岗课赛证融通的在线课程建设研究与实践
——以“一次乘务作业标准”为例
2023-02-08张永昂贠海燕
李 杰,张永昂,贠海燕
(1.四川铁道职业学院机车车辆学院,四川成都,611732;2.中国铁路成都局集团有限公司成都机务段,四川成都,610512)
网络信息技术在我国迅速发展,推动在线课程的兴起和进步,将职业教育的发展方向直接引向混合式教学模式,混合式教学的重要支撑是在线课程的开发与建设。2015年出台的《教育部关于加强高等学校在线开放课程建设应用与管理的意见》中明确提出,要建设一批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认定一批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建设在线开放课程公共服务平台等。[1]2018年印发的《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提出,教育信息化是教育现代化的基本内涵和显著特征。[2]2019年,《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提出遴选认定一大批职业教育在线精品课程。[3]《四川省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中也明确提出“互联网+职业教育”需要建设在线课程。[4]
职业教育为国家培养高素质的技术技能型人才,其显著的特征是职业性,即职业教育主要对接于特定岗位,以岗设标、以岗设课、以岗促学。但职业教育又有别于技工教育,需要结合技能证书、学生技能竞赛等内容开发适合高职院校学生的课程。“一次乘务作业标准”作为铁道机车运用与维护专业的核心技能课程,涉及大量专业技术设备的操作与演示。通过在线课程的建设,将作业或演示过程直接对接机车乘务员(俗称火车司机)岗位,有效融合职业院校职业技能竞赛,有机融入机车电工证书考试内容。同时,建设在线课程能够丰富教学方式、提高教学效率、增强授课的生动性和有效性,在铁路机车驾驶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中具有巨大作用。[5-6]
一、课程建设目标
“一次乘务作业标准”课程实践专业性强、综合程度高,要求学生在短时间内将多门课程知识融合到一起,并结合机车乘务员岗位的作业标准、内容及铁道行指委技能大赛要求完成实践学习。课程学习实践中涉及的设备较多,专业性强,如何实现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的有效结合,是教学的难点。为此,教师可以利用智慧职教平台的在线课程,上传不同设备的操作演示视频及作业标准讲解视频,采用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改变传统实践课程中“教师演示,学生围观学习”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模式,实现“以学生为中心,教师为主导”的“双核心”课堂。本次课程改革实践基于工作过程式教学,结合机车乘务员岗位标准、学生技能竞赛内容及学生认知过程,将课程划分为六个项目,每个项目分为若干子任务。通过项目引领、任务驱动,可以使学生在“做中学,学中做”,实现学练结合、岗课对接、课赛融通、课证衔接,逐步建成“岗、课、赛、证”四位一体的课程。[7]
二、课程建设思路
在教学实践中,“一次乘务作业标准”课程存在课时难以满足教学要求、缺少教学资源等问题。同时,在本次课程改革实践的前期调查中,学生指出了演示视频少、作业标准化差距大等问题。针对存在的问题,本次课程改革实践围绕常用设备操作演示、设备原理微讲解、标准作业演示等方面录制教学视频,依据机车乘务员驾驶机车作业流程及学生学习认知过程,将课程划分为设备介绍、监控设备操作、出勤及接车作业、发车作业、途中运行作业、终到站及退勤作业六个项目,每个项目中设置若干个子任务,并融入铁道机车运用与维护、学生技能大赛机车操作重难点知识及故障处理等模块。同时,将课后作业习题库中的机车电工测试题与课程知识相关的题摘录出来,作为练习题供学生课后复习。本次课程改革实践旨在实现三个转变,即以教师为主体向以学生为中心转变、以课堂教学为主向课内外结合转变、以终结性评价为主向以过程结果相互结合评价转变。[8]
三、在线课程建设与实施
(一)整体设计
“一次乘务作业标准”是依据电力机车司机岗位作业流程开发设计的一门实践技能类课程,是一门涉及电力机车制动机系统操作、电力机车行车安全设备操作、电力机车信号辨识、电力机车控制系统操作等多学科的实践技能综合型课程。随着我国铁路装备不断更新,本次课程改革实践主动对接铁路运输生产企业的新装备、新技术、新标准,并选取目前我国铁路运输生产主力牵引机型——HXD3型电力机车开展课程教学。
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及设备操作复杂程度,课程难以在规定的24个学时中完成,因此,采取实训室开放、第二课堂等形式补充教学时间,解决课程授课中课时不足的难题。同时,借助在线课程的优势,并基于工作过程导向,依据电力机车司机岗位作业流程,结合学生技能大赛需求,模拟机车乘务员出勤、发车、途中运行、终到站、退勤这一完整的作业顺序,将课程划分为六个项目,每个项目包含若干子任务,并遵循从认识设备、熟悉操作设备再到整体操作机车的目标设计任务内容。此外,还建设基于在线课堂的习题练习模块,依据机车电工资格证书考试内容,利用在线课程平台开发对接职业资格证书的练习题库,建设岗课赛证融通的在线课程。
(二)微课模块制作
根据课程教学项目,本次课程改革实践拍摄40余个设备认识微课,包含20余个操作演示视频、4个综合演示视频,视频累计300余分钟。微课录制前,课程团队根据微课目标编写脚本,介绍机车设备操作使用时机、操作方法,并整理成解说稿。之后,组织演示人员按要求着机车乘务员作业服,邀请专业摄像人员拍摄,并由经过专业培训的学生或者“双师型”教师进行操作演示。为确保演示的职业性和规范性,还邀请了铁路运输企业一线作业人员亲临指导,解决拍摄中的标准问题。视频大多采用双机拍摄,包括远景和近景,为后期视屏剪辑提供细节性内容和整体性画面。微课采用同步视频内容配音的方式,确保视频画面与讲解词同步,并插入轻音乐作为背景,提高微视频的趣味性。
(三)在线题库建设
