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豆主要栽培技术
2023-02-07戴继红
戴继红
(安徽省定远县吴圩农技中心站,安徽 定远 233200)
大豆[Glycine max(Linn.)Merr.]通称黄豆,是豆科(Fabaceae)大豆属一年生草本。作为五谷杂粮之一,大豆是营养价值最高的豆类品种,是我国重要的粮油兼用经济作物,在我国已有五千年栽培历史,古称菽,常用来制作各种豆制品、榨取豆油、酿造酱油和提取蛋白质,大豆豆渣或粗粉也常用于禽畜饲料,对于农业经济增长具有积极影响。此外,大豆也是重要的工业原料,市场需求较大,其中非转基因大豆对于保障国家粮食生产安全意义重大。安徽省是我国大豆主要生产区域,在全国占据重要位置,尤其皖北地区,大豆是该区域主要的经济作物。为了进一步促进大豆生产的发展,笔者对大豆生产主要农业技术进行了探讨,以期为大豆科学生产提供借鉴。
1 品种选择
根据生产区域的环境特点及市场需求,充分考虑当地生态类型,因地制宜地选择熟期适宜、高产、优质、抗逆性强的已通过审(认)定的品种,这样的品种适应性强,能够在当地取得较高的产量,并且能保持较高的质量。
2 种子处理
大豆播种前进行种子处理,可以有效降低生产过程中病菌基数,降低病虫害发生几率。种子处理技术有种子包衣、拌种等。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种子处理技术。选用优质种衣剂进行种子包衣,能增强种子的抗逆性,促进种子早发芽,提高发芽率,确保苗齐苗壮。酸性土壤种植大豆,可采用1.0%~1.5%钼酸铵溶液拌种,钼酸铵溶液喷在种子表面,拌匀,阴干后播种。
3 翻耕整地
翻耕整地是大豆生产过程中的重要环节,通过翻耕整地,提高了土壤墒情,使土壤疏松细腻。稻田种植春大豆,应在冬前翻耕,翻耕后按宽2~3 m 分厢,春季抢晴天精细整地。要求土壤细碎,无暗垡,厢面平整。冬季空闲的旱地,在冬前翻耕,冬季种蔬菜的旱地,在收完蔬菜之后抢晴天翻耕,翻耕后精细整地。
4 播种
适宜的土壤温度有利于大豆种子发芽,一般5 cm 土层日平均温度达到10℃~12℃时即可播种。中低海拔地区3 月底至4 月初为适宜播种期。穴播,行距27~33 cm,穴距17~20 cm,每穴播3~4 粒种子。播种穴不需要太深,覆盖土层不能太厚,否则不利于种苗出土。栽植密度应根据品种特性及水肥条件而定,品种成熟时间越迟,种植密度越小,早熟品种栽45 万~60 万株/hm2,中熟品种栽37.5 万~52.5 万株/hm2,迟熟品种栽30 万株/hm2左右。
5 施肥
5.1 底肥
虽然大豆的根瘤菌具有固氮能力,但也需要施肥,尤其底肥很重要。底肥施肥量占大豆总施肥量的60%~70%,以有机肥为主,配合磷、钾肥。底肥在翻地前施入,通过翻耕,将肥料施入耕层中,具体用量为农家有机肥6 000 kg/hm2、钙镁磷肥540 kg/hm2。如果土壤瘠薄,则需要增加施肥量,可以加施尿素1 500 kg/hm2。农家有机肥在整地前施入,通过翻地和耕地将肥料翻入耕作层中,化肥在整地时施用。
5.2 种肥
大豆施肥讲究分层施用,施种肥是分层施肥的一种形式,亦是集中施肥。底肥施用后,土壤养分提高,播种时可以增施种肥。应根据土壤情况施用种肥,如果土壤肥力较高或者已施入大量优质农家肥,可以少施种肥。一般种肥施腐熟农家有机肥2 250 kg/hm2、尿素69 kg/hm2、氯化钾150 kg/hm2。施种肥不是将肥料与种子混在一起施入种植穴,而是用土壤隔开肥料与种子,以免种子与肥料直接接触,引起烧种、烧苗现象。肥料施入播种穴内深8~10 cm处,上覆盖一层薄薄的土,约3~4 cm 厚,再播种;或将肥料与土杂肥堆制后作盖籽肥。
5.3 追肥
追肥可以将肥料施用在作物生长发育最需要养分的时期。在大豆生产中,根际追肥需要进行2 次。第1 次是在苗期,此时根瘤菌尚未固氮,植物生长又正需要氮肥的补充,所以追施肥料能够有效弥补植株对肥料的需求。尤其中下肥力水平的土壤中营养元素无法满足植株生长的需求时,更需要进行追肥,而且要早施,及早改善土壤营养水平,降低对植株生长的影响。结合第1 次中耕除草进行苗期追肥,既疏松了土壤,提高了土壤墒情,又去除了杂草,避免杂草与大豆争夺养分。此时可以施尿素75 kg/hm2,或氮、磷、钾复合肥150 kg/hm2,或施人粪3 750 kg/hm2,注意肥料不能直接接触大豆植株,以免烧苗。
适时追肥对提高开花率和结荚率,减少落花落荚,提高大豆产量有积极的作用。所以第2 次追肥一般在开花结荚期进行。对于生长较弱的大豆植株,开花前或始花期再次追肥效果较好,追施尿素1 125 kg/hm2,氮素化肥应抢在雨前或雨后追施。
6 田间管理
6.1 移苗补缺
受到环境及种子等因素的影响,不能一波全苗的情况时有出现。为了弥补缺苗,可以就地移苗补栽。移栽时应注意土壤湿度,干燥的土壤不利于移栽幼苗成活,必要时需要浇水。移栽埋土要紧实。缺苗严重的则要直接补种。
6.2 间苗与定苗
当大豆幼苗出齐后,可以根据幼苗密度和整齐情况进行间苗与定苗。间苗时间在2 片单叶平展期,定苗则在第1 片复叶全展期。密度较高的情况下,间弱留强,拔除弱株、病株以及混杂株,这样留下的均为健壮株,确保整个大田苗强苗壮。
6.3 中耕除草
为了促进大豆植株生长,可以进行中耕,以疏松土壤。一般在第1 片复叶出现、子叶未落时进行第1 次中耕,在苗高20 cm 左右、搭叶未封行时进行第2 次中耕。中耕不仅能够促进植株生长,还能在翻耕土壤的过程中,去除滋生的杂草,降低了田间养分被杂草争夺的可能。
6.4 灌溉
大豆生殖生长期,籽粒快速长大,此时对水分及营养的需求比较大,高温干旱天气会导致植株籽粒不饱满,降低大豆产量与质量。此时有灌溉条件的应适时灌水,以沟灌湿润为宜,防止大水漫灌造成土壤板结。
7 结语
在大豆生产中,选用高产优质的非转基因品种,促进大豆生产过程中化肥施用的有效性和科学性,选育和利用抗病品种,提升大豆生产技术,提高单产,改善农田基础设施,稳妥推进适度规模经营,是进一步提高大豆产业效益和农民生产积极性的有效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