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马拉松赛事的困境与突破的发展现状研究
2023-02-07刘合玉贾子明
刘合玉 贾子明
(云南师范大学 云南 昆明 650700)
前言
1981年北京举办了首届马拉松赛事以来,历经40年发展,城市马拉松赛事在我国成为最受欢迎的体育赛事之一。2014年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将全民健身升为国家战略,马拉松赛事在各地逐步蔓延开来。2015年中国田径协会(后文简称为“中国田协”)对马拉松赛事审批全面取消,使得中国马拉松赛事迎来了黄金时期,进入到井喷式发展时期。据中国田协数据显示:2014年中国马拉松赛事数量为51场;2015年马拉松赛事官方注册场次增长迅猛达到134场;2016年在体育总局注册的马拉松赛事数量翻番达到328场;2017年全国举行了1102场马拉松赛;2018年举办数目为1581场;到2019年全国举行1828场规模赛事(包括:800人以上的路跑,300人以上的越野及徒步赛事),其中城市马拉松赛事719场(仅包括全程马拉松、半程马拉松),覆盖全国31个省市区,参与人数达712万人次。但2020年初新冠疫情爆发中国田径协会明文规定包括马拉松在内的所有群众性赛事面临取消、延期或异地抉择并禁止在4月30日之前举办各项马拉松赛事以最大程度遏制感染风险,考虑疫情的反复性和复杂性,该年被波及无法如期举行的各类跑步赛事预计减少200场以上,2020年仅举办209场马拉松赛事。单以数据看,疫情对2020年中国马拉松赛事影响巨大。
图1
1、线上赛事的发展现状
线上马拉松赛是指通过网络平台进行举办的马拉松赛事,是指赛事当天参赛者按照赛事组委会的要求,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通过指定运动APP完成相应的里程数,即可获得完赛奖牌和电子成绩证书。线上马拉松是新时代互联网高度发达的产物,无视传统线下马拉松对时间和空间的限制。
中国首场线上马拉松赛事是在2015年1月3日由厦门马拉松组委会和悦跑圈APP推出的“线上厦门马拉松”活动,线上线下共有4.5万人共同参与马拉松活动,成功地突破参赛地域和参赛名额的双重限制,开创了线上马拉松赛事的先河。随后国内的重庆、大连、兰州等地的马拉松赛事都推出了线上赛事,线上马拉松赛事逐步为广大跑步爱好者所接受,影响力也不断扩大。2020年伊始,突如其来的疫情影响全球,使得全球各行各业都受到严重冲击,马拉松行业也未幸免于难。2020年众多线下马拉松赛事纷纷取消或延期,使众多跑步爱好者面临无马拉松可跑、一“马”难求的尴尬境地。针对这一处境中国田协积极回应社会的关切,出台了《关于开展线上马拉松等跑步活动的指导意见》并修订完善了《中国马拉松及相关运动办赛指南》、《中国马拉松及相关运动参赛指南》。相关政策的及时推出、修订与完善,为一系列线上赛事安全、有序、科学运行提供了保障,也为后疫情时期办赛提供了相应指导。同时线上马拉松赛迎来了春天,甚至2020年10月由中国田协承头举办,推出了“跑遍中国”系列线上马拉松赛事活动,吸引了全国跑步爱好者的热情参与,进一步扩大了线上马拉松赛事的影响力。
2、线上马拉松的优势
线上马拉松赛事以其独特的形式,突破了参赛时空和参赛名额的限制,使得广大跑步爱好者接受并广泛参与到其中。特别是后疫情时期,全国各地因为疫情防控,控制人口的流动和人员聚集,许多赛事纷纷停摆或是小规模举行,这无疑是不利于赛事的推广和宣传,同时也影响部分跑步爱好者的参与热情。
2.1、线上马拉松赛事对全民健身行动有积极影响
