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中英语教学的研究综述
2023-02-07徐可星张玉梅
徐可星 张玉梅
吉林外国语大学 长 春 130117 中 国
一、研究背景
在经济全球化和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背景下,我国正不断加大对文化软实力的重视,国家提出学英语的目的是为了培养国人的“文化自信”意识,让国人用英语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让中国更好地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2017年我国提出《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该文件中提到要在国民教育中贯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需根据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和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遵循一体化、分学段、有序推进的原则,在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艺体教育、社会实践各环节全方位地融入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并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贯穿于启蒙教育、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继续教育等各个领域。”同时,在《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中,“文化意识”与“语言能力”被并列地列入了高中英语课程标准的目标中,由此可见,高中英语教学中对学生文化意识的培养需要进一步引起重视。除此之外,中国中央国务院提出在2025年前需要全面复兴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所以,在高中英语教学中开展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已是当务之急。
二、研究现状综述
近年来,以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为主题的相关研究日渐增多。以“中国传统文化”为关键词在知网中进行精确搜索,得到6.38万篇相关文章,但以“中国传统文化、高中英语”为关键词在知网中进行精确搜索,仅仅得到151篇相关文章。其中,关于在高中英语课堂上进行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探讨大概可以从以下几个领域进行分析。
1.相关教育理论研究
据教育部要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中小学课程教材指南》中提出需要用“3+2+N”模式来进行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也就是结合学生年龄特征,将语文、历史、道法(思想政治)三科视为落实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主要课程,艺体课选择重点进行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其他的学科则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进行有机渗透。谢柯,张清璨(2022)认为英语和语文都属于人文学科,英语的人文性要比数理化等学科强很多,所以高中英语学科对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可以借鉴参考语文这一学科,不过在程度上可以适度降低。最新版的高中英语新课标中(2017年版2020年修订)提到,英语学科核心素养之一的文化意识是指对中外文化的理解和对优秀文化的认同。而高中英语课程中的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则主要是增强他们的文化意识,坚定他们的文化自信。宁华(2010)相信,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能够在文化全球化的背景下得到传承,因其与当今时代的发展具有契合性。中国传统文化已经发展了几千年,其传承和传播还需要依靠这一代的中国青少年。但是,青少年处于价值观形成初期,所以需要学校教师的引导。由此可看出,在高中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对学生文化意识的培养与向学生传授英语知识同等重要。
2.相关教育现状研究
当今,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已受到巨大挑战:一方面是由于中国传统文化受到古今文化的双重影响而遭受质疑,另一方面是全球化思潮的盛行让中国传统文化在人们心中的认同感降低,尤其是在当代青少年心中,他们不仅缺乏继承中国传统文化的意识,甚至还出现盲目崇洋媚外的情况,这些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弘扬均存在负面影响。面对这种现状,学者们就在学校进行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这一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探讨。
叶琳(2014)通过调查调查研究发现以下问题:学校对学生进行中国传统文化的教育时,在教育观念、教育行为和教育载体方面存在问题。何丽芬(2018)通过研究发现:尽管英语教师们认为中国文化的引入是有必要的,但在真实的教学中,英语教师们难免还是会出现重语言知识、轻文化知识的情况。张晔(2021)发现,在之前的英语教学过程中,对学生文化意识的培养多数是向其传授英美国家的文化知识,而用英语对中国文化的渗透非常少。谢柯,张清璨(2022)通过研究发现:当前,大多数的高中英语教材直接涉及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容比较少,但由于国家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越来越重视,高中英语教材也正不断优化,如在新人教版高中英语教材中,有关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容占比有所增加,多数的单元主题体现了育人导向,但新人教版高中英语教材内单元主题直接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还较少,多数处于需要被挖掘的状态。郑菁(2022)通过研究,发现当前英语教材中、教师讲授过程中、英语考试中均淡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3.相关教育策略研究
对于这一系列问题,学者们也进行了探索,并提出了相应的教育策略。虽然学者们的研究主要涉及的是理论层面,甚至部分研究成果由于多方面因素未成功付诸实践,但这些理论方面的策略仍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本文将相关教育策略从课内对传统文化的挖掘和渗透;课后利用课外活动拓展传统文化的渗透;提高教师文化素养三方面来综述。
