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成果转化模式初探
——以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为例
2023-02-08刘赟青王靖轩
刘赟青,王靖轩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北京 100081)
1 环发所成果转化基本情况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以下简称环发所)通过在农业环境研究领域不断交叉融合、继承创新,组建了11 支科技创新团队,在应用基础研究、区域重大和共性关键技术研究、技术集成应用与成果转化等方面取得了一批独具特色的重大成果。创新了畜禽粪便环境污染核算方法、植物工厂光配方、碳排放核算方法等面向世界农业环境科技前沿的理论方法。研发了微生物土壤修复改良、绿色功能材料、纳米材料等功能材料、农业气象减灾保险产品、全生物可降解地膜、智慧农业物联网等面向国家重大需求的技术产品。推进了农业投入品科学使用、提高耕地质量和农业灌溉用水效率、节约高效利用水土资源。为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整县推进,打好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攻坚战提供了绿色发展模式和整体解决方案,有力地支撑了乡村振兴和农业绿色可持续发展。
2 环发所科技成果转化模式探索
2.1 充分发挥知识产权的核心价值
科技成果转化模式1:以知识产权价值为核心。专利的技术价值是基础、法律价值是保障、市场价值是核心,高价值专利培育和运营是贯穿专利创造、保护和运用的主线和关键[1]。环发所充分发挥平台的条件资源集成、知识产权自主创新与人才聚集作用,推动以知识产权价值为核心的成果转化。例如生物节水与旱作农业团队以自建的环境稳定同位素实验室为平台,创建了水体硝酸盐溯源的新技术,研发出“一种反硝化细菌培养及测定水体硝态氮同位素组成的方法”并于2014 年获得国家发明专利。借助该新方法和稳定同位素实验室平台,支撑该团队科研人员发表30多篇高水平论文、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以及2021 年中国农业科学院成果转化奖励“知识产权转化奖”。同时,通过推进科研仪器共享,为高校、科研院所及企业提供同位素测定技术服务,为相关领域的科研提供了有力的技术保障,也形成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2.2 向地方政府提供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案
科技成果转化模式2:通过与地方政府合作并向政府提供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案,助推地方政府农业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例如2018 年环发所与浙江省丽水市人民政府就气候变化与低碳发展、资源高效利用、农产品品牌与品质提升等方面达成战略合作,同时通过执行联合国粮农组织(以下简称FAO)碳中和茶产业发展项目,FAO 与环发所“中国茶叶碳中和项目——松阳试验基地”落地丽水市松阳县。在该项目的支持下,智慧气象与农业气候资源利用团队与FAO 在全球首次联合发布了中国首份权威的碳中和农产品报告《中国碳中和茶叶生产》。首次核算了松阳县等示范茶园的茶叶碳排放强度数据,提出引入碳汇等负排放措施,创建出茶叶全生命周期碳中和的实现路径。在这个过程当中,智慧气象与农业气候资源利用团队作为核心技术支撑力量对促进松阳茶产业优化升级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2]。
此外,环发所还与浙江省平湖市、江西省抚州市、天津市宁河区、安徽省黟县、西藏当雄县等政府等达成战略合作协议,瞄准需求深入挖掘了典型区域在应对气候变化、促进农业低碳绿色高质量发展示范模式、产品品牌价值和产业链提升方面的成功经验,支撑服务了地方相关产业的绿色可持续发展。通过所地合作,推动科技成果在当地转化落地,创建当地产业特色可持续推广模式,同时开展广泛的国际合作,扩大了国际影响力。
2.3 依托联合实验室推动价值创新