2020年疫情爆发让无数中国人民感受到国家力量的同时也认识到健康的重要性,人们的健康意识开始觉醒,这使得马拉松赛在后疫情时期的发展有了坚实的群体需求基础。而跑步这种较为简单且经济成本低的运动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根据咕咚运动APP数据显示:2020年咕咚运动团数量较2019年有明显提升,其数量增加10%,加入跑团跑者数量也有巨大提高,相较2019年跑者人数增多了23%。同时相比2019年同期,咕咚线上赛事参与人数增长了47.8%。一系列的数据进一步说明疫情环境下人们意识到健康的重要性有所提升,线上赛事的举办让广大跑者缓解了无比赛参加的焦虑,通过线上马拉松奖励机制更是极大地满足了众多爱好者的心理需求与参与动机。
2.2、线上赛事对马拉松赛事推广具有促进作用
马拉松运动其42.195km的赛程让众多普通群众望而却步,即使国内众多马拉松比赛类型分为全程马拉松组、半程马拉松组,迷你马拉松等不同里程数,将马拉松运动参与门槛降低,但有限地域和赛事组织服务能力依然无法满足众多爱好者和普通群众参与的热情。线上赛事一般都会推出众多组别,如:全程马拉松、半程马拉松、迷你马拉松、10km跑、5km跑、3km跑甚至1.1km比赛里程,因其参与门槛低、规则通俗易懂等特征成了喜闻乐见的群众性体育活动,举办马拉松、参与马拉松在全国各地蔚然成风。即便受新冠疫情影响,2020年的线下马拉松被迫中断,但各省市相继展开线上马拉松活动。以中国田协发起的“跑遍中国”系列马拉松赛事为例(跑遍中国系列赛由中国田协组织发起,各省、市、自治区田径项目主管单位参与推动、百余家体育赛事运营机构积极协办,覆盖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的线上+线下全民健身活动,上百场赛事贯穿全年),其参赛项目分为:全马、半马、健康跑10km、欢乐跑5km、迷你跑3km等,而且根据中国版图设置不同站定,通过参赛能点亮APP上对应的站点,参与完赛就能点亮APP上的完整中国版图。其丰富的创新玩法与爱国情怀相结合,极大地激发了参与者的参与热情,并且参赛不受时间、地点限制,随时随地就可参与其运动场景,带动千万人次参与跑步健身,无论是对马拉松赛事的推广还是对全民健身行动的助力都有着重大意义。
2.3、线上赛事可扩大马拉松赛事的影响力
以北京马拉松为例,北京马拉松是我国历史最悠久,影响力最大的马拉松赛事,有着“国马”之称。让众多马拉松爱好者无不向往,但北京马拉松名额有限将无数爱好者拒之门外,2019年北京马拉松共有165704名跑步爱好者参与预报名,但当年北京马拉松仅3万名额,仅有18.1%的跑者成为幸运儿。无疑更多跑者没有拿到赛事入场券,但2019年北京马拉松联合KEEP应用APP推出“2019线上北京马拉松赛”报名人数超过数十万,普通大众有机会参加马拉松运动,无形中提升普通群众参与北京马拉松的热情,进一步扩大了北京马拉松的参与度和知名度,对于城市文化的宣传及建设也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
2.4、线上赛事让大众跑者体验到体育运动的魅力
普通群众参与体育运动多数是为了保持健康的身体或者减肥,并没有参与比赛的想法和竞技能力。运动APP推送的一些线上赛事不仅门槛低,而且只要完赛有丰富的完赛奖励(完赛奖牌、服饰、精美礼品等),充分刺激普通群众参与线上运动的热情,不仅满足心中运动的欲望,还能得到精美的奖牌,更是对自己参与运动的褒奖。通过一系列线上马拉松赛事反而更能促进普通人坚持运动,参与赛事活动。对于一些马拉松爱好者而言,线上赛更加灵活,不受时间空间限制。例如,2020年南京马拉松和成都马拉松比赛日期同为11月29日,作者的跑友成功中签成都马拉松,同时报名了南京马拉松线上赛。比赛当日,打开南京马拉松指定运动App完成单次42.195km跑步并上传数据,即完成了线上比赛,参加成都马拉松同时完成南京马拉松线上赛,得到两份完赛奖励,极大满足参与运动的需求。
2.5、线上赛事对于大众跑者更加经济实惠