作为直接对接铁路运输生产企业机车乘务员岗位的课程,“一次乘务作业标准”课程要注重融入理论知识,帮助学生取得机车电工中级职业资格证。因此,本次课程改革实践利用智慧职教云平台题库功能,将500道相关性习题整理为10余套模拟测试卷,让学生能够利用课余时间自主学习,满足学生的练习需求。同时,随机生成试卷进行阶段性测试,利用智慧职教云平台测试切屏功能防止学生作弊,考查学生各阶段的理论学习成果。
(四)第二课堂建设
出于分层教学考虑,部分学生需要参加职业院校学生技能竞赛,需要第二课堂作为补充。第二课堂以线下形式为主,重点针对学生技能竞赛开展强化训练、优秀学生开展非正常作业练习,满足学有余力的学生的需求。例如,教师利用第二课堂,介绍机车乘务员岗位作业中非正常行车办法、机车设备临时故障的处理等内容,讲解机车乘务员岗位作业的呼唤应答、手比姿势、标准化作业能力等内容,并在晚自习时间利用实训室指导学生进行自主实践学习,满足学生适应岗位、参加技能大赛的需求。
(五)交流机制建设
在线课程的优势在于满足学生全天候学习的需求,但需要教师设计更合理的互动形式。为此,本次课程改革实践利用智慧职教的留言或讨论、问卷星的问卷调查等功能,实现与学生的互动交流。同时,采用学生助手形式,让部分参与第二课堂和开放模拟驾驶实训室管理的学生作为教师助手,协助教师收集学生的意见,持续完善课程建设。此外,教师在课后与学生进行线上交流,解答学生在课堂上没有解决的问题,并根据学生的建议补充微课内容、完善课程设计、调整教学方法,动态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六)作业开发设计
本次课程改革实践的作业开发主要通过在线平台智慧职教实现。传统的作业形式以纸质作业为主,难以激发学生的动力,同时教师面临兼顾课程建设改革和科研工作的双重压力,在批改作业时很难投入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导致作业能发挥的作用有限。[9]为此,本次课程改革实践充分利用在线平台、开发在线习题库,同时创新作业形式,如要求学生拍摄设备操作演示、作业演示视频,绘制思维导图等。此外,作业考核评价主体由教师改为“教师+学生”,由学生互评和教师复评两部分组成,以此促进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激发学生自主完成作业的内生动力。本次课程改革实践在作业上的创新提高了学生完成作业的积极性,让学生参与了考核评价,践行了“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
四、在线课程考核体系
课程考核评价指标对学生学习具有激励和导向作用,设置合理的考核评价体系对鼓励学生参与课程学习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10]传统课程模式考核方式是以“一张试卷”评定学生的成绩,这种方式无法有效评价学生的学习过程,也无法评价学生技能学习的实践效果。[11-12]因此,本次课程改革实践在课程建设中充分利用信息化条件下在线平台优势,构建基于客观性、可量化、多主体参与的“三结合”评价机制,即坚持过程性考核与终结性考核相结合、线上考核与线下考核相结合、理论知识考核与实践技能考核相结合。具体考核评价体系如表1所示。
表1 “一次乘务作业课程”考核评价体系
此考核评价体系注重学生的学习过程评价,重视学生学习过程与技能实践,同时有效引入机车电工中级工考试题库,对接学生职业资格证书获取。考核主体实现多样化,从过去的只有师评转变为教师、学生、企业导师多主体共同参与的多维评价模式,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考核充分利用在线平台记录过程性数据,通过作业考核、课堂参与度、课堂讨论等形式实现评价指标的全程化,确保评价机制的客观性,提高成绩评价的公正性。
五、课程反思
(一)服务线下实践技能课程
高职院校的实践技能课程目标设置直接对接学生就业岗位需求,需要实地操作,更适合线下进行。但是,受实训设备数量的限制,部分实践课程的学时与学习目标难以匹配,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只能让教师完成讲解、演示,很难让所有学生都进行实操。而通过构建线上课程,学生可以在线上自主学习理论知识和操作演示视频,课堂上就可以有更多的时间让学生进行实操,在有限的学时里完成理论和技能练习,提高教学效果。
(二)开发符合认知规律和符合工作过程的演示视频资源
电力机车设备多、操作复杂,拍摄具体设备和机车操作演示视频时,教师要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基于实际岗位作业要求制作符合学生学习规律、符合企业岗位标准的视频。同时,教师可以参考铁道机车专业模拟驾驶技能大赛,将技能大赛内容与铁路交通运输企业司机岗位作业标准结合起来,制作同时符合“岗、课、赛”三者要求的演示视频。
(三)同步推进教法改革
传统实验实践课程的教学方法主要是讲解法和实践法,即学生基于教师的讲解自主动手实践、教师进行检查指导。而进行在线课程建设,能够为开展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提供助力:学生课前学习在线课程,掌握实践中的重难点;课中练习技能、相互交流探讨,在良好的课堂氛围中进行师生、生生互动;课后利用丰富的教学资源和多样的作业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巩固学生的学习成果,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下,教师的角色由课堂主体向课堂组织者转变,有利于融入讨论法、项目法等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法。
六、结语
通过开发微课资源、在线题库资源等建设基于岗课赛证融通的在线课程,构建基于工作过程的实践教学模式,建立实践技能课程多主体的三结合课程考核评级模式,有力支撑了“一次乘务作业标准”课程改革,是对传统职业院校实践技能课程教学方法、教学手段、考核评级体系的革新,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