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创新-对话:北京冬奥的中国传统文化分析
2023-02-06周传志喻丙梅
周传志,喻丙梅
(韩山师范学院体育学院,广东 潮州 521041)
2022年2月4日,北京冬奥会如期在中国举行,这是全球新冠疫情爆发以来首个正常举行的国际大型体育赛事,也是继北京奥运会后中西文化在体育领域的再次正面对话。北京冬奥会以“一起向未来”为主题,这既和“团结、可持续性与可信度”奥林匹克主题一致,也与我国提出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吻合。[1]北京冬奥会开幕式实现了国际文化认同,呈现给全球观众一场文化盛宴,对多元文化背景下我国文化传播起到了积极作用。[2]短短十几天的时间内,运动员不断收获好成绩,更感受到团结和友谊。北京冬奥参与者共同创造了“胸怀大局、自信开放、迎难而上、追求卓越、共创未来”的北京冬奥精神。[3]通过北京冬奥会,我们展示了中国文化博大、包容等诸多魅力,在中西文化对话中表现出强烈的文化自信,这种自信是在继承传统文化精华基础上不断创新的结果。
1 基于传承的北京冬奥文化符号
2015年7月,中国获得第24届冬奥会举办权,自此进入北京冬奥时间。[4]我们陆续在场馆设计建造、吉祥物会徽征集及相关物质准备方面开展工作。在开幕式前,相关设计和建设工作顺利通过各种评议和验收,获得较高评价。最终形成的物化形态奥运产品,富有强烈的中国传统文化色彩,出现众多的传统文化符号。
1.1 场馆命名和造型富有中国文化情趣
这次为冬奥会新建或改建的场馆,包括了冰丝带、雪如意、雪游龙、雪飞天、雪飞燕等,这些场馆是根据场馆设计和建成后的形状而命名的。其中,“如意”“游龙”“飞天”“飞燕”对应中国传统吉祥物件(如意)、文化图腾(龙)、壁画中的飞天及春天的燕子等,它们都是中国传统文化元素的典型代表,寄托着中国人对美好生活的希望。国家速滑馆是北京冬奥会北京主赛区标志性场馆,[5]其“冰丝带”之名具有典型的中国文化意味,古代中国被称为“丝绸之国”,“丝绸之路”曾经是连接中西文化的通道,为人类进步做出了巨大贡献。今天的“冰丝带”,以冰为媒介、以丝为纽带,再次将中西体育文化联系起来。
1.2 吉祥物原型体现中国文化特色
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的吉祥物分别是“冰墩墩”和“雪容融”,其原型为熊猫和灯笼。[6]其中“冰墩墩”为裹着一层冰的熊猫形象,而“雪容融”则是覆盖着白雪、其上刻绘着长城、天坛等形象的灯笼。本次冬奥会上专卖品商店里,冰墩墩十分抢手,以至于一墩难求。[7]这是由于中国熊猫憨态可掬的形象惹人喜爱,还因为媒体宣传及《功夫熊猫》这类影片影响而受到全球关注。雪容融的原型灯笼,早在汉代已经和元宵节密切联系(元宵节又称灯节),[8]成为中国人节庆时的重要装饰物,“张灯结彩”是中国人过节的标准图式。北京冬奥恰逢中国传统节日春节和元宵节,以灯笼为原型的雪容融因此显得十分应景。同时“雪容融”中的“容”意味着包容、容纳,而“融”则意味着融化、融合,一方面象征着消除歧视,残疾人和正常人生活在同一个世界;另一方面也意味着不同文化之间消除误解,彼此理解和融合。
1.3 冬奥奖牌、火种台契合中国文化精神
北京冬奥会奖牌设计灵感来自中国古代同心玉璧,[9]造型简单、质朴,既符合“简约”的奥运理念,也体现中国传统文化强调自然、追求纯朴的特色。奖牌的正面五环同心,同心同圆,其形状类似费孝通教授谈及中国传统社会关系所说的“差序格局”,体现中国传统文化“天地合、人心同”的价值追求。这种分布在奖牌四周的同心“五环”与位于奖牌中间环环相扣的奥运五环,虽形状迥异但内涵相似,均追求团结,象征一个整体。
