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朝三难李时勉
2023-02-07◎高希
◎ 高 希
紫禁城不但是明清皇帝生活、理政的场所,更有无数文武群臣在内当值、公干,他们作为宫廷中数量众多又不可或缺的“配角”,共同演绎着精彩的历史活剧。明初的紫禁城,因接连经历了营建、迁都、火灾、复建,加之较为频繁的皇帝更迭,而显得尤为热闹。这一时期君臣博弈的舞台上,李时勉的名字频频出现,历经永乐、洪熙、宣德、正统四朝,为后世留下了跌宕起伏的人生故事。
上书言事 身陷囹圄
李时勉本名“懋”,“时勉”是字,其人以字行于世。洪武七年(1374),李时勉出生于江西安福县,是家中幼子。在隆重的抓周仪式上,席间摆放了书卷、笔墨、钱钞、糖果等各种物什,李时勉先抓笔,再抓墨,后抓书卷,妥妥一个读书种子,这引得家人大喜,此后悉心培养。李时勉也确乎颖悟过人,五岁起便知务学;至七岁已粗通训诂音韵,能诵四书;十二三岁,诗词歌赋屡有惊人之作;十四五岁,始以圣贤言行自勉,最喜颜回“不迁怒,不贰过”之行,及曾子“吾日三省吾身”之举。十六岁时,李时勉入县学读书,愈发勤勉。冬日夜晚寒冷,学舍内又不便生火取暖,他便将双脚用棉被裹牢放入木桶,这样既能保暖又无法随意动弹,如此苦学达旦。
功不唐捐,李时勉在永乐二年(1404)考中进士,这是明成祖即位后的第一场科举,新旧政权更替不久,正值用人之时,当年录取人数多达470 名,且大多委以重任。新科进士李时勉被选入翰林院,参与编撰《永乐大典》,并两度预修《明太祖实录》,很快晋官正六品翰林院侍读。
明代谢环《杏园雅集图》中的李时勉(左一)
永乐年间大事频生,最为重大的当属迁都北京及之后的三大殿火灾。大火之时,距紫禁城建成不足百日,火因夏日雷击引发,宫城核心的奉天、华盖、谨身三殿俱成焦土。事发突然且严重,明成祖心中忐忑,下旨令百官上疏言事,要求他们直言不讳,指明政事得失。李时勉生性耿介,上疏力陈十五事,大多切中时弊,但也直言营建宫殿、迁都北京劳民伤财、实非善举,此言触及了皇帝的核心利益,气得成祖将奏章掷于地上,不久将其下狱,羁押一年多时间,这是李时勉的第一次牢狱之灾。实际上,李时勉虽反对营建宫殿和迁都北京,但他在壮丽的紫禁城面前仍备感震撼。在其所作《北京赋》中,赞叹了午门的雄立:“两观对峙以岳立,五门高矗乎昊苍;飞阁屼以奠乎四表,琼楼嵬以立乎两旁。”称颂了三殿的巍峨:“奉天凌霄以磊砢,谨身镇极而峥嵘,华盖穹崇以造天!”更讴歌了建筑细节的精美:“藻井焕发,绮窗玲珑,建瓴联络,复道回衝。”李时勉获释后,皇帝并未因前事而心有芥蒂,仍让他随侍左右,即便远征蒙古时也令其扈从。
直言犯上 “气死”皇帝
明仁宗时的金瓜武士(出自清代陈士倌《圣帝明王善端录》)
至明仁宗新皇即位,李时勉仍不改直言敢谏的本色,再度上疏言事,力陈时弊。这次李时勉悉心准备了两本奏章,一本直言朝政得失,可以面向朝廷公布;另一本涉及皇帝个人生活的谏言,特意嘱咐皇帝留中不发,以免为外人所知。不料仁宗的气量尚不及乃父,被奏章中的内容触怒,将李时勉召至便殿当面斥责。李时勉亦无惧色,与皇帝辩论起来。仁宗气急,竟命身旁武士以金瓜击之—金瓜本是仪仗之物,由扈从武士手持,铜铸、锤形、高丈余,质硬而力沉。李时勉身中金瓜十七八下,肋骨断裂三根,身负重伤,仍面不改色。
仁宗还不罢休,口谕吏部道:“李时勉有才干,在翰林院闲了,改为监察御史。”这样一是将他的官职由正六品降为正七品,连降两级;二是为了给他布置繁重的任务—限每日审问一名囚犯,同时每日上疏言事一则。李时勉就这样拖着重伤的身体,连续三日审案、上疏完成无碍,让人无可指摘。实际上,早在永乐初年,李时勉曾任刑部湖广清吏司主事,当时湖广地区盗贼猖獗,案件频出。李时勉不畏辛劳,详加审讯却并不用刑,执法严厉又近于人情,公正处置了大量案件,同时平反了许多冤狱,被时人称为“仁人君子”。经过这种历练,他审案、上疏自然游刃有余。
见繁重的任务也压不垮李时勉,仁宗干脆将其下锦衣卫诏狱,命人严刑拷打—这是李时勉第二次面临牢狱之灾。众所周知,锦衣卫诏狱是法外之刑,除皇帝外无人能够干涉,进去的人往往九死一生。好巧不巧的是,负责诏狱的锦衣卫千户曾经受恩于李时勉,他见恩人伤重,不但不动用刑罚,反而以海外名药加以医治。遇贵人相助,李时勉的伤势很快便恢复了过来,而此时本就身体不好的仁宗皇帝却一病不起了。在弥留之际,仁宗仍记恨着李时勉,他对身边大臣夏原吉诉苦道:“时勉廷辱我!”皇帝越说越气,当晚便驾崩了。
御苑召对 命运转折
