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日本初中音乐课标及启示

2023-02-07东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巴鼎元

艺术研究 2023年5期
关键词:学年课标音乐课

东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巴鼎元

音乐课程标准,作为音乐教育的纲要性文件,旨在“重视美育基础知识学习,增强课程综合性,加强实践活动环节”。①2020 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和国务院印发《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将“不断完善课程和教材体系”②作为一项重要措施提出,其中包含“树立学科融合理念”“完善课程设置”“科学定位课程目标”“加强教材体系建设”等内容。由此可见,音乐课程标准的研究对我国音乐教育具有重要意义。日本与中国同为亚洲国家,文化有很多相通之处。本文主要通过对日本初中音乐课程标准的目标、内容及成效研究,对我国音乐教育课程和教材体系建设,提供借鉴和参考。

一、日本初中音乐课程目标设定

音乐课标是关于音乐教学目标、内容、方法和设置的基本规定。日本初中三年的音乐课,分为第一学年和第二、三学年两个阶段。其中,第一学年设定三个目标:培养对音乐和歌唱的兴趣,陶冶情操,健全人格,丰富生活;掌握音乐的基本技能,培养表现能力;领略音乐的美妙之处,培养广泛、主动的鉴赏能力。第二、三学年同样也设定了三个目标:通过体验音乐活动,提高对旋律和音乐的兴趣爱好,培养积极向上的态度,充满阳光的价值观;感受音乐的多样性,提高表现技能;开发音乐的创新能力,提升鉴赏水平。

(一)培养音乐兴趣

日本的初中音乐课程,把培养音乐兴趣作为首要目标,贯穿于三个学年。第一学年,培养学生对声音的敏感度与对音乐的兴趣;第二、三学年,升级到“体验音乐活动的乐趣,通过音乐学习使生活变得丰富多彩,强化一生喜爱音乐的态度”③。第一学年重点“培养对声音的敏感度与对音乐的兴趣”,第二、三学年将“兴趣”提升为“一生喜爱音乐”。让学生在主动亲近音乐并享受音乐活动的同时,终身保持对歌唱和音乐的高雅兴趣。“培养音乐兴趣”主要是通过生动形象和情感丰富的歌曲教学,唤起学生对音乐的热情,积极主动参与各类音乐活动,从而形成乐观向上的健康人格。日本学校的音乐活动,大部分集中安排在校内课后俱乐部,自主选择音乐社团。

“培养音乐兴趣”的核心是尊重学生的兴趣爱好,培养调动其主观能动性。教学上提倡因人施教,对每一个学生的自然条件、音质特质予以分析。比如,在进行合唱教学时,按学生的音质音域,做出男高、男中、女高、女中及领唱等分类。④通过对学生声音和乐感的训练,扬长避短,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感受音乐文化、音乐思想,塑造人生。

(二)培养音乐创新力

日本初中的音乐课标,有“培养音乐创新表现能力”的要求。通过反复练习,提升学生对音乐的理解力,感受音乐与声音表现出的创意性与创新性。例如,为了能够实现自己的想法和意图,对于某个声音或歌曲进行必要的处理,以不同音色和乐句表达出自己的真情实感。音乐的创意性,是通过不同的发声和演奏手段来表现、来实现的。培养音乐创新力与理解力,是通过学生主动积极地参与音乐活动与表演来实现的。日本初中的课后活动很丰富,学生可以参与俱乐部的歌曲演唱、乐器演奏,品味音乐;也可以自己策划,编排不同风格的曲种和乐曲,进行愉悦的音乐体验;还可以举办音乐表演,让音乐更有吸引力地融入生活。