北京冬奥会圣火的火种台更具有中国传统文化特点,其原型为中国古代礼器“尊”。[10]众所周知,作为礼器,“尊”只出现在大型而庄重的场合。在全球瞩目的冬奥期间,代表神圣奥林匹克精神的圣火就插在这个由中国古代礼器而化成的火种台上,充分表明了我们对奥林匹克运动、奥林匹克精神的尊重。同时,礼器“尊”一般作为盛酒的容器。如李白曾在《将进酒》中写道“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这里的“樽”即指形为礼器“尊”的酒器。酒,是中国人在重大节日必不可少的饮品,是对团圆的喜悦和成功者的祝贺。如在古希腊神话中,有酒神和太阳神两种形象,前者代表着情绪,后者代表着理性。如在后世的尼采那里,他十分推崇酒神精神,认为酒神形象代表着醉狂、激情、生命、本能等。[11]酒和酒神形象,与充分展示身体运动技能的奥林匹克运动具有天然一致性,这方面,中西文化皆然。
除此外,北京冬奥会奥运村中心花园设计理念源于清乾隆年间的《冰嬉图》,有典型的中国传统文化园林特点。会徽“冬梦”设计图案为一个汉字书法造型的“冬”字,有形似滑冰运动员造型,图案中同时蕴含山峦、赛场、滑道和飘带等元素。冬奥奖牌背面有中国古代星象图,挂带由传统蚕丝织造工艺做成,盒子的材料为竹子等,这都是典型的中国文化形态和符号。2022年是中国传统虎年,因此冬奥会的各种服装设计上除展示中国山水、雪山图景外,还有不少“虎”的元素,如入场引导员头上的帽子、“马兰演唱团”孩子身上的衣物等都有与虎相关图案。
2 源于创新的中国文化自信
文化自信是推动一个国家和民族发展的最持久力量。中华文化之所以能绵延千年而不绝,深刻影响并继续对人类文明发展产生积极作用的因素,就在于她敢于和善于自我革新、主动汲取其它文化的积极因素并加以整合,不断丰富和发展,正所谓“周虽旧邦,其命维新”。可以说,文化自信是文化创新的基础,而文化创新进一步增强了我们的文化自信。这在北京冬奥会上也有充分体现。
2.1 开幕式展示的文化自信
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健康稳定发展,中国展示出越来越强烈的文化自信,我们已经不需要反复强调“过去有什么”来证明自己。回想2004年雅典奥运会的八分钟文化展示和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的表演,我们总是试图在展示中国悠久的历史和文化:我们有夸父逐日、万里长城、太极、京剧……而今天,我们通过开幕式试图展示的是“未来”——我们“要做什么”。此前举办奥运会、亚运会,我们将争金夺银作为首要目标(1990年的北京亚运会,作为吉祥物的熊猫“盼盼”手拿金牌奔跑),而今天我们则更加自信和人性,面对努力拼搏的运动员,不管是取得金牌还是铜牌,是排位二十多名还是失败,我们都会报以鼓励的掌声。如果说以前我们举办/参加奥运会等大型赛事或进行文化表演时,我们叙述的内容和主体都是“我”,而今天我们关注的焦点已经变成了“我们”,中国的视野更加广阔,具有国际性,将世界看作是是命运共同体,这和中华传统文化“天下一家”理念有近似之处。北京冬奥闭幕式表演名单中,第五个节目是“精彩回顾短片《2022,有我!》”,第十个节目为“感动瞬间短片《2022,有我们!》”,两个短片相互呼应,从“我”到“我们”,再次体现中国人的国际视野和人类命运共同体观念。开放的中国越来越自信,文化自信的中国也必将更加开放。
2.2 文化自信源于不断的文化创新
五千年的传统文化确实给我们留下了丰富的精神财富,但这却不是我们文化自信的唯一来源,因为丰富的文化财富如果不能正确对待,可能因为“资源诅咒”而成为后续发展的阻碍。[12]
2.2.1 北京冬奥上的文化创新
真正而持久的文化自信,应是源于在继承与传承传统文化精华基础上的创新,只有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13]我们的传统文化才能与时俱进,才能产生持久的繁荣,也才能带来真正的文化自信。
