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式现代化的情感维度*
2023-02-07殷倩
殷 倩
一、中国式现代化情感维度的逻辑关系
党的二十大明确提出:“从现在起,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①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2022 年10 月16 日)》,北京:人民出版社,2022 年,第21 页。而在中国式现代化推进过程中,从统一认识到治国理政战略部署及落实,到理论的创获,再到成为大众行为遵循,都离不开大众情感认同。情感是社会、历史和文化的产物,既作用于个人的思想与行为,也影响国家、民族、政党和社会的发展。从情感维度展开中国式现代化研究,应当引起学术界的关注和重视,②陈金龙:《中国共产党第三个“历史决议”的情感意蕴》,《江苏社会科学》2022 年第1 期。这也是由其情感维度所蕴含的历史逻辑、现实逻辑及理论逻辑所决定的。
(一)中国式现代化情感维度的历史逻辑
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蕴含了中华民族历经苦难辉煌的民族情感,积淀了深厚的历史底蕴。从1840 年鸦片战争至1949 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中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为拯救民族危亡及实现民族复兴,中国无数仁人志士孜孜以求实现现代化,最终都以失败而告终。国穷民弱,任人宰割,中国探索现代化的进程屡屡被打断。1921 年,中国共产党一经成立,即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为初心使命,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向着实现中国式现代化迈出了重要一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以邓小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立足中国国情,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现代化道路探索结合起来。随着改革开放不断深入,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论和实践越来越丰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极大地激发了中国人民的民族自豪感 ,极大地丰富了中华民族的情感资源。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开展了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力度最强的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了人类有史以来惠及人口最多、规模体量最大的小康社会,实现了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历史性跨越。特别是党的二十大报告对中国式现代化的目标任务、基本特征、本质要求、战略安排等进行了系统性论述,对中国式现代化的战略重点进行了具体部署,推动我国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更加坚定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也更加系牢了中国人民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情感纽带。
(二)中国式现代化情感维度的现实逻辑
近代以来,以现代化探索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使命所累积的家国意识和民族情怀,成为今天实现中国式现代化最坚实的精神基础;党的二十大提出的历史使命和战略部署,内在地包含着推动目标导向及策略认同的现实诉求,不断促进大众对中国式现代化的情感关联及生动体验。面对这一现实,当前对中国式现代化的宣传教育方式和叙事方式不能停留于宏大叙事及策略表达,还要更加注重沉浸式、互动式、分众化、对象化的宣传教育,从情感涵育的角度进行价值塑造,力争达到精准、精细、精致、精到效果,挖掘“述情力”。尤其是国内外经济形势更趋复杂,现实情况叠加新媒体环境下虚拟集成的交往形态,使得个体情感要么“多情”“表演”的交往方式大行其道,要么“去情”“焦虑”的心理体验泛化,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对主流意识形态的情感疏离。与此同时,智媒和网络时代又凸显中国人“重情”的族群文化特征。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激发全民族动力活力,更需要来自上层建筑的“道始于情”“政以正情”的情感引领,将其转化为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大事业的强大动力。
(三)中国式现代化情感维度的理论逻辑
目前国内对中国式现代化研究的相关论文成果颇丰。以中国知网为例,截至2023 年10 月底,输入“中国式现代化”,以“篇名”检索,显示相关论文22292 篇;以“主题”检索,显示相关论文18856 篇;以“关键词”检索,显示相关论文9190 篇。从数量上看,2021 年下半年增量显著;从论题上看,主要集中于中国式现代化的历史进程、基本特征、基本内涵、内在机理、世界历史意义以及与其他主题的关联系列等问题。但整体上,对中国式现代化的具体历史情境、社会心态等研究较少,缺乏“人”“情”滋润的理论阐释,折射出中国式现代化研究中“情感”研究不足,不能很好应对我国现代化建设中沉积下来的“现代性”“去情化危机”,长此以往容易导致中国式现代化叙事的内在机理和大众认同内在机制的协调程度不高。本文尝试阐明中国式现代化的情感维度,即从性质上看,是中国共产党以民族之情、人民之情等情感驱动带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主体性行为;从内容上看,其内在地蕴含了对历史、对人民等丰富的情感表征;从发生机制上看,其以中国式现代化的实践策略为情感叙事载体,形成与大众的情感联结;从目标上看,能够推动学界重视情感培育对中国式现代化理论建设和实践推动的探索,为中国式现代化认同机制提供更多学理支撑。
二、中国式现代化的情感维度
