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毛泽东“工农武装割据”话语探析

2023-02-06李佳诚

遵义师范学院学报 2023年6期
关键词:工农武装思路

李佳诚,张 丽

(1.海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海南 海口 570228;2.宝鸡文理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陕西 宝鸡 721013)

话语是人们进行言语实践的总概括,它蕴含着人的价值观念和思想内涵,并通过一定的话语符号将其表现出来。“工农武装割据”话语,是毛泽东在中国共产党处于存亡危机的情境下,针对中国共产党所面临的时代困境、工作重心、前途动力等一系列重大问题而产生的言语活动总概括,它通过以“工农群众”“土地革命”“武装斗争”“农村革命根据地”为主的话语符号表现出来,蕴含着工农民主的价值观念。在马克思主义话语体系范畴中,“工农武装割据”话语至少在两方面标注了自身无可替代的特殊地位:其一,它是在毛泽东深刻反思建党初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和大革命实践经验基础上形成的,居于新民主主义革命话语构建从萌芽到成熟的关键环节;其二,它是打破“城市中心论”话语垄断,找到适合中国国情的正确革命道路的重要话语呈现。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党领导我们进行话语建设,面临在国际补齐“西强东弱”短板,在国内唱响主旋律的现实课题。在这样的特殊时刻,对“工农武装割据”话语进行全面探析,是必要且重要的。

一、毛泽东构建“工农武装割据”话语的缘起

“四一二”“七一五”反革命政变,使得尚处幼年的中国共产党面临着存亡危机,加之国民党反动势力对共产党员大肆捕杀,制造白色恐怖,造成中国共产党内部多数成员革命态度消极,对马克思主义开始质疑,对共产主义失去信心。为应对此种情况,毛泽东客观把握革命实践形势,参照以往话语建设经验,根据革命不同阶段特征,提出“工农武装割据”话语。

首先,革命对象和革命力量的转变,引发毛泽东“工农武装割据”话语的产生。大革命失败之后,革命的主要对象已经发生改变,毛泽东审时度势,提出了“国民党新军阀”“蒋桂冯阎四派”“买办豪绅阶级”等新的概念。同时,革命力量较之前也发生了重要变化,原来由国共两党合作对抗军阀及帝国主义,转向共产党单独对抗国民党新军阀及帝国主义,反革命的势力已经远远大于革命势力。为寻找更为可靠的同盟者,党在农村革命的组织形式也相应发生一定的转变,原来的“革命派”“纠察队”“农民协会”等旧概念显然已经不适合革命力量已经发生转变的新情况,所以“赤卫队”“红色政权”“红军”等新概念就应运而生了。而毛泽东“工农武装割据”话语正是在这些新概念的基础上产生的。因为概念的语言形式是话语符号的基本单位,大革命后革命对象和革命力量转变带来层出不穷的新概念,才引发了毛泽东“工农武装割据”话语的形成。

其次,客观形势下的革命实践催生“工农武装割据”话语的产生。农村山区开展革命实践的成功和城市重镇开展革命实践的失败,凸显了在“蒋桂冯阎,同床异梦”[1]P52的新形势下,实行“工农武装割据”的必要性。大革命失败后,以国民党为首的新军阀表面上相互勾结一致反共,事实上却各怀鬼胎各自为政。一方面,新军阀是帝国主义殖民中国的工具军阀,帝国主义国家侵略殖民中国之心不死,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利益冲突就不断,新军阀之间也就会不断产生矛盾冲突。另一方面,由于城市武装起义和工人暴动运动频频失败,加之“1928 年‘八月失败’和1928 年冬至1929 年初敌人第三次‘会剿’时,部分同志先后两次提出了‘红旗到底打得多久’的疑问”[2]使得毛泽东认识到,对于中国革命根据地和中国红军能否长期存在的问题在理论上的解答,关乎中国革命的前途和命运。所以,正是客观形势下共产党人的革命实践催生了毛泽东“工农武装割据”话语的产生。

最后,革命话语建设经验的积累促进“工农武装割据”话语的产生。毛泽东在思考中国救亡图存道路时,曾提出从湖南一省到多省自治独立的主张,这种由局部到整体的话语思路,是“工农武装割据”话语的思想源头。毛泽东“工农武装割据”话语本质上阐明的是白色恐怖下红色政权何以存在、何以发展的问题,遵循的就是由局部到整体的思路,从这一层面讲,毛泽东是在早期革命经验基础上形成“工农武装割据”话语思路的。再比如,毛泽东在随后的革命实践中深入农村,贴近群众,学习掌握社会底层工农群众的思维模式和语言习惯,并将其运用到自己的写作过程中,他的文章经常使用如“戴高帽子游乡”“小质问”“大示威”“革命先锋”等一系列富有乡土气息的话语,为其建构符合革命要求、为广大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新话语提供了经验,从这一层面讲,毛泽东是在深入接触群众基础上确定“工农武装割据”话语形式的。正是不断积累的革命话语建设经验促进了“工农武装割据”话语的产生。