科技成果转化模式3:依托联合实验室推动价值创新。产学研合作中,企业(产业)和环发所通过共建联合实验室建立起更加紧密的联系。环发所于2017年出台《联合实验室管理办法》,目的是将转化环节向技术创新全链条延伸。合作课题立项时充分考虑与国家和产业需求的对接,提高科技创新的针对性、实用性,形成真正具有知识产权的核心产品、核心技术。在合作项目处于转化应用阶段时,主要解决科技成果商品化、产业化的问题,企业起主导作用[3]。这是产学研合作的关键,体现出以市场需求为基础的创新。联合实验室作为实现科技人才与企业经营人才间的交流的桥梁,在转化过程中有科研人员和各利益相关方的参与,是实现知识扩散、技术转移、成果转化人才队伍培养的重要渠道。随着联合实验室合作项目的落实落地,环发所科企合作经费呈现出逐年增长趋势,产学研合作更深入开展。2 个项目获得了2017 年、2020 年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成果一等奖。
2.4 汇聚优势资源打造协同创新平台
科技成果转化模式4:跨界融合,汇聚优势资源协同创新。2022 年为积极响应国家“双碳”战略, 环发所联合94 家优势资源单位推动成立了国家农业农村碳达峰碳中和创新联盟(以下简称双碳联盟)。双碳联盟是国家农业科技创新联盟[4]框架下的专业联盟,按照“国家需求为导向、项目任务引领、机制创新推动”的原则[5],聚焦农业农村领域减排固碳和可再生能源替代开展综合技术集成利用与示范。目前已与联盟成员单位山东省土地集团等机构筹划及落地了多个双碳项目。
3 模式创建中存在的问题
3.1 集成性成果未建立体系
目前,还未建立不同区域的农业绿色低碳集成技术体系,科技创新与市场的对接还不够紧密,产学研融合创新的引领带动作用还未充分发挥。
3.2 综合激励机制不充分
科技成果评价考核方面,还未建立科学合理的科研评价导向。科研立项与成果转化对接机制有待细化[6]。综合激励不足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技术在成果转化过程当中效果的充分发挥。
3.3 职业化转化人才储备不足
科技成果转化对人才有较高的要求,既需要敏锐的市场洞察力,更需要高超的融入能力。后备人才储备不足[7]将成为影响成果转化工作稳定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
3.4 协同创新平台作用发挥不充分
企业和科研院所之间协调创新平台无缝衔接机制尚未建立,协同创新平台在分工及合作机制上仍需磨合创新。
4 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对策建议
4.1 科学谋划成果转化顶层设计
聚焦绿色发展等重点领域,力争实现基础理论和关键核心技术的新突破[8]。按照勇攀科学高峰,理论成果技术化、技术成果产品化、产品成果产业化的思路[9],科学谋划顶层设计。围绕行业产业重大需求,根据产业链布局,明确科研院所在创新链中的功能定位。科研院所重点在理论方法和关键核心技术创新,企业重点在产业化和转化,最终形成服务产业链的产品,形成闭合循环。
4.2 构建完善成果转化制度体系
围绕成果转化工作目标,积极加强内控管理完善制度体系。一是指定专项部门负责成果转化规章制度、转化方案和奖励方案等相关方案的调研及制定,形成较为完善的成果转化工作组织机构体系。二是集体审议成果转化重大事项,包括重要规章制度、转化方案和奖励方案等内容。三是完善科研立项与成果转化有效对接机制,保障成果转化收入的稳定提升。
4.3 全面强化成果转化智库支撑
全面强化智库建设,一是聘请主管部门、行业协会、大型企业、中介机构、技术用户等客户群体,组建成果转化顾问委员会,开展成果转化政策和重大成果选题咨询、优化研发方向、评判成果技术[10]。二是聘请所外专家作为知识产权顾问专家及成果转化法律顾问专家,为研究所培育高价值专利及转化运营、成果转化实操等工作提供咨询和指导。
4.4 协调推进成果转化创新平台
协同创新平台可实现组织协同、数据与成果协同、人员协同、资金协同、仪器设备协同、人才培养协同、考核标准协同[11]。建议:一是进一步加强产学研深度融合,构建产学研一体化研发和转化平台。建立常态化的科技成果转化产业联盟,吸纳企业与高校院所,为科技资源交流建立常态化的渠道和互动机制。二是调动协同平台中能创新、能创造、能创业的“三创”[12]型复合人才在创新链中的积极性,充分发挥创新平台在推动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中的关键协同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