中国式现代化情感维度的发展是中国现代化进程内生性演化的结果,体现了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及其历史进程的尊崇,源自中华民族5000 年文明史的精神滋养,体现了对中国现代化的实践探索,表达了对人民追求美好生活的情感关照,融入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民族情感回应之中,也体现在激发中华文明以现代力量、传承中华文明深厚底蕴的民族担当之中。
(一)中国式现代化坚持普遍性与特殊性的有机统一,饱含了对历史的尊崇之情
现代化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共同追求,同时也是随着时代不断发展和丰富的历史性进程。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世界上既不存在定于一尊的现代化模式,也不存在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现代化标准。”“我们所推进的现代化,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国情的中国特色”。①《习近平著作选读》第2 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23 年,第367 页。中国式现代化彰显了基于实践探索的历史主动,饱含着对历史的尊崇之情。
“现代化是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再向知识社会和更高阶段社会转型的过程。”②丁志刚、熊凯:《理解中国式现代化的四重逻辑:基于中西方现代化的比较》,《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3 年第2期。其作为世界性现象,涵盖着经济发展、科技革命和制度变革,是人类文明的深刻变化和系统变迁,集中体现了世界各国各民族对文明进步和发展的追求的必然趋势。在这一社会发展规律之下,旧的文明形态必然最终被新的文明形态所取代,呈现出否定之否定螺旋式上升的态势。传统中国的历史进程被西方的坚船利炮所打断,中国正是在这一被动状态下开启现代化道路的探索。随着对西方现代化和社会主义现代化探索和认识的深入,中国共产党对现代化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即现代化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经的文明状态,但实现这一进程的具体路径不是唯一的,中国实现现代化的道路必须遵循自己的民族历史因素,具有中国特色。
可见,中国式现代化正是在与西方现代化所形成的现代文明形态的比较下,熔铸于中国共产党探索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历史清醒,彰显了中国共产党基于实践探索的历史主动,超越了西方固化衰败的现代化模式,开创出人类文明新形态,在批判和超越中更深层次地展现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历史尊崇。
(二)中国式现代化坚守人民性的本质属性,彰显了对人民的敬重之情
中国式现代化以人民主体性为动力源泉,回应了中国式现代化“依靠谁”的重要命题,中国式现代化着力于共同富裕的发展目标,回答了中国式现代化“为了谁”的重要命题,实现了尊重人民的历史主体地位、尊重人民的实践历史地位和尊重人民的价值主体地位的有机统一,熔铸了敬重之情的现实路径和价值逻辑,从而奠定了对人民敬重之情的根本基础。
一方面,人民群众的主体性地位以及创造伟力形塑着中国式现代化的发展样态。中国式现代化以人民群众为活动主体,积极回应人民群众的利益诉求,依靠人民群众成就了历史伟业,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发展奇迹。另一方面,中国式现代化亟需发挥人民群众首创精神。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是一项伟大的创举,不可能停留在理论上的应然性研讨,更需要在实践层面发挥人民群众的创造力,使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获得人民群众源源不断的支持。正因如此,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充分调动人民积极性,始终是我们党立于不败之地的强大根基。”③《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1 卷,北京:外文出版社,2018 年,第27 页。
同时,中国式现代化着力于实现共同富裕的发展目标,并由此链接了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与人民对美好生活追求的现实路径,从而建构了对人民敬重之情的内在机理和价值逻辑。《共产党宣言》对共产主义作了科学揭示,但共产主义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个渐进的历史过程,需要建立在一定的社会物质条件之上,这个基础就是高度发达的生产力下的共同富裕。因此,遵循着从“人民享有”到“人民满意”再到“人民支持”的认同逻辑,中国式现代化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为现实路径,以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为价值旨归,彰显了对人民的敬重之情。
(三)中国式现代化以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目标指向,饱含着对民族的担当之情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人历来抱有家国情怀,崇尚天下为公、克己奉公,信奉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强调和衷共济、风雨同舟,倡导守望相助、尊老爱幼,讲求自由和自律统一、权利和责任统一。”④习近平:《在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会上的讲话》,《求是》2020 年第20 期。中国式现代化植根于中华民族历史文化沃土,以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民族夙愿为目标指向,以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为追求,强调现代化实践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贯通,强调要把马克思主义“魂脉”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根脉”相贯通,饱含着深厚的民族担当之情。