文化创新只有坚持整体性才能自然而有力。本届冬奥开幕式上:中国传统山水画出现在衣服上,中国传统门窗式样出现在LED显示屏上,中国传统诗词伴随24节气出现在倒计时环节上,还有会徽上的书法艺术“冬”字,引导牌上的汉字等,和谐而同一。我们在参赛队出场顺序上也进行了中国文化特色的创新,在尊重国际惯例基础上,我们采用汉字笔画顺序安排运动队出场顺序,在中国传统文化背景下,显得自然和正常,毫无违和感。我们采用传统“五环同心”、古星象图、古代玉璧式的奥运金牌设计,配上传统蚕丝织造工艺的红色带子,装在中国传统大漆和竹子做成的盒子里,自然也特别协调与美观。
2.2.2 传统文化创新的基本条件
如上所述,文化创新不是在某个局部的简单涂抹,而是在对传统文化深刻了解基础上的“神来一笔”,需要继承、交流、科技、勇气等要素的综合。
传承是文化创新的基础,这一点非常重要。只有通过传承才能守住文化的“根”与“魂”。没有传承的创新可能演变为编造和自我否定。交流是文化创新的途径,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可以相互借鉴,同一文化内的交流可以促进自我反思。缺少开放与交流,无法实现文化创新和发展。正是在持续和持久的中西文化交流中,经过两次中西体育文化的正面交流(北京奥运和北京冬奥),我们对传统体育文化的看法才更加理性与科学。
科技是文化创新的手段,科技使传统文化实现飞跃,让我们享受更便捷、人性与浪漫的生活。北京冬奥会出现不少高科技的参与,如新制冰技术达到碳的零排放,冰雪面更加光滑(因此北京冬奥会也打破了多项记录),开幕式表演和水立方改造聘请了航天科技和三峡工程技术人员参与等,这些都使我们的体育竞赛、让我们的体育文化体现满满的科技感。最后,勇气是文化创新的内动力。创新意味着和不合理的旧时文化割裂,既需要敏锐的眼光和科学的判断,更需要决绝的勇气与信念,敢于“离经叛道”,如北京冬奥会开幕式的“大雪花”“点火仪式”等,看起来与众不同却让人拍案叫绝,大呼精彩。
3 北京冬奥会开幕式是中西文化直接对话的展演
冬奥会开幕式上,中国传统文化元素随处可见,如“迎客松”烟花、24节气倒计时、中国古典诗词、传统门窗图案、剪纸艺术等。同时,在开幕式表演中,中国传统文化和西方文化在奥运主题上展示完美的一致性,这是由中国传统文化中“天下一家”“刚健有为”“以和为贵”的精神内核所决定的,[14]是中西文化能直接对话的基础。
3.1 小草和蒲公英代表的“希望”呼应了奥林匹克“和平原则”
北京冬奥会开幕式倒计时最后一秒留给了“立春”节气:随着“小寒”“大寒的结束,我们终于迎来春天(“立春”)。这既是北京冬奥会召开的时间背景,也是这次北京冬奥会召开时经济低迷、疫情肆虐、国际关系存在较多不确定的世界背景。春,意味着生发、意味着成长、意味着新的希望,作为全球疫情蔓延以来首个正常举行的全球体育大型赛事,北京冬奥会的举办给全球人民带来积极向上的动力、拼搏奋发的勇气和重新开始的希望。“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开幕式表演的“小草”,由393名武校学子手持近十米长发光杆汇成,绿色的发光杆组成透出生命的绿色。393人合作演绎出的小草,象征着“小小绿叶,聚集在一起也能呼唤春天”,意味着“希望”需要大家共同努力。
“小草”表演结束后,小男孩将蒲公英吹散开来。蒲公英是中药的一种,具有止疼和抑菌、杀菌的功效。[15]在新冠病毒大流行之际,文化表演中的蒲公英四散传播,既是希望疫情能快点消除,也是希望通过体育运动祛除人们心中的阴霾。在抗击疫情过程中,中医中药确实也发挥了重要作用,我们希望中医药能为人类的健康提供更多的帮助和贡献。另外,蒲公英的重要特点是种子能随蒲公英四处飘扬,随处落地生根发芽生长(因此有学者将移民家庭对母文化传播的功效称为“蒲公英式传播”[16])。包括冬奥会在内的世界文化交流,有利于不同文化之间的传播和流通,促进不同文化相互交流和理解,从而维护世界的安宁和稳定。这和奥林匹克的“神圣休战原则”是一致的。
3.2 “破冰”寓意世界不同文化在体育领域的理解和融合