宣宗皇帝即位后,常与大臣探讨前朝得失。一日与群臣赏游万岁山时,忽谈到李时勉—此时距他进入诏狱已一年有余,当得知李时勉曾在宫中当面触怒仁宗,父皇在临终前尚且对他耿耿于怀,宣宗便怒不可遏,命人即刻将李时勉绑来审问。使者出发后不久,宣宗觉得难解心头之恨,于是令身边的亲军王指挥直接将李时勉绑赴西市斩首,不用再审了。李时勉所在的锦衣卫诏狱,在承天门即今天安门外西侧,皇帝所在的万岁山就是今景山,从诏狱至万岁山须穿紫禁城而行。当王指挥行至端门时,就近自西侧门而出;此时先前的使者押着李时勉也正来到端门,恰自东侧门而入,两边互未相见,错身而过。
端门正立面图
当李时勉被押送到万岁山时,宣宗远远看到便破口大骂:“尔小臣敢触先帝!”随后便质问李时勉当时都说了些什么。李时勉叩头说道,除了那些可向朝廷公布的奏疏外,我还建议先帝在为成祖守丧期间不要亲近妃嫔,此外不应让太子在遥远的南京独处,而是要接到身边关照。宣宗一听,第一件事合乎礼法,是份内之事,并无问题;第二件事又直接关乎自己的切身利益,可见当时李时勉是在帮着自己这个太子说话呢,于是态度缓和了下来,又让李时勉将其他的事也都畅所欲言,听完后发现,他的这些谏议均有礼有节,切中时弊,句句忠言。宣宗便向群臣感叹道:“李时勉所言为社稷忠臣也!”随即将他赦免并官复原职。王指挥在诏狱没有见到人,气喘吁吁跑回来复命时,看到李时勉已经将官服穿戴整齐,侍立在皇帝面前了。
此后李时勉被委以重任,参修成祖、仁宗两朝实录,史馆所在地即位于今协和门北侧廊房。一日,宣宗到史馆视察工作,见臣僚们勤恳卖力,大喜,将随身所带金钱撒在地上,众学士见皇帝赏赐,纷纷俯身争拾。唯有李时勉,退而不前,卓然伫立,不失士大夫风骨。随后,宣宗又来到翰林学士们值班的文渊阁,即今协和门东南侧的内阁大堂,以金盅赐诸学士饮酒,至李时勉举杯时,皇帝直呼其名,与其交谈甚欢。自此,满朝皆知宣宗对李时勉独有厚爱。
主政学宫 正气不移
宣宗执政时间仅九年多,随后而来的英宗朝充满变数。正统前期,朝中有“三杨内阁”主政,后宫有太皇太后张氏坐镇,朝政清明,国力日盛。正是这一时期,确立了经筵、日讲等皇家教育制度,李时勉在参修《明宣宗实录》的同时被任命为经筵讲官,具有了帝师的身份。不久,又转任从四品国子监祭酒(相当于国家最高学府的校长),从此心无旁骛,专门从事教育工作。
经筵图(出自明代余士、吴钺《徐显卿宦迹图·经筵进讲》)
李时勉在国子监的教学上着力尤深。上任之初便严申法纪,倡明廉耻;授课时因材施教,考核时一视同仁,断绝了徇私舞弊之途;为有疾病的学生提供医药,对贫困学生加以周济,恩义兼施,师生情如父子。其主持国子监时期,风气一新,人才辈出。
正统后期,太皇太后与三杨相继离世,司礼监太监王振专权,朝政趋于腐化。正统八年(1443),王振前往国子监视察时,李时勉并未对其特别礼遇,使之怀恨在心。此后,王振竟以李时勉砍伐彝伦堂旁树枝为由,擅自将他押到国子监门前枷号示众。当时正值盛夏,李时勉在自己的衙署前连续受刑三日,王振仍无停止之意。这是他为官生涯的第三次劫难,虽未身陷囹圄,但屈辱程度却远过之。此举既是对朝中士大夫的欺凌,更是对天下读书人的侮辱,国子监学生千余人齐聚午门鸣冤,呼声响彻殿庭。皇帝素知李时勉正直忠谨,得知此事后赶忙下旨将其释放。
第二年,英宗亲临国子监视学,专请李时勉授课,似是为其去年之事平反。李时勉心无杂念,专心讲述贤王治国之道,并结合时事对皇帝加以讽劝,全讲鞭辟入里,在场君臣皆肃然聆听,无不动容。翌日,英宗特将李时勉召入宫中赐宴,加以表彰奖赏,时人称“斯文际遇之隆,未有盛于此也”。
即便如此,李时勉也深知王振专权之下朝政日衰已无可避免,自己虽不断抗争,但无奈已年过七旬,近年还曾中风失语,身体每况愈下,因而屡次上疏请求致仕退休。但每一上疏,便有众多学生请愿挽留,皇帝也因对他倚重而不肯放行。如此连续三年,李时勉不得已上秘疏,言辞恳切,坚决请辞,皇帝这才准许。其时正统十二年(1447),李时勉已七十四岁高龄,离京当日万人空巷,商贾为之罢市,朝臣及国子监生三千余人赴崇文门外送行。更有人直送至通州运河码头,待李时勉乘船远行方肯离去。此后数年,李时勉为避访客,在江西故乡离城三十里处筑园隐居,期间还心忧国事,屡有进言,直至七十七岁辞世。
李时勉为官四十余载,历经永乐至正统四朝,期间三度受难。李时勉近半数时间是在紫禁城内度过的:经筵进讲的文华殿,翰林学士的内阁大堂,编修三朝实录的国史馆,还有见证他命运转折的端门,紫禁城内处处流传着他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