“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①《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4 卷,北京:外文出版社,2022 年,第312 页。但在漫长的人类社会发展史中,西方资本主义曾一度被认为是人类文明和现代化的唯一“典范”。中华文明作为西方文明的他者,长期被西方社会拒斥。因此,在中国探究现代化道路的百年历史中,中西之间、新旧之间的冲突、纠缠始终伴随着现代化的整个进程。而中西、新旧间的张力与矛盾焦点,又往往聚集在对传统文化的认识与取舍问题上。中国式现代化扎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仅以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己任,更是直面西方话语霸权的窠臼与偏见,从历史与现实、国内与国际两个维度,推动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中国式现代化致力于对中华民族文化基因进行发掘,将马克思主义思想精髓同中华传统文化精华贯通,在“自信自立”的基础上坚持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赋予中国式现代化以深厚底蕴。在理论上,中国式现代化强调扎根中华文明,传承中华民族深厚的历史传统与文明积淀。在实践上,中国式现代化用了几十年的时间走了西方几百年的路。在世界历史上,中国式现代化坚持守正创新,秉持开放包容,建设超越文明隔阂论、文明冲突论和文明优越论的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为维护人类长远利益、推动世界和平发展贡献了中国智慧、中国价值,以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新实践不断丰富和发展人类文明新形态。
三、自觉拓展中国式现代化中的情感维度
综上所述,在多维视角的语境下,中国式现代化在历史规律、人民信仰、民族担当等层面都发生了深刻而显著的变化,总体上蕴含了丰富的情感意蕴。但在现实世界,中国式现代化面对的是普通群众的日常生活,中国式现代化的情感维度需要聚焦于人的生活世界,在多元的社会情感交融汇聚中寻求思想上的共鸣、情感上的共振,不断夯实中国式现代化的情感认同基础,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主题下达成心意相通,有效增强马克思主义理论“掌握群众”的本领,持续建构中国式现代化的共情体系。
第一,强化中国式现代化话语体系的“述情力”,讲好中国式现代化故事。牢牢把握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国特色,深入研习其中所蕴含的情感维度,体认其情感表征、历史文化逻辑,将其融入到中国式现代化话语体系中,从而提高中国式现代化对大众生活体验和社会情感的回应提炼、表达分享、引领能力,讲好中国式现代化故事,提升中国式现代化的“共情力”。讲好中国式现代化故事,还必须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立足民族近现代历史,立足党的探索,从历史的生动鲜活的事例中叙述中华民族的沧桑巨变,感受近代以来中国的苦难辉煌,认识中国共产党走过的风云激荡道路的正确性、担当性,从这些历史中弄清楚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论逻辑和现实逻辑,强化“述情力”,提升“共情力”,凝聚共识,坚定中国式现代化的信心和决心。
第二,系统梳理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的人民情怀与情感资源。中国共产党一直重视叙事“情感”表达。从“不拿群众一针一线”到“群众路线”,从“军民鱼水情”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再到“人民至上”,理论上的传承和认知有其历史演进过程,但人民情怀始终是贯穿于整个历史过程的主线。实践证明,若没有人民情怀的滋养,党的初心使命容易幻化为空洞的理论,党的群众路线也容易沦为脆弱的教条。党的二十大报告更是从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高度进行“情感认同”,这些情感资源的系统表达,拓展了中国式现代化的情感维度。我们要加以梳理和挖掘,“情理相融”地探索其情感认同的情感联结,“入情入理”地解释中国式现代化的“合情合理”,从而为中国式现代化认同机制的“通情达理”提供更多学理支撑。
第三,深入研究中国式现代化情感维度的现实基础。当今时代信息科技发达、新媒体盛行。从某种意义上讲,它是一个“情感”外放的时代,又是一个感情泛滥的时代,同时也是一个“真情”匮乏的时代,包括抖音、快手在内的App 呈现歌舞喧嚣,难掩个体内心中的焦虑。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不断探索中国式现代化发展道路,中国式现代化作为人类实现现代化的新选择,正在日益给人们带来更多“确定”的期待与希望,有力缓解了当前焦虑的社会心态。我们必须从其情感维度,梳理中国式现代化演进的历史逻辑和文化动因、情感属性和实践表征,积极回应新时代情感诉求,搭建与大众的情感联结,“入情入理”地为中国式现代化构建整体性的解释框架,“通情达理”地探索中国共产党的情感表达。
综上,中国式现代化源自中华民族文明史的精神滋养,体现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面临的现实问题的反思回答,蕴含着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现实关照、目标指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的情感取向和表达,即客观地表现为:对历史的敬畏之情、对人民的敬重之情、对民族的担当之情。拓展中国式现代化的情感维度,有效引导民众的政治认同和情感共鸣,既是一个需要深入开展、持续进行的时代课题,也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赋予当代人的历史责任。我们需要不断丰富实践基础上的情感资源和情感表达,在多元的社会情感交融汇聚中寻求思想上的共鸣、情感的共振,遵循“价值引领——理性筹划——情感培育”,从而实现“情”“理”交融、“理”深“情”长,使“同情共鸣”产生的心理情感,持续强化中国式现代化的共情体系,不断厚植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情感基础,集聚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磅礴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