虽然线上赛事没有组委会精心的赛事保障和服务,也没有成千上万人一起奔跑的氛围和场面,但还是有许多人喜欢参加线上马拉松赛。其实相比线下马拉松赛事,线上赛事更加经济。参加一场马拉松比赛,通常要早早关注赛事信息,抢赛事名额,中签后要合理规划训练和出行计划,才能参加一场期待已久的马拉松赛,此外还有马拉松报名费,参加比赛的食宿交通费用和时间空间等方面的不便因素。而参加一场线上赛事,相比之下就简单许多,需要考虑因素就少很多,比赛时间是否有冲突,是否有能力完成比赛和报名费,有些比赛甚至不要报名费。所以参加一场线下比赛的成本远远高出线上比赛的参赛成本。
2.6、线上赛事促进我国国民体质提升
国民体质问题是我国体育强国建设中需攻坚克难的重点部分,尤其近年来青少年体质的下滑、肥胖率、近视率居高不下引发了全社会的广泛关注。青少年是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国家繁荣富强的重担需要青少年的肩膀担起,青少年体质问题亟待解决。2021年7月中共中央国务院 办公厅印发“双减”政策,在“双减”政策的强有力落实下,青少年从承重的课业负担下解放出来,有更多的时间参与到体育运动中。线上马拉松通过举办线上亲子马拉松将电子屏幕前久坐的青少年儿童及家长拉起来,共同参与到体育运动中来。其根据不同人群设立的赛事类型、不同活动主题制定的参赛奖励机制,极大地激励了青春期青少年儿童不怕困难、顽强拼搏的精神。通过亲子赛事的举办促进了家庭体育文化的丰富及家庭成员体质的提升,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国民体质的提高。
3、线上赛事存在弊端
3.1、部分线上赛事成绩得不到官方认可
虽然现在线上比赛信息众多,但真正的马拉松爱好者更愿意参加热门的城市马拉松比赛。一方面是线上赛缺乏线下比赛的氛围和服务;另一方面是众多马拉松组委会并不认可线上赛,甚至部分平台线上马拉松赛并没有赛事主办方的授权,导致一些优秀的马拉松跑者即使跑出相当不错的成绩,但成绩无法得到赛事官方或中国田协的认可。所以现在一些线上马拉松赛被赋予各种特色IP跑或节日跑,如近两年大热的“七夕跑”,也正是这种特色IP吸引众多普通群众参加热情,参与者其中多数不是严肃的跑者。
3.2、线上赛事是作弊的高发地
如前文所讲线上马拉松赛事往往有着丰富的完赛奖励,因此也成为部分虚荣心爆棚而能力水平有限的跑步人群获取“成就”之地。只要在线上赛事比赛规定的时间内,将完成相应里程数的数据上传相应APP就可获得完赛奖励。但由于赛事缺乏相应的监管程序对成绩进行审核和认证,致使部分“用心不良”的跑步人群借助其他工具完成比赛,甚至找人代跑。且线上比赛作弊手段方法与互联网之间的联系更加密切,所以更加不易察觉,作弊代价更小。
3.3、线上赛事存在安全隐患
线下马拉松赛事按照中国田协 《中国马拉松及相关运动办赛指南》要求需成立赛事组织委员会,对竞赛组织、医疗救护、卫生检疫、安保交通等基本职能进行统筹协调和工作落实。组委会的工作内容包含综合协调、竞赛、安保、交通、医疗、宣传、市场、志愿者等部门的协调配合。所以线下赛事有良好的赛事服务、后勤保障以及良好的赛道体验,而且组委会还会为参赛选手购买比赛当日的保险,完赛后,工作人员会协助参赛选手放松身体拉伸肌肉,线下马拉松赛安全隐患低。相比之下,参加线上赛事的普通跑者一般选择在运动场、跑步机、公园、公路两侧或者城市健身路径完成比赛,赛前缺乏专业人士对不同里程跑步动作技术及相应呼吸节奏的指导;赛中对于里程数较大的比赛,跑者可能忽略天气等不确定因素问题,跑者常常因缺乏队友而孤军奋战,跑者的位置缺乏相应的位置跟踪技术支持体系,在参赛过程中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赛后缺乏后勤服务及医疗保障服务,对于肌肉的放松及拉伸缺乏专业人员指导,大强度的运动后可能引发肌肉筋挛等情况,所以线上马拉松赛事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风险。
