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知晓“失温症”

2023-02-07钱伟

青春期健康 2023年1期
关键词:产热防风内衣

文/钱伟

在世界上每年的非正常死亡案例中,许多都与不适宜的户外气温有关,其中低温所致的死亡占很大一部分。因此,有人也将“失温症”称为“静悄悄的死神”。

什么是“失温症”

“失温症”,简而言之就是人体的体温调节失衡,产热低于散热,导致人体热量逐渐丧失,无法维持正常体温的现象。一般冬季较容易发生,但即便在夏季、秋季,也会有早晚温差、遭遇极端天气、淋湿衣物等情况,造成失温现象。引发“失温症”,最常见的情况有4种:

第一,喝醉或晕厥躺在路边,夏日刮风下雨,冬季寒风肆虐,都可能导致温度快速流失,造成失温。

第二,特殊体质的人群,如体质弱、营养不良、甲状腺功能减退人群。在较冷的环境里,如空调开十几摄氏度的房间,待的时间较长,可能出现全身冰冷的情况。

第三,服用了特殊的药物,如安眠药、抗抑郁药物等镇静类药物。

第四,一些户外运动时突然遭遇极端天气,温度骤降,也容易导致失温的发生。

“失温症”分为轻度失温、中度失温和重度失温三个阶段。

在第一阶段,人体的热量开始流失,体温开始下降,直至核心温度低至32~35℃。此时,身体的第一反应就是减少散热,加快产热。因此,为了加速产热,肌肉会不停收缩,出现“寒战”的症状。为了减少散热,外周的血管开始收缩,血液主要集中流入核心部分,皮肤逐渐变得苍白。与此同时,气血交换率也下降,血液中CO2含量增加。为了调动身体各器官排出多余的CO2,大脑处于兴奋状态,呼吸和心率相应加快。但是,大脑在维持一段时间兴奋后,发现无法使体温回升,故开始节能减排,呼吸和心跳逐渐减慢,肌肉逐渐僵硬,患者行动变得迟缓。

在第二阶段,随着热量继续流失,核心温度低至28~32℃。患者口齿不清、反应迟钝,出现恍惚的状态。此时,温度感受器已经麻木,无法将温度信号传输给大脑。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发出错误指挥,外周血管开放,“节能减排”中好不容易储存于核心的能量被分散到皮肤等血管,短时间内让人有仿佛置身于温暖环境的错误感觉,而实际上造成的是更多热量丧失及核心温度迅速下降的结果。

在第三阶段,人体温度严重降低,核心温度下降至28℃以下。此时,失温情况已经非常危急。患者没有意识,呼吸和心率都变得很慢,血压降低,肌肉变得僵硬,心脏出现纤颤,随时面临心脏停搏的危险。可见,“失温症”的危险不容小觑。

失温时的自救与施救

首先,在意识较为清醒的第一阶段和第二阶段早期,是可以凭借自身热量来改变失温状况的。这时的自救需要先把湿冷的衣物脱掉,然后进入一个相对干燥的环境中,补充一些热量较高的含糖食物。

其次,如果周围的人出现了重度失温,甚至已经昏迷,就要采取相关的施救措施。比如,用热水袋等东西温暖其身体,用干毛巾等将其身体擦干,让其脱离湿冷的环境。需要注意的是,由于情况比较严重,所以此时全身加热其实已经不起作用了,要针对身体核心部位进行加温。身体核心部位一般是指脖子、腋下等部位,可以在这些部位放上热水袋。当然,这些补救措施只能暂时维持失温者的生命体征,后续要尽快送医。

“失温症”的预防

1.注意内衣的选择。

户外出行的人注意力大多集中在防雨防雪,只顾保暖,而忽略了大量出汗引起的失温风险。要选择快干、排汗的内衣,少穿棉质内衣,棉织品很吸汗,且不容易散热,易引起失温。

2.注意衣物的增减。

在高寒地区徒步出发前将保暖衣物放在随身携带的包里,出发时穿着薄快干T恤或加一件透气好的外套,每到一个休息点就立马取出保暖衣物穿上,避免着凉和失温。

3.注意保暖防护。

如果遇上寒冷天气出行,应做好相应的防风防护措施,不要暴露在寒风中。保暖的帽子、手套、围脖、防风衣、厚袜子、防风面罩等都是大风寒冷天气出行的必备物品。

4.及时补充体能。

不要让自己体能透支,防止脱水,避免过度出汗和疲劳。备好食物和热饮,随时补充身体热量。

猜你喜欢

产热防风内衣
港口大型机械防风安全发展形势及防风安全体系建立
2022 秋冬中国内衣色彩流行趋势
大楼的防风攻略
锂动力电池电化学-热特性建模及仿真研究
小气候环境对肉鸡能量代谢的影响研究进展
塑身内衣让女性受伤
“中国内衣文化周”蓄势归来
防风衣
好奇北极熊“穿”内衣
衰老对冷引起体温调节功能影响的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