二、毛泽东构建“工农武装割据”话语的思路

话语构建遵循基本的话语思路,探析毛泽东构建“工农武装割据”话语思路,不仅能够如实呈现其发展理路,更能够有针对性地把握其内容要义。研读相关著作,不难发现毛泽东“工农武装割据”话语是在以人民群众为主体、以矛盾和发展的认识方法为两翼的思路上构建出来的。

首先,毛泽东“工农武装割据”话语构建遵循的是以人民群众为主体的话语思路。深谙唯物史观的毛泽东熟知人民群众在整个革命事业中的重要地位,他强调工农武装割据的存在和发展的条件之一就是需要群众思路。他在《红军第四军司令部布告》中明确写道:“革命成功,尽在民众”[1]P53。因为在特定的历史语境下,占全国绝大多数的农民都生活在压迫和剥削之下,加之阶级、阶层之间的流动性较差,使得广大农民感觉生活黑暗,前途无望,革命愿望比较强烈。毛泽东准确把握这一特点,认识到发动广大农民对于夺取中国革命胜利的重要性。但发动农民群众并不是盲目的,还需要满足其一些物质上的需求。所以“在井冈山时期,毛泽东又进一步发展了大革命时期的土地革命思想”[3],积极组织领导开展土地革命,以充分调动农民革命的积极性,并在此基础上,总结提炼“土地革命”的经验和必要性,作为“工农武装割据”话语的关键要素。若没有群众思路,“工农武装割据”话语将失去力量源泉,无所适从。

其次,毛泽东“工农武装割据”话语构建遵循的是以矛盾为认识方法的话语思路。对于善于分析和把握矛盾的毛泽东来说,建构“工农武装割据”话语的过程就是分析把握矛盾的过程。大革命后的中国社会矛盾丛生:其一,存在着帝国主义希望完全殖民中国和中国人民奋起反抗的矛盾,导致帝国主义殖民中国不能采取完全的直接统治,而只能采取间接统治的形式进行。这就决定了中国在革命战争中具有较大的回旋性。其二,还存在着帝国主义之间及每一个帝国主义国家内部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之间的矛盾、人民和国民党政府之间的矛盾、人民渴望和平和战争频发之间的矛盾、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之间的矛盾、军阀对红军的消灭和红军力量再生之间的矛盾,等等。在对重重矛盾的分析把握下,毛泽东解答了红色政权存在的依据、途径、力量等理论问题,从而提出了“工农武装割据”话语,并强调了“武装斗争”作为“工农武装割据”话语基本要素的重要地位,他指出“虽有很好的工农群众,若没有相当力量的正式武装,便决然不能造成割据局面,更不能造成长期的和日益发展的割据局面”[4]P50。在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封建主义与人民大众的矛盾中,主要的方面是穷凶极恶的帝国主义及其工具军阀对革命的残酷武装镇压,而要解决这众多矛盾的关键,还是要用与之同质的物质力量去摧毁。“工农武装割据”话语正是毛泽东在矛盾思路的指导下,准确把握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而建构的,没有矛盾思路,“工农武装割据”话语内部要素就不能准确把握,话语整体也不能合理建构。

最后,毛泽东“工农武装割据”话语构建遵循的是以发展为认识方法的话语思路。毛泽东在以发展的眼光对革命形势的准确预判和对党与群众关系前景的准确把握上,实现了“工农武装割据”话语的构建。毛泽东敏锐地察觉到,“群众是一定倾向我们的,屠杀主义又固然是为渊驱鱼,改良主义也不能再号召群众了。群众对国民党的幻想一定很快地消灭。在将来形势之下,什么党都不能和共产党争群众的。”[1]P54他以发展的视野在对共产党和群众关系趋势准确把握的基础上,认识到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可能性。生活在社会底层的群众在传统的农业大国中绝大多数生活在农村地区,他们经济上受地主富农压迫、政治上受国民党新军阀排斥、文化上受教育资源匮乏之苦,毫无幸福感和满足感可言,所以革命意愿尤为强烈,这为共产党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建立奠定了基础。在此基础上毛泽东将“农村革命根据地”作为支撑“工农武装割据”话语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说,正是毛泽东以发展的思路贯穿话语要素和话语语境两方面,从外认识到红色区域能够长期存在的可能性,“论证了‘工农武装割据’建立和发展的客观可能性和必要性。”[5]P236从内以发展的视野对党与人民关系长远把握的条件下,认识到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的现实意义,由此充实了“工农武装割据”话语的内涵。若没有发展思路,“工农武装割据”话语将失去生命力,没有说服力。

三、毛泽东“工农武装割据”话语的作用

毛泽东“工农武装割据”话语建构,对特定历史语境下的话语主体的思想和精神产生了重要的作用。这一作用的影响主体可以分为领袖个人、党员队伍、人民群众三个层次。从对领袖个人的作用来看,这一话语为其之后确立“以农村为中心”的革命道路提供了思想话语基础;从对党员队伍的作用来看,为坚定革命信心,提升斗争意志,提供了精神话语引领;从对人民群众的作用来看,为团结广大群众,壮大革命力量提供了理论话语支持。

