锁定加压板联合围术期规范化护理对四肢骨折疗效的影响
2023-02-06张红亮
赵 丽,张红亮
(淄博市淄川区中医院骨伤科,山东 淄博 255100)
四肢骨折是较常见的骨折类型之一,发病与跌倒、交通事故等有关,常见骨折部位包括锁骨、肱骨等。传统切开复位内固定术为骨科常用术式,其在四肢骨折复位与固定方面的效果已基本得到认可,技术体系也相对成熟;但术式本身存在损害骨折周围软组织的风险,手术过程对骨折处血运状况构成影响,以及可能会发生创伤大、愈合时间长等问题[1]。锁定加压板是桥接钢板接骨与传统钢板接骨的有效结合,相较于传统术式,锁定加压板具备联合选择条件,支持单纯应用标准螺丝钉/接骨板与联合应用,既往临床应用实践表明,该技术在缓解骨膜压迫及贴附效果等方面有优势[2]。除手术方式选择,四肢骨折常伴随肿胀、剧痛等症状,由此产生的刺激作用可直接影响患者的术后恢复进程,增加其他并发症风险。根据患者的基本信息与诊断结论进行综合评估,围绕各类患者的护理需求展开讨论,规范围手术期的护理操作,具有重要作用。基于此,本研究围绕锁定加压板联合规范化护理在四肢骨折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展开分析,探讨该干预方案对患者预后质量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2019 年6 月至2021 年2 月淄博市淄川区中医院收治的100 例四肢骨折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0 例。观察组患者中男性27例,女性23 例;年龄33~57 岁,平均年龄(45.86±6.12)岁;骨折部位:肱骨28 例,桡骨22 例。对照组患者中男性26 例,女性24 例;年龄31~54 岁,平均年龄(45.13±5.86)岁;骨折部位:肱骨31 例,桡骨19 例。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淄博市淄川区中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患者自愿参与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手术指征[3]:骨折端存在肌肉、肌腱软组织嵌入,难以手法复位;存在明显移位、台阶形成,有关节功能受损风险;伴重要血管、神经损伤;多处骨折;不稳定骨折。纳入标准:①经计算机断层扫描、X 线检查证实为四肢骨折[4];②符合手术指征。排除标准:①有重要器官实质性病变者;②有凝血障碍者;③有认知或沟通障碍者。
1.2 治疗方法对照组(传统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常规局部麻醉,根据骨折类型选取牵引治疗方法,在透视机下观察骨折处的复位情况;常规手术入路,剥离骨折处骨膜,形成软组织通道,骨折后方放置固定器,按内固定钢板的操作要求进行安装,并根据患者的骨折情况进行调整,取得满意效果后使用X 线进行探查;确认无误后展开钻孔,常规螺钉固定;冲洗,消毒,止血,逐层缝合。
观察组(锁定加压板):术前行X 线检查,确认骨折部位与骨折类型,行牵引治疗,以稳定骨折端;常规石膏外固定,预防软组织损伤。根据骨折情况确定手术方案,仅有轻微局部肿胀者行急诊手术;肿胀严重或合并伤患者,先行对症治疗,具体包括抗感染、补液等,择期手术。手术方式:术前根据患者的骨折情况准备钢板,并评估手术条件;臂丛麻醉,在X 线下进行复位,获得满意效果后做临时固定;骨折近端做2 cm 切口,钝性分离骨膜与肌肉,形成软组织通道;切开骨膜,确保闭合效果,经软组织通道置入锁定钢板,在C 型臂X 线下调整钢板位置;骨折近端、远端分别置入1 枚螺钉,检查固定效果,确认无误后再置入2~4 枚(根据患者的骨折情况选择)锁定螺钉;确认固定良好后,按术式要求进行逐层缝合。
两组患者术后常规给予抗生素药物,以降低术后感染风险。
1.3 护理方法术前:①规范护理评估,重点关注患侧肢体肿胀、疼痛、皮下瘀斑等症状,及患肢功能障碍、假关节活动等体征。②需行急诊手术的患者,术前严密监测体征,遵医嘱给予扩容、镇痛与骨折固定。③择期手术患者,做好营养支持与皮肤准备等工作,积极纠正紊乱状态。④协助患者完成术前辅助检查,包括X 线检查与凝血功能检查等。⑤兼顾身心照护需求,主动询问患者是否有生活管理、用药、手术治疗等方面的疑惑,尽量满足患者的合理照护需求,对有焦虑、烦躁表现的患者进行心理评估,个体化实施心理疏导。
术后:①完善病情观察程序,动态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尿量与体温情况,按护理文书规范翔实地记录监测结果,并按评估流程列明患肢末梢循环、皮肤肿胀、患肢感觉及活动障碍等观察项目,根据个体病情变化制定、调整病情观察计划。②规范体位管理,以促进血液回流为主要目的,通过加用枕头及支架等辅助用品抬高患侧肢体并制动于功能位,石膏外固定患者注意预防软组织压迫,固定肢体采取舒适摆放策略。③强化患者的疼痛护理,早期镇痛以局部冷敷为主,1 d 后考虑通过按摩、热敷等方式减轻肌肉的痉挛程度,并定期询问患者的主观感受,对主诉疼痛难以忍受的患者进行疼痛评估,必要时遵医嘱行药物镇痛。④做好饮食与生活方面的照护,嘱患者合理管理膳食,养成良好的作息规律,睡前避免从事有影响睡眠质量风险的活动,饮食以含钙丰富、高纤维、高蛋白类食物为主,适当增加饮水量,避免出现便秘等问题。⑤重视功能训练,术后根据病情变化及患侧肢体的恢复情况评估个体的功能锻炼条件,根据患者的骨折类型选取训练方式,训练项目主要包括等长肌舒张与收缩练习、行走锻炼等,训练过程严格管理活动幅度与训练强度,警惕不安全事件。
