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后疫情时代下江苏省独立学院毕业生就业困境与对策分析

2023-02-08李佳慧

大众文艺 2023年1期
关键词:就业指导毕业生学院

李佳慧

(南京邮电大学通达学院,江苏扬州 225127)

一、引言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尤其是每年数以百万高校的毕业生就业问题,一直是社会各界关注的重点。随着中国高等教育进入普及化阶段,每年高校毕业生人数不断增长。2022年我国高校毕业生的规模达到1076万人,首次突破千万大关,再创新高。目前,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阶段,经济由高速发展转向高质量发展,经济增速呈现下行趋势。此外,受到复杂的国际环境和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多方原因使得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形势更加严峻复杂,结构性就业矛盾突出。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以下简称《纲要》)指出,要多措并举,着力解决就业容量、就业质量和就业结构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促进更高质量就业的实现①。目前我国本科高校分为“双一流”高校、普通公办本科以及民办本科和独立学院,作为独立学院的学生,面临着更高的就业困境与压力。本文将基于《江苏省2021届毕业生就业情况调查报道》[1],研究当下独立学院毕业就业现状与困境,提出更符合新形势下的更完善的就业对策。

二、独立学院毕业生就业现状

江苏省毕业生就业系统是以江苏省高校招生就业指导服务中心为核心,各高校分站点进行毕业生生源上报、就业信息上传、毕业生派遣的系统,汇集了全省所有毕业生的就业去向数据。同时每年3-6月以及9-11月,江苏省招就都会向毕业生发放问卷调查毕业去向、就业评价以及母校评价,从而了解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以及各高校就业指导工作方面的详情。

江苏省培养全日制本科生的高校共计76所,其中“双一流”高校15所,普通公办本科32所,民办本科/独立学院(含中外合作办学)29所,民办本科/独立学院毕业生人数占比28.1%。笔者通过查阅调查报告,现作如下总结:

(一)学生就业呈现结构化失衡状态,独立学院学生就业挑战更多

独立学院学生在全省本科毕业生中,就业率较高,升学率较低。全省普通本科生就业呈现结构性失衡趋势,学生更愿意前往北上广及省内外发达地区,且主要汇集在教育、制造和信息技术产业,独立学院学生更多就业在民企。但独立学院学生在求职过程中,求职难度比例最高,并且独立学院学生的工资在本科生中也处于底层,与期望值差距较大,这与目前企业对独立学院与民办本科学生存在就业歧视有关,存在学历层次歧视、毕业院校歧视、工作经验歧视等。

(二)学生工作稳定性降低,频繁变化工作

调查报告显示,独立学院毕业生就业工作与专业相关度最低。在大四求职季以及毕业后,履约率最低,离职率最高,频繁变动工作,不利于职业生涯的健康发展。

(三)就业形式较为单一,缺乏全方位人才培养能力

由于疫情防控、国内经济下行以及中美博弈等原因,虽然国家积极出台措施倡导创业,但在本科毕业生中,能够项目成熟并且孵化落地的创业公司微乎其微,这也与高校缺乏创新创业培训经验有关,需要提升创新创业能力培训服务和实践。与此同时,学生出国留学难度提升,毕业生出国留学人数较过往下降很多。

三、独立学院毕业生就业困境分析

(一)高校毕业生人数逐年增长,岗位供不应求

学生存在扎堆现象。2022年,我国高等院校毕业生人数首次突破千万,达到1076人(表1),可以预计,未来也将持续增长。大学生人数多,导致无论是就业、考研还是考公考编,都会存在扎堆现象,竞争激烈。作为一名就业指导老师,每年会给大三下学期的学生上就业指导课,在课堂我会初步调查学生未来就业考研意向,结果显示,百分之五十以上的学生近年来有初步考研意向。

表1 近10年毕业生人数增长②

在人人接受平等教育的视角下,大学生对就业方向有着惊人的一致[2]。大部分人都愿意选择福利待遇好、地域好的工作,很少有人选择偏远、经济条件低的工作,就导致就业在地域及行业呈现结构性失衡。

(二)国内外形势、政策的变化导致就业复杂多变

大学生就业问题,与国情有关,与一系列重大社会时间密切相关。我国毕业生就业政策经历了从包分配到分配与自主择业相结合再到完全自主择业的过程[3]。

经过了以往经济高速发展的时期,目前经济发展处于下行状态,市场以求稳求质量为主。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与经济发展下行以及新冠疫情导致企业减缓扩张速度,减少人员招聘甚至出现裁员现象。以教育培训业为例,2021年之前,教培行业属于热门行业,多平台发展如火如荼,学而思、猿辅导等公司甚至上市,呈现蒸蒸日上的发展趋势,接收了大量待就业人口,由于教师编考试竞争激烈,部分毕业生会选择去选拔条件较为宽松的教培机构当老师。然而,随着“双减”政策的颁布,教育培训机构减少,给毕业生提供的岗位也随着减少。

