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是谁让男孩陷入初恋迷途?

2023-02-07马志国

青春期健康 2023年1期
关键词:性心理盲目性格

文/马志国

这天,一对父母紧急预约后坐到了我面前。他们满脸尽是焦灼和愁苦,伴着声声叹息和抱怨,让我知道了他们的男孩和一个女孩的青春故事——

心理困扰:“孩子怎么变成这样了?”

故事还得从高一说起。男孩中考以几分之差没能进重点高中。来到普通高中,男孩失落之后还是决定要努力,第一次月考成绩不错。可是,父母的高兴劲儿还没过去,男孩期中考试成绩却大幅度下滑了。这是怎么回事?

后来,父母终于知道了原因:男孩谈恋爱了!

父母的第一反应就是:好不容易供你到高中了,快看到大学的希望了,居然不好好学习搞上对象了,这还了得!必须制止,必须拆散,让孩子死了这条心!于是,父母结成坚定的统一战线,对男孩的恋情开始了猛烈围攻,先是共同夹击,后是轮番进攻,结果却招致男孩的顽强反抗。看来硬的不行,父母又改换战术,一把鼻涕一把泪,连哄带劝带央求。男孩似乎看清了父母的实质,依然不肯妥协。最后,男孩父母与老师联系,联合“围追堵截”。

结果是两个孩子由地下转为公开了,干脆上学、放学同入同出,最后还请求老师调成了同桌。老师看阻止无效也改换了策略,默认了他们的要求,提出条件:做同桌可以,但必须把学习搞上去。老师的初衷是把恋情变成他们学习的动力。然而,在缺少恰当引导和帮助的情况下,两个孩子并没有调控好初恋的激情。于是,在一次考试成绩两人双双滑坡后,老师取消了他们同桌的特殊待遇,同时请父母来做两个孩子的工作。这样做的结果是,两个孩子越来越关系紧密,越来越不想分开了……

故事讲到这里,男孩父母一脸茫然:“孩子怎么变成这样了?”

心理探究1:“孩子这样都怪我们啊!”

看到男孩父母开始追寻原因,我请他们谈谈男孩的成长经历。

原来,男孩是小家庭的小儿子,是大家庭的大孙子,从小就受到全家人的娇宠溺爱,养成了任性的性格,凡事都喜欢由着性子来。好在男孩天性聪明、脑子灵活,上学后成绩一直很好。这让父母更加娇宠男孩的同时,对男孩的学习有了过高期望。

男孩父母都是高中毕业,没能考进大学,父亲更是连续考了3年,最终也没能走进大学的校门。父母看男孩聪明,就把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男孩身上。于是,只顾狠抓孩子的学习,忽视了孩子的心灵成长。

男孩初中的时候,学习成绩一直很好,是师生公认的重点高中种子选手。然而,随着新冠肺炎疫情的暴发,中小学全部停课在家上网课。怎样帮孩子比较顺利地走过这段非常时期,这对不少父母和孩子都是个不小的考验。面对这场考验,男孩父母没有交出满意的答卷。男孩父母觉得这正是个弯路超车的机会,不顾男孩当时整天闷在家里郁闷烦躁的现状,一味地要求男孩上课、做作业。男孩承受不住了,结果对学习丧失了热情,到最后完全学不进去了。

就在这种情况下,男孩迎来了中考。虽然,老师也做了工作,男孩也做了努力,可最后还是以几分之差与重点高中失之交臂。接到了普通高中录取通知书后,习惯了优秀的男孩承受不住,几乎崩溃了。结果,很多中考生难得轻松的一个暑假,他却过得浑浑噩噩、毫无乐趣。

新学期开学了,男孩无奈地来到非常不情愿的这所高中。正在男孩彷徨迷茫的时候,一个女孩走近了他。这是一个亲情缺失的女孩,父母在外面做生意,顾不上照顾她,从小跟奶奶长大,到高中后来到父母身边,但放学后家里常常是女孩一个人。就这样,两个处于心理困扰中的孩子,仿佛找到了知音,慢慢就越走越近了。此后的日子里,他们从成人这里没有得到恰当的引导和帮助,只有盲目的批评和打压。结果,得不到家人的理解和帮助,二人的关系愈发亲密……

交流至此,男孩父母非常痛悔:“孩子这样都怪我们啊!现在我们该怎么办啊?”