1.4 观察指标出院后随访4 个月,完善愈合时间、疗效评估结果等信息。本研究涉及观察指标如下:①手术指标。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手术成功率。手术成功的判断标准为未见内固定松动、神经损伤、血管损伤等问题。②愈合情况。比较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③临床疗效。比较两组患者的有效率,评价结果分显效、有效、无效。显效,骨折对位/对线满意,肢体功能恢复良好,无压痛;有效,骨折对位/对线尚可,肢体功能恢复良好,有轻微压痛;无效,有明显压痛感或患肢功能无恢复迹象[5]。有效率=[(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100%。④并发症。比较两组患者的切口感染、内固定松动、血管/神经损伤、压痛、骨不连发生率。
1.5 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 25.0 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用() 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例(%)]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 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手术指标对比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手术成功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手术指标对比[()/例(%)]
表1 两组患者手术指标对比[()/例(%)]
2.2 两组患者愈合情况对比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与骨折愈合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愈合情况对比()
表2 两组患者愈合情况对比()
2.3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对比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对比[例(%)]
2.4 两组患者并发症情况对比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两组患者并发症情况对比[例(%)]
3 讨论
四肢骨折患者常伴有肿胀、剧烈疼痛等表现,发病后四肢活动的功能受到不同程度的限制,入院后需及时进行手术治疗,并对骨折端进行妥善固定。锁定加压板的设计理念是将支架与钢板进行结合,包括锁定单元与加压单元,前者由钢板锁定孔与锁定螺钉构成,后者由动力加压孔与传统螺钉构成。从结构特点看,将锁定加压板用于骨折患者,具有以下优势:①锁定板与骨面之间能够形成较好的贴附效果;②锁定板与骨面采取有限接触方式,固定对骨膜的压迫程度较低;③锁定孔与锁定螺钉可形成稳定结构;④接骨板边缘的小孔可为软组织缝合与临时固定提供支持;⑤螺丝钉松动的风险更低[6-8]。将锁定加压板用于四肢骨折的治疗,可有效改善传统切开复位方法的创伤较大、愈合速度缓慢等问题,为患者的术后恢复创造良好条件。
本研究围绕四肢骨折患者的诊疗方案进行分析,重点探讨锁定加压板联合规范化护理的整体疗效。本研究发现,观察组患者的出血量少于对照组,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提示锁定加压板的应用有助于缩短四肢骨折复位、固定的操作时间,减轻手术对骨折处周围组织的损伤。分析其原因,考虑与锁定加压板的选择更加灵活及术中操作更加便捷有关:在做好前期评估工作的情况下,依靠锁定加压板的自身优势,术者能够更快完成复位与固定操作,缩短调整用时[9]。术后住院时长主要与骨折严重程度、手术相关创伤等有关,可反映患者的恢复情况。本研究表明,观察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更短,骨折愈合速度更快,即锁定加压板+规范化护理可促进患者的愈合。分析考虑可能与以下因素有关:①锁定加压板术式对患者造成的创伤程度较轻,术后恢复所需时间缩短;②围手术期的规范化护理,有效控制了患者的疼痛水平,减少了相关不良刺激,使得患者可在良好的内外环境下恢复;③手术与护理密切配合发挥的协同作用,改善了患者的医疗体验,负面心理及日常生活方面的风险因素得到了有效控制。除上述因素外,术后并发症的出现,也是导致住院时间延长、骨折愈合延缓的重要因素。本研究结果发现,观察组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表明锁定加压板联合围术期规范化护理能够减少并发的发生。对四肢骨折患者采取锁定加压板治疗,围手术期根据患者基础情况、病情诊断结论等进行全面护理评估,采取规范化护理,能够控制骨折相关并发症风险,为患者的早期康复创造条件。综合评估两组的整体疗效,对比显示,观察组总有效率更高,表明锁定加压板与规范化护理的联合应用,有助于提升四肢骨折的实际疗效。分析其原因,可能与上述锁定加压板的固有优势及规范化护理提供的支持作用有关。此外,骨折患者的症状改善与早期康复锻炼之间存在密切关联,在护理过程中,伴压痛症状及出现切口感染的患者难以顺利实施功能锻炼方案,相关症状引起的不良刺激与生理不适感还会进一步阻碍机体损伤的恢复。因此,合理选取四肢骨折的手术方式,规范护理措施,可发挥协同效果,提升手术疗效。
综上所述,在四肢骨折患者的手术治疗中,锁定加压板联合围术期规范化护理的疗效良好,促进术后恢复与骨折预后,且术后并发症风险更低。本研究尚存在局限性,如单中心研究使得结果可能出现偏移,选取病例中缺少儿童、老年患者,文中提及的结论是否具有普遍性也需后续研究进行证实。