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宾区水稻橙叶病发生特点及防治措施
2023-08-11黄连群黄曦曦李德越
黄连群,黄曦曦,李德越
(1.来宾市兴宾区农业农村局,广西 来宾 546100;2.来宾市兴宾区农业技术推广站,广西 来宾 546100;3.来宾市兴宾区植物保护站,广西 来宾 546100)
水稻橙叶病是广西省来宾市兴宾区近年来呈逐渐加重上升趋势的新病害,可造成发病田减产5%~15%,重病田减产达30%~50%。2017 年该病在兴宾区零星发生,由于当地农民缺乏对该病的了解,且发病初期不易察觉,发病严重后不知病原,农民易盲目喷施叶面肥、生根剂、杀菌剂等,但收效甚微。2018 年下半年该病又在局部田块发生流行,严重影响了种植人员的积极性和经济收入,引起植保技术人员重视,后经专家鉴定后确定为水稻橙叶病。该文从水稻橙叶病的发生和危害情况入手,提出具体防治措施,为广大农业工作者提供参考。
1 发生情况及发生特点
1.1 菌原
水稻橙叶病菌原是水稻橙叶病植原体(Rice orange leaf phytoplasma,ROLP),此植原体存在于寄主中脉韧皮部筛管细胞中,形态多样,多为圆形或椭圆形,有的为哑铃形,少数为不规则形,内含核糖体,无胞壁,仅具3 层单位膜,其厚度约为10 nm,菌体大小差异大,75~639 nm 不等。1963年在菲律宾鉴定为水稻上的一种新的病毒病——直径15 nm 球形病毒。1971 年斋藤康夫发现类菌原体的球形病毒同存在,1983 年沈菊英等认为是类菌原体,2016 年周国辉团队进一步确定为植原体,亦即原来的类菌原体。
1.2 危害症状
水稻在秧苗期被侵染,移栽后迟迟不返青,根系不发达,十多天后健康植株进入分蘖始盛期,但病株叶片逐渐出现黄化,先从病株基部叶片的叶尖开始黄化,继而向下或从叶缘向中脉扩展,终致全叶变橙黄色,随着病情的发展,病株中上部叶片亦逐渐变黄,植株矮小,新根少,分蘖少,叶片短窄,直竖,病株无恢复现象。为害严重的田块出现一片橙黄色,苗期及分蘖后发病植株易枯死,少数不枯死的植株则表现抽穗迟、穗少扭曲、空粒多、千粒重下降,或包颈穗。
1.3 传播途径
过去认为该病原仅电光叶蝉可以传病,何园歌[2]在其研究成果中发现黑尾叶蝉也可传播,但不能通过机械或病土病根传染。该病仅能通过叶蝉介体越冬,染病株易干枯死亡,病株一旦死亡,就不再成为该病病原体来源。但由于病原体在叶蝉介体内循回期较短,在稻株内的潜育期11~29 d,因此其侵染循环快,偶尔也可造成该病在一些地区或局部田块流行。
1.4 调查方法
采用田间系统调查,秧田期在秧苗现青至移植前3~5 d,每隔5 d 查1 次,选择品种、播种期不同的秧田各1~2 块采用五点取样方法,每点查0.1 m2,每块共查0.5 m2,采用盆拍法调查叶蝉各虫态数量。本田期,从水稻返青期至圆秆拔节期每5 d 调查1 次,到乳熟期再查1 次。选早、中、迟不同插期的各类型田1~2 块,用平行多点跳跃法,分蘖期至圆秆拔节期每块田查25 点,每点查4 丛;乳熟期每块田查10 点,每点2 丛,采用盆拍法调查叶蝉各虫态数量。面上普查,在第1 代(越冬代)叶蝉成虫盛发期,第2 代、第3 代成虫及若虫盛发期各调查1 次,共5 次,选择早、中、迟播各类型田若干块,采用五点取样法,查秧田每点取样0.1 m2,查大田每点取样2 丛,采用盆拍法调查叶蝉各虫态数量。预报叶蝉防治适期,通过测报灯的逐日成虫量或观察田系统调查成虫消长动态,划分成虫始盛期、高峰期。采用期距法预测下一代成虫盛期、高峰期,加上卵历期及1 龄、2 龄若虫历期,预测下一代卵孵化及2 龄、3 龄若虫的始盛、高峰期。当叶蝉卵孵化达到始盛期,田间若虫激增时,即为防治适期。