3.4、线上赛事缺乏人文气息
线下马拉松赛事是展现城市文化的一张名片,对城市文化的宣传有积极的影响,如西安城墙马拉松将比赛和西安悠久的历史文化相结合,南京马拉松与南京解放纪念活动相结合,郑开马拉松与郑州和开封两座历史名城相结合。而且线下马拉松赛事有规划好的专门路线,有良好的交通管制,让参赛选手比赛的同时去关注城市的文化底蕴和发展创新,这一切都是线上比赛所不具备的。线上比赛往往是一个人跑,路线单一,无法感受不同城市的文化与历史等,完全无法比拟现场氛围。
4、对线上赛事发展的对策
4.1、马拉松赛事官方与中国田协指定运动APP联合推出线上赛事
从当前发展趋势来看,马拉松赛事线上赛与线下赛共存将会长期存在,解决部分线上比赛成绩不被官方认可是需要解决的问题。中国田协2020年5月发布《关于开展线上马拉松等跑步活动的指导意见》仅仅提及线上马拉松等跑步活动要科学有序组织,跑者理性参与,并没有明确成绩认证问题。随后中国田协发起的“跑遍中国”系列赛,可以通过中国田协推出的“数字心动APP”参加线上赛,并强调参加“跑遍中国”系列赛线上赛选手的成绩会获得中国田协认证,并记录到中国田协大数据库中。但当前国内影响力比较大的赛事如:北京马拉松、广州马拉松、武汉马拉松等赛事并不是“跑遍中国”系列赛,而且一些马拉松比赛的线上赛并没有在中国田协官方注册,致使成绩得不到中国田协认证。解决部分线上赛事成绩认证问题,仍需要中国田协出台相应的指示政策,或是马拉松赛事官方与中国田协联合推出线上赛。
4.2、加强线上赛事的后台监督
线上赛事由于其后台反作弊系统漏洞问题,大大降低了线上赛完赛奖牌的含金量,虽然线上比赛一般不涉及奖金奖品的发放问题,但在某种意义上讲线上赛丧失了比赛的公平性。以作者为例,2020年参加郑开马拉松线上半程马拉松比赛,完赛后,成绩上传出现问题,导致成绩上传失败,但后期却莫名收到组委会寄来的奖牌。成绩上传失败导致没有成绩,却收到完赛奖牌,这体现赛事官方严谨性全无。体现出如何有效监督参赛跑者的数据真实性应是线上赛最该解决的问题。
4.3、加强线上赛参赛者的身体健康状况资质审查
当前线上马拉松赛基本处于报名即可参赛的情况,缺乏对报名人员的资质审核。参加线下马拉松赛一般有着严格的资质审核条件:提供两年内参赛证明;首次参赛者提供半年内体检报告。马拉松运动是一项高风险的体育运动,对心脑血管健康的要求极高,缺乏参赛人员健康状况的审核就是不尊重生命。尽管部分运动APP平台推出的线上赛有保险服务,但线上比赛有更多不确定因素需要参赛者自己面对,因此加强线上赛对参赛人员的身体健康状况的参赛资质审差尤为重要。
4.4、线上赛以跑团形式组织开展“多地同跑”
以2021年周口马拉松为例:周口马拉松因疫情防控需要推出线上跑(备选线下)模式,设有主会场和分会场,采用异地同跑,官方为各会场推荐路线,也可自选路线。参赛选手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会场或路线,不仅避免了大量人员聚集,还能让线上赛参赛人员感受到线下马拉松起跑的仪式感。官方对于线上赛提供相应的的参赛建议,为参赛人员提供相应的位置跟踪技术支持,不仅大大降低了参赛人员的潜在风险还激发了参赛者的参赛热情。
5、结论
后疫情时代,线上马拉松赛事对大众体育活动开展有着积极的影响。便捷的参赛方式、丰富的参赛内容和赛后奖励机制、不受时间空间参赛的限制降低了大众参与比赛的门槛,促进参赛队伍的建设。但线上赛事存在的弊端也不容忽视,严格线上赛参赛人员身体健康状况资格审核及赛事监督,创新线上赛组织方式,通过互联网科技助力全民健身行动,提升国民体质健康水平,推动体育强国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