(三)培养音乐鉴赏力

日本初中的音乐课标提出“领略多种音乐的美妙之处,培养广泛的鉴赏能力”⑤。这里所说的“多种音乐”,不仅包括本国传统音乐,也包括其他国家的音乐,以及音乐文化、乐器介绍等内容。⑥音乐源于生活。每个国家、每个民族的音乐,都有自己的风格和特色。通过音乐,去感受、去鉴赏不同国家、不同民族的风土人情与文化内涵,在提高学生对世界认知能力的同时,也达到了提升学生音乐修养和文化层次的目的。与日本相比,中国的初中,即7—9 年级的音乐课标统一为一个学段。课标作为学科的指导性方针,需要细化,因时而异,对不同年龄阶段,提出不同的目标要求,这对成长期的学生至关重要。

二、日本初中音乐课程内容与教材指导

音乐是一种艺术形式和文化活动。它所具有的普遍性和感染力,不仅可以从侧面影响人的性格修养,也能陶冶情操,沟通心灵,让人愉悦,让人振奋。日本初中音乐教育的目标,就是通过音乐鉴赏,在提高审美力的同时,间接积极地影响学生价值观的形成。

被称为“日本近代教育之父”的福泽谕吉,通过把西方音乐教育制度引入日本,间接影响了年轻人对于“脱亚入欧”思想的接受。在对外扩张侵略的国策确立后,日本立即把宣扬军国主义的歌曲编入教材,培养社会基础,通过音乐教育影响下一代⑦。战败之后,国家信誉受到沉重打击,他们又在初中音乐教材中,安排了大量的民谣、长歌等民族曲目,倡导传统文化,继续影响学生的价值取向。日本初中音乐课程标准,在细化课程内容、音乐基础技能及音乐教材选取方面,都隐含了国家提倡的价值取向。

(一)细化音乐课程内容

同课标相对应,日本初中音乐课程的内容也分为两个阶段。第一学年,包含歌唱、器乐、创作、教材选取、音乐评价五个方面;第二、三学年,与第一学年的课程内容基本一样,但在难度上有所加强。日本初中音乐课程的内容主要包括五个方面:第一是歌唱活动,要求感受歌词内容和曲调,完成不同地区方言的歌唱表演。第二是器乐活动,要求演奏时感受传统音乐曲调及表现手法,掌握乐器的特点及基本演奏方法。第三是创作活动,感知音乐节奏、旋律、和声及音色等音乐要素,学会创作简单的旋律,反复感受不同音色特征,掌握运用立体形象进行音乐创作的方法。第四是教材选取,以通俗易懂的民族曲目为主,歌唱教材、鉴赏教材的选定,侧重于民谣、长歌等本土传统曲目以及世界经典音乐。第五是音乐评价,通过“表现”及“鉴赏”,掌握音乐基础知识,感知音色、节奏、速度、旋律、纹理、强弱、形式、术语和符号,理解音乐要素与要素之间的关联,以及传统音乐、乡土音乐产生的背景以及所表达的思想意境。

(二)强调音乐基础技能

初中学生的音乐课关键在于掌握音乐的“基础技能”,感受音乐的多样性、丰富性,享受传统音乐的美感。所谓“基础技能”是指发声方法、乐器演奏、音乐创作等技能,提升学生对音乐的感知能力、表现能力,增加学生对不同地区、不同国家音乐多样性的了解。与此同时,通过音乐的表现活动,感受音乐“无国界”的共通性以及民族音乐的独特性。重视初中学生音乐创新能力的培养,充分发挥其想象力,尊重学生对音乐的感受和发现,鼓励他们运用不同的表现手法将其表达出来。

培养创新表现力,是日本音乐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在强调基础技能的同时,日本重视初中学生对音乐本体内容的学习,包括音乐表演与音乐创作。其中,音乐创作与我国音乐课程标准的内容几乎一样,但他们除了要求学生简单的创作之外,还要求“音乐评价”,即从音色、节奏等基础知识、基本要素的多个角度进行评价。要求学生对日本传统文化进行深刻解析,而不是单纯的欣赏与演唱。有一点特别重要,课标强调“不要让学生直接感受到教师的观念,要尊重学生自己对日本传统文化的感受和发现,并将其更好地表现出来。”提倡自主学习,提升对日本传统文化与音乐本体的认知,此乃音乐教学的重中之重,也是日本音乐教学的核心。