心理探究2:“世界上只有我们两个人能够相互理解”

所幸的是,几天后男孩终于同意在父母陪同下来访了。

男孩告诉我:“家里从小就对我学习要求很严,指望我考个好大学,出人头地。我的学习一直很棒,从小学到初中总是第一名。可是,到初三的时候,一个女生居然超过了我,后来有两名外地生也超过了我。我受不了了,从来没受过这样的打击,对自己失去了信心。”

男孩接着说:“过去也有女生追求过我,我也感觉到了。可是,对方不明说,我总是装作不知道,关键是从心里也不想承认,我这样优秀,怎么能随便主动承认对女孩有好感呢!到高中后遇到的这个女生,也是这样,虽然她的漂亮吸引了我,但是她不明说,我也不想承认。可是,有一天,这个女生直接挑明了,最后逼我表态。就这样,我们走到一起了。当时,我正是心情很不好的时候,她的感情温暖了我。这个女孩从小缺少父母的关爱,心情也一直很不好,也从我这里得到了很多温暖。就这样,我们两个好像同病相怜的人,感觉这个世界只有我们两个人能够相互理解。但是时间一长,我们也发现了彼此不合适,我觉得女孩并不怎么优秀。”

“其实,我心里很纠结,我想过分手。可是,我一直是那样骄傲,那样优秀,那样认真。现在学习不行了,如果我们再分手,我可就彻底失败了。我还有什么脸面见人?我不能失败,我不能和她分手,我要给我留住最后的面子。其实,如果父母不是那样对我围追堵截,我也许不会跟她那样近,也许就分手了。可是,父母的打击和围追堵截,让我越发逆反了:你们越是不看好,我越想证明自己,越是不想让人看到我的失败。唉,我也不知自己该怎么办了……”

心理解析:根本原因是家庭教育的失误

是什么原因让男孩陷入初恋迷途?

当然,这与男孩的青春期性心理有关。

孩子们走进青春期,伴随着性生理的发育,便意识到了一种特殊的情感体验,这就是性心理体验。青少年的性心理发展大致经历如下几个时期:一是排斥疏远期,主要在小学阶段;二是积极接近期,主要在初中阶段;三是模仿初恋期,主要在高中阶段;四是成熟恋爱期,主要在走进大学以后。

很显然,男孩性心理正处于模仿恋爱期,体验到的是模仿性的初恋感情。这样的初恋之情,让男孩的心灵得到了抚慰。模仿性的初恋虽然美好,但还不是成熟的恋爱,只是一种由相互吸引加上盲目模仿的行为,是一种恋爱的“演习”或“预演”。然而,处于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很容易把模仿性的初恋误以为是成熟的恋爱。这个男孩,就是这样,因而陷入初恋迷途。问题是,绝大多数处于模仿恋爱期的孩子并非如此,为什么男孩会深陷迷途呢?

其根本的原因还在于家庭教育的失误。

一是性格培养的失误。如果说青春期的性冲动是奔腾的野马,那么良好的性格才是调控的最好驭手。很明显,家庭教育的影响,父母的溺爱和骄纵,一面养成了男孩任性和放纵的性格,致使男孩面对两性之情时缺乏自控自律能力;一面养成了男孩骄傲和脆弱的性格,致使男孩面对学业,赢得起,输不起,缺乏抗挫折能力。这些消极的性格,是男孩放任自己盲目沉溺初恋迷途的重要原因。

二是学业期望的失误。男孩父母为了圆自己的大学梦,盲目地对孩子的学业抱有过高期望,只强调学习、作业和分数,给男孩造成了过重的学业心理压力。同时,父母对男孩的心理生活和情感生活缺少应有的关注。结果,男孩产生了厌学心理影响了成绩,使得男孩面对中考结果几乎陷于崩溃。即便是成人也容易在心绪不好的时候,误入两性关系的迷途,何况一个十几岁的孩子?