这两年,由于经济形式下行,企业招聘处于缩减状态,甚至出现了签约后毁约的事件。当前我国对三方协议的相关政策并不完善,企业在临近毕业季时提出解约现象频繁,而这时就业黄金期已经错过,这些本可以找到更好工作的学生,面临着找不到工作的困境,学生往往处于劣势,权益无法得到保障学生被无故解约,就业无法获得保障。

(三)社会面对独立学院毕业生存在就业歧视

在我国本科生中,独立学院毕业生处于末端。在我近年来的日常就业工作中发现,部分企业在招聘过程中,曾明确指出过不接收民办/独立学院学生或专转本学生,曾经接收独立学院学生的单位近年来由于种种原因,开始只面向公办本科。某房地产企业在经过层层筛选后选出心仪的学生后,发现其是专转本学生后又取消聘用。这种现象会导致独立学院大学生求职受挫,不利于树立自信观念。

相较于普通高等院校,学生、家庭、企业对独立学院有着不一样的态度。有学生宁愿复读或者去公办专科,也不愿意来民办/独立学院,想让社会对独立学院改观,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可见独立学院的学生在就业市场中处于一种尴尬的境地,找到一份满意的工作还是具有一定困难的。虽然国家极力破除职场歧视,但各种各样的隐形歧视,目前仍然存在。

(四)高校就业指导、人才培养体系与社会需求脱节

目前部分高校学科专业建设滞后,专业结构与社会经济发展趋势不一致,部分大学生很难找到本专业对口的工作。同时我国高校大学生转专业政策制度缺乏灵活性,转专业较难。

人才培养是高校的职责之一,作为向社会输送人才的纽带,高校承担着技能与知识的传授,关注毕业生就业状况是高等教育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4]。毕业生考研、就业率也是衡量一所高校水平的重要评价标准,也是吸引优质生源的关键。由此曾经出现为保持较高就业率,以毕业证、档案等强迫学生签灵活就业合同、提交就业协议现象的出现。因此在2020年,教育部出台了“四不准”政策,不得以任何形式要求胁迫学生提供虚假就业信息。

就业与创业指导师资力量薄弱。首先当前高校除招就处老师以外,就业还依靠毕业班辅导员,而这些老师,基本处于学习阶段结束后就进入高校工作,甚少有实际企业工作经验,对于独立学院的毕业生来说,缺乏实践相关的指导。并且就业指导教师更新流动较大,培养一位成熟的老师需要培训与长期工作体会,而这是独立学院目前所欠缺的。其次,创新创业项目落地孵化难。有就业经验的教师少,有创业经验的教师就更少了。目前国家鼓励大学生创业,但在实际现状中,方案落地并孵化成功的项目非常少,这不仅是高校创业实践的难题,在社会中也是广泛存在的。

(五)学生自我定位不准确,期待与现实差距大

在日常就业指导工作与学生交流中会发现,学生对于未来缺少规划。很多学生直到大四,对自己想从事什么职业,都尚未明确,对专业相关企业也不了解。经过几次求职经历后,他们发现,企业所给的工资远低于自己的预期,或者频繁更换工作,职业稳定性较差。

学生自身期望与企业现实需求的不对等来自学生对就业市场的信息缺失。作为一名高校招生就业处老师,在日常就业工作中发现,每次举办招聘活动时,学生的参与积极性不高。同时由于当前仍处于疫情时代,学生外出实习与探访企业受到限制,在毕业前一直待在校园,无法深刻认识到当下的就业环境。

根据权威机构调查,大部分毕业时尚未落实就业的学生,在大四求职季时都曾收到过录用通知,但是因为种种原因他们选择放弃,或走向继续考研、考编、考公,或继续寻求心仪的岗位,慢就业现象增加。我院生源大部分为江苏生源,当前的毕业生已经逐渐为90末或者00初生人,家庭条件较过去都有大大得提高。在于学生的交流中发现,更多家长支持孩子一直备考,不需要他们背负经济压力。有家庭做后盾,自然“懒就业”“慢就业”现象引起广泛讨论。

四、应对独立学院毕业生就业困难现象对策建议

(一)政府加强就业保障措施

政府应该加强就业保障措施,多渠道促就业、稳就业。

首先,政府应该出台相关的人才引进政策,对于应届生毕业来本地就业给予住房、社保等相关政策福利,对于企业招聘应届毕业生给予相应的税收减免、录用补贴等优惠政策,鼓励企业吸纳应届毕业生。同时政府还应稳定公务员、事业单位考试中招录应届生的比例。拓宽基层就业空间,积极引导毕业生返乡就业,参加三支一扶,建设家乡,对到偏远地区应届生给予学费补偿和国家助学贷款代偿等福利。