(三)设定音乐教材选取

教材选取主要是指对乐曲的选用和音乐文化的传授。歌唱教材的选取,侧重于体现大自然的四季之美,让学生感受自然、民族和日语的美妙表达。歌唱活动通常选用民谣、长歌等传统歌曲做教材,让学生体会不同地域、方言的魅力;鉴赏教材的选取,以传统民族音乐为主,也包括世界经典之作。让学生接触体验不同地域,不同方言风格的传世之作;鉴赏不同国家、不同民族的音乐与音乐要素、旋律结构,体味音乐的美好;赏析不同文化、不同历史所产生的艺术背景,对比不同风格的音乐特性;音乐文化培养。日本重视音乐文化知识的传授,将大量广为流传的民谣等乡土歌曲、外国歌曲,作为音乐文化的鉴赏纳入教学内容,开阔了学生的胸怀和视野。

日本与中国的初中音乐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要素大体一致。中国初中音乐课程把三个年级划为一个整体阶段,主要教学内容包括感受与欣赏、音乐表现、音乐创作、音乐与相关文化学习四个方面,涉及了音乐领域的各个层面,全面涵盖了基础音乐理论知识。但是,内容过于宏观,阐述过于宽泛,在具体教学过程中,没有具体的指导目标,操作起来很难把握教学的质量和方向。

三、日本初中音乐教材课标的修订

日本初中音乐课程标准是1999 年制定的,2011 年进行过一次修订。修订调整内容,在新版本中都有标注,并加上了详细的解释说明,旨在引起教师关注,方便教学指导。基于对既往的经验总结,日本的课程标准修订版,既突出了对传统文化的继承,也与时俱进地强化了时代感,相对于前一个版本有明显的超越与提升。

(一)教学内容强调感受音乐的多样性

修订版的课标,在音乐表现部分,把多样性作为音乐教学的指导任务加以强调,为此不仅增加了对“多样性”的表述,并且也对“多样性”进行了详细说明。所谓“多样性”,是指音乐表现的多元化。当今世界各个国家、各个民族对音乐价值没有统一标准,初中时代的每一名学生对音乐的感知、感受也都各不相同。课标要求,在让学生体验音乐丰富多彩的同时,也能结合音乐各元素,增强鉴赏、感受与认知音乐多样性的能力。

关于音乐鉴赏,课标把“加深对音乐的综合性理解”修订为“加深对多样音乐的理解,提高广泛的主体性鉴赏能力”。⑧在进一步深化第一学年“品味音乐的多样性与丰富性”的基础上,通过音乐鉴赏的学习,强调理解音乐的多样性。针对第一学年学段目标,修订版将“广泛鉴赏能力”,改为“广泛的主体性鉴赏能力”,强调了学生的主体性。第一学年段的课标内容,不仅设定了学习欣赏音乐、评价音乐的内容,同时还要求依据学生的主体性、能动性,开展音乐欣赏活动,加强对音乐文化的理解,培养热爱、尊重音乐的态度。

新版课标重视提高学生多样性的音乐感受,形成音乐要素结构与音乐本体之间的多元联系。将音乐与风土人情、文化历史联系起来,通过主体性、能动性的教学活动,培养、形成并提升学生鉴赏能力。在感受音乐方面,将“了解各种各样的音乐,提高音乐兴趣”,修订为“鉴赏各种各样音乐的美”,旨在通过音乐活动,培育音乐文化。

(二)教学目标明确音乐的创意性表现

新版课标把“创造性的表现”修订为“创意性表现”,让教师指导学生,把自己要表达的意图与音乐本体结合起来。新课标将创意性作为音乐教学活动的重要目标加以明确。此外,新版课标还将“感受音乐的丰富性和美感,发展音乐的表现技能,提高创新表现的能力”⑨,修订为“感受多样音乐的内涵和美感”。强调通过感受多样性的音乐活动,学习音乐的创作过程和尊重日本传统音乐的价值特性。

