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血清碱性磷酸酶与2型糖尿病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病的相关性分析

2023-02-08钱方方戴梅清王济芳袁国跃

临床肝胆病杂志 2023年1期
关键词:脂肪肝空腹脂肪

钱方方, 戴梅清, 赵 丽, 邓 霞, 杨 玲, 贾 珏, 王济芳, 王 东, 袁国跃

江苏大学附属医院 内分泌科, 江苏 镇江 212000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是指除外过量饮酒和其他明确的损肝因素所致的肝细胞内脂肪沉积,全球2型糖尿病(T2DM)患者NAFLD患病率约为 55.5%。NAFLD与高血糖、胰岛素抵抗、血脂异常等密切相关,T2DM合并NAFLD患者心血管疾病、肾脏病变等风险明显增加且更为严重[1-3]。ALP是一种广泛存在于人体组织中的一种酶,研究[4]显示ALP与胰岛素抵抗(IR)呈正相关,可导致基础状态下葡萄糖过剩,T2DM患者血清ALP活性升高,ALP增高是T2DM的独立危险因素。ALP在肝脏和骨骼中活性较高,通常作为胆汁淤积和骨代谢的指标,其在NAFLD中也可出现升高。在T2DM人群中,有关血清ALP与NAFLD关系的报道甚少,本研究旨在探讨ALP是否为T2DM合并NAFLD的危险因素,为相关疾病的早期防治提供一定的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取2016年7月—2018年12月在本院内分泌科就诊的T2DM患者599例(其中男320例,女279例),平均年龄(63.32±11.30)岁。T2DM诊断符合1999年世界卫生组织糖尿病的诊断标准及分型标准[5]。根据超声检查结果将患者分为NAFLD组和非NAFLD组,NAFLD的诊断符合《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防治指南(2018年更新版)》[2]。排除标准:(1)1型糖尿病、特殊类型糖尿病、糖尿病急性严重代谢紊乱、急性感染;(2)骨骼系统疾病、慢性肾脏疾病;(3)病毒性肝炎、自身免疫性肝炎、肝豆状核变性、肝硬化等慢性肝病及肝脏恶性肿瘤、胆道疾病;(4)过度饮酒:饮酒折合乙醇量男性>30 g/d(>210 g/周),女性>20 g/d(>140 g/周);(5)服用噻唑烷二酮类药物、糖皮质激素、降脂药、丙戊酸钠、奥氮平等;(6)垂体前叶功能减退、甲状腺功能减退、性腺功能减退、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炎症性肠病、全胃肠外营养等全身性疾病[2]。

1.2 NAFLD超声分级标准 (1)肝区近场回声弥漫性增强(强于肾脏和脾脏)远场回声逐渐衰减;(2)肝内管道结构显示不清;(3)肝脏轻至中度肿大,边缘角圆钝;(4)彩色多普勒血流显象提示肝内彩色血流信号减少或不易显示,但肝内血管走向正常;(5)肝右叶包膜及横膈回声显示不清或不完整。具备上述第1项及第2~4项中一项者为轻度脂肪肝;具备上述第1项及第2~4项中两项者为中度脂肪肝;具备上述第1项以及2~4项中两项和第5项者为重度脂肪肝[6]。

1.3 研究方法

1.3.1 一般资料测量 采用统一标准测量T2DM患者一般临床资料包括身高、体质量、腰围(WC)、收缩压(SBP)和舒张压(DBP);收集患者性别、年龄、糖尿病病程、吸烟史、高血压病史。

1.3.2 生化指标检测 所有受试者于试验前一晚禁食12 h,于第2日清晨空腹状态下抽取静脉血检测血清ALP、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血糖(FPG)、空腹胰岛素(FIns)、空腹C肽(FC-P)、尿酸(SUA)、GGT、ALT、AST、TC、TG、HDL-C、LDL-C。BMI=体质量/身高2(kg/m2);稳态模型评估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 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22.5。

1.3.3 肝脏彩超检测 使用LOGIQ-9全身彩色多普勒诊断仪器,由超声科专业医生对受试者行空腹状态下腹部超声检查,观察其大小形态、肝脏回声及血流情况等。

2 结果

2.1 两组一般资料及生化指标比较 NAFLD组高血压病史所占比例、SBP、DBP、BMI、WC、FIns、FC-P、SUA、LDL-C、TG、TC、HOMA-IR、ALT、AST、GGT、ALP均高于非NAFLD组(P值均<0.05)。NAFLD组年龄、HDL-C低于非NAFLD组(P值均<0.05)。两组间性别、病程、有吸烟史者所占比例、HbA1c、FPG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表1)。

表1 两组一般资料及生化指标比较

2.2 NAFLD严重程度与各指标相关性分析 随着脂肪肝严重程度的加重,T2DM合并NAFLD患者BMI、WC、FIns、HOMA-IR、ALT、AST、GGT、ALP水平均明显升高(P值均<0.05)(表2)。相关性分析显示,NAFLD的脂肪肝严重程度(轻、中、重)与年龄(rs=0.140,P=0.018)、BMI(rs=0.239,P<0.001)、WC(rs=0.222,P<0.001)、FIns(rs=0.191,P=0.001)、HOMA-IR(rs=0.218,P<0.001)、ALT(rs=0.188,P=0.001)、AST(rs=0.279,P<0.001)、GGT(rs=0.202,P=0.001)、ALP(rs=0.361,P<0.001)水平呈正相关。

