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善用新法为音乐鉴赏课赋能
——新课改背景下柯达伊教学法在高中音乐鉴赏课中的应用

2023-02-07上海音乐学院张雪洁

艺术研究 2023年5期
关键词:柯达伊高中生教学法

上海音乐学院/张雪洁

音乐是一门艺术性学科,是我国基础教育重要的构成学科之一,其设置一则是为了让学生掌握基本的乐理知识、歌唱技巧等知识技能,再则是为了陶冶学生的情操、提升他们的审美素养。而高中生正处于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形成的重要阶段,在这一时期音乐教学的开展在启迪高中生的智力、提高高中生艺术审美水平培养和提升、塑造良好的心理品质以及增强高中生综合素质中所发挥的作用是其他学科所无他替代的。作为音乐老师积极探究提高音乐课程教学质量的有效策略,营造良好的音乐课堂教学氛围、引导学生们认真上好音乐课是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

一、对高中音乐鉴赏课的理性认识

在基础教育阶段,音乐教育就是重要的综合课程。而升入高中后,作为实施美育教育的音乐课更是成为了学生学习的必修课程之一。而对于课业压力日渐繁重的高中生来说,音乐课且有实效的组织开展不仅能够让学生的身心得以放松,还能够促进学生情感世界的发展,使他们建立起良好的价值观,培养欣赏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新课标》也将其学习内容细分为音乐鉴赏、歌唱、演奏、创作、音乐与舞蹈、音乐与戏剧表演6 个部分,并明确规定学生毕业时必须修满3个必修学分。其中,仅音乐鉴赏是唯一的必修模块,学分占比更是有2个之多(其他模块都只有1 个学分)。仅从学分的分配上来看,音乐鉴赏课程的重要性就显而易见了。

新课改前后高中音乐学科对音乐欣赏/鉴赏这一有关的课程目标和教学内容可以看出:与新课改前以“欣赏音乐艺术为基础,提升高中学生对于音乐艺术的情感和体验,并构建学生的创作艺术的能力和整体素质,改变学生的学习和思维的方式”的音乐欣赏课目标内容相比较来看,新课改后高中音乐鉴赏课的目标内容不断向“会听、会鉴别音乐好与否;注重曲目感情表达的鉴赏层面”的变化,更加强调学生主体性的发挥以及个体积极情感、能动性的调动,其教育结果旗帜鲜明地指向了培养提升高中生的音乐综合素养与塑造健全音乐品格。这也意味着教师在音乐鉴赏课堂教学中,教学方式也要从传统的教师主讲变为师生、生生之间具有良好互动交流的共同学习。

二、对高中音乐鉴赏课低效的审慎思考

音乐作为一门艺术性学科,其在促进高中生艺术审美水平培养和提升、良好心理品质塑造,以及增强高中生综合素质中所发挥的作用是其他学科所无他替代的。但是在教学中,课堂教学效率偏低、课程目标无法落地落实等几乎成为了高中音乐鉴赏课的“通病”。鉴于此,对高中音乐鉴赏课低效的原因进行了审慎思考:

(一)音乐鉴赏课的教育功能被忽视

中国国内各级各类高中学校,能发现这样的规律:几乎所有的学生进入高中后都要面对日渐繁重的课业和看似虽远尤近的高考重压。在“以分取胜”的思想内卷下,上至社会、学校,下到学生家长都在争分夺秒地督促孩子钻研语数外、理化生、史地政这些考试科目,而对于与高考无关的课,诸如非考试科目的音乐学科自然而然也就受到了“冷落”,甚至不少学生在主观上也认为“音乐课不过是对自己毫无用处的边缘化、形式化课程”。