四、启示与建议

音乐教育是美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走进新时代,美育教育一定要站在新的历史高度,借鉴他国经验,并结合我国自身的文化背景与社会需求,制定适合我们国情的音乐课标。笔者曾就读于日本关西大学附属中学,对日本初中音乐教育课标的内容,有切身的体会与感受。为此,提出几点建议:

(一)重视教师的主体性。在教学上,将学生作为主体对象看似合乎情理,但存在许多弊病。中国音乐课程标准的设定与执行,应充分体现教师的主体性。教师不仅是音乐课标的解读者,更是将课标寓于教学当中的实践者、执行者。

(二)重视细化课程标准。课程标准是教师上课的指导性文件。中国的初中音乐课标过于笼统,尤其是将初中音乐教学笼而统之地划分为一个学段,课标内容也没有像日本课标那样细化,一些概括性的语言,难以让所有教师明白课纲的方向,实际授课时更是难以操作和遵循。

(三)拆解初中音乐学段。日本将初中音乐划分两个阶段,授课重点在于第一学年。第一学年打好基础,第二、三学年主要是提高,继续深化第一学年所学内容。中国可以借鉴,可以考虑拆分初中音乐学段,把教学重心放在第一学年,二、三学年根据具体情况再进行拓展,有效完成课程的基本目标。

(四)注重音乐素质培养。从音乐素养教育的普及状况看,日本音乐教育成效突出。日本学生合唱团世界闻名,位列前茅。与日本相比,我国课标中有关音乐素养训练,每节课只有45 分钟,用有限的课堂时间完成基础音乐素养培养,几乎没有可能。再加上学习压力大,课余娱乐时间少,更没有“俱乐部”这种业余音乐活动平台作为补充,日本经验值得借鉴。

中日两国国情不同,教育环境、客观背景存在差异,不可能同步,更不能照搬。但中国的教育制度改革已经迈出了巨人的步伐,党和国家更是鼓励青少年“智德体美”全面发展,本文的撰写无疑会给有关方面提供有益的参考。

注释:

①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http://www.moe.gov.cn/jyb_xxgk/moe_1777/moe_1778/201509/t20150928_211095.html,2022-11-10.

②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http://www.moe.gov.cn/jyb_xxgk/moe_1777/moe_1778/202010/t20201015_494794.html,2022-11-10.

③中學校學習指導要領解說(音樂編)[M].東京:文部科學省,2008:26.

④オリヴィエ· アラン和声の歴史[M].東京:白水社,1996:11.

⑤中學校學習指導要領解說(音樂編)[M].東京:文部科學省,2008:26.

⑥畑中良田.“中學生の音楽”[M].東京:教育芸術社,2006:16.

⑦鈴木慎一朗.昭和前期の師範学校における音楽教育実践に関する史的研究.兵庫教育大学大学院連合学校教育学研究科,教科教育実践学専攻芸術系教育連合講座(岡山大学配属)[M].東京:文部科學省,2006:26.

⑧中學校學習指導要領解說(音樂編)[M].東京:文部科學省,2008:35.

⑨中學校學習指導要領解說(音樂編)[M].東京:文部科學省,2008:37.

猜你喜欢

学年课标音乐课
依托课标 夯实基础 精准备考
“全国第17届可拓学年会”征文启事
高中生物新旧课标比较——以实验版课标和2017版课标为例
第二届星火学年
2016年全国课标卷透视与2017年备考展示
基于课标“教学评一致性”的教学设计
音乐课的“乐”要大于“讲”
我的成长之路——参加“第七届中小学音乐课观摩活动”有感
上好音乐课的三点思考
观“第七届中小学音乐课观摩活动”有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