1.5 发生情况
从表1 可以看出,2017—2020 年水稻橙叶病发生呈加重上升趋势,发生面积占种植面积的比例由2017 年的0%增加到2020 年的15.8%,最高发病株率从2017 年的6%上升到2020 年的87%,2020 年加权平均发病株率(5.8%)是2017 年(0.2%)的29 倍。
表1 2017—2022 年兴宾区水稻橙叶病发生情况
1.6 发生特点
1.6.1 与叶蝉虫口密度关系。兴宾区植保技术人员针对发病田块,采用盆拍的方式调查叶蝉的虫口密度,从表2可以看出,发病率与叶蝉发生量呈正比,叶蝉发生越严重的田块橙叶病发生越严重。
表2 田间发病株率与叶蝉虫口密度关系
1.6.2 与天敌虫口密度关系。兴宾区植保技术人员针对发病田块,采用盆拍的方式调查叶蝉天敌的虫口密度。从表3 可以看出,发病率与田间天敌量呈反比,田间天敌量多的田块橙叶病发生较轻,反之较重。
表3 田间发病株率与天敌虫口密度关系
1.6.3 与施肥种类关系。据植保技术人员田间调查,水稻橙叶病发病率与偏施氮肥有关。发病株率达50%以上的田块,均为植株幼嫩徒长,叶片柔嫩披垂,无效分蘖多,田间阴蔽偏施氮肥的田块发病较重。
1.6.4 与水稻品种关系。发病株率60%以上的田块,自留种常规稻占78%。桂育2 号平均发病株率为80.3%、桂育11 号平均发病株率为63.2%、珍桂矮平均发病株率为80.6%、丝苗平均发病株率为71.3%、油粘平均发病病株率为64%。不同品种间发病轻重存在明显差异,种植多年的品种易感病,尤其是自留种常规稻,为害重,新品种较抗病,为害轻。
1.6.5 与种植时间关系。2018 年上半年,该病零星发生,发生程度1 级(轻),下半年发生面积1 333.3 hm2,发生程度1(3)级(轻局部中等);2019 年上半年,该病发生面积1 000 hm2,发生程度1(3)级(轻局部中等),下半发生面积2 333.3 hm2,发生程度1(5)级(轻局部大发生)。2020 年上年发生面积,该病发生面积1 333.3 hm2,发生程度1(3)级(轻局部中等),下半年发生面积2 666.7 hm2,发生程度1(5)级(轻局部大发生)。总结近3 年结果发现,可能存在晚稻发病重于早稻。综上,该病发病特点为与叶蝉发生量呈正比,与田间天敌量呈反比,偏施氮肥的田块发病较重,不同品种间发病轻重存在明显差异,且晚稻发病重于早稻。
2 原因分析
2.1 偏施氮肥
过量偏施氮肥,容易导致植株幼嫩或徒长,水稻个体、群体失衡,大量无效分蘖增加,稻株长势过旺、叶色浓绿,田间郁闭,为病菌繁衍发生营造了局部环境,电光叶蝉入侵几率大,给水稻病害及叶蝉防治带来困难,提高了发病风险。由于偏施氮肥,造成稻株碳氮比失调,游离氮和酰胺氮增加,表皮细胞硅质化程度低,植株不够坚挺,叶片柔嫩披垂,植株干重很低、抗病减弱,病菌因此易侵入。
2.2 滥施农药
自然天敌是影响传毒虫媒(叶蝉)种群数量变动的生物因子,稻田蜘蛛、隐翅虫、寄生蜂等是叶蝉的天敌,但由于不合理施用农药,使田间天敌数量严重下降,导致叶蝉种群数量上升,有利于病毒在稻株间传染蔓延。此外,由于当地农民对于该病的了解甚少,其发病初期不易察觉,发病严重后不知病原,农民盲目喷施叶面肥、生根剂、杀菌剂防治该病,未能及时防治传毒虫媒,阻断传毒途径,导致该病越来越严重。
2.3 早、中稻混栽