(二)音乐鉴赏课的教学未完成“生本化”转变

随着新课改不断走向纵深,教师们发现这些成果在实践应用中,很难长期吸引学生的兴趣。究其原因在于,教师并没有从音乐知识拓展的层面上深入思考如何真正吸引和激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课堂教学模式一直沿用着“背景介绍—乐曲听赏—音乐知识学习”的形式,因此教学中学生的主体性并没有得到真正的发挥、对音乐鉴赏、探究的兴趣没有得到真正的激活。在这种学生聆听、鉴赏音乐动机未被充分调动起来的前提下教学,就造成教学内容无法更好地传递。毫不避讳地说,在这种有鉴赏无互动或是被动互动的授课模式下,几乎没有学生的注意力能够全程跟随老师,课堂教学效率偏低、课程目标无法落地落实几乎成为了高中音乐鉴赏课的“通病”,也成为了高中音乐教师的难言之隐。

(三)学生聆听鉴赏音乐的自主意愿未被激活

在日常生活中除了音乐专业的学生,其他学生中虽然喜欢听歌的不少,但是由于接触音乐的时间较少、通常不愿在深究乐曲的人文背景、作者的生平经历等方面去意花费时间,他们甚至更愿意去听些所谓的“口水歌”“网红歌”,甚至教师间私下也会抱怨“基本的技能目标都达不到”,就更不必说要达到在音乐鉴赏活动中与音乐融为一体,在主动探究、领悟和体验的过程中真正达到理解和掌握音乐的审美内涵,开扩高中生的音乐视野、提高其音乐鉴赏能力和对音乐的积极情感了。

三、将柯达伊教学法引入本土高中音乐鉴赏课

作为高中音乐教师,思考该如何调动学生对高中音乐的兴趣,从而提高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是我们的应尽之责,在对“如何提高音乐鉴赏课堂教育教学质量”的思考与探索中,不少教师发现,匈牙利音乐教育家柯达伊·左尔旦在长年累月音乐教育实践的摸索中所创立的柯达伊音乐教学法,是当今世界公认的影响力最为深远的音乐教育法之一。不少学者和教师也尝试将柯达伊教学法引入本土高中音乐鉴赏课堂中去,并就二者结合的可行性做出了分析:

首先,柯达伊教学法是一种强调人声自由、大力倡导歌唱的音乐教育方式。它是一种具有普及性意义的教学方法,这种教育方式实施的基本前提就是学习者需要具有一定的音乐知识积累和音乐听辨能力,而这些基本的能力要求多数高中生们已经具备。可见将柯达伊教学法引入高中音乐鉴赏课是具备基本条件基础的。

其次,高中音乐鉴赏课本质上是一种对音乐赏析、听辨、评判的综合性课程,而新课标对其培养目标和课程性质的定位也在于教学应以学生为主体,在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平等对话、交流讨论的实践活动中获得审美体验、提高审美水平。而这与柯达伊教学法所提倡的“以实践为主,从实践中获取知识再到概念”的学习介入方式高度一致。可以说从这一点来看,新课标对高中音乐鉴赏课的内容标准要求与柯达伊教学理念不谋而合。

再次,若说音乐作品是生活与情感的艺术化的表现形式,那么高中音乐鉴赏课是一项兼具人文性、审美性的学科课程,不仅其课程标准提倡文化传承和世界多元化艺术,在高中音乐鉴赏模块教材的编排来看也是以民族音乐与世界经典乐曲为主的,这与柯达伊提倡学习音乐应从“民族到经典”的主张互为呼应。

四、柯达伊教学法的本土化探索的实践研究

基于前文对高中音乐鉴赏课的分析、对当前高中音乐鉴赏课的教育教学低效现状成因的剖析,以及对将柯达伊教学法引入本土高中音乐鉴赏课中必要性和可行性的梳理,更加坚定了“运用柯达伊教学法促进音乐鉴赏教育提质增效”的决心和探索信念,并在开展高中音乐鉴赏课的实践中进行了教学探索,同时通过及时进行教学反思,得出了以下几点经验策略:

(一)注重研学研训,切实提高自身专业素养

俗话说“打铁还需自身硬”,而理性思考当下高中音乐鉴赏课的低效现状,无论课堂教学中的学习主体缺失、教学内容单一,还是课堂氛围沉闷师生互动性差,究其根本都与教师自身的教育教学观念转变不够彻底、专业化水平不足密切相关。为了更快更好地理解柯达伊教学法的教育内涵、实现“本土化”的应用,不断提升自身对新教法的理解和活学活用能力。

对此,一方面利用课余时间去广泛搜集了国内外有关柯达伊教学法本身研究及在探索将其本土化应用的较前沿的理论研究成果和柯达伊教学法在初中、高中乃至大学音乐教育中运用的实践成果,将其汇编成了包含内涵解读、教学方法介绍、教学实例和成果策略在内的札记。而后一方面通过相关文献的学习来不断丰富自身对于新教法的理论知识体系,不断提升自身对于“引入的切入点如何选择?”“教学实施中如何优化教学设计”等困惑;另一方面也方便更好地在与同事进行交流探讨中促进自身观念认识的转变,让教师在交流中“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从而真正觉醒自主提升的主观意识,促进自身教育观念的转变和专业教学理论水平的提升,为实践教学的开展打好理论的基础。

(二)开展教学实践,不断提高实践应用能力

从生活性的角度来看,与流行音乐相比,音乐鉴赏教材中编排的、课堂上聆听鉴赏的曲目是枯燥的,因此在学习鉴赏的过程中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性、调动其学生积极参与音乐鉴赏的内部动机、吸引学生积极参与互动中来才能更好地实现培养学生音乐感知能力、音乐记忆能力、音乐创造力等音乐核心素养培养提升的教学目标:

1.立足学生审美能力水平,优化教学活动设计

在对音乐鉴赏课上学生参与表现情况、课堂教学反思、以及与学生进行了积极的沟通讨论后,对学生审美能力发展的真实水平有了更为准确的了解,初入高中的学生们经过多年的教育培养,已经具备了能够自主初步赏听音乐的基础音乐知识积累和基本的音乐听辨能力,但论及音乐鉴赏能力的发展普遍存在理论知识和鉴赏技能的掌握不够扎实等问题。基于高中生的这一学情情况,就需要教师在运用柯达伊教学法组织音乐鉴赏教学活动时要注意灵活应用,而非全盘的生搬硬套。

例如:在《贝多芬》这一课的教学中,基于班内不少学生存在的片面认识和探究意愿未被充分激活的学情现状,在做教学设计中有意向培养学生对音乐美的发现与挖掘,以及对学生的音乐审美素养提升方面进行了倾斜,并设计了“贝多芬的一生”的专项教学环节,通过故事链接、作品展示、曲目赏析等层层深入环节的设计,帮助学生更加立体地呈现贝多芬的生平及其对音乐执着的追求,进而引导学生思考“是什么驱动贝多芬一生都在追求音乐?”“音乐的魅力到底在哪里?”等问题,引导学生在思考中不断发现音乐的魅力所在。

2.开展教学模式优化探究,引领学习主体回归

随着课程改革日渐深入,新课程背景下音乐鉴赏课的教学培养目标发生了“要将音乐核心素养融入音乐鉴赏教学任务中”的转变,那么究竟如何才能真正躲过假热闹、形式化的“陷阱”,真正让高中生实践获得体验和审美感、音乐知识和技能,提高其音乐核心素养呢?这就需要教师们必须要一改往日的教学模式,积极探索充分激活学生主体意识、调动学生聆听鉴赏主动性的实践教学新模式、新教法,促进传统音乐鉴赏课中学生的被动聆听,为主动学习、探究体验的主动鉴赏,而柯达伊教学法中包含的手势教法、字母谱教法、节奏训练法、等形式多样的教学方法形式,若应用适宜不仅能极大地激发起学生参与教学互动的积极性,还能助他们重拾对音乐学习和鉴赏的信心。

