政元素的熏陶;教师可建议学生观看以国际金融危机与亚洲金融危机为主题的纪录片,并从政治、经济、社会等角度探讨危机背后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国家与个人在全球化背景下的角色与责任,以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和民族自豪感,促使其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目标;教师还可上传国内外学者的研究成果并要求学生自主分析国际金融典型案例,阐述发展中国家经济制度选择的发展路径,以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引导其正确理解经济制度选择。
(二)明确中外差异
在“国际金融学”课程思政教学中,教师可通过解析中外案例来彰显我国经济制度的优越性。这是因为,在三元悖论(不可能三角)的限制下,基于不同国情的汇率制度选择产生的差异会更加显著,教师在案例对比中可融入多元化的思政元素。例如,教师可以国际货币体系的演进为切入点,引导学生思考是否存在最理想的汇率制度;通过概念演绎、模型推导等方式指出满足理想汇率制度的三个条件,即汇率保持稳定、金融开放以及货币政策的独立性。
在实践环节,学生经分组讨论通常会发现,发展中国家通常更愿意选择汇率稳定和资本账户开放这两个条件。事实上,虽然发展中国家大多依靠出口贸易来拉动经济,需要保持汇率稳定,但是资本账户开放会导致经济基本面恶化以及资本外逃、金融风险加剧等问题,甚至引发金融危机。在小组讨论结束后,教师应适时引入“三元悖论指数”这一概念,并解释该指数越接近1 代表越接近理想状态。随后,教师应详细介绍新指标——国际储备,并引导学生理解发展中国家的政策选择。统计数据显示,国际储备指标在发展中国家的受关注度更高。其原因在于,在亚洲金融危机和次贷危机爆发后,亚洲经济体逐渐意识到外汇储备的重要性,进而不断扩充外汇储备,加大遏制资本外逃力度。
在课堂教学后期,教师可提出“同为发展中国家,我国是怎样实现风险规避与市场发展兼顾的,我国经济制度的优越性具体体现在何处?”等问题,进一步启发学生对我国国情的深度思考。
(三)合理融入课程思政
为引导学生正确理解我国制定经济政策的背景,教师可在课堂教学中要求学生基于“三元悖论”理论思考并讨论我国的经济制度决策是否一成不变、中国特色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中国金融全面开放是一个既定的目标,实施人民币汇率改革至关重要。资本账户开放的灵活性与弹性既符合中国渐进式改革的总体策略,也是吸取其他新兴市场经济体经验教训的结果。通过逐步放宽资本账户管制,提高资本流动的灵活性,中国可以更好地融入全球经济,也可以更有效地应对国际金融市场波动。
另外,最新研究结果显示,我国避开了较为极端的角点解,选择了具有中国特色的中间解,在一定程度上保留了对资本账户的管制和汇率浮动空间,较大程度地保证了货币政策的独立性。整体而言,选择具有中国特色的中间解符合我国国情,有利于维护金融稳定和促进经济发展。
通过以上案例,教师可将“制度自信”融入课程教学,引导学生从国家战略高度和制度自信层面正确认识经济政策选择背后的国家利益与金融安全等因素,坚定学生“四个自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及文化自信),让其深刻体会我国包容开放的大国心态和独立自主的大国风范。
三、结语
综上所述,本文以高校经管类专业“国际金融学”课程为例,采用线上线下混合式等教学方法,并将其贯穿于课前、课中、课后三个阶段,实现了知识、能力、情感三级教学目标,充分发挥了思政元素提升育人实效的作用。在新商科发展背景下,本文旨在通过对课程思政渗透式教学进行实践探索,以构建学生对金融行业与职业生涯规划的感知通道,进一步拓展对经管类专业课程思政的研究范围,为培育新商科人才做出积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