其次,政府应该加强高校毕业生就业情况的调查,定期发布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的调查报告。目前,江苏省招生就业指导服务中心,每年依托江苏省智慧就业系统与毕业生问卷调查,会编制《江苏省大学生就业调查报告》与《用人单位情况》,有利于了解最新就业趋势。高校可根据目前市场需求及时调整学科建设,培养应用型人才,同时也根据学生反馈及时调整就业指导体系。企业了解学生需求,调节招聘信息,吸引应届生投递求职。

最后,政府要搭建政府、企业和高校的三方就业平台,促进校企合作,深化产教融合[5]。作为企业和高校之间的纽带,政府在保障高校毕业生就业方面有着巨大作用。高校和企业,一方追求人才培养,一方追求利润,而这就需要政府在其中协调二者诉求,为学校和企业搭建空间。政府需要了解各高校毕业生求职方向与各企业用人需求,统筹招聘,做到双向选择。

(二)企业选人时要灵活

独立学院属于民办本科学校,学生在求职时,常常会面临各种“歧视”现象,企业更愿意去选择公办本科学生。学历是一种快捷筛选人才的方式,但往往忽略了学生身上其他的闪光点。所以企业在招聘时,不能唯“学历”“成绩”等标签化优点,而因根据岗位需求,多方评估学生能力,综合选择人才。企业可以在实习期对应届生进行考察,看其是否能够胜任岗位职责。

企业在招聘时要贯彻落实政策要求,不得进行学历歧视。针对第一学历的限制,教育部曾解释说明,我国并无“第一学历”概念,我们所说的“学历”一般为个人获得的最高或最后的学历。在非全日制研究生考试改革后,教育部明确提出,单位在进行招聘时,不得对全日制与非全日制研究生学历进行限制。

企业可以加强与独立学院校企合作,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让学生提前了解市场对人才的具体技能要求。通过校企合作,企业可以提前培训一批储备人才,对于表现优异的学生企业可以在学生大四就业时,提前发送招聘信息,这样降低了企业的用人成本,提升了企业对于人才的使用效率。企业也可以通过校企合作,获得政府相应的政策优惠,降低企业的管理和运营成本。

(三)学校就业指导体系的完善

高校就业指导教育是高校就业工作的重点,独立学院应该加强就业指导相关课程的教育工作,完善就业指导教育的建设体系[6]。独立学院的就业指导教育一般包括职业生涯规划、就业与创业指导和实验实训等相关课程。除了加强对于就业指导的课程建设,高校应利用好新媒体技术,搭建就业信息平台,及时更新企业的招聘信息。

高校应积极组织就业指导讲座、就业实操活动的基础上,可组成汇聚毕业班辅导员、学校就业指导老师、企业人资、政府人社部门的就业专家团队,定期组织校园招聘,为学生提供全面精准的就业信息。高校应贯彻落实“一生一策”理念,针对每一位毕业生,了解他们的需求,进行因材施教。

在保留常规的除去普通就业外,同时还要拓展学生求职渠道,举办考研分流讲座,提高学生考研率;考公考编指导讲座,教会学生正确的复习方法;出国出境系列讲座,让有留学意愿的学生能够申请到心仪的学校;加强征兵入伍宣传与乡村振兴宣传,鼓励学生走向基层,建设祖国;加大高校创新创业指导与孵化,努力发育成果,促进多元化就业。

(四)学生自我就业择业意识的转变

学生就业意识的转变,需要多方共同努力完成。学校提供学生了解企业的机会,组织招聘会、宣讲会、企业面对面等活动,让学生在校期间就能了解企业。高校辅导员做好“一生一策”工作,关注每一位学生的不同需要,并持续跟进,做出指导。学校通过往届学子就业经验分享等活动,就业先锋示范作用,带动就业困难学生就业。

学生要树立先就业后择业的观点。每个人的工作生涯是漫长的,并不是选择了一项工作,就一定会长久地干下去,都是在实践中寻找最适合自己的工作。因此要指导学生树立勇敢就业,不怕试错的观念,只有迈开了第一步,人生才有无限可能。

注释:

①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网,2021.03.13.

②数据来源:教育部网站.

猜你喜欢

就业指导毕业生学院
案例教学法在翻转课堂中的应用初探——以大学生就业指导课为例
大学生就业指导教育工作开展对策探讨
伤心的毕业生
你根本不知道,这届毕业生有多难
略谈开展大学生就业指导的重要性
一个没什么才能的北大毕业生
海盗学院(12)
海盗学院(7)
高校辅导员在就业指导工作中作用探究
最“叛逆”的毕业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