在开幕式表演的随后部分,“破冰”意味着世界文化的理解和融合。画面上滴入容器的蓝色溶液,意味着源于欧洲的蓝色文明;而当容器破裂,那“黄河之水天上来” 汪洋恣肆,无疑是代表着东方的黄色文明。被类似高尔夫球杆又似捶丸杆击入容器的小球,或许代表着奥林匹克运动,随着这些小球在容器里左突右冲,容器外围坚硬的冰块破碎了——东西方体育文化得以融合。西方文化学者所谓的“文化冲突论”在体育领域其实并不存在,在体育运动方面,不同文化完全可以和谐相处甚至相互融合,体育是人类通用语言。在其后运动场上不同肤色运动员在赛场相互鼓励的景象(如美国运动员在徐梦桃获胜后第一时间送上的拥抱、乌克兰和俄罗斯选手的拥抱庆祝)充分证明体育完全可以消除不同肤色、民族和文化带来的不利影响。
3.3 “大雪花”“一个(鸽)都不能少”和“插火炬”契合了奥林匹克“更团结”理念
北京冬奥开幕式上,每个队伍的引导牌都做成雪花形状,上面用中英文标注冬奥代表队名字。雪花引导牌的设计理念来自“中国结”,而标注每个国家名字的引导牌形式相近,实质不同,对应着德国哲学家莱布尼茨的名言“世界上从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树叶”(雪花),也象征着各参赛国具有各自不同的文化背景和现实情况。但当所有队伍全部入场后,90多个小的雪花引导牌在现场共同构成一个大的雪花并为冬奥圣火的点火台。象征着不同文化在奥林匹克运动中实现和谐共处和完美融合,也象征了中国传统文化所追求的“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文化理念。
点火仪式历来是大型运动会较为引人注目的环节。北京冬奥会为了凸显“环保”理念,导演团队将传统的“点火”变为“插火炬”的形式,并未让最后一棒火炬手去燃起熊熊大火,而是将小小的火炬直接插在火种台上。此种创新,除突出“环保”“低碳”理念外,也和前述的世界经济低迷、疫情肆虐、地区国际关系脆弱等现状对应,意味着世界的和平和希望需要全体人民共同努力,像呵护众多小雪花中间的火种那样维护体育运动所象征的希望与和平。这个场景也呼应了开幕式开始的小草表演(共同努力维护希望),也与本届冬奥会主题曲“一起向未来”呼应。
开幕式表演中令人感到温情的一个画面是儿童和平鸽表演中的“一个(鸽)都不能少”。这是彩排中一位年仅十岁的小朋友忘记自己位置,后来在帮助下才回到“心”形队伍的情景再现。这个场景再次诠释了奥林匹克“更团结”的主题,也被认为是最暖心的画面。在追求健康、快乐、自由的赛场,我们也应该相互扶持和帮助。在全球大家庭中,同样需要发出和倾听不同文化的声音,各地区和民族的文化“一个也不能少”。
4 结束语
传统文化发展的主体是人。传统文化的创新和发展,离不开高素质的传承主体,大学生即是传统文化的重要传承主体之一。传统文化重要内容的中国武术,始终有着“入奥情结”,学者认为“武术入奥”失败的原因之一是“学理研究不足”。[17]这是因为,体育运动和体育竞赛,已经不是简单的身体素质训练或运动技术比拼,而已经成为综合素质的较量。从这次北京冬奥会的运动员登记情况看,赛场上的2 892名运动员中,1 077人具有大学教育背景,占到37%以上。不少运动员出身名校,如哈佛、耶鲁、斯坦福、多伦多、早稻田等,而运动员所学专业除体育和运动科学外,还有诸如政治学、法学、经济学、心理学、哲学、生态学、土木工程、化学等。[18]可以说,综合性的学科背景和高强度的思维训练,为今日体育不断创造新的辉煌奠定了重要基础。近两年我国提出“体教融合”,注重运动员和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培养与提升,已经产生了一定效果。因此,包括武术在内的传统文化传承、创新和发展,需要高校积极参与。高校可以通过营造传统文化氛围激起青年学生的热情,开展多样化的传统文化活动吸引年轻人的积极参加,给予大学生更多文化交流与创新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