三是应对态度的失误。在大多数家庭,平时都忽视了对孩子的青春期教育,特别是回避了两性情感教育,一旦发现孩子在这方面出了“问题”,就简单粗暴地打压孩子,缺乏恰当的引导。男孩父母就是这样,在整个过程中,唯独没有给男孩应有的指导和帮助,没能及时利用男孩内心纠结中的积极因素,给予正面引导,任由男孩在彷徨中沉溺,在沉溺中彷徨,让事情陷入僵局。

心理对策:避免初恋迷途,搞好家庭教育是关键

就家庭教育和心理咨询实践看,这个案例很有普遍性,不少父母都面临孩子陷入初恋迷情的困扰。怎样才能避免孩子的陷入初恋迷途?搞好家庭教育是关键。

第一,做好家庭性教育。家庭性教育的内容,应该是性生理、性心理、性道德三者有机联系的一个系统。在家庭生活中,性教育几乎无处不在。甚至父母的彼此尊重、相互关爱和生活自律,本身就是对孩子很好的性道德教育。家庭性教育,就是爱的教育,情感能力的教育,健康人格的教育。通常,孩子从小养成了健康的性格,掌握了自控能力和自律能力,学会了自尊自爱并尊重他人,当他们的性欲萌动并日渐强烈之时,这些性格的力量便能阻止他们去做违背爱心与责任感的事。

第二,帮助正确认识初恋感情。少男少女之间发生的相互爱慕之情,是名副其实的初恋。这种初恋是不带世俗的功利心的,是不考虑婚姻的,是一段纯美的感情经历。肯定少男少女的初恋之情,并不意味着可以听任他们盲目坠入爱河。因为他们年龄尚小,还不识水性,弄不好会被爱河淹溺。父母需要的是对他们的异性交往给以疏导,而不是“围追堵截”。案例中的男孩,如果不是遭遇来自父母盲目的“围追堵截”,而能得到恰当疏导,也就会免于陷入初恋迷情了。

第三,调整家庭教育目标。家庭教育的目标,主要是成人教育,而不是成才教育。这就要求,父母应该注重孩子健康性格的培养,而不要盲目对孩子学业设定过高期望。所谓“功夫在诗外”,这样的家庭教育,是有效帮助孩子顺利走过初恋的重要心理背景。

就案例的实际情况来说,当务之急,一是父母调整认知。也就是父母要重新认识、正确对待孩子的青春期心理特点,以及孩子的初恋感情。二是缓解亲子关系。暂时避免盲目激怒孩子,先尽力拉近亲子心理距离,缓解亲子关系,以便能够给予孩子应有的引导。三是相机正面引导。在孩子的迷茫犹豫中,见缝插针灵活机智地引导孩子理性看待自己面临的问题。四是采取有效措施。在缓解亲子关系和相机正面引导的前提下,一旦发现孩子有了改变现状的意向,就抓住时机采取有力措施,帮助孩子排除干扰和纠缠,走出初恋迷途。

猜你喜欢

性心理盲目性格
心理护理对肿瘤介入治疗患者生存质量及负性心理状态的影响
猫的性格爪知道
认知性心理护理在老年抑郁症护理中的应用研究
盲目剃“满月头”可能对宝宝造成什么伤害
海外游学别因焦虑而盲目跟风
盲目自大的小蚂蚁
浅谈青少年性心理网络色情问题凌浩
初中生性敏感问题及对策研究
你的性格像《哆啦A梦》中的谁
既不能崇洋媚外,也不能盲目排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