例如:在进行民族音乐《梁祝》的鉴赏时,设计了通过分组对唱练习推测该作品的创作背景、并引导学生通过在对唱表演中融入肢体律动的形式,充分调动起学生多维的感官感受来进行鉴赏,不仅能准确捕捉到乐曲的结构特点、更容易理解和感受乐曲众中所要表达的情感内涵,还让课堂氛围变得更加有趣、更活跃,真正做到了还课于学生。

3.合理规划教学安排,保障基本能力训练时间

高中音乐鉴赏课的教育目标之一就是提升学生对于美的感触以及对于美的审视方面的能力,这也是高中阶段对音乐教育组织开展提出的主要要求。而这一要求的实现则是建立在高中生具备一定的音乐方面感知能力、掌握一定的音乐鉴赏技能基础之上,而最能有效提升高中生音乐感知能力、音乐记忆能力、音乐创造力的还是需要在教学实践中去锻炼。

例如:为实现对高中生音乐感知能力培养的教育目标,在组织《欢乐颂》一篇的鉴赏中,设计了先由简单的儿歌《上学歌》节奏型感知训练的入手环节,引导学生运用打击乐器、肢体律动等方式进行演奏,而后在学生熟练掌握了该方法后,又用相同的形式来再现多声部、多层次节奏的《欢乐颂》。在柯达伊身势律动的方法和游戏体验法的引入下,就由易及难地完成了对学生音乐感知能力的培养,同时还引导学生尝试用这样的方式对乐曲进行了五声调式的旋律创编,他们的音乐创造力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发展。

4.用好教学分享与评价,夯实体验式教学效果

音乐课是一门兼具人文性、实践性的学科,正是由于它的这些属性,决定了学生们在该学科的学习中需要到实践中去感受、去体验。在体验基础上进行的学习、探讨的学习方式与传统“教师单向输出—学生被动输入”的学习方式相比,要想让学生实践探索和体验所得不断得到升华、内涵,教学分享与评价也自然而然成为了新课改背景下备受学界推崇的重要教育方式,是课堂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提高课堂教学效果中发挥着不容忽视的作用。

例如:在对亨德尔《水上音乐》这一作品进行鉴赏时,从篇章中选取了一段旋律后,鼓励学生尝试以每两个小节为一个单位,将选段的乐节整体移高二度的形式对乐曲进行了创编。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不断进行着调整、修改、演奏,最终形成了前一乐节的二度模进。做完这一创编后,及时引导学生进行分享。这样的分享形式也实现了个体经验的集体化和经验的强化与固化,夯实了柯达伊教学法引入高中音乐鉴赏体验式教学实践活动的教育效果。

五、结语

学界对于“柯达伊教学法”的认可与推崇程度已经达到了高度的认同,对其本土化应用的探索也早已展开,但无可辩驳的是该教法在高中音乐教学中的应用探究起步较晚,而就音乐鉴赏模块而展开的探究就更是凤毛麟角的存在了。在课程改革进程脚步不断加快、研究走向纵深的时代,借助柯达伊教学法来提高高中音乐鉴赏课的教学效益不失为一条切实可行的道路,但具体到本土化的实施就需要教师们细心大胆地在实践教学中不断探索。

猜你喜欢

柯达伊高中生教学法
《发明与创新》(高中生)征稿啦
批注式阅读教学法探究
实施“六步教学法”构建高中政治高效课堂
高中生应如何适应高中数学的学习
高中生是否应该熬夜学习?
如何学习和借鉴柯达伊音乐教育——与米哈利斯的对话中引发的思考
柯达伊与柯达伊教学法
学习·研究·实践·推广——柯达伊教学法在北京市音乐教育中的实践与探索
《333首读谱练习》中所体现的柯达伊教学法原则——纪念柯达伊诞辰132周年
开放引导式阅读教学法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