首先,课内对传统文化进行挖掘和渗透方面。王建(2014)认为可以在英语课上用对比学习的方式,提高高中生对中西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和鉴别能力,培养其正确对待中西方文化的态度,从而在学习外语和接受外国文化的同时也能提高用英语传播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能力,自觉承担起传播中华文化的责任,确保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不受威胁。戚小燕(2019)认为,教师不仅要把英语作为一门语言来教授,更应意识到语言可以成为传递两种文化的桥梁。莫炎芬(2020)认为学生上课前几分钟的课前演讲可以就以下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有关的主题展开,如:中国概况、人文历史、瑰丽国宝、民俗节日、缤纷国粹等;课中可开展文化视听活动,如:播放基于教材主题选取的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相关的视频给学生观看和学习。杨璐(2023)认为,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面对不同的教学单元,要始终深入挖掘教材内容,自觉将教学素材植根于中国文化土壤,借助文本内容映射中国实际,通过古今中外的关联和比较,引领学生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地理解中国文化,讲述中国故事,完成从“教教材”向“用教材教”的转变。
其次,课后利用课外活动拓展传统文化的渗透方面。叶琳(2014)等学者认为在课外活动这方面,对学生具有潜移默化影响的是校园文化氛围,所以,校园内的有关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氛围的营造非常重要,并且还需要将其教育作用发挥到最大。吕思纳(2019)认为在课外环节,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到当地博物馆参观和学习,将博物馆内的英语讲解作为学习材料,让学生掌握用英语正确表达中华文化的方式。另外,教师可以设计多种多样的课外活动,让学生积极参与到话剧、小品等各项活动中进行英语表演,培养学生学习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兴趣,同时让他们认识到学习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必要性。莫炎芬(2020)认为课外可借助一些“英语趣配音”等配音软件中的配音素材来举行有关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英语配音活动;教师还可在节假日布置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相关的各种主题手抄报或电子报作业,再将其打印、展览;然后针对这些展览的内容再设置探究性的问题,组织学生进行知识竞赛,从而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发散思维,让高中生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产生浓厚的兴趣、进而愿意主动传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杨小清,何咏梅(2022)认为可以开展如:鼓励高中生向外国人介绍中华传统节日、成立联合国模拟演讲比赛等课外实践活动,让学生在文化的交流与对比中,提高用英语介绍中国文化的表达能力,增强学生的爱国情怀、文化自信,发展学生的英语核心素养。
最后是提高教师文化素养方面。有学者对我国高中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提出了如下建议:首先,不断提升教师的文化融入教学意识,该意识可以通过对教师进行培训或教学评价等手段来培养;其次,在职前和职后均加强对教师的培训。职前为教师创造系统接受专门的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课程的有利环境,职后继续对教师进行传统文化融入教学的培训,最后实现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论知识和相应教学实践的结合;此外,还可组织教师开展传统文化融入教学的教研活动,逐步提升教师文化素养(王明娣,2020:28-29)。
除此之外,还有一些学者认为,当前时代背景下,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因受到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影响而面临危机时,可以参考、借鉴其他国家对于母语文化的教育方式。
三、研究不足与未来展望
1.研究不足
笔者通过对已有研究成果的整理,丰富了目前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中英语教学这一领域的理论资源,为我国高中英语课堂开展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教学提供了一定程度上的借鉴和参考。但我国系统构建高中阶段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相关研究还相对较少,仍处于初探阶段,无论是理论还是实践上依然还存在很多问题有待解决。笔者认为在下列几大层面还存在一些缺陷。第一,当前的研究成果中,与中国传统文化教育相关的策略上,多数是以教师为主,即从教师层面提出一系列相关的改进策略,而对学生的自主学习以及其他相关组织和机构的权威性有所忽视。第二,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融入英语教学目前大部分研究对象是高校,而只有较少数是高中。第三,有关中国传统文化教育的部分研究理论,未能理想地运用到真正的高中英语教学当中。
2.未来展望
展望未来,本文的启示如下:一,应加强对学生的自主学习以及其他相关组织和机构的关注,并针对性地提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相应策略。二,应扩大研究对象范围。希望未来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融入英语教学能扩大研究范围,不仅以高校为研究对象,也能以高中、初中、小学以及幼儿园为研究对象,把英语课堂的育人功能发挥到极致,促进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融入英语课堂,全面育人,培养出一批有文化、有自信、有爱国情怀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三,将有关中国传统文化教育的部分研究理论付诸实践,并加以立体多样的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评价内容,实现以评促学、以评促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