晚稻早播,秧苗期易感病与叶蝉从早稻田转移的时期相吻合,有利于该病发生。
2.4 感病品种面积大
兴宾区感病稻品种有桂育2 号、桂育11 号、珍桂、丝苗、油粘等常规稻,占种植面积约25%左右。
2.5 天气条件
近年兴宾区冬季气候偏暖,田间杂草繁茂,常绿植被多,为叶蝉提供了良好的生境。冬季,叶蝉通常以高龄若虫及成虫在田边杂草潜伏,适宜的气温和良好的生境能提高叶蝉越冬成活率,增大种群数量,从而增加来年水稻感病风险。
3 防治措施
3.1 做好普查和虫害测报工作
老病区要进行叶蝉介体虫量及其带菌率监测。通过准确测报,在叶蝉若虫盛发期施药防治,能有效地防治叶蝉,切断水稻橙叶病传播途径[3]。使用灯光诱测成虫,可使用200 W 白炽灯或光源为20 W、波长为3 650 A 的黑光灯或虫情测报灯诱测。测报灯安装应紧靠稻田,周围无大型建筑物和丛林,同时远离路灯等强照明光源,灯源离地面1.5 m。测报灯上方架设雨罩,下方装集虫漏斗,下装毒瓶。从每年3 月1 日至11 月10 日,每天天黑前开灯,天亮后关灯,逐日将诱获的叶蝉成虫计数,记录灯诱虫结果,划分成虫始盛期、高峰期。
3.2 农业防治
冬季翻耕晒田,减少越冬介体基数,选用抗病虫品种,中、晚稻育秧田远离早稻发病田块,合理科学施用氮、磷、钾肥,重施基肥,早施追肥,多施有机肥,不要偏施迟施氮肥;科学进行水肥管理,前期浅水勤灌,薄水养蘖,不串灌、漫灌,中期以水控肥,适时晒田,后期干干湿湿抽穗,合理密植,改善水稻栽培环境,使稻株坚挺,青枝腊秆,促进水稻生长健壮,减轻受害;对于分蘖期现症发病田块可及时清除病株,从健株上掰蘖补苗以减少损失[4]。在水稻栽后20 d 内,对丛病率超过3%的发病田块,及时拔除病株(丛),踩入泥中,然后从健丛中掰出一半或将储备秧苗补上,同时加强肥水管理,促早发,保证有效分蘖数。
3.3 绿色防治
大力推广使用太阳能杀虫灯、频振式杀虫灯诱杀成虫,每3.3 hm2安装1 台能有效控制叶蝉种群数量。采用物理隔离,减少带菌叶蝉对秧田入侵,加强田间管理,建议选用20 目以上防虫网或无纺布阻隔育秧,除了可预防叶蝉、水稻橙叶病外,还可预防稻飞虱及水稻黑条矮缩病。
3.4 保护天敌
提高保护地周边的生境多样性可以有效增加天敌数量,抑制害虫为害。农田附近生境多样性越高,寄生性天敌和捕食性天敌的多样性越丰富,对叶蝉等害虫抑制效果也越好。保护田间生境的多样性可以提高自然天敌控制叶蝉等害虫的能力[5]。田埂保留禾本科杂草,为天敌提供过渡寄主;田埂种植芝麻、大豆等显花植物,保护和利用蜘蛛、隐翅虫、寄生蜂、瓢虫、黑肩绿盲蝽、草蛉、青蛙等天敌的控害能力。
3.5 化学防治
3.5.1 秧田期药剂防治。在秧苗移栽前施1 次“送嫁药”,未经拌种处理的秧田,于秧苗1 叶至3 叶1 心期和移栽前各喷药1 次,秧田周围杂草也同时喷药;药剂可选25%吡蚜酮可湿粉240~300 g/hm2,或25%噻嗪酮可湿粉450~600 g/hm2。
3.5.2 分蘖期药剂防治。移栽时要注意剔除矮小病秧,移栽到大田后,根据迁入叶蝉种群数量,适时喷施速效和持效杀虫剂等,压低叶蝉虫口数量,降低病害流行风险。药剂可选25%噻嗪酮可湿性粉剂450~600 g/hm2,或25%吡蚜酮可湿粉240~300 g/hm2,或25%噻嗪·异丙威可湿性粉剂2 250 g/hm2,或80%烯啶·吡蚜酮水分散粒剂150 g/hm2,兑水675~900 kg 均匀喷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