首先,“工农武装割据”话语为毛泽东寻得“以农村为中心”革命道路提供了思想话语基础。毛泽东“工农武装割据”话语在大革命失败后军阀间利益纠纷不断、城市中心革命路线屡屡受挫的条件下迅速发展起来,经历了一个话语与主体双向互动的过程。一方面,新话语的建构必然会促进主体在此基础上产生更新的话语和与之相关的新思想;另一方面更新一层的话语,也是主体在原有新话语的基础上的一种创新发展。正如周恩来所说:“关于把工作中心放在乡村,共产党代替无产阶级来领导农民游击战争,我认为当时的毛泽东同志也没有这些思想……到给林彪的信中才明确指出要创造红色区域,实行武装割据,认为这是促进全国革命高潮的最重要的因素,也就是要以乡村为中心”[6]P179。据此不难发现,在《中国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一文中毛泽东初步提出了“工农武装割据”的话语思想,这一话语在《井冈山的斗争》一文中得到更为系统的阐明,并在此基础上围绕中国共产党当时的军事问题、土地问题、政权问题、革命性质问题、割据的问题进行了新的思考,阐明了红色政权能够得以存在的条件和必然性。经过一年多的革命实践,在《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一文中,才明确提出了以农村为中心,农村包围城市的思想。由此可得出“工农武装割据”话语为毛泽东产生“以农村为中心”的革命道路提供了思想话语基础。

其次,“工农武装割据”话语为坚定党员队伍革命信心,激发斗争意志,提供了精神话语引领。仿照苏联以城市为中心的革命道路,在中国“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广州起义”的相继失败,加剧了党内外成员革命的消极悲观情绪,为“革命悲观论”阵营的扩大提供了有利的环境。特别是蒋介石对赣、闽、粤的三省会剿,直接促使以林彪为主要代表的党内成员提出了“红旗到底打得多久”的疑问,并认为“山沟沟里没有马克思主义”。反映到具体行为上表现为消极革命,反映到斗争策略上表现为流寇主义。所以如何从根源上瓦解“革命悲观论”的阵营,并转变其通过游击斗争来扩大党的影响,最后依靠全国式的起义来赢得革命胜利的错误革命思路,是当时共产党人所面临的一个重大难题。对于毛泽东来说,“这是一个非常现实的问题,也是一个非常重大的理论问题,必须在总结经验教训的基础上予以回答”[7]P256。他依照在井冈山创建根据地的经验和教训,从军阀矛盾、民众基础、革命前景、党的政策等方面,分析了“红色政权”得以存在和发展的原因,并得出新的革命高潮不久将到来,有力地回应了“红旗到底打得多久”的疑问。这对于革命信心丧失,斗争意志消解的广大党内外成员来说,自然是一剂激发自身信心和意志的良药,也是瓦解“革命悲观论”阵营的利器。

最后,“工农武装割据”话语为团结广大群众,壮大革命力量,提供了理论话语支持。毛泽东认为,有很好的群众是“工农武装割据”得以存在的必要条件[4]P57。所以必须在革命活动中充分团结群众、武装群众、组织群众、发动群众,帮助群众建立革命民主政权,以捍卫群众利益,赢得群众的支持和拥护。一方面从“工农武装割据”所包含的主要话语要素来看,不论是武装斗争,还是土地革命或是农村革命根据地或其他居于次要地位的相关要素,都是需要依靠群众去实现的,都是为了维护大多数处于贫困状态群众的利益才进行的,脱离群众一切革命理论和实践将变得毫无意义。可以说“工农武装割据话语”就是毛泽东站在群众思维的基础上建构出来的,群众是这一话语的核心,并且他通过凝练“工农”二字来表达,更加凸显了革命的根本力量之所在。另一方面,在当时的历史语境之下,阶级阶层成分较为复杂,党内成员对于阶级成分的把握不恰当,往往容易造成革命对象的扩大化,将本可以团结的革命力量推到反革命的阵营,这必将不利于革命事业的发展。所以,就需要在这复杂的阶级关系中充分对各革命阶级的利害关系进行把握,以团结最广大的力量,去抵抗国民党反动派强大的“暴力机器”。而要实现这一目标“光是思想本身力求成为现实是不够的,现实本身应当力求趋向思想”[8]P11。这就强调了理论话语对于实践活动的重要引领和规范作用。毛泽东“工农武装割据”话语在当时特定历史情境下起到了团结广大群众、壮大革命力量,为实践活动提供思想引领和规范的作用。

综上,“工农武装割据”话语是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党面临空前危机的时代背景下,准确把握马克思主义精髓和中国革命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提出的,解答了革命前途的关键问题。当前世界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历经百年沧桑的中国共产党,如何继续领导我们在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新征程上,补齐话语短板以适应实现伟大梦想新实践的需要,正是本文进行“工农武装割据”话语探析的初衷所在。

猜你喜欢

工农武装思路
构建新型工农城乡关系促进城乡融合
爱红妆更爱武装
不同思路解答
湖南省第一次工农代表大会何时何地召开
朱德:“抚育部曲亲如子,接遇工农蔼如风”
M-24武装直升机
拓展思路 一词多造
换个思路巧填数
长满尖刺把自己武装起来
武装起来,让你认不出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