表2 轻中重度NAFLD患者临床资料比较

2.3 T2DM合并NAFLD患者ALP与临床指标的相关性分析 相关分析显示,T2DM合并NAFLD患者ALP与HbA1c、FPG、HOMA-IR、TC、ALT、AST、GGT呈正相关(P值均<0.05)(表3)。

表3 NAFLD患者ALP与临床各指标的相关性分析

2.4 T2DM患者NAFLD影响因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 以是否出现NAFLD为因变量,以年龄、BMI、高血压病史、FPG、FC-P、TC、TG、HDL-C、LDL-C、SUA、HOMA-IR、ALP为自变量,行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BMI、FC-P、LDL-C、TG、ALP均为T2DM患者发生NAFLD的影响因素(表4)。

表4 Logistic 回归分析NAFLD的影响因素

3 讨论

ALP是一种常见的广泛存在于微生物和动植物中的酶,在人体内有四种ALP同工酶,包括组织非特异性ALP(TNAP)、肠型ALP、生殖细胞型ALP以及胎盘型ALP。TNAP主要在肝脏、肾脏和骨骼组织中表达,占血清总ALP活性的90%以上[7]。在小鼠3T3-L1前脂肪细胞中的研究[8]发现,TNAP水平在脂肪生成过程中升高,但在脂肪生成开始加入TNAP抑制剂后,TNAP活性和脂质积累均减少;同时在原代培养的人前脂肪细胞中也观察到类似现象。此外,更多证据表明ALP活性存在于大鼠脂肪组织、兔前脂肪细胞和人脂肪细胞中,TNAP敲除小鼠也表现出脂肪量的减少。TNAP除了参与调节脂肪细胞内脂质积累,也在肝细胞和肾上腺细胞的脂质积累中发挥作用,提示TNAP可能参与了多种不同类型细胞中的脂质积累[9-10]。一项研究[11]纳入了14 393例无糖尿病的高血压病患者,平均随访4.5年后发现血清ALP升高与IR相关,并且增加了糖尿病的患病风险。本研究结果显示,在T2DM合并NAFLD的患者中,ALP与HbA1c、FPG、HOMA-IR、TC、ALT、AST、GGT呈正相关,提示ALP增加可能与IR、血脂异常等多种致NAFLD风险密切相关。

据估计,2016年—2030年我国NAFLD的患病人数将从2.46亿人增加至约3.14亿人, NAFLD患病率的迅速增长导致高血糖、IR、血脂异常、肝硬化、肝癌和亚临床炎症的增加,加剧如糖尿病、肥胖、心血管疾病和癌症等非传染性疾病的负担[1,12]。本研究发现,NAFLD组BMI、WC、FIns、FC-P、LDL-C、TG、TC、HOMA-IR、ALP水平均高于非NAFLD组。随着脂肪肝严重程度的加重,T2DM合并NAFLD患者ALP水平均明显升高;NAFLD的脂肪肝严重程度与ALP水平呈正相关。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在调整了相关的NAFLD危险因素之后,年龄、BMI、FC-P、LDL-C、TG、ALP均为T2DM患者发生NAFLD的影响因素。NAFLD是肝脏能量代谢不平衡的表现,肝脏有将能量氧化为CO2或输出为极低密度脂蛋白的能力,但是过多的能量主要以碳水化合物和脂肪的形式进入肝脏后,导致TG在肝脏中的积累,因此NAFLD在肥胖者中广泛存在[13]。迄今为止,IR被认为是NAFLD发病及进展的主要机制。在IR状态下,肝脏失去在胰岛素作用下抑制肝葡萄糖生成的能力并且通过激活Notch信号通路增强脂肪从头合成。脂肪在肝脏的积累是由于游离脂肪酸(FFA)的摄取、合成、输出和氧化受损造成的。在NAFLD患者中,因为脂肪组织抑制脂肪分解的功能受损,所以肝脏脂肪变性的数量与血浆游离FFA水平的增加相关[14]。FFA导致JNK信号通路的激活,从而引起细胞应激、炎症、凋亡和线粒体功能障碍。此外,JNK信号通路使PPARγ磷酸化,加剧了脂毒性和肝炎症[15]。近年研究[16]表明,C肽也与NAFLD密切相关,可能与IR和C肽本身生物功能有关。本研究中年龄较长者NAFLD的发生率较低,考虑随着年龄的增长,脂肪组织储存脂肪能力下降、肝纤维化比例升高以及接受更长久的T2DM治疗干预等原因对结果造成一定的影响[17]。

综上所述,血清ALP水平与血糖、IR、脂代谢紊乱密切相关,ALP是T2DM合并NAFLD的危险因素,ALP可能参与了T2DM和NAFLD的发生发展。能否进行预防性用药干预ALP水平使NAFLD得到缓解,值得后续进一步研究。另外,本研究样本量偏少,为单中心横断面研究,可能存在选择偏倚,可进一步扩大样本量证实,ALP在NAFLD中的具体作用机制也需更加深入的研究。

伦理学声明:本研究于2018年12月17日经由江苏大学附属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批,批号:SWYXLL20181217-1。

利益冲突声明:本研究不存在研究者、伦理委员会成员、受试者监护人以及与公开研究成果有关的利益冲突。

作者贡献声明:钱方方、戴梅清负责课题设计,资料分析,论文撰写;赵丽、邓霞、杨玲、贾珏、王济芳、王东参与收集数据,修改论文;袁国跃负责拟定写作思路,指导撰写文章及最后定稿。

猜你喜欢

脂肪肝空腹脂肪
瘦人也会得脂肪肝
减肥后脂肪去哪儿了
脂肪肝 不简单
王迎春:非肥胖脂肪肝
脂肪竟有“好坏”之分
采血为何要空腹
脂肪肝治疗误区须谨防
空腹运动,瘦得更快?
反派脂肪要逆袭
心情嗨起来,脂肪也一起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