瓜洲古渡
2023-02-07熊代厚
文/熊代厚
这么多年,瓜洲古渡一直使我念念不忘,它承载着太多的历史与传说、诗词和典故。今天,我终于又站在了这个古渡口,眼前水天茫茫,历史的影像幢幢。
那个秋天的早晨,一个叫鉴真的和尚,不顾弟子们劝阻,从这里出发,跋山涉水,东渡日本。我想象着他当年的衣着,他的表情,他的目光,他行走的脚步。
秋风四起,江水浩浩,东渡日本要冒多大的生命危险!当日本僧人荣睿、普照恳请东渡日本传授“真正的”佛法时,大明寺众僧“默然无应”,唯有鉴真表示“是为法事也,何惜身命”,遂决意东渡。
鉴真东渡日本绝不逊于玄奘西天取经,他历经6次险阻,累计长达12年终于到达那个遥远的岛国,那时他已双目失明。
鉴真带去很多佛经和医书,他主持重要佛教仪式,系统讲授佛经,成为日本佛学界的一代宗师。他指导日本医生鉴定药物,传播唐朝的建筑技术和雕塑艺术,设计和主持修建了唐招提寺。他极大地促进了中日文化的交流与发展,在历史上留下不朽的一笔,瓜洲古渡见证了这一切。
多年后某个初春的傍晚,54岁的王安石,再次拜相,从南京的钟山经镇江过扬州,到东京汴梁赴任,来到了这瓜洲渡口。他举目四望,寒潮已经退去,春天已然来临。他凭眺两岸的春景,诗由心生,口占一绝:
“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春风又到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落笔于纸时,觉得这个“到”字不好,改成了“过”,仍不好,改成了“入”,又改成了“满”,改成了“来”“至”“临”等,几经反复,改成了“绿”。
“绿”不但包含上面所有动词的功能,更是春天的主色调,写出了春风的精神,给人一种蓬勃的生命、一份饱满的希望,这和他当时的心情非常契合。
“春风又绿江南岸”,这温暖的春风,驱散王安石心头的寒意。罢相之后又重新被召回,那就可以再次推行新法了,他的心情多么像这两岸盎然的春色啊!
这春风,既是自然界的春风,又是皇帝给王安石的春风。春风浩荡,才有无边的绿色;皇恩浩荡,才能有王安石伟大的改革。
不过,片刻的欣喜之后,王安石又陷入一种深沉的担忧:第一次改革本来如火如荼,但因保守势力过于强大,失败了,退居钟山。现在,虽然皇帝仍很信任自己,但自己的阵营已发生分裂了,力量上反不如从前,改革的胜算到底有多少?自己的结局到底如何?这一轮明月,何时能照着我回来?我还能回来吗?回到这隔了数重山的美丽钟山?
历史验证了王安石的预感,他终究失败了,明月照着他回来了,但不久便病死在钟山的半山园。
瓜洲,不仅有史书里永恒的笔触,还弥散着浪漫忧伤的氛围,那遍体生香的无瑕之玉冲破了束缚,那爱恨随心的气魄,在这里流荡……
那一年的冬天,她万念俱灰,她把整个生命都托付的那个人抛弃了她。她怀抱百宝之箱,在凛冽的寒风中来到这瓜洲古渡。
她曾为青楼女子,深受压迫却坚贞不屈,为摆脱逆境,她将全部希冀寄托于绍兴府的富家公子李甲身上。然而她看错了人,这个纨绔子弟背信弃义,将她卖于孙富。她心痛万分,怒骂奸邪的孙富,痛斥那忘恩负义的李甲。
她来到这古渡口,把多年珍藏的百宝箱中的一件件宝物抛向江中。自由幸福生活的梦想已幻灭了,她纵身一跃,跃入滚滚波涛之中。
这个奇女子叫杜十娘,是冯梦龙《杜十娘怒沉百宝箱》中的女主人公。虽是小说,但脱胎于真实的生活。
明万历年间,国子监按察使之子李生,与才貌绝世的教坊女杜十娘相爱,金钱挥霍净尽,李生遭到鸨母的斥逐,更为父母不容。杜十娘设计赎身,暗携巨资,与李生到江南寻求生路。
行及瓜洲,为风雪所阻,被邻舟新安盐商某生窥见。某生诱说李生,以千金买下杜十娘。杜十娘得知,万念俱灰,在他们人钱交易之际当众打开百宝箱,沉箱投江,香消玉殒。
我站在这个沉箱亭前,亭子的8根廊柱撑起八角形的飞檐穹顶,仿佛是一份挣脱,一种呼喊。
那百宝箱里装的是杜十娘至真至纯的爱,也是她想要冲破藩篱的钥匙,她怀抱着曾经的期许与江水归为一体,她殒灭了。
“汴水流,泗水流,流到瓜州古渡头。吴山点点愁。 思悠悠,恨悠悠,恨到归时方始休。月明人倚楼。”
瓜洲古渡,交织着千年的爱恨情仇,浸润在滔滔江水中。人间惝恍,高僧也好,诗人也好,名妓也罢,他们在这里渡江也自渡,渡那无尽的时光,留下千年的传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